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英雄雨来 课件(3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小英雄雨来 课件(3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2-21 22:37: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英雄雨来
1937年7月7日,日军发动了“卢沟桥事变”,中国抗日战争爆发。日本鬼子在中国大地上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但中国人民顽强不屈,奋力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终于在1945年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胜利结束了“八年抗战”。
时代背景



1931年九一八事变
1932年一二八事变
1937年八一三事变
1937年七七事变
1935年华北事变
1938年10月占领广州武汉


日军不断扩大侵华战争,战火遍及近半个中国。给中国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日军的侵华战争

炕 笤 姥 槛
糠 喀 搡 毙
kàng
tiáo
lǎo
kǎn
kāng

sǎng


还( hái huán)乡河 扫( sǎo sào)荡
归还( hái huán) 扫( sǎo sào)把
子弹( dàn tán) 鸡冠( guān guàn)花

辨别读音
níng nǐng nìng
拧毛巾 拧瓶盖 脾气拧

zā zhā zhá
扎腰带 扎针 挣扎

多音字
泥鳅(qiū):一种身上很光滑的鱼,灰黑色的。

门槛:旧式的房子都有门槛,就是门下的一根横木。

晌(shǎnɡ)午:中午。

枪栓(shuān):推子弹进膛的机件。

劫难:遭受灾难。 “劫”是抢劫,抢夺。
字词学习
趔趄(liè qiè):身子歪歪斜斜的,脚步不稳的样子。

漩涡(xuánwō):水流时产生的螺旋形,在江、河里看到有漩涡。

嘟(dū)嘟囔(nānɡ)囔:心里不高兴,有气,嘟起嘴,叽叽咕咕自言自语地说。
字词学习
  读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课文主要写了在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十二岁的雨来是一个游泳本领很强的孩子,一次交通员李大叔为了躲避鬼子藏到了雨来家,雨来为了掩护李大叔被鬼子抓住了,他坚决不说出李大叔藏在哪里,鬼子把雨来拉到河沿上,想杀害雨来,没想到雨来在鬼子开枪前就跳入河中,凭着他高超的游泳本领从鬼子的枪口下巧妙地脱险了。
  我们快速默读课文六个部分,想想每个部分都分别写了什么内容。先自己思考,然后再和同桌商量。

第一部分:在晋察冀边区的北部有一条还乡河,十二岁的雨来最喜欢在这条河里游泳,他会很多种姿势,其中仰泳的本领最高。

  第二部分:秋天,爸爸妈妈把雨来送到夜校念书,在夜校雨来学会了“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第三部分:有一天,爸爸妈妈都出门了,只有雨来一人在家。忽然,交通员李大叔为了躲避鬼子的追赶跑了进来,藏到了水缸下面的洞里。雨来想跑到别的院子时被鬼子抓住了。

  第四部分:鬼子几次问雨来看没看见有人跑进来,雨来都说没看见,鬼子气急了,凶狠地打了雨来,雨来还是说没看见,最后鬼子要把雨来拉出去枪毙。

  第五部分:村里的人们听到了河沿上的枪声,都以为雨来被鬼子打死了,人们都十分难过,大家都哭了。

  第六部分:人们在河沿上正为雨来难过时,忽然看见河水中露出个小脑袋,仔细一看原来是雨来,大家都高兴地叫起来:“雨来没有死!”原来雨来趁鬼子不防备,一头扎进河里,凭着自己的高超的游泳本领,从鬼子的枪口下巧妙地脱险了。
  我们试试用简练的语句为六个部分写小标题。好吗?
游泳技高
上学明理
掩护大叔
勇斗日寇
跳河潜逃
机智逃脱
课文分析
  (一)细读重点段,了解雨来的感人事迹,体会雨来是小英雄。

芦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黄绿的)芦苇上(好像)盖了(一层厚厚的)白雪。风一吹,(鹅毛般的)苇絮(就飘飘悠悠地)飞(起来),(把这几十家)小房屋都罩在(柔软的)芦花里。
芦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芦苇上盖了白雪。风一吹苇絮飞,小房屋都罩在芦花里。
比比看
加了修饰的词语后有什么好处?
“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比比看
读一读
两种朗读方式哪种更好呢?
鬼子对雨来使用了哪些卑劣手段?
课文中哪些词句把鬼子哄骗、利诱、威胁、毒打雨来的丑态形象地勾画出来了?

细读思考
哪些词语体现雨来在鬼子面前表现得坚强不屈?
雨来为什么能在鬼子面前表现得这样勇敢坚强?
“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细读思考
太阳已经落下去。蓝色的天上飘着的浮云像一块一块红绸子,照在还乡河上,像开了一大朵一大朵鸡冠花。苇塘的芦花被风吹起来,在上面飘飘悠悠地飞着。
芦花村里的人听到河沿上响了几枪。老人们含着泪说:
“雨来是个好孩子!死得可惜!”
“有志不在年高。”
芦花村的孩子们,雨来的小朋友铁头和三钻儿几个人,听到枪声都呜呜地哭了。
细读思考

就从我们概括出的小标题来看,哪部分内容最能表现雨来是小英雄呢?

3、4部分
(二) 理解六部分内容之间的关系,为学习简要复述做准备。
课文正是通过雨来掩护李大叔,并与鬼子勇敢作斗争这两个部分的内容来表现他是小英雄。那我们再来看看其他几个部分与全文又有什么关系呢?
1.正因为第1部分向我们介绍了雨来游泳本领特别好,才为后文他能从鬼子的枪口下巧妙逃脱作了铺垫。

2.正因为第2部分写了雨来在夜校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懂得了中国人应该热爱自己的祖国,所以在侵略自己国家的鬼子面前,他能表现得非常英勇。

 3.第5、6部分是事情的结果。

从全文来看哪些部分是重点内容呢?

3、4部分。
  1.这篇课文是从中篇小说《小英雄雨来》中节选的,文中的人物形象很鲜明,特别是雨来这位小英雄令我们十分感动和钦佩,如果我们把这个故事讲给身边的人听,相信会有更多的人被雨来的英雄行为打动。课文比较长,怎样才能既抓住重点又清楚明白地把故事讲出来呢?这就要用到一种方法:简要复述。

(三)学习简要复述课文。

  用自己的话、按课文顺序、抓主要内容。
  抓住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2.简要复述的要求:

课后练笔:写一篇《小英雄雨来》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