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 电学实验
[历次选考考情分析]
实验名称
考试属性
历次选考统计
必考
加试
2015/10
2016/04
2016/10
2017/04
2017/11
2018/04
9.测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
√
18
18
10.探究导体电阻与其影响因素(包括材料)的关系
√
21(2)
18
11.练习使用多用电表
√
18
12.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
18
18
考点一 电学基本仪器的使用
1.三种电表的对比
仪器
极性
量程选择
读数
电流表
电流由电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
使指针指在大于满偏刻度的位置
若最小分度为1、0.1、0.01等,需要估读到最小分度的下一位;如果最小分度不是1、0.1、0.01等,只需要读到最小分度位即可
电压表
欧姆表
黑表笔接内部电源正极
使指针尽量指在表盘的中间位置
读数并乘以相应挡位的倍率
2.多用电表的使用规范
(1)使用多用电表的“五步”法
①选倍率,一般要选择比被测电阻的估计值低一个数量级的倍率,如估计值为200 Ω就应该选×10的倍率;
②进行欧姆调零;
③将红、黑表笔接在被测电阻两端进行测量;
④将指针示数乘以倍率,得测量值;
⑤测量结束后,将选择开关扳到OFF挡或交流电压最高挡.
(2)多用电表的使用“三注意”
①电流的流向:
由于使用多用电表时不管测量项目是什么,电流都要从电表的“+”插孔(红表笔)流入,从“-”插孔(黑表笔)流出,所以使用欧姆挡时,多用电表内部电池的正极接的是黑表笔,负极接的是红表笔.
②要区分开“机械零点”与“欧姆零点”
“机械零点”在表盘刻度左侧“0”位置,调整的是表盘下边中间的定位螺丝;“欧姆零点”在表盘刻度的右侧电阻刻度“0”位置,调整的是欧姆挡的调零旋钮.
③选倍率:
测量前应根据估计阻值选用适当的挡位.由于欧姆挡刻度的非线性,使用欧姆挡测电阻时,表头指针偏转过大或过小都有较大误差.通常只使用表盘中间一段刻度范围,指针偏转角度在满偏到满偏之间为测量的有效范围.
若出现指针偏转角太小(即指针所指的刻度值过大),应换用大倍率挡,反之要换用小倍率挡,且换挡后必须进行欧姆调零.
例1 (2018·书生中学月考)指针式多用电表是实验室中常用的测量仪器.
(1)如图1所示为某同学设计的多用电表的原理示意图.虚线框中S为 一个单刀多掷开关,通过操作开关,接线柱B可以分别与触点1、2、3接通,从而实现使用多用电表测量不同物理量的不同功能.关于此多用电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选填选项前面的字母)
图1
A.当S接触点1时,多用电表处于测量电流的挡位,其中接线柱B接的是黑表笔
B.当S接触点2时,多用电表处于测量电压的挡位,其中接线柱B接的是黑表笔
C.当S接触点2时,多用电表处于测量电阻的挡位,其中接线柱B接的是黑表笔
D.当S接触点3时,多用电表处于测量电压的挡位,其中接线柱B接的是红表笔
(2)用实验室的多用电表进行某次测量时,指针在表盘的位置如图2所示.
图2
A.若所选挡位为直流50 mA挡,则示数为________ mA;
B.若所选挡位为电阻×10 Ω挡,则示数为________ Ω.
(3)用表盘为如图所示的多用电表正确测量了一个约15 Ω的电阻后,需要继续测量一个阻值约2 kΩ的电阻.在用红、黑表笔接触这个电阻两端之前,请选择以下必须的步骤,并按操作顺序逐一写出步骤的序号:________.
A.将红表笔和黑表笔接触
B.把选择开关旋转到“×100”位置
C.把选择开关旋转到“×1k”位置
D.调节欧姆调零旋钮使表针指向欧姆零点
答案 (1)AC (2)A.21.0 B.190 (3)BAD
解析 (1)由题图电路图可知,当S接触点1时,表头与分流电阻并联,此时多用电表处于测量电流的挡位,其中接线柱B接的是黑表笔,故A正确;由题图电路图可知,当S接触点2时,表头与电源相连,此时多用电表处于测量电阻的挡位,其中接线柱B接的是黑表笔,故B错误,C正确;由题图电路图可知,当S接触点3时,表头与分压电阻串联,此时多用电表处于测量电压的挡位,其中接线柱B接的是黑表笔,故D错误.
(2)若所选挡位为直流50 mA挡,由题图可知,其分度值为1 mA,则示数为21.0 mA;若所选挡位为电阻×10 Ω挡,由题图可知,示数为:19×10 Ω=190 Ω.
(3)用多用电表正确测量了一个约15 Ω的电阻后,要继续测量一个阻值约2 kΩ的电阻,首先要把选择开关置于×100挡位置,然后进行欧姆调零,把红、黑表笔短接,调节欧姆调零旋钮使指针指向欧姆零刻度线位置,最后再测电阻,故合理的步骤是:B、A、D.
1.某实验小组在“练习使用多用电表”实验中:
图3
(1)用多用电表测量某一电学元件,多用电表的选择开关旋至如图3所示位置.操作正确,表盘指针如图4所示,则该电学元件阻值为________ Ω.
图4
(2)该电学元件可能是________.
A.一个阻值未知的电阻
B.“220 V 100 W”的白炽灯
答案 (1)3 000 (2)A
解析 (1)根据指针所指位置及选择开关所选挡位,
可得该电学元件的阻值为30×100 Ω=3 000 Ω.
(2)根据R=可以计算出选项B白炽灯在正常工作时的电阻为484 Ω,用多用电表测电阻时,灯丝的温度低,电阻小于额定功率下的电阻,选项A正确.
2.(2018·杭州市重点中学期末)在做“练习使用多用电表”的实验中,
(1)关于多用电表使用的一些要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测量电阻时,每次更换倍率后,都应进行欧姆调零
B.测量电压时,每次更换量程后,都应进行机械调零
C.测量未知电阻时,应先选用倍率最大的挡位测量
D.测量未知电压时,应先选用量程最大的挡位测量
(2)为测定一个“220 V 100 W”白炽灯的电阻大小,可以用多用电表的电阻挡进行测量,现将多用电表选择开关打到“×10”挡,发现指针偏转太大,为了较准确地进行测量,应换到________挡,如果换挡后经必要步骤,正确测量得到表盘的示数如图5所示,则该白炽灯的阻值是________ Ω.
图5
(3)小陈同学用多用电表的“2.5 V直流”挡测普通干电池两端的电压,将测到的电压作为电动势,他的这一做法________(选填“基本没问题”或“有严重错误”);而小吴同学用多用电表的“×1”挡,并正确进行欧姆调零后,将两表笔接到电池两端,将得到的电阻值作为电池的内电阻,他的这一做法________________(选填“基本没问题”或“有严重错误”).
答案 (1)AD (2)×1 60 (3)基本没问题 有严重错误
3.(2017·七彩阳光联盟联考)某同学为了测量某灯泡内阻,进行了如下实验:
(1)首先用多用电表进行粗测:
①如图6所示,下列操作步骤正确的是________.
图6
A.甲图,机械调零过程中,红、黑表笔短接
B.乙图,对灯泡电阻进行测量
C.丙图,利用所示旋钮进行欧姆调零
D.丁图,实验完成后,挡位调至所示位置
②选择×10 Ω挡位,在正确的操作步骤下,测量灯泡电阻,测量结果如图7所示,灯泡的电阻为________ Ω.
图7
(2)请在以下四个图中选择正确的电路图用以研究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的规律( )
答案 (1)①C ②24 (2)C
考点二 电阻测量类实验
1.电流表内接法与外接法的比较
电流表内接法
电流表外接法
电路图
误差原因
电流表分压
U测=Ux+UA
电压表分流
I测=Ix+IV
电阻测量值
R测==Rx+RA>Rx
测量值大于真实值
R测==
测量值小于真实值
适用条件
RA?Rx
RV?Rx
2.滑动变阻器的限流式接法和分压式接法比较
限流式接法
分压式接法
两种接法的电路图
负载R上电压的调节范围(不计电源内阻)
≤U≤E
0≤U≤E
负载R上电流的调节范围(不计电源内阻)
≤I≤
0≤I≤
3.滑动变阻器两种接法的适用条件
(1)限流式接法适合测量阻值较小的电阻(跟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相比相差不多或比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还小).
(2)分压式接法适合测量阻值较大的电阻(一般比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要大).
例2 (2018·浙江4月选考·18)(1)小明用多用电表测量一小段2B铅笔芯的电阻Rx,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填字母);
A.把选择开关旋转到交流电压最高挡
B.调节欧姆调零旋钮使指针指到欧姆零点
C.把红、黑表笔分别接在Rx两端,然后读数
D.把选择开关旋转到合适的挡位,将红、黑表笔接触
E.把红、黑表笔分别插入多用电表“+”、“-”插孔,用螺丝刀调节指针定位螺丝,使指针指0
(2)小明正确操作后,多用电表的指针位置如图8所示,则Rx=________ Ω;
图8
(3)小张认为用多用电表测量小电阻误差太大,采用伏安法测量.
现有实验器材如下:电源(电动势3 V,内阻可忽略),
电压表(量程3 V,内阻约3 kΩ),
多用电表(2.5 mA挡、25 mA挡和250 mA挡,对应的内阻约40 Ω、4 Ω和0.4 Ω),
滑动变阻器RP(0~10 Ω),
定值电阻R0(阻值10 Ω),
开关及导线若干.
测量铅笔芯的电阻Rx,下列电路图中最合适的是________(填字母),多用电表选择开关应置于________挡.
答案 (1)EDBCA (2)2.9 (3)B 250 mA
解析 (1)多用电表应先进行机械调零,再进行欧姆调零,用完电表后再把电表挡位调整到交流电压最高挡或者OFF挡,机械调零的步骤是E,欧姆调零的步骤是D、B,测电阻的步骤是C,最后的步骤是A,所以答案是EDBCA.
(2)所选挡位为×1,最小精度是0.2 Ω,所以只能读到小数点后一位,答案为2.9 Ω.
(3)电压表量程3 V,电源电动势3 V,电路C不能使电压表发生明显偏转,故选项C错误;被测总电阻是13 Ω左右,最大电流大概在230 mA左右,所以电流表选择量程250 mA,结合电表内阻可知,被测电阻属于小电阻,所以采用电流表外接法,选项A错误;电压表不会随着滑动变阻器阻值的变化而变化,故选项D错误.
4.(2017·余姚中学高三上期中)小明同学利用如图9所示器材探究电路规律:
图9
(1)断开开关S,旋转选择开关,使其尖端对准欧姆挡,此时读数为20 Ω,此时测得的是____的阻值;
(2)将旋转开关指向直流电流挡,闭合开关S,将滑片从最左端缓慢移动到最右端,发现该过程中读数最大为320 mA,则移动过程中读数变化情况是________.
A.逐渐增大 B.逐渐减小
C.先减小后增大 D.先增大后减小
(3)将旋转开关指向直流电压挡,闭合开关S后移动滑片,发现该过程中电压表读数最大为1.2 V,结合前两问条件可知,该电源电动势为____ V(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答案 (1)R2 (2)A (3)1.48
解析 (1)断开开关S,旋转选择开关,使其尖端对准欧姆挡,由题图知,此时测量的是R2的电阻.
(2)将旋转开关指向直流电流挡,闭合开关S,将滑片从最左端缓慢移动到最右端的过程中,变阻器滑片两侧的电阻并联,总电阻先增大后减小,则总电流先减小后增大,滑片从最左端移至中点的过程中,变阻器并联电阻增大,并联电压增大,而滑片右侧电阻减小,所以直流电流挡的读数增大,滑片从中点移至最右端的过程中,电路的总电流增大,通过变阻器左侧电阻的电流减小,所以直流电流挡的读数增大,故A正确.
(3)将旋转开关指向直流电流挡,闭合开关S,读数最大时,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
E=Imax(R1+r)=0.32(R1+r)①
将旋转开关指向直流电压挡,读数最大时,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
E=(R2+R1+r)=×(20+R1+r)=0.06(20+R1+r)②
联立①②解得E≈1.48 V.
5.(2018·新高考联盟联考)小王同学想要探究导体的电阻除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外,还与哪些因素有关, 他找来了电阻定律实验器.电阻定律实验器规格:将一根细铜丝连接在ae间,横截面积相同的细铁丝连接在bf间,再将一根横截面积相同的镍铬丝一端接在g处,接下来拉直后接到c处, 再接到d处,最后接在h处.
图10
(1)为了测定电阻丝的电阻大小,小王经分析后,正确地选用了伏安法中的变阻器的分压式接法、电流表的外接法.在测量细铜丝电阻时的实物连接如图10所示,闭合开关S前请老师检查, 老师指出图中标示的①、②两根连线有一处错误,错误连线是________(选填“①”或“②”);图中标示的③、④和⑤三根连线有一处错误,错误连线是________(选填“③”“④”或“⑤”).
(2)接下来某次测量中(已采用正确的测量电路),小王将导线⑥连接在g上,导线⑦连接在 c 上,改变滑动变阻器多次测量得电阻 R1.再将导线⑦连接到h处,多次测量得电阻R2.小王认为,若R2=2R1,则说明导体的电阻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与长度成正比.你认为上述操作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出问题即可).
(3)“探究导体电阻与其影响因素的关系”的实验方法与下列哪个实验的方法是相同的:________.
A.探究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B.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C.探究做功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D.探究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
答案 (1)① ④ (2)没有考虑cd间的电阻 (3)B
6.为了测量某根金属丝的电阻率,根据电阻定律需要测量长为L的金属丝的直径d、电阻Rx.某同学通过以下步骤进行测量:
(1)直径测量:该金属丝的直径为d.
(2)欧姆表粗测电阻.
(3)伏安法测电阻.用伏安法测金属丝的电阻Rx,实验所用器材有:电池组(电动势3 V,内阻约1 Ω)、电流表(内阻约0.1 Ω)、电压表(内阻约3 kΩ)、滑动变阻器R(0~20 Ω,额定电流2 A)、开关、导线若干.该同学利用以上器材正确连接好电路,进行实验测量,数据记录如下:
次数
1
2
3
4
5
6
7
8
U/V
0
0.1
0.3
0.7
1.0
1.5
1.7
2.3
I/A
0
0.02
0.06
0.16
0.22
0.34
0.46
0.52
①由以上实验数据可知,该同学测量Rx是采用下图中的________图.
②电路闭合后,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到合适位置,电压表V的示数为U,电流表A的示数为I,请用已知量和测量量写出该材料电阻率测量值的表达式ρ=________.
答案 (3)①C ②
7.(2018·名校协作体联考)钱华同学的爸爸是个电气工程师,钱华经常看到爸爸在用多用电表进行一些测量.在高中物理课堂上学习了多用电表的用法之后,爸爸给他出了一道题目,让他通过测量找到发光二极管的负极.
(1)钱华同学做了如下两步具体的操作:第一,将多用电表选择开关旋转到电阻挡的×1挡,经过________之后,他把红表笔接在二极管的短管脚上,把黑表笔接在二极管的长管脚上,发现二极管发出了耀眼的白光,如图11所示,然后他将两表笔的位置互换以后,发现二极管不发光.这说明二极管的负极是________(填写“长管脚”或者“短管脚”)所连接的一极.
图11
(2)钱华同学的好奇心一下子就被激发起来了,他琢磨了一下,然后又依次用电阻挡的×1挡、×10挡、×100挡、×1 k挡分别进行了二极管导通状态的准确的测量,他发现二极管发光的亮度越来越________(填写“大”或“小”) ,请帮助他分析一下具体的原因: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钱华同学的兴趣越来越浓厚,他思考这个发光二极管是否像普通电阻一样,两端电压与通过的电流成正比呢?他求助物理实验室老师探究该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测绘它的伏安特性曲线,通过实验,测得发光二极管两端电压U和通过它的电流I的数据如下表:
U/V
0
1.50
1.80
1.90
2.00
2.08
2.19
2.33
I/mA
0
0
0.01
0.02
0.04
0.06
0.09
0.20
U/V
2.43
2.51
2.56
2.62
2.70
2.82
2.87
I/mA
0.50
0.80
1.00
3.00
5.00
9.00
11.01
①请在图12甲中以笔画线代替导线,按实验要求将实物图中的连线补充完整.
②请你根据他们实验时收集到的数据,在图乙所示的坐标中画出该发光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I-U图线).
图12
答案 (1)欧姆调零 短管脚 (2)小 电路中总电阻越来越大,电流越来越小
(3)①
②
考点三 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
1.实验电路(如图13所示)
图13
2.实验原理: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E=U+Ir
3.数据处理:
用作图法处理数据,如图14所示.
图14
(1)图线与纵轴交点为E;
(2)图线与横轴交点为I短=;
(3)图线斜率的绝对值表示r=||.
例3 (2018·宁波市重点中学联考)为了测量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1)甲同学使用多用电表粗测了电池的电动势,实验结束后,图15甲中的电表旋钮状态符合实验操作规范的是________(填“①”或“②”);
图15
(2)乙同学采用图乙的实验电路图,实验时发现,当滑动变阻器在阻值较大的范围内调节,电压表示数变化不明显,其原因是电池内阻________(填“较大”或“较小”);
(3)丙同学改进了乙同学的电路图,准备用以下给定的器材和一些导线来完成实验,器材如下:
A.量程3 V的电压表V
B.量程0.6 A的电流表A
C.定值电阻R0(R0=1.5 Ω)
D.滑动变阻器R1(0~10 Ω);
E.开关S
①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16中完成实物连接图.
图16
②实验中,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得到了六组实验数据,已在图17的U-I图中描点,请作出U-I图象,并根据图象得出该电池的内阻r=________Ω(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图17
答案 (1)② (2)较小 (3)①如图甲所示 ②如图乙所示 0.35(0.32~0.38均可)
8.(2018·温州市十五校联合体期末)某同学为测量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使用的器材有:干电池、电压表、电阻箱、定值电阻(R0=5.0 Ω),开关两个,导线若干.实验原理图如图18所示.操作步骤如下:
图18
(1)开关S1闭合,开关S2断开,电压表的示数是1.49 V;
(2)闭合开关S2,并调节电阻箱,示数如图19所示,读得电阻值是________ Ω,此时电压表的示数是1.16 V,断开开关S1.
图19
(3)使用测得的数据,计算出干电池的内阻是________ Ω(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由于所用电压表不是理想电压表,所以测得的电动势比实际值偏________(填“大”或“小”).
答案 (2)20.0 (3)0.69 (4)小
9.小王同学欲选取如图20甲所示实验器材进行实验研究.
图20
(1)小王先选用图甲中器材ABCEF完成“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某次实验中得到E、F两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其中E表示数为________ A,F表示数为________ V.根据实验数据画出如图21所示的U-I图线,则该电池的电动势为________ V(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内阻为________ Ω(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图21
(2)若发现器材E损坏,为完成“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则小王同学除了器材A、B外,还需要图20甲中的器材________(填写器件的编号即可).
(3)若小王同学选择图20甲中的ABCDEF完成“测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则下列四个电路图中最合适的是________.
答案 (1)0.26 1.30 1.47(1.46~1.49均可) 1.2(1.1~1.3均可) (2)FG (3)A
10.(2018·绍兴市选考诊断)在“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现有如下实验器材:定值电阻R0(阻值5 Ω、额定电流1.5 A),滑动变阻器R(阻值范围0~50 Ω、额定电流2 A),电流表(量程0.6 A、内阻约为0.05 Ω),电压表,干电池一节,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1)图22为部分连线的电路图,电压表用来测量路端电压大小,电压表一端与电流表相连,另一端应该________(选填“接a”“接b”“接c”或“不接”).
图22
(2)某次实验中,电压表的指针如图23所示,则电压为________ V.
图23
(3)根据多组实验数据获得U-I图象如图24所示,图中P点所对应的电压和电流的数据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在实验中获得.
图24
(4)在图22中,若电压表的另一端接在滑动变阻器与定值电阻之间的导线上,通过正确的实验操作及数据处理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获得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答案 (1)接b (2)1.45 (3)不能 (4)能
11.(2018·温州市六校期末)某同学将铜片和锌片插入水果中制成一个“水果电池”,该同学利用下列所给的器材测量水果电池的电动势E和内阻r.
A.电流表G1(量程2 mA,内阻R1=15 Ω)
B.电流表G2(量程5 mA,内阻R2约2 Ω)
C.滑动变阻器R1(0~10 000 Ω)
D.电阻箱R2(0~9 999.9 Ω)
E.待测水果电池(电动势E约4 V,内阻约500 Ω)
F.开关S,导线若干
(1)观察所给的实验器材后,该同学决定把电流表G1改装成量程0~4 V的电压表,需________(选填“串联”或“并联”)一个阻值为________ Ω的电阻.该同学用电流表G2和改装成的电压表测量水果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实物连接如图25所示.
图25
(2)接通开关,逐次调节滑动变阻器,读取电流表G1的示数I1和电流表G2的示数I2,记录了6组数据,并在图中标注出了几个与测量值对应的坐标点,如图26所示.请你在图上把已经描绘出的坐标点连成一条实验图线.
图26
(3)根据描绘出的图线可得水果电池的电动势E=________ V,内阻r=________ Ω.(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
答案 (1)串联 1 985
(2)如图所示
(3)3.2(3.0~3.4均可) 4.6×102(4.2×102~5.0×102均可)
专题强化练
1.(1)在“练习使用多用电表”的实验中,小方同学用欧姆挡去测量白炽灯泡的电阻,如图1甲、乙两个操作方法,你认为合理的是________(填“甲”或“乙”).
图1
(2)小方用多用电表测量时,其选择开关与表盘示数分别如图丙、丁所示,则测得白炽灯的电阻为________ Ω.
(3)小方观察灯泡铭牌,其标称值为“220 V,40 W”,该白炽灯的电阻R计=______Ω.比较R测与R计的数值,并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乙 (2)60 (3)1 210 原因见解析
解析 (1)题图甲中,两表笔都接在灯泡螺旋金属处,两表笔被短路,无法测得灯丝电阻,题图乙中,两表笔接的是灯丝两端,即乙正确.
(2)多用电表欧姆挡读数时,应先看选择开关的挡位,再读数,图中挡位选择“×1 Ω”,表盘中读得“60”,即灯泡电阻为60 Ω.
(3)R计== Ω=1 210 Ω,R测2.(2018·新高考联盟联考)在“测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中,若用量程为0~0.6 A的电流表测量通过小灯泡的电流,用量程为0~3 V的电压表测量其两端电压.
(1)某次实验中,电压表的指针如图2所示,则电压为________ V;
图2
(2)某实验小组同学采用如图3甲所示的电路图进行实验.部分实物的连线如图乙所示,请完成实物连接图.
图3
答案 (1)0.90 (2)如图所示
3.(2018·嘉兴一中期末)某兴趣小组对市场中电线进行研究,
(1)如图4所示,采用绕线法测得该电线直径为________ mm;
图4 图5
(2)取长度为100 m的电线,欲测其电阻:
①先用多用电表进行粗略测量,将多用电表选择开关置于“×10”挡并调零后,两表笔接触待测电线的两端进行测量,表盘指针如图5所示.为了使测量值更准确,选择开关应置于________(填“×1”“×100”或“×1 k”),并将两表笔短接,调节图6中________(填“A”或“B”)重新调零后进行测量.
图6
②再用伏安法测量其电阻,并设计如图7所示电路,则电压表的另一端应接________(填“a”或“b”),测量得电压表示数为4.50 V,而电流表读数如图8所示,则所测的电阻为______ Ω.
图7
图8
答案 (1)1.25(1.22~1.28均可) (2)①×1 B ②a 1.80
4.(2018·宁波市3月选考)老师布置了一个任务,需要测定一个笔记本电脑电池板的电动势和内阻.
(1)某同学先将多用电表的选择开关打到如图9甲所示的位置直接测电池板的两极电压,结果如图乙所示,电动势的粗测值为________ V.
图9
(2)接下来该同学用如图10所示的电路来完成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图中还缺少一条连线,请你用笔直接画在实物图上.
图10
(3)电路完整后,该同学开始实验,得到了如下的两组数据,第一组,如图11甲所示,第二组,如图乙所示.
图11
第二组电压表的读数为________ V,请判断,从第一组到第二组,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________(填“不变”“变大”或“变小”).
答案 (1)11.0 (2)如图所示
(3)11.5 变大
5.(2018·新力量联盟期末)某课外物理研究学习小组准备探究一小灯泡的伏安特性,其标称功率值为0.75 W,额定电压值已模糊不清.他们想测定其额定电压值,于是先用欧姆表直接测出该灯泡的电阻约为2 Ω,然后根据公式计算出该灯泡的额定电压U== V=1.22 V.他们怀疑所得电压值不准确,于是,设计了一个电路,测量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和它两端的电压,并根据测量数据来描绘小灯泡的U-I图线,进而分析灯泡的额定电压.
电源采用两节干电池组成的电池组;
双量程电压表(中间接线柱3 V,右边接线柱15 V);
双量程电流表(中间接线柱0.6 A,右边接线柱3 A).
(1)甲同学选择合适的器材,连好实物图如图12所示,乙同学检查时发现了几处错误,请指出其中的2处: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12
(2)甲同学正确调整电路后,共测得以下8组数据,已在图13坐标纸上描好了点,请在坐标纸上完成U-I图象.
序号
电压/V
电流/mA
1
0.00
0
2
0.20
80
3
0.60
155
4
1.00
195
5
1.40
227
6
1.80
255
7
2.20
279
8
2.70
310
图13
(3)由图象得出该灯泡的额定电压应为________ V,这一结果大于1.22 V,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滑动变阻器应采用分压式接法
②电流表应采用外接法
(2)如图所示
(3)2.5(2.4~2.6均可) 灯泡的常温电阻小于正常工作时的电阻(或灯泡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变大)
6.(2018·杭州市五校联考)某同学要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现有下列器材可供选用:
A.电压表(0~3 V,内阻约5 kΩ)
B.电流表(0~100 mA,内阻约1 Ω)
C.滑动变阻器R1(阻值0~15 Ω)
D.滑动变阻器R2(阻值0~1 000 Ω)
E.开关、导线若干
操作步骤如下: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14甲中完成实物连接图,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自左向右滑动时电流表示数变小.
(2)为了得到合理的实验结果,滑动变阻器应选________(填“C”或“D”).
(3)用此方法测量该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并把测量结果记录在图乙中,由图可知电池的电动势为________ V,内阻为________ Ω.
图14
答案 (1)如图所示
(2)C (3)1.5 1.0
7.(2018·金、丽、衢十二校联考)在“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备有如下器材:
A.干电池
B.电流表(0~0.6 A,内阻约为0.1 Ω)
C.灵敏电流计G(满偏电流Ig=200 μA,内阻rg=500 Ω)
D.滑动变阻器(0~20 Ω,2.0 A)
E.电阻箱R
F.开关、导线若干
(1)由于没有电压表,需要把灵敏电流计G改装成量程为2 V的电压表,电路如图15甲所示,电阻箱的阻值应为________ Ω;
(2)按图甲所示电路图,请在图乙上补充完成实物连线.
图15
(3)在闭合开关S前,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至________端(填“a”“中央”或“b”).
(4)图16为该实验绘出的I1-I2图线(I1为灵敏电流计G的示数,I2为电流表A的示数),由图可求得被测电池的电动势E=________ V,内电阻r=________ Ω.
图16
答案 (1)9 500 (2)如图所示
(3)b (4)1.46(1.43~1.49均可) 0.80(0.75~0.85均可)
8.(2017·宁波市九校高二上期末)为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甲、乙两位同学分别进行了如下设计和操作:
(1)甲同学用多用电表的电压挡和电阻挡测量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在测量电动势时指针和量程如图17所示,则测得电动势为________V.
图17
(2)乙同学提出甲同学直接用多用电表测量干电池的电动势只是粗测,而且不能直接用多用电表的电阻挡测量干电池的内阻,为了更准确地测出电动势和内阻,乙同学设计了如图18所示的电路图,则从图19中选择所需的器材为________(填字母).通过数据的测量,在如图20所示的U-I图中描出了7组数据,则所测的电动势E=__________ V,内阻r=__________Ω(结果均保留两位小数).
图18
图19
图20
答案 (1)1.45 (2)BCDEGH 1.50(1.48~1.52均对) 0.50(0.48~0.52均对)
解析 (1)由题图可知,电压表量程为2.5 V,则最小分度为0.05 V,故指针所示读数为1.45 V;
(2)由给出的电路图可知,该同学选用了电源、开关、导线、电流表、电压表以及滑动变阻器进行测量,故为BCDEGH;
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U=E-Ir,图象与纵轴的交点表示电源的电动势,故E=1.50 V,图象斜率的绝对值表示内电阻,故r=||= Ω=0.50 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