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必修二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复习课件(共4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复习课件(共4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2-23 07:52: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十五课
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考纲要求: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
课程标准: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古代的交通工具-——
木船、马车、轿子
我国古代交通的地域特点:
南方舟楫;北方马车;官员坐轿,百姓步行。
近代交通工具的变化,首先从轮船和火车开始,为什么不是从汽车和飞机开始呢
1、轮船、火车作为近代科技成果问世较早;
2、与西方列强在中国进行殖民扩张方式有关。
1、铁路交通:
一、铁路和公路
(1)19世纪70年代,外国商人修筑吴淞口到上海的淞沪铁路 ——我国最早的铁路;
辛亥革命前,奠定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
19世纪80年代,清政府修筑唐山—胥各庄铁路——中国铁路诞生的标志;
(2)民国:缓慢(西北、西南基本没有铁路)。
我国最早的铁路--沪淞铁路
光绪二年(1876)沪淞铁路通车,中国人第一次听到了火车的汽笛声。
铁路上的“马拉火车”
为了运输煤炭,清朝政府同意在唐山到胥各庄之间修建一条长10千米的铁路。
这条铁路于1880年兴建,1881年通车。
铁路建成后,由于清政府视先进的蒸汽机车为怪物,尤其害怕它隆隆的震颤声惊动了附近的皇陵,就让骡马充当“火车头”,这就出现了“马拉火车”的天下奇闻。
1909年9月24日,中国人设计的第一条铁路
----京张铁路通车
京张铁路的设计者
詹天佑
1876年,英国商人未经允许建造了淞沪铁路。但不久即被拆毁并掷入大海。
1881年,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唐山至胥各庄铁路在一片反对声中建成通车。
1909年京张铁路建成通车,成为中国铁路史上的里程碑.这是第一条中国人(詹天佑)自行设计的铁路。
铁路交通的发展
框架建构
近代中国铁路发展缓慢的原因是什么?
①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控制。 ②政局动荡。
根本原因: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
(3) 建国后:
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彻底竣工并通车。
青藏铁路从西宁至拉萨全长一千九百五十六公里,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气候条件最恶劣的高原铁路。中国铁路建设者破解并攻克多年冻土、高寒缺氧和生态脆弱“三大难题”的严峻挑战。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创新精神。
“九五”期末,京九铁路全线通车。
中国的铁路营运总里程已跃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
“一五”期间:陕西宝鸡——四川成都的宝成铁路。
“二五”期间:甘肃兰州——新疆乌鲁木齐的兰新铁路。加强了西北、西南与内地的联系。
(4)铁路事业的发展不仅体现在铁路的延伸,而且还表现在火车机车和火车运行速度。
上海最早引进的公共交通工具是有轨电车。最早的电车为一节车厢,车速很慢,乘客可随时上下。
2、公路交通:
20世纪初:汽车在上海出现(仅为权贵富绅代步工具)
民国时期:发展缓慢;
建国后:发展较快。
①建立汽车制造厂;
(1)新中国成立后:
公路运输快速发展
②建立密集公路网;
③架设公路大桥;
④偏远山区通公路。
1956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解放牌”汽车,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的诞生。
2000年,中国汽车产量预计首次超过200万辆。中国终于跻身世界汽车十强之列。
探究:
哪些办法可以解决目前交通运输堵塞问题?
二、水运和航空:
1、水路交通:
(1)、中国造船的历史虽然悠久,但16世纪以后,航海和造船的技术已渐渐落后于西方。
19世纪70年代初,李鸿章创办上海轮船招商局;(最早)最早的近代航运企业,首次打破列强的垄断局面。
晚清:鸦片战争后,轮船开始进入中国,外商在中国设立轮船公司,控制中国水上运输。
材料一:洋务派由创办轮运的酝酿到招商局的筹组与创办的过程,是长期而曲折的。其中充满国内顽固派的攻击、阻挠及外国侵略势力的竞争与排挤。……直到甲午战争以前,只有寥寥可数几家小轮公司先后在几个沿海口岸出现。较之外商在华创办的外轮公司,落后竟达三四十年之久。
材料二:光绪六年岁末,刘铭传力请修筑铁路,李鸿章立足中外,比较支持刘铭传的倡议……但更多的人认为“直欲破坏列祖列宗之成法以乱天下”,而且宣称“铁路行之外夷则可,行之中国不可”。
材料三:甲午战争后,列强在中国疯狂抢夺铁路修筑权。到1911年,中国共有铁路9600多千米,其中,由帝国主义直接或间接投资经营的竟达8900多千米,中国自主修筑铁路只有600多千米。
结合下列材料分析中国近代轮船航运业和铁路运输业的兴起发展有何特点?
近代以来逐步发展起来,起步晚,过程曲折;
发展缓慢艰难,受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双重阻挠;
轮船招商局
1865年中国建成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
20世纪90年代,随着公路、铁路和航空业的发展,逐渐萎缩。有的转向高档旅游服务业。
(2)、新中国成立后:
发展较快:
趋势:较快发展---日益萎缩---改制
2、航空运输:
(1) 1909年,冯如制成第一架飞机。
——中国航空事业开始。
(2)民航拉开序幕 : 1920北京——天津;
(3)较快发展:1920-1949内外航线52条;
(5)高速发展(1978年后)世界民航大国。
(4)有限发展:1949-1978(原因);
政策的改变
经济发展的需要
经济实力增强
原 因
中国客机
思考:
近代以来中国交通工具变化发展的影响有哪些?
1:积极;
2:消极。
材料一:李鸿章从世界变局的视角和国家防务及外交需要出发,指出:“用兵之道,必以神速为贵,是以泰西各国讲求枪炮之外,水路则有快轮船,陆路则有火轮车,以此用兵,飞行绝迹。而数万里海洋,欲通军信,则又有电报之法。” ……由于开设电报利于防务、外交和商务,清政府遂下令沿海疆吏设法筹办。1881年李鸿章架设了北塘直达天津的电报线。 ……到1892年,经过10多年努力,全国主要地区都开设了电报。
材料二:与有线电报推行的同时,有线电话也在中国开设起来。1882年2月,丹麦大北电报公司在上海外滩7号创设有线电话局。此后英、美商人也相继开办电话业务。为了打破外商的垄断,清政府于1902年拨款在南京创建了自己的电报局。
上述两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电报、电话产生原因的哪些信息呢?
归纳中国近代通讯事业发展的原因:
2、中国近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
3、政府的大力提倡;
4、中国人民聪明才智的推动。
1、外来通讯技术传入的推动;
三、通讯工具的变迁:
1、电报在中国:
(2)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在台湾架设(用于军事);
(1)19世纪70年代,丹麦在上海建立一个电报机房;
(3)20世纪初,上海建立无线电报局。(供官商通讯)。
2、电话在中国:
时间 成 就
19世纪80年代 外国开始在上海设电话局。
20世纪初 清政府在南京设立了中国第一个电话局。
新中国成立后 电讯事业快速发展,到2003年末,中国拥有的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数量居世界第一位。
老式电话
程控电话
可视电话
卫星电话
手机
2002年,搜狐新闻中心就拜年方式进行了在线调查。结果表明,电话拜年和手机短信拜年已成为时下最流行的拜年方式。
思考:
近代以来中国交通通讯工具变化发展有何特征?
1:;2:;
3:;4:。
近代以来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发展,对人们的社会生活有什么样的影响?
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
提高了生活质量
加快了信息传递
提高了效率
深刻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
推动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交流
小题狂练:
1.(2018·浙江十校3月选考科目适应性考试)进入近现代社会之后,交通工具的更迭加快了速度。各类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运用,推动了中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下列属于近代中国新式交通工具的有(  )
①人力车???? ②马车???? ③轮船???? ④飞机
A.①③ B.②③④??????????C.②③????????????D.③④

【答案】A
2.(2018·浙江温州选考适应性测试题)1905年的一首歌谣中唱道:“卢沟桥,汉口岸,消息流通流不断,快马如飞轻舟似叶,哪及火轮一寸铁,祝我帝国好好好,祝我铁路早早早,一时勤劳百世安,从今不歌行路难。”这首歌谣反映了(  )
A.通信工具飞速发展带来的便捷????????????
B.交通工具的进步加速了社会交流
C.卢汉铁路巩固了清王朝的统治????????????
D.出行难的问题已经得到完全解决

【答案】B

3.(2018·江苏海门一模)“自津浦通车,而京津之信二日即可抵沪,徐州以下,一日可至,凡铁路地带之消息,传递已较前大便。”“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铁路发展有利于观念革新????????????????????
B.内地与西部边疆的联系在加强
C.铁路交通受到民众的欢迎????????????????????
D.电信事业发展得益于铁路交通

【答案】A
4.(2017.11·浙江选考冲刺押题一)近代诗人黄遵宪曾作诗《今别离》:“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该诗反映了(  )
A.中国近代通讯手段发生巨大变化????????
B.交通工具近代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C.西装传入推动中国服饰改革????????????????
D.社会风俗体现出中西合璧

【答案】B
5.(2017.9·浙江绍兴选考诊断性考试)清末有人记载说:“电车以取值廉,乘之者不仅屠估佣保,虽达官贵人、富商大贾,亦群趋之。”与材料所记有关的交通系统首先建于(  )
A.上海????????????????????B.天津???????????
C.北京????????????????????D.广州

【答案】B
6.(2018·浙江丽水、衢州、湖州高三质量检测)近代中国交通艰难起步,步履蹒跚,而如今的交通事业成就斐然。下列有关近代以来中国交通事业发展正确的是(  )
①上海轮船招商局是近代航运的开端
②20世纪40年代中国民航事业起步
③19世纪末收回利权运动使铁路事业较快发展
④20世纪早期一些沿海城市开始出现公共汽车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答案】B
7.(2018·吉林长春一模·9)下表为上海外白渡桥通行交通工具变化情况统计表(单位:人次)数据的变化说明(  )





A.等级观念的根本变化??????????????B.生活方式普遍西化
C.交通工具的进步显著??????????????D.民众消费水平悬殊

【答案】D
年份 人力车 马车 轿子 马 脚踏车 机器脚踏车 汽车 公共汽车 有轨电车
1889 6894 544 9 11 0 0 0 0 0
1926 14600 0 0 0 3459 194 3764 172 922

8..(2018·河南郑州一模)西餐宴席男女主人同时入席,餐桌上男女平等甚至女子地位要比男子高。1878年,战国第一在联外公使郭嵩焘在伦教公使馆“仿行西礼,大宴英国绅商士女,令夫人同出接见,尽欢而散”。 消息传到国内,引起了轩然大波。后来,在大城市的中上层社会,女子出席宴会逐渐成为稀松平常的事。这反映出(  )
A.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礼俗形成冲击????
B.男女平等成为社会共识
C.中国传统社会习俗日益走向西化????????
D.洋务运动促进妇女解放

【答案】A
9. (2018·重庆名校联盟3月联考题)1877年,《万国公报》刊发文章历数裹足的种种危害;1880年郑观应批判裹足“极其流弊,难罄形容”;1883年康有为创办戒缠足会,对女性“忍气吞声”“毁筋绝骨”的苦痛深表同情。该现象直接反映出(  )
A.有识之士的倡议体现风气开化????????????
B.传统女性的社会地位逐渐提高
C.女性裹足已引起舆论普遍关注????????????
D.废止缠足具有反清的政治色彩

【答案】D
10.(2018·江苏盐城三模)1877年6月29日,(李鸿章)复刘仲良中丞曰:“日来由东局(天津机器局)至敝署(直隶总督府天津衙署)电线置妥,仅费数百金,通信立刻往复。即用局内学生司之,神奇可诧,各使均相道贺。执事闻之,将又哑然笑,数十百年后必有奉为开山之祖矣。”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天津机器局是民用工业代表????????????????
B.天津电报业是由中国人自办
C.当时中国电报技术世界领先????????????????
D.国人通讯方式发生普遍改变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