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压强》单元检测题( 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压强》单元检测题( 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02-22 12:52: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压强》单元检测题

一、单选题
1.2018年5月14日,一架重庆飞往拉萨的航班,正在9800米高空以0.75马赫的速度飞行突然驾驶舱右座前挡风玻璃破裂脱落(如图),副驾驶徐某当时正坐在该窗口旁,曾为军驾驶员的机长刘某沉着处置安全着陆,创造了又一航空奇迹。当时飞机外面的气压只海平面的3成不到,气温接近﹣50°C:正常情况下,客机机舱内的气压会被控制在接近的状态,以保证乘客的安全和舒适。马赫是速度单位,一马赫即一倍音速,音速没有绝对数值,此时音速取300m/s,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该飞机发生事故时,飞行速度约为225km/h,挡风玻璃破裂后,巨大的内外气压差会将副驾驶徐某“牢牢压向椅背”
B.该飞机发生事故时,飞机速度约为810km/h,挡风玻璃破裂后,巨大的内外气压差会将副驾驶徐某向窗外“扯拽”
C.飞机正常飞行,飞机的升力主要来自浮力,与飞行速度无关,与排开空气的重力有关
D.飞机正常飞行,升力的获得是利用了“流体压强与流速有关”的规律,流速大处压强也大
2.1648年帕斯卡做了著名的“裂桶实验”,如图所示,她在一个密闭的、装满水的木桶桶盖上插入一根细长的管子,然后在楼房的阳台上往管子里灌水。结果,只灌了几杯水,桶竟裂开了。该实验现象说明了决定水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是

A.水的深度 B.水的密度 C.水的体积 D.水的重力
3.两个相同的柱形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将两个相同的U形管压强计的金属盒分别放入液体中,U形管内液面的高度差ΔH0相同,如图所示,此时两容器内液面相平。若将两金属盒同时竖直向下移动一段相同的距离后,则此时两U形管内液面的高度差分别为ΔH1、ΔH2,两液体的密度分别为ρ甲、ρ乙。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ρ甲>ρ乙,ΔH1>ΔH2
B.ρ甲>ρ乙,ΔH1<ΔH2
C.ρ甲<ρ乙,ΔH1<ΔH2
D.ρ甲<ρ乙,ΔH1>ΔH2
4.关于压力和压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重力越大,对支持面的压强一定越大?
B.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C.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的????????????
D.压强大小跟压力大小成正比
5.三个规格相同的烧杯甲、乙、丙,分别装满酒精、水和硫酸.那么,杯底受到液体的压强(已知ρ硫酸>ρ水>ρ酒精)

A.甲最大? ?B.乙最大 C.丙最大????D.甲、乙、丙一样大
6.匀速地向某容器内注满水,容器底所受水的压强与注水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这个容器可能是


7.工程师要把拦河坝设计成下宽上窄的形状,是因为河水内部压强跟水的
A.密度有关 B.深度有关
C.水的重力有关 D.水的体积有关
8.如图示的装置做“喷泉实验”,这个实验可以说明:
①容器A里的气压大于大气压 ②容器A里的气压小于大气压 ③喷泉停止时,容器A中的气压等于大气压; ④喷泉最后如能将水灌满A球,说明喷泉前A球内为真空。上述四点说明中,正确的是

A.只有② B.②③ C.②④ D.②③④
9.小明很喜欢看《动物世界》这一电视节目,动物的一些奇妙现象激发着他的灵感,他常把动物的行为和生活、军事、交通工具进行类比.下列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A.鱼通过改变鱼鳔内的空气量在水中自由沉浮﹣潜水艇
B.鸟在空中展翅滑翔时不会坠落下来﹣飞机
C.骆驼用宽大的足在松软的沙漠上行走自如﹣履带式坦克
D.壁虎的脚掌上有许多“吸盘”,使其在墙壁上爬行也不会掉下来﹣吸盘挂衣钩
10.厨房、卫生间里的脏水,通过下水道流到阴沟,我们却闻不到沟里的臭味.图中有四种下水管的结构图,正确的是
A. B. C. D.
11.甲同学做托里拆利实验,测得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约76cm,乙同学采取下面哪个措施可以改变这个高度差
A.往水银槽内加少量水银 B.把实验移到高山上去做
C.用粗一些的玻璃管做实验 D.向上移动玻璃管,管口不出水银面
12.如图所示的四个碗中均盛满水,用力的示意图表示碗壁上所受的压力,大体来说,其中正确的应该是
A. B.C. D.


二、填空题
13.中国轮椅冰壶队在韩国平昌冬残奥会上夺得金牌,实现了我国冬残奥会金牌“零的突破”。运动员将冰壶推出后,冰壶由于_____继续向前运动。休息时,运动员用吸管吸饮料,这是利用了_____的作用。
14.增大压强的方法__________ ,_________. 减小压强的方法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15.在探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

(1)小明同学在安装好液体压强计后,用大小不变的力按压住压强计的橡皮膜,U形管两侧液面出现高度差,如图甲所示,持续一段时间后,发现U形管内两侧液面的高度差保持不变,说明该装置_______,该同学的操作的目的是_____。
(2)如图甲、乙所示,用手按压强计的橡皮膜,U形管两侧液面出现高度差,将橡皮膜放入水中,U形管两侧液面也出现高度差,这说明_________。
(3)若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中有高度差,通过________方法可以进行调节。
A.从U形管内向外倒出适量水
B.拆除软管重新安装
C.向U形管内加适量水
(4)对比丁、戊两图,得出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_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5)乙、丙两图是探究液体压强与________的关系,结论是_____________。
(6)要探究液体压强与密度的关系,应选用________两图。
(7)在图丙中,固定金属盒的橡皮膜在水中的深度,使金属盒处于向上、向下、向左、向右等方位时,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不变,说明了在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________。

四、计算题
16.如图,一平底茶壶的质量是400 g,底面积是50 cm2,内盛0.6 kg的水,水深为10 cm,放在面积为1.5 m2的水平桌面的中央。(g取10 N/kg)

(1)当小明将200 g的玻璃球放入茶壶内,水面上升了1 cm后又溢出了50 g的水,此时水对茶壶底部的压力为多大?
(2)此时茶壶对桌面的压强为多少?
17.如图所示,桶的质量为0.5kg,它的底面积为4.5×10﹣2m2 , 容积为1.5×10﹣2m3 , 桶的手柄与手的接触面积别为2×10﹣3m2 . 桶内装12.5kg的水,水深为10cm,g=10N/kg.求:

(1)桶底受到水的压强.
(2)桶底受到水的压力
(3)提起桶时,手所受的压强.
18.在某次活动中,一辆校车与所载学生的总质量为9000kg,在一段平直路面匀速行驶,车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0.15m2,此时校车受到的阻力是车重的0.05倍。求此时:
(1)校车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g=10N/kg)
(2)校车发动机提供的水平牵引力;
(3)如果该校车以12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0.5h,牵引力做了多少功?
(4)校车行驶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严禁超员超速。请你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说明汽车为什么不能超载超速?(写出两条即可)

五、作图题
19.重6牛的木块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请用力的图示法在如图中画出它对地面的压力F。
(_______)

20.如图所示,重10N的木块A静止在斜面B上。已知斜面B对木块A支持力的大小为8N。在图中画出木块A对斜面B的压力F的示意图。
(____)


参考答案
1.B
【解析】
【分析】
液体和气体都称为流体,流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流体的流速越小,压强越大;由此即可解答。
【详解】
根据题意知道,当飞机快速行驶时,窗外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机内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机内的气压大于机外的气压,所以,该飞机发生事故时,压强差将副驾驶徐某向窗外“扯拽”,故A错误,B正确;飞机正常飞行,升力的获得是利用了“流体压强与流速有关”的规律,流速大处压强越小,与排开空气的重力无关,故CD错误,故选B。
2.A
【解析】
【分析】
从筒裂这个现象可以看出倒入的几杯水使水桶受到的压强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将倒入这几杯水造成的变化与液体压强的特点联系起来进行分析。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
倒入几杯水后,水的质量变化不大,由于是一根细管,所以倒入几杯水后,细管中水的深度增加的很多,根据液体压强的特点可知:液体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所以这一实验表明的是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是液体的深度。
故选:A。
3.C
【解析】
【分析】
液体内部压强大小通过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的大小来反映,从图中可知金属盒浸入液体的深度的关系,根据液体压强的公式可知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将两金属盒同时竖直向下移动一段相同的距离,根据液体压强的公式可知液体压强的大小关系,从而得到两U形管内液面的高度差的关系。
【详解】
将两个相同的U形管压强计的金属盒分别放入液体中,U形管内液面的高度差ΔH0相同,说明金属盒在两种液体中受到液体压强的大小相等,即p甲=p乙,图中金属盒在甲液中深度大于在乙液体中的深度,即h甲>h乙,根据p=ρgh可知ρ甲<ρ乙;
将两金属盒同时竖直向下移动一段相同的距离,此时金属盒受到液体压强为,,因为ρ甲<ρ乙,所以,p甲=p乙,所以,即ΔH1<ΔH2。
故选C。
4.C
【解析】
【分析】
(1)压强的大小跟压力的大小、受力面积的大小两个因素有关;
(2)(3)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物体的接触面;
(4)压强是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压强跟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同时有关。
【详解】
A、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强才越大,而不是重力越大,压强越大,因为压力和重力的方向不一定相同,此外,题目中也没有受力面积相同这个条件。故A错误;
BC、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的,并不一定竖直向下。故B错误、C正确;
D、根据可知,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强与压力成正比,题目中缺少受力面积一定这个条件;故D错误。
故选:C。
5.C
【解析】
【详解】
相同规格的烧杯分别装满酒精、水、硫酸,则这三种液体的高度h相等。因为ρ硫酸>ρ水>ρ酒精,根据公式p=ρgh可知,所以装硫酸的丙烧杯的杯底受到液体的压强最大。故选C。
6.C
【解析】
【分析】
观察图象,容器底所受水的压强随注水时间缓慢上升,再针对每个容器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答案。
【详解】
由图象可知,容器底所受水的压强变化是越来越慢,当匀速地向某容器内注满水时,压强变化越来越慢,根据p=ρgh可知,水面升高的高度变化越来越慢,容器的形状是上大下小。观察ABCD,只有C图符合。故选:C。
7.B
【解析】
【分析】
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液体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据此分析回答.
【详解】
工程师要把拦河坝设计成下宽上窄的形状,是因为河水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8.C
【解析】
【分析】
明确在“喷泉实验”中,是利用大气压将水压入球体中的,通过分析球体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的关系可对每一条表述做出判断.
【详解】
分析“喷泉实验”的原理可知,球体内的气压只有小于外界大气压时,水才会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球体中,形成“喷泉”,故①说法错误,②说法正确;当喷泉停止时,内外压强平衡,此时容器中的气压与容器内水的压强之和,等于外界大气压,故③说法错误;
如果喷泉最后能将水灌满A球,说明喷泉前A球内为真空,因为大气压完全可以支持容器中的水柱的高度,故④说法正确。综上所述,②④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故选C.
9.A
【解析】
【分析】
(1)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进行解答,空气流速大的地方,流体压强小;
(2)鱼和潜水艇都是利用物体的浮沉条件实现在水中自由沉浮的,但潜水艇是通过改变自身重力而控制沉浮的;
(3)骆驼和坦克都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积而减小压强的;
(4)壁虎和塑料挂衣钩都用到了大气压的知识.
【详解】
A. 鱼通过改变鱼鳔的空气量,从而改变自身所受浮力来控制沉浮;而潜水艇则是通过水舱内进水或排水改变自身重力而沉浮的,故A中原理不同;
B. 当鸟在空中飞翔时,使得翅膀上下空气的流速不同,从而导致产生的流体压强大小不同,产生了一个向上的压强差,使得鸟不会坠落,故B中飞机和鸟的滑行原理相同;
C. 骆驼和坦克都是通过增大与地面的接触而积而减小压强,从而能站在松软的地面上,故C中原理相同;
D. 壁虎脚上有吸盘,与塑料挂衣钩类似,都是利用大气压的作用使其与墙面紧密接触的,故D中原理相同。
故选A.
10.C
【解析】
【分析】
分析厨房、卫生间的下水管既可排水又可堵臭的原因;接下来,根据连通器的原理分析下水管的形状。
【详解】
“厨房、卫生间里的脏水,通过下水管流到阴沟,我们却闻不到沟里的臭味”。
A图与B图,臭气都可以从下水道扩散上来,我们就会闻到臭味;C图与D图,水在向下流的过程中都要经过一节弯管,当停止放水时,就会有一小段水存在弯管中,防止臭气上逸。但D图相对于C图来说,向下流水时,左右两管中的液体压强差较小,水流较慢。故选C。
11.B
【解析】
【分析】
托里拆利实验要抓住是大气压支持住水银柱,故大气压有多大,支持住的水银柱就有多高。
【详解】
往水银槽加水银、用粗一些的玻璃管做实验、向上移动玻璃管,管口不出水银面,这三个方法既不能改变大气压的大小,又不能改变水银柱的压强,故都不能使管内外高度差变化。只有把实验移到高山上去做,高山上大气压小,能支持的水银柱高度也就变小。
故选:B。
12.B
【解析】
【分析】
解答本题需要掌握液体压强的特点:①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②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可据此对四个图示进行分析。
【详解】
由于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故AC错误。
在液体中,随着深度的增加,液体的压强逐渐增大,B、D两图中,B正确,D错误。
故答案为B。
【点睛】
读懂题图,通过液体压强的方向和大小来对四个图示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13.惯性 大气压
【解析】
【分析】
(1)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
(2)大气压产生的原因:空气受重力的作用,空气又有流动性,因此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详解】
(1)运动员将冰壶推出之后,冰壶由于惯性,继续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向前运动;
(2)用吸管吸饮料时,是先把吸管内的空气吸走,管内气压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饮料被压进吸管里,利用大气压。
14.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 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 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 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
【解析】
【分析】
根据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解答本题。
【详解】
(1)增大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
(2)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
15.气密性良好 检查装置气密性 液体内部有压强 B 无关 深度 液体内部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丙、丁 相等
【解析】
【分析】
(1)U型管两侧液面差能产生压强,所以能判断装置的气密性;
(2)本题用到了物理上常用的研究方法--等效替代法.用手按压强计的橡皮膜,U型管内水面出现高度差;将橡皮膜放入酒精中,U型管内水面也出现高度差.说明用手按压强计的橡皮膜和将橡皮膜放入酒精中,所起的效果是一样的,都会给橡皮膜一个压强.
(3)U形管右端上方是和大气相通的,等于大气压强;U形管右端液面比较高,就说明U形管左端液面上方的气体压强大于大气压;只要取下软管,让U形管左端液面和大气相通,这样U形管两端的液面就是相平的.
(4)此题用到了常用的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比较乙、丙实验是控制深度相同,改变液体的密度,观察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是否相等,得出液体内部压强是否和液体的密度有关;比较丙、丁实验是控制液体的密度相同,改变液体的深度,观察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是否相等,得出液体内部压强是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
【详解】
(1)图甲所示,持续一段时间后,发现U形管内两侧液面的高度差保持不变,说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该同学的操作是为了检查气密性;
(2)如图甲用手按压强计的橡皮膜,手对橡皮膜有压强,U形管内水面出现高度差;将橡皮膜放入酒精中,U形管内水面也出现高度差,这说明液体内部存在压强;
(3)若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中有高度差,进行调节时,只需要将软管取下,再重新安装,这样的话,U形管中两管上方的气体压强就是相等的(都等于大气压),当橡皮膜没有受到压强时,U形管中的液面就是相平的,故选B;
(4)丁、戊液体密度相同,探头在液体中的深度相同,容器形状不同,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相同,说明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无关;
(5)乙、丙两图液体的密度相同,探头在液体中的深度不同,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不同,说明液体压强与深度有关,并且液体内部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6)要探究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应使探头深度相同,液体密度不同,所以应选择丙、丁两图;
(7)在图丙中,固定金属盒的橡皮膜在水中的深度,使金属盒处于向上、向下、向左、向右等方位时,两玻璃管中液面高度差不变,说明了在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
16.(1)5.39 N(2)2 254 Pa
【解析】
【分析】
(1)根据题意可知茶壶内水的深度,根据p=ρgh求出此时水对茶壶底部的压强,再根据F=pS求出水对茶壶底部的压力;
(2)剩余茶壶的质量等于茶壶和原来水的质量、玻璃球的质量之和减去溢出水的质量,茶壶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剩余茶壶的重力,根据F=G=mg求出其大小,利用求出茶壶对桌面的压强。
【详解】
(1)当小明将200g的玻璃球放入茶壶内后,水的深度:
h=10cm+1cm=11cm=0.11m,
此时水对茶壶底部的压强:
p=ρgh=1.0×103kg/m3×9.8N/kg×0.11m=1078Pa,
由可得,水对茶壶底部的压力:
F=pS=1078Pa×50×10-4m2=5.39N;
(2)当小明将200g的玻璃球放入茶壶内后,茶壶的质量:
m总=m壶+m水+m球-m溢水=400g+0.6×103g+200g-50g=1150g=1.15kg,
茶壶对桌面的压力:
F′=G总=m总g=1.15kg×9.8N/kg=11.27N,
茶壶对桌面的压强:

17.(1)桶底受到水的压强为1000Pa。(2)桶底受到水的压力为45N。(3)提起桶时,手所受的压强为6.5×104Pa。
【解析】
【分析】
(1)知道水深,利用求桶底受到水的压强;
(2)知道桶的底面积,利用求桶底受到水的压力;
(3)提起桶时,手所受的压力等于水和桶的总重,知道受力面积,利用求手所受的压强。
【详解】
(1)桶底受到水的压强:

(2)由得桶底受到水的压力:

(3)水和桶的总重:

提起桶时,手所受的压力:,
受力面积,
手所受的压强:

【点睛】
重点是固体压强公式和液体压强公式的应用,注意本题中求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时,必须先求出压强,再利用求压力,不可根据液体的重求压力。
18.(1) 9(2)6×105Pa(3)4500N(4)2.7×108 J (5)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校车对地面的压力等于总重力,根据F=G=mg求出其大小,又知道车轮与地面的接触总面积,根据p=,求出校车对地面的压强;
(2)校车在一段平直路面匀速行驶时处于平衡状态,牵引力和受到的阻力是一对平衡力,二力大小相等,根据F=f=0.05G求出其大小;
(3)根据s=vt求出校车行驶的距离,根据W=Fs求出牵引力做的功;
(4)可以从惯性、压强和稳度等知识点去分析,此题答案比较开放,只要合理即可.
【详解】
(1)校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G=mg=9000kg×10N/kg=9×104N,
校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6×105Pa;
(2)因校车在一段平直路面匀速行驶时处于平衡状态,牵引力和受到的阻力是一对平衡力,
所以,校车发动机提供的水平牵引力:F牵引=f=0.05G=0.05×9×104N=4500N;
(3)由v=st可得,校车行驶的路程:s=vt=120km/h×0.5h=60km=6×104m,
校车牵引力所做的功:W=F牵引s=4500N×6×104m=2.7×108J;
(4)校车超员超载,质量大,动能大,发生交通事故时破坏力大;质量大,惯性大,车不易停止;质量大,重力大,对路面的压力也大,受力面积不变,对路面的压强大,容易损坏路面;校车超速则速度大,动能大,发生交通事故时破坏力大。
19.
【解析】
【分析】
已知的是重力,要求画出的是压力,因此,分析时要搞清在此种状态下,重力与压力的关系,明确三要素,再确定标度,最后画出线段。
【详解】
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所以压力的大小等于重力,为6N,方向垂直于接触面向下,作用点在接触面上。如图所示:

20.
【解析】
【分析】
(1)压力是垂直压在物体表面的力,压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指向受压物体,作用点在受压面的中点处;
(2)斜面B对木块A支持力与木块A对斜面B的压力F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然后画出压力的示意图。
【详解】
静止在斜面上的木块对斜面的压力与斜面对木块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为8N;根据压力的定义可知,压力的方向是垂直于物体表面,因此木块对斜面的压力是垂直于斜面的,其作用点是在斜面的表面。压力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