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三国鼎立 课件(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6课 三国鼎立 课件(2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2-22 22:45: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三国鼎立
第16课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三国鼎立
官渡之战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
“铠甲生虮(jǐ)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 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 念之断人肠。
——曹操《蒿[hāo]里行》


东汉末年,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人口锐减。


























































鸿

白马
黎阳
白马津
延津
阳武
乌巢


官渡
袁军进攻路线
曹军进攻路线
曹军撤退路线
曹军偷袭路线
袁军追击路线
袁军败退路线

袁军十万

曹军三四万





官渡之战形势图
(延津北)
(浚县东)
(滑县东南)
(原阳东南)
(中牟东北)
(延津东南)






公元200年
袁绍和曹操
以少胜多
曹操胜利
时间
交战双方
战争特点
结果
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作用
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分析
①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唯才是举”。
②经济上:采用屯田制;
③军事上:曹操战术得当,采用声东击西、各个击破的战术;
袁绍败
骄傲自大 刚愎自用。
曹操胜
曹 操
曹操基本统一北方
207年,曹操基本统一了北方后,当他得胜还朝途
经渤海边时,留下了豪情满怀的诗句——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
当时已经53岁的曹操
他的“壮心”到底是什么呢?
统一全国

赤壁之战
天下形势示意图







































襄阳
江陵
乌林
夏口
樊口
柴桑
(襄樊)
(荆州)
(洪湖东北)
赤壁
(赤壁西北)
(九江西南)
(鄂州西)
(汉口一带)
刘备
孙权










曹军进攻方向和驻屯地
刘军退却方向
孙、刘联军驻屯地和进攻方向
曹军败退方向
主要战场
孙、刘联追击方向








赤壁之战形势图

群雄斗智 决战赤壁
小剧场·黄盖诈降
剧中人物:周瑜、黄盖 、众将 场景一:军中营帐
黄盖:我们这点人马,还想去打曹军?那是鸡蛋碰石头,肯定输。
我看还是早点投降吧,要是再拖上三个月,就算想投降,
人家也不答应了!
周瑜:黄盖老儿,我早就有言在先,言降者,立斩。
黄盖:你这黄口小儿,你敢吗?我随孙将军驰骋疆场打天下时,
你还穿开裆裤呢!
周瑜:快来人,把他拉出去斩了!
众人:请大都督息怒啊!宽恕黄老将军吧!
周瑜:看在大家的面子上,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推出帐外痛打50 脊杖!
我是小小剧作家

群雄斗智 决战赤壁
小剧场·黄盖诈降
剧中人物:黄盖、蔡和、蔡中 场景二:黄盖营帐
旁白:入夜,蔡和、蔡中兄弟来到黄盖的营帐中。
蔡和:这周瑜不管你是三代元老,打的皮开肉绽,真是手狠!
蔡中:他这样无情无义,老将军为何不归降曹丞相?
黄盖:我也想啊,苦于无人引荐。哎……
蔡中:不如我们来做个引荐,现在就修书一封,把此事告知丞相。
旁白:双方约定三日后黄盖投曹。
这正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黄盖诈降曹操,这才上演了火烧连营的重头戏。
我是小小剧作家





作用
公元208年
孙刘联军和曹操
以少胜多
孙刘联军胜利
时间
交战双方
战争特点
结果

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基础
赤壁之战
孙刘联军 胜
①组成联军,战略得当
②采用火攻,战术得当
③利用气候、地理条件
①客观:官兵来自北方,不习水战,水土不服;
②主观:因实力强大而骄傲自满;松懈、轻敌;战术失误;
③根本原因:当时统一的客观条件尚未成熟。

赤壁之战分析
曹操 败
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曹操,字孟德
155—220年

英雄远去 古今评说
我是小小史学家
话说曹操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东汉末年许劭
非常之人,超世之杰。
—西晋·陈寿《三国志》
他是拨乱世的英雄!
——史学家·范文澜
*曹操戎马一生,统一北方,恢复和发展北方经济,推动历史进步。

*性格也有凶残、奸诈的一面,但我们认为他统一北方大业是主要功绩。

*所以曹操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三国鼎立






220年,曹丕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
221年,刘备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定都成都。
222年,孙权称王。229年称帝,国号吴,定都建业。
赤壁
之战
曹操惨败---无力南下
孙权---巩固江南
刘备---巩固与发展


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原因

鼎足天下 三国分立
三国经济、军事实力势均力敌,缺乏统一全国的经济基础。(根本)

曹魏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
翻车

三分天下 谋求统一

孙吴开发江东,造船业发达,
发展了海外贸易。


230年,吴国大将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台湾地区和内地的联系。这是大陆与台湾联系的最早记录。
三分天下 谋求统一
蜀汉在丞相诸葛亮的治理下,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


三分天下 谋求统一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一种局面:

两大战役:

三国鼎立:

四个人物:

五个时间:


三国鼎立
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
魏蜀吴
曹操、曹丕、孙权、刘备
200年、208年
220年、221年、 229年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本课小结
1.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的战役是( )
A.赤壁之战
B.城濮之战
C.官渡之战
D.巨鹿之战
C
随堂检测
2.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战役是( )
A.赤壁之战
B.三顾茅庐
C.官渡之战
D.巨鹿之战
A
随堂检测
3.在下列人物中最先称帝的是( )
A.刘备
B.孙权
C.曹操
D.曹丕
D
随堂检测
4.230年,孙权派卫温将军率万人船队到达夷州即今天的( )
A.海南岛
B.台湾
C.澎湖列岛
D.辽东半岛
B
随堂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