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文档属性

名称 16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6.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08-07-15 09:11:00

文档简介

课件50张PPT。中外的交往与冲突朱元璋长子 朱 标四子 朱棣(太子)(燕王)长孙 朱允文建文帝靖难之役明成祖建于明朝永乐年间,是旧皇城南端的 正门,那时叫作承天门。以后经清代改建后,改名为天安门。 故 宫明成祖肇建北京城1.“靖难之役”燕王朱棣获胜2.进一步强化君权三.“靖难之役”3、明成祖的三大伟业一:编撰《永乐大典》继续执行削藩政策增设特务机构东厂,
加强对臣民的监视和侦查。二:迁都北京北京当今世界上航程最远的波音777-200LR
今天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被正式命名为“郑和号”,
以纪念伟大的中国航海家、探险家郑和下西洋600周年 1.“靖难之役”燕王朱棣获胜2.进一步强化君权三.“靖难之役”3、明成祖的三大伟业一:编撰《永乐大典》继续执行削藩政策增设特务机构东厂,
加强对臣民的监视和侦查。二:迁都北京三:派郑和下西洋郑和下西洋一、郑和下西洋  1405年,明成祖派建立起了一支全世界
空前强大的船队,由郑和率领出使西洋。郑和下西洋的路线东洋西洋背 景:
目 的:
时 间:
次 数:
出发点:
范 围:
最远点:
地 位:
郑和七下西洋 明朝前期我国是世界上强盛的国家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1405~1433年,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七下西洋从刘家港出发到达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是世界历史上伟大的航海家.郑和大号宝船长151.8米, 宽61.6米。
哥伦布的旗舰长24.5米, 宽6米时间早,规模大.次数多影响:郑和的远航促进了中国和亚非
各国的经济交流和友好关系。占城 今越南 阿拉伯非 洲 郑和 马来西亚——三宝井吉隆坡 --三宝山 文莱——三宝庙郑和能成功实现远航的原因:
1 、明朝前期国力强盛
2 、造船业发达
3 、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4 、郑和的杰出才华和优秀品质动脑筋: “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弛,涉波狂澜,若履通衢……”
----郑和思考:
1 、郑和是什么时期的人?谁派他去航海的?
2 、他一共航海几次?最远到了什么地方?
3 、他为什么要去航海?
4 、海上的风浪大吗?为什么他的船能“云帆高张,若履通衢?”倭寇的侵扰和危害二、戚继光抗倭措施战果训练军队争取人民的支持在浙江台州九战九捷;荡
平了东南沿海的倭寇戚家军民族英雄 “封候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他驱逐倭寇不是为了追求个人功名,而是为了保卫海防,救百姓于水火之中的无私崇高品质!七子之歌-澳门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时间:
国家:
手段:1553年欺骗葡萄牙 1999年12月20日,
中国政府恢复了对澳门行使主权。冲突一:戚继光抗倭 冲突二:葡萄牙殖民者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交 往:郑和七下西洋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背 景:
目 的:
时 间:
次 数:
出发地:
范 围:
最远点:
地 位:
意 义:郑和七下西洋 明朝前期我国是世界上强盛的国家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1405~1433年,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七下西洋从刘家港出发到达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是世界历史上伟大的航海家.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
加强了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1、元末明初,倭寇(日本的武士、商人、海盗)骚扰损害了东南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
2、戚继光率“戚家军” 在台州九战九捷,荡平浙江倭寇 ,然后进入福建广东,肃清倭寇。
3、戚继光是一位杰出的民族英雄冲突一:戚继光抗倭 冲突二:葡萄牙殖民者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时间:1553年
国家:葡萄牙
手段:欺骗1、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
A、宣扬国威 B、到西洋去“取宝”
C、为开辟新航路 D、加强同海外各国联
2、明朝时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
A 地中海沿岸 B 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C 大西洋沿岸 D 非洲西海岸
3、有关郑和下西洋的评价,正确的是
①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②加强了中国与西方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
③促进了华侨的南洋地区开发
④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A、①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
   
1、是下列哪位皇帝派郑和下西洋的
A .明太祖 B 、明成祖 C、建文帝
2、明朝中期倭患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A.奸商勾结 B、海防松弛 C.军队腐败
3、以下人物中,被称为民族英雄的是
A岳飞 B 文天祥 C 韩世忠 D 戚继光
4、哪国殖民者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A、英国 B、法国 C.葡萄牙 D.西班牙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1 、这是谁说的话?
2 、他主要的事迹是什么?
3、我们如何评价他呢?8、列举我国古代为中外交往做出过巨大贡献的人物及朝代.张骞---西汉鉴真---唐朝玄奘---唐朝郑和---明朝非洲东海岸 红海沿岸刘家港郑和下西洋的路线练习 1 、 年,郑和从 出发开始了第一次远航;到 年,郑和前后 次下西洋最远到达 和

2 、倭寇主要是来自日本的 、
和 。 率军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荡平了倭寇。。1433刘家港1405 7非洲东海岸红海沿岸武士商人海盗戚继光welcome吴小妹李婧洪祖尚丁金龙郑和下西洋——见义忘利第一小组壮举 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壮举。郑和统率庞大船队七下西洋,远达红海与非洲东海岸进行贸易和交往,甚至还有人断言郑和船队到过澳洲和美洲。其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都是空前的,它在航海活动上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闪光 郑和下西洋的结果,打通了从中国到非洲的航路,把亚,非的广大海域联成一气,这也是地理的重大发现,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成就。郑和下西洋的结果,扩大了中国和亚洲各国的和平交往,发展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提高了当时中国在国际社会上的威望,赢得了许多国家对中国的信任与友谊。这种礼仪之邦的大国风范,是西方殖民者望尘莫及的。为什么这么说呢?请看下一页……点 当郑和开出第一支船队时,肩上扛的是一个“义”字,明朝实行的是“怀柔远人”之策,要在域外远近的部落或国王中,树立起华夏中国的威望,使它们对中国敬畏而向往,从而达到“柔远人,则四方归之”的境界。郑和下西洋的主要活动,无论军事、贸易、外交等等,都是以此为中心而展开,正如郑和所言,意在“宣德化而柔远人”。明朝既不求海外殖民地,更不求通过贸易而获利,不是不能,而是志不在此!  
见义忘利 郑和下西洋之前,特别是东南亚诸国经济十分落后,随着郑和船队活跃的海上贸易活动,使之迅速富裕起来,郑和下西洋造福亚非的功德,使当地人把郑和奉之为使他们富裕的神灵,至今香火不断。如果郑和当年也带上屠刀到处侵略掠夺,虽然可能带来一时的财富,但换来的一定是“魔鬼”“强盗”这类的称呼。同学们,你们愿意吗?见义忘利 三宝庙思考:(1)哪里是西洋?
(2) 哪些条件有利于郑和下西洋?
(3)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客观条件:造船业发达;指南针在航海上广泛运用;明朝前期,我国是世界上强盛的国家。目的:为了加强和海外各国的联系 七子之歌——闻一多
你可知 macao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肉体。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一声乳名:澳门。母亲!我要回来,母亲。1553 年,葡萄牙攫取了澳门的居住权
1849 年葡萄牙取得了澳门的行政权
1887 年,清政府确认“葡国永远管理澳门"。1.“靖难之役”燕王朱棣获胜2.强化君权三.“靖难之役”(1)什么时间?是谁迁都?
(2)为什么迁都?
(3)迁都后又采取了什么措施加强皇帝的权力?
1421年,明成祖加强中央对北方的控制 进一步强化君权;继续执行削藩政策;增设特务机构东厂,加强对臣民的监视和侦查。郑和下西洋的盛况140514332 万人
200多艘船刘家港亚非三十多个国家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行早半个多世纪.七次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航海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