课件28张PPT。 乡 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 --余光中 “台湾问题”的产生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取代中华民国政府成为全国惟一合法政府和在国际上惟一合法代表。国民党当局割据台湾,造成两岸分离状态,断绝了一切往来。台湾第3课 “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及其实践专题四(1)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对“一国两制”形成作了准备;
(2)1981年叶剑英的“谈话”——正式构建了“一国两制”的基本框架;
(3)1982年邓小平——明确提出和全面阐述“一国两制”方针;
(4)1984年5月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使“一国两制”成了具有法律效力和法律保证的国策。 酝酿阶段具体化阶段法制化阶段“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过程完善阶段2005年<反分裂国家法>“一国两制”构想的含义 含义 “一国”指中华人民共和国,
是祖国统一的前提,也是我们的核心目的 “两制”指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台湾实行资本主义。
这是实现“一国”,完成祖国统一的方式方法。“一国两制”构想的伟大意义
讨论探究“一国两制”构想
是一项大胆的、创造性的重大战略决策。
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中英会谈 1982联合声明
1984胜利回归
1997.7.1.澳门回归历程联合声明 1987胜利回归
1999.12.20.香港回归历程殷切的期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新界1898《展拓香港界址专条》九龙司1860《北京条约》香港岛1842 《南京条约》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1982年9月) 1982年9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中国领导人就香港问题与其展开
了一系列的会谈,正式提出以“一国两制”的方案收回香港。英方开始试图续
约,随即又提出以主权换治权的主张,中方在国家主权问题上坚持不妥协。
邓小平在同撒切尔夫人会谈时明确表示:主权问题是不能谈判的。强硬的撒
切尔夫人碰上了更强硬的对手。《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签字仪式 澳门问题由来1999年12月20日,中国正式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结束了葡萄牙长达400多年统治(1557——1999)请思考 中国政府为什么能成功解决香港、澳门问题?前提条件(根因)—— 国力强大
关键因素—— 一国两制的构想
法律依据—— 联合声明以及
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群众基础—— 渴望回归 撒切尔夫人在她的回忆录中谈到中英《联合声明》时也承认:对英国来说,这不是也不可能是胜利,因为我们是同一个不愿妥协和实力上远占优势的对手打交道。英国谈判开始时并不打算把香港整个交还给中国,到最后不得不同意交还整个香港地区。这是英国不情愿又不得不做的。香港、澳门回归的意义①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耻辱,开创了港澳和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②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③标志着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作出了新的贡献 在重阳节,我们登高远望,可谓“每逢佳节倍思亲”,
自然联想到了王维名诗“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
一人” , 设问“在祖国大家庭中还少了谁呢?” 三、海峡两岸昨天 今天 明天本是同根生我本将心向明月明月何时照我还三国:孙权派卫温到夷洲
元朝:台湾称琉球,归澎湖巡检司管辖
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1683年:康熙帝统一台湾,后设台湾府
1885年:清政府设台湾行省
1895年:日本侵占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1945年:国民政府代表中国收回台湾
1949年:国民政府败退台湾历史铭刻血脉相连(一)、本是同根生——昨天 的大陆与台湾台湾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70年代末,随着祖国大陆开始改革开放,海峡两岸的关系有了新的发展。1979年实现真正停火
1980年后,两岸民间交往的坚冰被打破。
1992年“九二共识” 1994年 立法
1995年江泽民对两岸关系的“八项主张”
两岸“三通”(通邮、通航、通商)
2002年中国共产党在十六大上再次强调“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今天的大陆与台湾大陆态度
?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岛内态度
?
国际社会
?
反对台独渴望统一支持一中
阻挠干扰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大陆亲民党主席宋楚瑜访问大陆新党主席 郁慕明访问大陆度尽劫波兄弟在
相逢一笑泯恩仇台湾探亲团登上长城台湾彰化师大与山东师大学术交流台胞搭乘“同安”号直航厦门反台独、中华儿女盼统一台湾内部台独言论图片1990年9月,李登辉声称“台湾早已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国名就叫中华民国”.
1995年6月8日,李登辉公开发表讲话,再三强调“中华民国在台湾”或“在台湾的中华民国”.
南方网讯??陈水扁今天(2003年8月3日)在“总统府”以视讯方式向在东京召开的“世台会”29届年会发表开幕致词,首次明确宣称,台湾是“主权独立国家”,“台湾与对岸中国,一边一国,要分清楚”;他还第一次叫嚣,只有2300万人民才能决定台湾前途,如果有需要,台湾现状的改变要公民投票,“大家应认真思考公民投票立法的重要性与急迫性”。两个中国实质:分裂中国的台独活动(1)台独势力: (2)国际反华势力: (三)明月何时照我——明天的大陆与台湾前途是光明的 道路是曲折的祖国的发展与繁荣
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一国两制”的构想
《反分裂国家法》
两岸交流的加强
国际公认“台独”势力
国际反华势力有 利 因 素不 利 因 素知识网络“一国两制”
构想“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一国两制”构想的含义香港、澳门
的回归 香港的回归 澳门的回归 海峡两岸
关系的进展 两岸关系的历史性变化“九二共识”江泽民的“八项主张”(P116) 祖国统一大业 海峡两岸的关系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提出了和平统一的方针。 1981年九月叶剑英《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的谈话。这一方针内容成为后来“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历史纵横 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