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95张PPT。
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受经济危机的打击,德、日先后建立起法西斯独裁统治,疯狂扩军备战,形成欧亚战争策源地。1935年,意大利发动了侵略埃塞俄比亚的战争。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挑起卢沟桥事变,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1938年德国以武力为后盾吞并了奥地利。在英、法、美等国的纵容下,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愈发嚣张,得寸进尺,变本加厉,一场新的世界大战在所难免。导入新课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及主要战场 材料一 英、法两国尽管为一战的主要战胜国,但其经济地位和军事地位仍因战争受到巨大的削弱,这种状况使得英、法统治集团的部分人士不敢同德、意、日侵略扩张政策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而是试图通过满足侵略者部分贪欲的方法来维持自己的既得利益。 材料二 绥靖者在很大程度上是顽固的反共产主义者,他们相信通过支持德国重新获得其原有的军事和经济实力,他们就会建起一座阻遏苏联共产主义西进的前哨堡垒。 材料一 经济上,一战后的1938年德国钢产量达到2250万吨,相当于英法两国钢产量的总和。1935年,德国生产了3100多架飞机,超过了1938年法国的生产量。政治上,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10多年,帝国主义国家的发展极不平衡,德国强烈要求从英、法、美战胜国手中夺取殖民地和市场,争夺欧洲和世界霸权,意大利和日本也不满意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分赃结果,企图建立地区霸权。 材料二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后,德国遭受沉重打击,失业人数高达800万。1933年,希特勒上台,德国随后扩充军队,干涉西班牙内战,废除莱茵非军事区,吞并奥地利,1939年吞并捷克斯洛伐克。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震撼世界的经济危机波及日本后,日本统治者急不可耐地找寻转嫁经济危机的道路。1936年,广田弘毅受命组阁,基本上形成法西斯专政,日本成为亚洲的战争策源地。 材料三 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他们容忍日本侵略中国东北;1935年3月,他们容忍希特勒重整军备;1935年8月美国通过中立法;1935年10月容忍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1936年3月放任希特勒武装进占莱茵区;1936年8月对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采取“不干涉”政策;1937年7月,纵容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此后又策划太平洋国际会议,阴谋出卖中国,同日本妥协;1938年3月默许希特勒兼并奥地利。 材料四 一战后,德国的领土被瓜分,军队几乎被全部取消,并被迫支付难以承受的巨额赔款,总额达300多亿美元。巴黎和会刚刚结束,德国就喊出了“打倒凡尔赛和约”的口号。法国元帅福煦在听到《凡尔赛条约》签字的消息后说:“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 材料一 1939年8月31日晚,一支身穿波兰陆军军服的德国党卫队,冒充波军“袭击”和“占领”了邻近波兰边境的一个德国城市的电台,并在该电台用波兰语辱骂德国。接着,德国电台宣称“德国遭受波兰的突然攻击”。德军以此为借口,在9月1日清晨,在大批飞机、坦克配合下,对波兰发动了突然袭击。 “闪电战”又称“闪击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军常用的一种战术。它充分利用飞机、坦克的快速优势,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制敌取胜,是世界战争史上的革命。 德军出动大量飞机对波兰重要军事目标实施轰炸 波兰亡国的原因
材料一 1939年9月3日,英、法两国因德国进攻其盟国波兰而被迫宣战。战争之初,德国在西线有23个师,英、法有110个师,英、法很有获胜的把握。但两国宣而不战,西线法军无所事事。法国总理甚至发一万个足球供士兵在此消遣,打发时间。 材料二 波军因武器装备陈旧、战略战术落后和英、法宣而不战而节节败退,国土大片沦陷。在德波战争初期,一些波兰骑兵不知德军坦克为何物,还以为是套了厚木板并刷上油漆的汽车。波兰军民虽然展开了英勇的华沙保卫战,但终因实力悬殊而失败。9月28日波兰首都华沙沦陷,不到一月波兰灭亡。 1940年5月27日至6月4日,英法联军从敦刻尔克撤走33.6万军队,为反攻保存了有生力量1940年6月14日,德国军队进入法国首都巴黎,列队通过凯旋门 材料一 1940年7月开始,不列颠之战爆发,三个月中德国共出动飞机4.6万多架次,投弹量约6万吨。最多的一昼夜达1700多架次。材料二 我们将战斗到底……我们决不投降。
我没什么可以奉献,有的只是热血、辛劳、眼泪和汗水。
——丘吉尔 材料一 1941年6月22日(星期日),德国撕毁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1941年6月到11月,德军占领苏联150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控制了苏联大约40%的人口以及大部分工业区。 材料二 斯大林号召人民抗击法西斯,他说:红军、海军和苏联全体公民必须保卫每一寸苏维埃土地,战斗到最后一滴血,来保卫城镇和村庄。 材料三 德军在战争初期节节胜利,很快就推进到苏联腹地,并调集精锐部队围攻苏联首都莫斯科。莫斯科军民在斯大林的亲自指挥下,展开了莫斯科保卫战。莫斯科市民和红军的英勇作战确保了莫斯科屹立不倒。这场战役是德军在大战中遭到的第一次重大失败,标志着德军“闪电战”的破产。苏联红军粉碎了希特勒的军队“天下无敌”的神话,使苏联人民和全世界热爱和平的人民受到了极大的鼓舞。该战役也改变了英、美对苏政策,促进了此后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德军进攻苏联莫斯科保卫战1.1941年6月,德国向苏联发动突然进攻,标志着苏德战争爆发,使二战规模扩大。
2.仅几个月,德军便占领了大片苏联领土。
3.斯大林领导苏联军民顽强抵抗,赢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4.莫斯科保卫战胜利的作用: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5.苏联军民团结一致、上下一心,莫斯科保卫战对苏联来说是正义的战争,正义最终会战胜邪恶。
(1)由于英国人民坚决抵抗,如果再拖延下去,德国的侵略计划就要被打乱。
(2)即使德军在大不列颠登陆,德军也只能占领英国本土,英国的海外殖民地将落入美、日等国之手。
(3)当时苏联的战备在不断加强,希特勒既怕苏联强大,更怕英、苏走向联合,所以决定先征服苏联后,再挥师西进。
(4)为了有足够的力量打败苏联,德国法西斯与意大利、日本结成三国军事同盟,同时又占领和控制了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南斯拉夫、希腊等小国。这样,希特勒便可动用14个国家的人力、物力对苏联作战了。
(5)选定6月进攻是因为苏联冬季十分寒冷,为了避免拿破仑出征俄国的遭遇,为了在严冬到来之前结束战争,德国决定在6月22日开始“闪击”行动。
材料一 1941年12月7日晨(夏威夷时间),日本未经宣战,偷袭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当日,日本在2小时内出动350余架飞机突然袭击夏威夷珍珠港的美军基地,炸沉炸伤美军舰艇40余艘,炸毁飞机200多架,毙伤美军4 000多人,美军主力战舰“亚利桑那”号被击沉,舰上1177名将士全部殉难。 材料二 1941年12月8日,美、英对日宣战,接着有近20个国家相继对日宣战。德、意也对美宣战。随后,美国以及古巴等一些拉美国家对德、意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至此,全世界约4/5的人口卷入战争。
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位于珍珠港的美国海军基地,不仅损伤了美国舰队的战斗力,还迫使美国卷入二战,正式加入反法西斯战争。 不对,因为在日军偷袭珍珠港之前,日军早已制造了“九一八事变”和“卢沟桥事变”等,对中国进行了疯狂的侵略,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战场的序幕早已拉开。日军偷袭珍珠港只是揭开了太平洋战争的序幕,并非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战场的序幕。
法西斯已经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敌人,英、美等国先后放弃“绥靖政策”,加入到反法西斯的行列中。为了共同的目的,被侵略的国家日益走向联合,国际反法西斯同盟最终形成。二、反法西斯联盟
的建立及战争形势
的转折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材料一 苏德战争爆发后,丘吉尔说:“俄国人的灾难就是我们的灾难,我们将尽一切力量帮助俄国和俄国人民。” 材料二 日本偷袭珍珠港后,罗斯福总统对丘吉尔说:“现在我们大家是风雨同舟了。”丘吉尔说:“有美国在我们这一边,是最高兴的事。”材料三《联合国家宣言》签字仪式 签署《联合国家宣言》的26个国家 材料一 (一)每一个政府各自保证对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
(二)每一个政府各自保证与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合作,并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和约。
——《联合国家宣言》 由材料一可看出:《联合国家宣言》的内容是签字国保证使用自己的全部军事和经济资源,对德、日、意及其仆从国作战,相互合作,决不单独同敌人停战议和。 材料三 罗斯福在一次演说中说道:“我们唯一能接受的世界是尊重言论自由,人人能信奉自己的宗教,免于匮乏的自由和免于恐惧的自由。” 材料二 (本宣言签字国政府)深信完全战胜它们的敌国对于保卫生命、自由、独立和宗教自由并对于保全其本国和其他各国人权和正义非常重要。
——《联合国家宣言》 材料二 苏联军民同仇敌忾——红军将士以血肉之躯捍卫斯大林格勒的每一寸土地,工人在战斗最激烈的地方仍在生产,生产出的坦克、牵引车一开出工厂就直接投入战斗。 材料一 1942年7月,希特勒集中150万人的兵力,进攻斯大林格勒,曾一昼夜出动2000架飞机进行狂轰滥炸,但苏军守住每条街、每幢房屋,坚持战斗到冬季,因天气问题德军损失惨重,被苏军反攻。1943年2月,全歼德军被围部队,俘获德军2500名军官,包括一名元帅和200多名将军,斯大林格勒会战以苏军胜利而宣告结束。 材料三 斯大林格勒战役使德军元气大伤,被迫从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从此一蹶不振,直至最终溃败。不久,法西斯轴心国开始瓦解。对苏联一方而言,这场战役的胜利标志着收复沦陷领土的开始。苏军从此转入战略反攻,并掌握了苏德战场上的主动权。因此,斯大林格勒战役不仅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意大利投降的时间:1943年;标志:墨索里尼政府垮台意大利与盟国签订停战协定 材料二 诺曼底登陆战役,开辟了一个新的战场,这是区别于苏德战场的另外一个欧洲战场,所以被称作欧洲第二战场。 材料一 1944年6月6日,美、英军队在法国实施了代号为“霸王”的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诺曼底登陆是二战期间规模最大的两栖登陆作战。诺曼底登陆使德军陷入苏军和美英盟军的东西夹击之中,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 1944年6月6日,盟军大规模登陆开始,图为庞大的盟军进攻而选择的诺曼底海岸5个登陆点中的一处,美国士兵正涉过齐腰深的海水,顶着德军密集的火力,向奥马哈海滩挺进。这是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登陆战。三、雅尔塔会议
及战争结束雅尔塔会议雅尔塔会议三巨头波茨坦会议德国投降苏军与美军在易北河会师苏军攻克柏林德军总参谋长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日本投降——二战结束1945年8月6日和8月9日,美军先后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放原子弹1945年8月8日,苏联向日本宣战,出兵中国东北和朝鲜 1945年8月9日,毛泽东同志发表《对日寇最后一战》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促使日本投降的原因、时间及意义分别是什么?原因:(1)美国在日本投下了两颗原子弹。
(2)苏军出兵中国东北和朝鲜对日作战。
(3)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的人民对日本侵略者展开了猛烈的反攻。
时间:1945年8月15日,日本法西斯宣布无条件投降。
意义: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二战结束。二战的结果、取胜的原因、影响及启示 结果:第二次世界大战以世界人民和反法西斯同盟的彻底胜利、法西斯国家的彻底失败宣告结束。 “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他们可以一直冲向中东……和德国配合起来,举行一个大规模的夹攻,在近东会师,把俄国完全隔离开来,割吞埃及,斩断通过地中海的一切交通线。”
——罗斯福 取胜的原因:(1)中国的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2)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正义的战争。(3)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是根本保证。(4)反法西斯国家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实现了全面的合作和战略协同。 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世界上大部分地区和人口卷入其中。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彻底粉碎了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通过战争称霸世界的野心,彻底结束了列强通过争夺殖民地瓜分世界的历史,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启示: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人民是战胜法西斯的决定力量,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能够联合起来,共同迎接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国与国之间应当和平共处;人类命运休戚相关,应该加强国际合作,求得共同发展。 在英、法等国“绥靖政策”的纵容下,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更加猖狂,最终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法国溃败,英国、苏联和美国都遭到法西斯德国的侵略,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和维护自身的利益,他们走向了联合,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改变了双方的力量对比;斯大林格勒等战役的胜利推动了整个战争形势的转折;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加速了战争胜利的进程;柏林战役的胜利使德国法西斯彻底失败,1945年5月8日德国正式签署投降书;在中、美、苏等同盟国的打击下,日本于1945年9月2日正式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结束;二战对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小结板书设计第二次世界大战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全面爆发的标志: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主要战场:中国战场、欧洲西线战场、北非战场、欧洲东线战场、太平洋战场等二战的扩大:1941年6月,德国突袭苏联。苏联赢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二战达到世界规模: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位于珍珠港的美国海军基地反法西斯国家的联合: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建立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二战的转折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二战的性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二战的胜利:1943年,意大利投降;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欧洲战事结束;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二战结束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