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民主思想对中国的冲击

文档属性

名称 西方民主思想对中国的冲击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3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08-08-12 19:4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5张PPT。西方民主思想对中国的冲击阅读思考
材料一:唐太宗李世民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1)、材料一反映了唐太宗怎样的“华夷”观?对唐代社会有何影响?答:民族和睦相处,华夷一体。加强了民族交往,丰富了中华文明,促进了社会繁荣。材料二:1793年,乾隆皇帝在致英国国王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2)材料二反映了乾隆怎样的“华夷”观?结合材料三分析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答:天朝上国(华夏至上)。闭关锁国,愚昧无知,发展落后;鸦片战争失败,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材料二:1793年,乾隆皇帝在致英国国王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材料四:魏源说:“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夷者,外夷制之。”(3)材料四与材料二相比观念上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答:由鄙夷到师夷。萌发新思潮,开眼看世界,探索救国之路;学习西方工艺、科学技术;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思想观念。一、“中体西用”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民族危机逐步加深,先进中国人逐渐改变传统的夷狄观念,倡导向西方学习,探求救国救民之路。1、背景:2、经过:①、向西方学习思想的产生
②、“中体西用”思想的提出
③、“中体西用”概念的正式使用《海国图志》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   冯桂芬(1809--1874) 清江苏吴县人,字林一,号景亭。1860年参与组织由江浙官绅及英法美等国领事组成之会防局,协助李鸿章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曾提出“采西学、制洋器、筹国用、改科举”等建议,主张“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采用资本主义的技术以维护封建统治。其思想对洋务派有很大影响,被资产阶级改良派奉为先导。曾先后主讲金陵、上海、苏州诸书院。所著有《校邠庐抗议》、《显志堂集》、《说文解字段注考证》。冯桂芬张之洞 《劝学篇》 3、实践:洋务运动的思想纲领
清末统治者改革的主要指导思想
清末新政最初几年的指导思想二、晚清社会各阶层对西方民主政治的反应1、洋务派和顽固派对西方民主政治的态度
(1)、相同点 (2)、不同点
2、维新派对西方民主政治的态度
早期维新派的态度
维新派的态度
3、革命派对西方民主政治的态度
态度 体现 材料一:大学士倭仁”认为“立国之道,尚礼仪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主张“以忠信为甲胄,礼仪为干橹”.抵御外侮。
        —《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
材料二:奕訢称:“查西术之借根,实本于中术之天元,彼西土扰目为东来法。特其人清性缜密,善于运思,遂能推陈出新,擅名海外耳。其实法固中国之法也。天文算术如此,其余也无不如此。中国创其法,西人袭之。”因此中国人学习西学并非“舍中法而从西人”. —《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清政府内部洋务派和顽固派之间的根本分歧在于要不要学习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区别   19世纪60年代以后,早期维新思想代表人物王韬.郑观应:①主张进行“商战”,发展民族工商业②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③提倡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④提出了维新变法的施政纲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19世纪末康梁维新派救亡图存思想的核心是
A.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B.设议院、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
C.由君主专制变为民主共和是“进化之公理”
D.今日之民智……待革命以开之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