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东汉的兴衰 课件(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东汉的兴衰 课件(2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2-22 22:35: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据说,刘秀在一次与王莽的大战中兵败,军队溃散。逃跑中的刘秀慌不择路,来到一处村寨即亳州泥店村。他饥渴难耐,寸步难行,便爬向一家茅庵,说明来意。茅庵主人夏氏老汉闻声相迎,见刘秀银盔银甲,相貌堂堂,觉得此人非同一般,就把刘秀扶进庵中,可因家中贫穷,少饭无菜,夏老汉便到庵外割野菜烹调让刘秀充饥。饥不择食的刘秀一连吃了三碗野菜,方缓过神来,便问老汉这么好吃的菜是什么菜,夏老汉如实回答,刘秀便说既然是无名野菜,今天它救了我的命,就叫它“救菜”吧。   
后来刘秀称帝,天下太平,一日他忽想起泥店“救菜”,便命人前去采割,并命御厨煎炸烹炒,觉得味道更加可口,便专门种植“救菜”,送皇宫食用。后来经御医研究,发现 “救菜”具有清热、解毒等多种功效。刘秀得知“救菜”具有这些营养成分和功效后,更加爱吃韭菜,因觉“救菜”的“救 ”作为菜名不合适,又因“救菜”是一种草本植物,便专门为“救菜”的“救”造一个字“韮”,于是“救菜”就更名为“韮菜”(“韮”被后人简化为“韭”
韭菜的由来
第 13课 东汉的兴衰
怀柔天下 光武中兴国泰民安


交替专权 畸形政局打乱朝纲


黄巾起义 大汉江山谁主沉浮



目录
怀柔天下 光武中兴国泰民安


外 戚
指帝王的母族和妻族的亲戚,主要是皇后娘家的父亲、兄弟 。

王 莽(公元前45年-公元23年)
王莽,字巨君。是汉元帝的皇后王政君的侄子。王氏家族利用外戚的身份,长期握有朝廷内外的军政大权。王莽谦恭俭让,礼贤下士,在朝野素有威名。西汉末年,朝政腐败,帝国日衰,王莽趁机夺取了西汉政权。
公元9年,王莽宣布自己承受天命,迫不得已“即真天子位”,建国号为“新”,王莽的新朝取代了汉朝,西汉灭亡。
1、王莽新政
王莽称帝后,实行“改制”。但王莽的新政不仅没有缓和社会矛盾,反而加剧了社会动荡,终于激起了绿林赤眉农民大起义。公元23年,起义军攻入长安,王莽被杀。
刘秀(公元前6年—公元57年)东汉开国皇帝,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2、东汉建立
(1)建立时间:
(2)国号:

(3)定都:
(4)自称:
公元25年
为表汉室重兴之意,仍以“汉”
为国号,史称“东汉”
洛阳
汉光武帝
与刘秀同时代的冯衍有一段话描写当时的状况说:“祸拏未解,兵连不息,刑法弥深,赋敛愈重……父子流亡,夫妇离散,庐落丘墟,田畴芜秽”,以致“匹夫僮妇,咸怀怨怒”。
—— 《后汉书·桓冯列传》
对于这种百废待兴的局面,假如你是光武帝,你会采取什么措施来维护统治?

百姓流离失所,社会凋敝。
3、光武中兴
“柔道”治理天下
(建武十七年)幸章陵。……时宗室诸母因酣悦,相与语曰:“文叔少时谨信,与人不款曲,唯直柔耳。今乃能如是!”帝闻之,大笑曰:“吾理天下,亦欲以柔道行之。”
——《后汉书·光武帝纪》


① 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减轻农民负担,减轻刑法。
②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 (整顿吏治)

③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解民族矛盾

以柔道治理天下
1、刘秀连续下达了六道释放奴婢的命令,以增加农业劳动力。
2、建武六年(公元30年),下诏恢复西汉前期三十税一的赋制。

1、光武帝下诏:“并省四百余县,吏职减损,十置其一”,这样极大的减轻了人民的负担。
2、通过整顿吏治,官场风气为之一变。故《后汉书·循吏传》有“内外匪懈,百姓宽息”之誉。

措施
影响
到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









弋射收获画像砖
东汉集市画像砖
西汉出现“文景之治”的盛世时期;东汉出现“光武中兴”的繁荣局面。概括古代盛世局面出现有哪些共同原因?
1、统治者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
2、调整统治政策,轻徭薄赋、减轻
农民负担
3、统治者善于用人、纳谏、节俭等
东汉陶制
院落模型
陶院落特点
城堡庭院深邃
楼台重叠错落
外有高墙,边有角楼
住宅和防御设施紧密结合
既显示出东汉末期地方豪强实力的壮大,也透露出东汉阶级对立和社会动乱的情形
交替专权 畸形政局打乱朝纲


皇帝 即位年 卒年
章帝 19岁 33岁
和帝 10岁 27岁
殇帝 1岁 2岁
安帝 13岁 31岁
顺帝 11岁 30岁
冲帝 2岁 3岁
质帝 8岁 9岁
桓帝 15岁 36岁
灵帝 12岁 34岁
少帝 14岁 14岁
献帝 9岁 54岁
1、原因
观察左表,概括东汉中期以后出现什么现象 ?
皇帝年幼,由太后掌权
太后家的男子辅政
外戚专权,专横跋扈
皇帝长大,联合宦官灭外戚
宦官专权
皇帝驾崩,幼子即位
根本原因:外戚和宦官都是利用君权作乱,并非自身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因此究其根本原因是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分析“外戚干政”和“宦官专权”的原因?
主要原因:东汉皇帝多数夭折,幼主即位,母后临朝。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恶性循环,致使朝政腐败,社会秩序混乱,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衰亡。
材料一:汉顺帝末年,京都流传一首童谣: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
材料二:外戚梁冀先后废立了三个皇帝,独揽朝政20余年。他一家人全部当官封侯,横行霸道,把数千平民当做是自己的奴婢,各地上朝廷贡品先要送到他家后才敢献给皇帝。年幼的汉质帝不满梁冀专权,说他是跋扈将军。梁冀居然令人在面食中下毒,毒死质帝。
2、影响
黄巾起义 大汉江山谁主沉浮


东汉末年,朝中大臣上书提出:“张角所以能兴兵作乱,万人所以乐附之者,其源皆由十常侍(在皇帝左右侍候的宦官)多放义兄、子弟、婚亲、宾客典据州郡,辜榷(搜刮)财利,侵掠百姓。百姓之冤无所告诉,故谋议不轨,聚为盗贼。”
——《后汉书》
阅读材料,结合教材分析导致黄巾起义的原因?
1、东汉后期朝政腐败,时局动荡不安。
2、自然灾害频繁
3、广大人民再也无法忍受这种黑暗统治,反抗的情绪在民间蔓延。
1、原因
1、时间:
2、领导人:
3、创立组织:

4、口号:
苍天已死,
黄天当立;
岁在甲子,
天下大吉。

2、经过
起义者头绑黄巾,被称为“黄巾军”
184年
张角
太平道
在东汉军队的残酷镇压下,黄巾军受到重挫,损失惨重,起义首领张角因病去世,历时9个月的黄巾起义最后被镇压下去。

3、结果
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

4、影响
公元前221年

公元25年
公元9年
公元前202年
公元220年







西















知识梳理






东汉
公元前207年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东汉的兴亡
黄巾起义
王莽新政
东汉建立
光武中兴
出现原因
影响
原因
结果
影响
经过
光武中兴



经过汉高祖、文帝和我的共同努力,汉朝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起来,出现了“文景之治”
汉景帝
猜猜“我”是谁?
我和景帝一直坚持汉高祖休养生息的政策,奖励农桑,提倡节俭,重视“以德化民”。
我和我的后继者汉文帝、汉景帝等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负担,注重发展农业生产。
我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汉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我的统治时期被称为“光武中兴”,但我后世帝王被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最终失去了政权
汉文帝
汉高祖
汉武帝
光武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