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四季
课题:四季(第四单元第4课) 课型:新授课
【教材分析】
《四季》一课是一首儿歌。通过 草芽、荷叶、谷穗、雪人这些四季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现了春、交、秋、冬不同的景色。儿歌用拟人化的手法写来。语言亲切、生动。是一篇适合一年级学生学习的课文。文中配合儿歌内容还配有四幅形象优美、色彩明丽的插图。便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教学时应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朗读。感知四季的不同特征。激发对美丽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另外。本课为学生留出了拓展和创造的空间。教学时不但可以鼓励学生模仿课文的模式创编新儿歌。还可以让学生用画的形式画一画自己喜欢的季节。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七、儿、九、无”4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四季的特征。
(4)能通过学习课文。套用课文的格式自己创编儿歌。
2.过程与方法
利用有背景的生字卡片引导学生自己通过观察发现识字的方法。
3.情感态度
(1)师生之间平等对话。运用儿童化的语言,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采用激励的机制。营造出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乐学。愿学。树立积极的学习态度。
(2)通过学习课文。看描绘四季的图片、记录四季美丽景色的录像,感受四季的美丽,激发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从而横得要保护大自然。
【重点难点】
1.认字和练习朗读。
2.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朗读。感知四季的不同特征。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3.联系课文。根据学生所见练习创编新儿歌。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课件(课文的四个小节和全文的幻灯片。关于四季的录像资料)。
2.挂图(春、夏、秋、冬四幅)。
3.带有背景图画的春、交、秋、冬卡片(春的后而是桃花、交的后而是荷花、秋的后而是枫叶、冬的后而是雪花)。
学生准备:
春、夏、秋、冬都是什么样的?可以收集春、夏、秋、冬的图片。可以做四季事物的头饰。还可以请教爸爸妈妈他们眼中四季的样子。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提问: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写四季的儿歌。
同学们知道一年有哪四个季节吗?
(教学时如果学生说得不完整。可以引导他:“能说得再完整些吗?”)2.教师板书课题。师生齐读。
二、识字
(一)用图识字
1.现在咱们来认识一下四季的名字。
(教师出示带有背景图画的春、交、秋、冬卡片)问:小朋友们认识吗?
(学生齐读、指名读。如果有的字音学生读不准。可出示本字的拼音帮助学生识记。)
2.识图。
教师引导:你看到了吗?四季名字的后面还都有一幅漂亮的图画呢。你能说出这是什么吗?
学生通过观察可能会说有桃花、荷花、枫叶、雪花。教师尽录引导学生说完整。比如问学生:‘。谁的后面是桃花呀?’’
3.教师指图引导说句子。
4.找朋友:谁愿意上来给它们找朋友?
(三)做游戏《摘礼物》
1.教师创设意境:秋姑娘给小朋友们准备了许多秋天的礼物,她委托老师带给大家。想不想看?(想)把眼睛闭起来,老师数一、二、三。数到三的时候小朋友们再睁开眼L清。一、二、三!(拿出识字大树)想得到这些礼物吗?(想)不过。有个小要求。每个礼物上都有一个生字娃娃。你要准确地读出来并介绍给大家。才能摘到礼物。快。先在心里默默地读一读。
2.摘礼物,读字:请一队学生来摘礼物。摘之前必须准确地读出字音,读不准的请别的小朋友帮忙。
3.摘下礼物的小朋友领大家读一读。
4.齐读词语。
三、学文
(一)由“秋姑娘”引入秋。老师带领学习第三小节1.教师:秋姑娘给我们送来了这么多礼物。那儿歌里是怎么写秋天的呢?快找一找。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
2.请几个学生读给大家听。
3.教师带着表情,加上动作范读。通过动作、看谷穗实物,让学生理解“弯弯、鞠躬”。
4.评价教师问:你觉得老师读得怎样?
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总结出怎样才能读得好。鼓励学生也来试一试。
5.学生配着优美的适合本课朗读的音乐再读。
(二)请学生说说喜欢的季节。根据学生的回答,再学习1、2、4小节
1.学生选择学习内容。
2.请觉得自己读得很好的学生读给大家听。
3.同桌互读。
四、扩展、延伸
(一)放关于四季的录像教师:刚才我们学习了写春夏秋冬的儿歌。想不想到春交秋冬肴一看?
(二)根据录像编儿歌教师:你看到了什么。能不能也像课文那样说几句儿歌?
五、板书设计:
??????? ??四?? 季
草芽(拟人图)??? 草芽??????? 春天
????????? 荷叶(拟人图)??? 荷叶??????? 夏天
????????? 谷穗(拟人图)??? 谷穗??????? 秋天
????????? 雪人(拟人图)??? 雪人??????? 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