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丝绸之路(教案+反思3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2 丝绸之路(教案+反思3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2-22 09:58:14

文档简介

丝绸之路(教学反思参考1)
成功之处:

  1、我直接抓住本文的中心句“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来实施教学。如:这是一条什么样的路啊?孩子们很容易就说,它是一条友谊之路,也是一条经济之路,还是一个商贸之路文化之路。并且,以小组的形式汇报。效果还算可以。

  2、各小队组长的作用促进了学困生的“成长”。每次,我让他们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组长很认真地去布置任务。如:汇报生字,组长会分配任务,并且小组内互相读,这对那些学困生来说,是受益的。

  不足之处:

  1、应对课文的历史背景和相关地图向学生讲述、演示清楚。可是,我没有做到,所以,讲起课来,不仅自己偶尔“短路”情况发生,孩子们似乎也在“梦中”寻找答案。

  2、对“伟大的一条路”讲得没有深度。我是通过默读找重点句,分层感悟:商贸之路、友谊之路、文明之路、开放之路。最终让学生深刻领会“伟大的路”的意思。但是在引领学生分层感悟的过程中,学生感悟的程度参差不齐,学生还需要提高语文素养,加强语文感悟能力。

  改进措施:

  1、教学时,我应该大胆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围绕课文重点、难点,引导学生读书、思考、交流。

2、课前,应让学生多收集有关资料进行交流,教学时,我应恰当地补充有关知识,这对了解祖国丝绸之路灿烂的历史文化有帮助。



(教学反思参考2)
这一篇略读课文,生动再现了两千多年前中国与安息古国交流的一幕,再现了西部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让学生对丝绸之路有较深刻的印象,对其中叙述的故事产生兴趣,从而加深对丝绸之路的了解。
  教学这一课,我从“为什么这是一条伟大的路?伟大体现在哪里入手,让学生先整体感知,再具体读文,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讨论学习。从文章的叙述看来,课文不仅历史和现实交错,而且其时的历史相对遥远。鉴于此,我把对课文主要内容的概括放在对课文的理解后进行,结合板书让学生进行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就出来了。整个教学思路较清晰重点突出。而在领悟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时,由于学生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讲解过细,没有放开手让学生通过朗读自悟。这点是教学本课中的一处败笔。另外学生在课前查找的资料有限,所以对这节课内容的理解有难度。今后,在教学中要注重课前预习。


(教学反思参考3)
核心提示:“丝绸之路”这段历史离学生的生活太遥远,没有感性材料,学生很难理解。如何帮助孩子走近历史,更好地去了解“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是我是本堂课要解决的重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课前,我收集了大量的图片资料、影视资料。也鼓励孩子们自己查资料,读课后资料袋。使他们初步了解了“丝绸之路”的路线,知道了张骞的丰功伟绩。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交流读书收获,从把握主要内容入手,说说“丝绸之路给你怎样的印象,你是从文中哪些地方感受到的?”接着要求“你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然后引导学生交流讨论,深入体会课文内容,如,作者在遐想古丝绸之路上与安息国互赠礼品一幕时,字里行间都体现了这条路是中西方的友好往来之路:安息国大军列队奏乐迎候来使,互赠礼品,彼此彬彬有礼,惊喜连连;这是一条经济、文化交流之路:中国的绫罗绸缎,西方的鸵鸟蛋、魔术表演,都代表着双方不同的经济文化发展。

为了进一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的知识,我布置了一份特殊的作业:丝绸之路给我国的经济带来许多好处,也是中国人的骄傲,回家问问爸爸、妈妈,他们对丝绸之路了解多少,把他们不知道的讲一讲,他们会夸奖你的 。将孩子们学习的热情进一步延伸。相信:丝绸之路会在孩子心中生根,探索西部的热情会更加高涨。




课题 2* 丝绸之路
教学内容 第六页——第九页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主要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西部灿烂的历史,体会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 3.感受丝路的美丽风光,激发了解西部历史的兴趣;交流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树立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主要内容,理解体会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 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了解西部历史的兴趣,树立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预习要求 解决字词,初步理解课文。
学法指导 自读自悟, 想象画面, 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课文重点句.
教学方法 让学生自读,自悟, 想象画面, 组织学生交流。
教具准备 搜集有关丝绸之路的资料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 学 过 程
教学行为 学习行为 备注
一、新课导入? 1.师:有一条路,它东起我国的汉唐古都长安,向西一直延伸到罗马。出示地图,教师根据地图讲述。 师:这条路,承载了无数的驼队与商旅;这条路,传播了东西方的古老文化;这条路,传承了东西方的友谊与文明。它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通道。这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今天,让我们随着一座古朴典雅的巨型石雕,穿越时空一起认识丝绸之路. ?2.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课文 1.指名轮流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解答上课开始提出的简单问题。 师: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开辟了这条丝绸之路。这条路在历史上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它在沟通东西方物质文化交流方面具有什么样的重要价值呢?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在文中找到依据。 三、精读课文,交流体会 出示探究问题 问题:丝绸之路在东西放物质文化交流方面具有什么样的价值? 1.认真读课文,探究问题。 2.交流体会。 句1:“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从这个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因为有了这条路,从此,两过人民友好往来,互赠礼品,进行经济、贸易与文化的交流。) 3.默读课后“资料袋”。同学交流搜集到的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 师:老师也有一个小小的资料和大家交流。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执政官恺撒,穿着中国丝袍进入剧场,轰动一时,因此古罗马出现了中国丝绸的热效应。从此以后,罗马城内的豪华市区内就设有专售中国丝绸的店铺。而当时中国的丝绸,全部都是经过丝绸之路进入罗马城内的,而这条路的开辟者就是张骞。 4.齐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说说你有什么体会? 四、总结全文。 古代的丝绸贸易,骆驼与商旅的情形,我们没有机会再看到。而现在矗立在西安市玉祥门外的巨型石雕,在默默地给我们讲述着丝绸之路上那古老而美丽的故事。这是古老的中国西部地区的发展史,而今我国西部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同学们有兴趣,课后可以去了解。 齐读课题。 轮流读课文 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在文中找到依据。 1.认真读课文,探究问题。 2.交流体会。 读课文 同学交流搜集到的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 齐读课后“资料袋” 交流搜集到的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 齐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作业 同学们而今我国西部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有兴趣课后可以去做个了解. 抄写优美语句;背诵第一自然段.
板书设计 丝绸之路_______是一条伟大的路。 ?
教学后记
检签记录



2*《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矗、凹”等九个生字,理解相关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理解丝绸之路的伟大意义,激发民族自豪感,从而产生为祖国腾飞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4、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有关丝绸之路的资料,培养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5、运用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及思想感情,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丝绸之路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
  丝绸之路的价值。
【教具准备】
  古丝绸之路的路线图、表现当年丝绸之路的繁荣景象的图画或影像。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
  2、鼓励学生搜集有关丝绸之路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导语:
  有一条路,东起我国的汉唐古都长安,向西一直延伸到罗马。这条路,承载了无数的骆驼与商旅;这条路,传播了东方的古老文化;这条路,传承了东西方的友谊与文明。它是东西方文明交往的通道。今天,让我们一起随着一座古朴典雅的巨型石雕,穿越时空的阻隔,一起走近──丝绸之路。
  2、出示“丝绸之路”路线图,大致了解“丝绸之路”的地理位置。
二、检查预习情况
  1、同桌检查生字词。
  2、和同学交流自己最喜欢的部分,读给他听一听,最好能说说理由。
三、阅读课文,交流体会
  师:古代的丝绸贸易,骆驼与商旅的情形,我们没有机会再看到。而现在矗立在西安市玉祥门外的巨型石雕,在默默地给我们讲述着丝绸之路上那古老而美丽的故事。(出示挂图)让我们再来看看这一幕古老的风景,重温那动人的一幕幕。
  1、体会丝绸之路东西方物质文化交流的价值:
   ⑴ 出示表现“丝绸之路”繁荣景象的图画或影像。
   ⑵ 重点抓住“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这句话。
  (联系2~10自然段,或联系生活中的影视作品、课外阅读中所获得的信息进一步理解、体会丝绸之路为促进东西方物质文化交流所作出的贡献。)
  2、体会丝绸之路在东西方精神文化交流方面的作用:
  安息国与中国进行交流的时候,两国人民都是怎样的心情呢?
  小组内进行分角色朗读,注意模仿一些动作与表情,体会一下两国人民的心情。
  (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如安息国臣民等待时的“浩浩荡荡的大军在边境迎候”,刚出现骆驼队时人们的“欢呼”“奏乐”“欢腾”。中国使臣的“大跨步上前”“满面笑容”;安息国将军的“翻身下马”“高兴得连连点头”等,从以上地方可以看出两国的友好与融洽。)
  3、交流资料,深入理解:
   ⑴交流小组内搜集到的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
   ⑵相机介绍:
     张骞、班超、玄奘与丝绸之路。
   ⑶自由读13自然段,讨论:
    ①为什么称作丝绸之路?
    ②丝绸之路有什么价值或意义?
    ③再读全文,谈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