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政治文明历程》1—3单元复习考试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值:100分
第Ⅰ卷 选择题 48分
选择题: 24小题,每小题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左传》隐公十一年载:“礼,务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者也”,而《礼记·礼运》
中记载“坏国丧家亡人必失去其礼”。 这里所说的“礼”主要指:
A.礼仪 B.社会秩序和社会制度 C.风俗 D.贡赋
2.2007年1月8日,安徽六安一个古墓的墓主被确定。墓主为西汉六安国第一代“六安王”
刘庆。据文献记载,西汉时六安为六安国封地,汉武帝时封胶东康王少子庆为六安王,历五代,
王莽时绝。根据这一材料可以断定:
A.西汉时期的政治制度一直以分封制为主 B.汉武帝分封大批刘姓诸侯王以拱卫中央
C.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后,分封制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D.分封制是我国封建社会时期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
3.“君主近臣,代起执政,品位既高,退居闲曹。”以布衣为相,由近臣组成决策机构作为
加强皇权措施的皇帝是:
A. 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宋太祖
4.按唐代有关兵役法规定,男子二十一岁为成丁,开始服兵役,六十岁免兵役。有一次简点
使右仆射(丞相)封德彝等人要把当年征兵范围扩大到十八岁,虽然唐太宗已同意,诏敕也已
草成,但受到魏征的坚决抵制。“敕三、四出”,魏征拒不署敕,严辞反驳唐太宗说:“竭泽
而渔,非不得鱼,明年无鱼。” 最终此提议没有通过。由此可以看出:
A.当时唐朝已具备君主立宪制的特征 B.中书省草拟的诏敕超越其部门权限
C.当时魏征供职于门下省 D.体现了三权分立,权力制衡的原则
5.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说:“郡县制建立了近两千年,不能改变。古往今来上上下下的人
都安于这种制度,这是势所必然,若不是由于合理,哪能够如此呢?”下列对秦始皇废分封、
置郡县“势所必然”的理解错误的是:
A.吸取了分封制导致春秋战国诸侯纷争局面的教训 B.秦灭六国实现统一后的需要
C.是强化地方独立性的需要 D.与秦朝所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相适应
6.下列关于明朝内阁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是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机构 B.由首辅主持
C. 六部几乎成其下属机构 D.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7.韩非子和黄宗羲对君主专制所持的观点几乎截然相反,但在历史上都起了积极作用。其决
定性因素在于两人:
A.阶级立场不同 B.受外来思想的影响不同
C.所处社会发展历史阶段不同 D.对社会发展规律认识不同
8.学完“古代中国的中央集权制度”单元后,某班四位同学就本单元内容分别拟定四个选题
准备开展研究。这四个选题的研究最终将无法成功的是:
A.《浅议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创立者—大禹》 B.《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
C.《论隋唐三省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D.《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
9.某学习小组在撰写研究性学习论文时,在“参考文献”中列出了以下几篇文章(书籍),据
此推断,该研究课题应该是:
①《地理与文明之间的关系》 ②《希腊城邦制度与民主政治》 ③《宽松自由的社会环
境与古希腊文明》 ④《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古代希腊文化》
A.有利的地理环境孕育了古希腊的政治文明 B.古希腊民主政治文明产生的条件
C.古希腊城邦制孕育了平等互利的观念 D.希腊政治文明与近代文明之间的关系
10.古希腊民主制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人民主权、轮番而治。突出体现这两项内容的制度包括公
民大会制和:
A.举手表决制、连选连任制 B.比例代表制、与会津贴制
C.抽签选举制、有限任期制 D.政教分离制、公民兵制
11.罗马法规定,货款月息不得超过货款额的百分之一,超过此限额者应处以四倍于所得利息
的罚款。这表明:
A.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B.债务人与债权人关系紧张
C.高利贷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D.运用法律调节借贷关系
12.公元183年,雅典商人普拉希特斯在埃及的亚历山大城与当地的皮匠西努耶发生了经济纠
纷,上诉至法庭。法官对他们两人的裁决将根据:
A.罗马万民法 B.埃及习惯法 C.罗马自然法 D.罗马公民法
13.对近代欧美法制建设产生重要影响的罗马法的原则和制度有:
①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②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③ 陪审制度 ④ 三权分立制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 ①②④ D.②③④
14.下列对古希腊和罗马政治制度的评述,正确的有:
①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已初步体现出主权在民、集体统治和任期制等民主特征 ②古希腊的民
主政治是小国寡民的产物,是一种狭隘的民主制 ③ 《十二铜表法》是平民斗争的产物,是为维护平民利益而颁布的 ④ 罗马帝国之所以能维持长久统治,与罗马法对社会关系和社会矛盾的有效调节有着重要关系 A.③④ B.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15.从社会转型的角度看,《权利法案》的意义在于:
A.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B.英国建立了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政体
C.从“人治”到“法治”的演变 D.英国社会从此进入长期稳定发展时期
16.新华网快讯:英国首相布莱尔2007年6月27日正式向英国女王递交辞呈。英国执政党工
党新任领袖布朗27日下午应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邀请前往白金汉宫,接受女王授权组建新
一届内阁,并从女王手中接受御玺,正式就任英国首相。下列对英国女王、首相、内阁的说法,
不正确的是:
A.英王是国家名义的象征,统而不治 B.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是对议会负责
C.首相是下院多数党的领袖,实际掌握着国家大权
D.内阁受到下院的反对时,首相只能辞职并解散内阁
17. 西方学者在对1832年英国议会制度改革评论时说:“Britain is probably closer to the
revolution than any other countries in Europe”。这是因为这次改革:
A.使无产阶级赢得了被选举权 B.最终结束了复辟斯图亚特王朝专制统治
C.工业资本家渐入政权中心 D.垄断资本控制了国家政权
18.1787年制宪会议的核心人物麦笛逊说:“如果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由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这番话的意图是:
A.美国不需要建立统一的政府 B.政府权力不能受任何力量的控制
C.美国应建立开明君主制国家 D.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独裁政权的出现
19.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任期内来华访问时,曾参观西安兵马俑。当他步出展馆时,发现一个小女孩站在高处观望他,双方招呼并对话:
克:你为什么站那么高?
女孩:可以看清楚美国总统。
克:你知道他是干什么的?
女孩:管美国(人民)。
克:(略为思索后)准确的说,是美国人民在管总统。
最能说明克林顿这一结论的是:
A.美国的政治制度是按三权分立的原则设置的 B.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并对选民负责
C.政党政治的存在置总统于人民监督之下 D.美国民众有较强的民主参与意识
20.2008年是美国总统大选年。根据你对《1787年宪法》的了解,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总统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②各州选出选举人组成选举团选举总统 ③美国的内阁只对
总统负责 ④美国总统享有包括宣战权在内的行政权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②
21.下图为英国漫画家创作的题为《玛丽安娜女郎(法国的象征)终于挑好帽子了》的漫画。
图中房间衣物凌乱,女郎站在镜子前面,终于选好并戴上了象征共和制度的三色帽。这幅漫画
的含义是:
A.法国的政治制度像女郎的时装,更迭频繁
B.法国的共和制度像女郎的帽子,是民主的装饰品
C.法国的共和制度建立的基础相当脆弱
D.法国的共和制度的确立相当艰难
22.一票赢得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被有的人称为不光彩的、
从窗缝潜入的共和国, 还有人预言它会很快倒塌,但是它却出乎
意料地发展了70多年之久。其最主要原因是:
A.共和派力量的壮大和不懈斗争
B.民主共和观念的深入人心
C.它适应了经济发展的要求
D.1875年宪法及其修正条文堵塞了君主派复辟之路
23. “德意志民族曾经号称‘思想家和诗人的民族’,也涌现出了一流的科学家和艺术家。……
但是,这个伟大的民族有曾在一个狂人的操纵下进行过最骇人听闻的大屠杀。”后者产生的历史
根源是:
A.德意志民族性格的双重性 B.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
C.没有形成一部真正民主的宪法 D.传统的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残余的影响
24.“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是一句英国格言,典型说明民主宪政的特点。 宪政就是让两个魔鬼友
好地相处并相互制约,把恶作剧减少到最低程度。这说明代议制民主政治最大好处是:
A.是真正的民主,可以保障所有人的利益 B.避免了党派之间的斗争,有利于稳定政局
C.可以把斗争规定在一个相对有序的状态中,避免了不必要的暴力和内战
D.可以限制王权,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第Ⅱ卷 非选择题 52分
25.(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题后问题:
材料一:明代废除丞相以前历代著名丞相及其命运
时期
代表人物
命运
秦国
吕不韦
秦王以“仲父”相称,掌握国家大权,后被流放
东汉末年
曹操
挟天子以令诸侯,掌握国家大权,其子篡夺皇位
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明代废除丞相制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分)
材料二:废除丞相以后相当丞相地位官职所享有权力范围的变化
时期
职位
所享有权力范围
明代中叶后
内阁首辅
拥有票拟权,但不是合法的宰相,地位常受到挑战
清代
军机大臣
承旨拟写,相当于顾问、秘书班子
材料三:当代史学家对封建国家权力运行的规律作了如下总结:皇帝从资历较浅、地位不高的心腹近侍或仆从中选拔一些人来承担政务,逐渐演变成正式的辅政机构,当这些辅政机构和官员的权力较重时,皇帝又从更为亲宠的近侍或仆从中另选一些人来承担政务,有意架空原有的辅政机构和官员,剥夺其实权,仅保留虚衔或使之变为荣誉职称,然后又进行下一轮的循环……每一次循环的结果,都使得中枢机构原权力更分散,皇帝的权力更加强。这种不断地转移与分散,是封建国家权力运行的基本规律。
(2)结合材料二、三及所学知识,概述秦朝以后中枢机构的四次大循环,并说明其反映的本质问题。(5分)
材料四: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其《论法的精神》一书中曾这样评价当时中国的君主专制:“中国政府只有在施用棍棒才能让人民做些事情,政府与其说是管理民政,毋宁说是管理家政。中国的专制主义,……用自己的锁链武装了自己,而变得更为凶暴。”“因此,中国是一个专制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的。”
(3)你同意孟德斯鸠的观点吗?当时中国君主专制强化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26.(19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而不是我们模仿任何其他的人的。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段的成员,而是他们所具有的真正才能。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 ——公元前5世纪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精彩演说
(1)依据材料一归纳伯利克里所阐述的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3分)
材料二. 图一 “通途” 图二雅典居民比例
(2)写出材料二漫画“通途”交通禁行标志的具体含义(2分),结合材料二两图以及材料一,如何理解:“雅典民主政治是世界上最狭隘,也是最充实的民主政治” 这句话?(4分)
材料三 (雅典民主政体的根本缺陷)在于它把权力交给所有的公民,不需要国家管理者具有专长,不要求他们具有真知灼见。一个国家应当由既有专业知识又有道德的人去治理,统治不是有王笏的人,不是偶然选中的人,不是攫取财富的人,不是使用强术骗术的人,而是有统治知识的人。 ——苏格拉底
(3)据材料三,苏格拉底评论的是雅典怎么样的民主形式?他的态度如何?理由是什么?(6分)
(4)从古典民主没落到现代民主开始萌生,中间经过了一个长达千余年的历史时期。从17世纪后期起,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在欧美先后建立。《权利法案》、《1787年宪法》、《1875年宪法》、《德意志帝国宪法》等文献对其各自国家代议制民主政治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请从上述文献中任选2个,阐述其重要意义。(4分)
27.(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光荣革命后,(英国)法律规定,农村地区议员必须有年收入600英镑以上的地产,城市议员年收入必须在300英镑以上。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第8课》(岳麓版教材)
材料二:1832年改革法案规定,取消人口不满2000人的56个“衰败地区”议席,另外31个人口在2000至4000之间的选区分别减少一个议席,空出的143个席位中,65个给了新兴大工业城市。
——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三:1867年改革法案再次对议席分配作了调整,取消了46个“衰败选区”,空出的52个议席分给了大城市和较大的郡。……法案还降低了选民财产资格,它规定,在城市中凡拥有单独住宅的房主(不论其价值多少)和每年缴纳房租10镑以上的房客,只要在选区内居住一年以上都有选举权;在各郡,每年交纳地租12镑以上租佃者和每年收入5镑以上的土地所有者都有选举权。
——哈纳姆主编《19世纪宪法》
材料四:1918年法案中,授予了年满30岁的妇女以选举权。……1928年,又将妇女选举权的年龄限制降为21岁,成年公民普选权终于真正得以实现。
——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了英国近代选举制度变化,据材料概述英国选举制度演变趋势的信息。(不得摘抄原文)(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引起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4分)
(3)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回答,你从中得到了哪些启示?(2分)
28.(11分)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建构和维护国家统治秩序的准绳。阅读下面不同时期的法律内容 ,回答下面问题。
材料一:
第 5 表 死者的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
第 3 表 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
第 8 表 凡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能取得调解时,则伤人者也需受同样的伤害。不过,如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须偿还300阿司罚金;如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
第11表 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 ——摘编自《十二铜表法》
(1)《十二铜表法》的出现在当时有何进步作用?并指出它的局限性。(4分)
材料二? 秦律规定:“盗陟封,赎耐。”即私自移动田界,要判处耐罪,可赎。严禁对私有土地的侵犯。“盗”采别人桑叶不满一钱者,也要判处30天劳役。在《田律》、《徭律》、《仓律》、《公律》、《金布律>、《关布律》等律中,对劳动人民缴纳田税、赋税、服徭役以及手工业生产和商业活动都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制,违反者处以严厉的刑罚。秦法对“宦大夫”等地主阶级,“隶臣妾”等被压迫阶级的身份、地位以及户籍等都有明确的规定,不得任意变更。
(2)根据材料二,说明《秦律》反映了秦朝封建法制的哪些特点? (3分)
材料三 我们,美利坚合众国的人民,为了组织一个更完善的联邦,树立正义,保障国内的安宁,建立共同的国防,增进全民福利和确保我们自己及我们后代能安享自由带来的幸福,乃为美利坚合众国制定和确立这一部宪法。 ——美国《1787年宪法》序言
(3)你认为这部宪法对美国历史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2分)
材料四 法律与道德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都是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手段,……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手段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德治以其说服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应该互相结合,统一发挥作用。
——江泽民《在中央思想政府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4)综上所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作用。(2分)
必修一·1—3单元复习考试试题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48分
01—05:BDBCC 06—10:ACDBC 11—15:DABCC 16—20: DCDBB 21—24:DCDC
二.非选择题:52分
25. 1)说明了丞相位高权重。明代废除丞相制度的根本原因是丞相制度已经成为加强皇权专制的阻碍。(3分)
2)汉武帝起用布衣为相,并任用身边侍从组成“中朝”决策机构,限制三公权力;宋代以枢密使分割宰相
军事权、参知政事分割宰相行政权、三司使分割宰相财权;明朝废除宰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事,并形成内阁制,作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清增设军机处,由皇帝挑选亲信的满汉官员充任军机大臣跪受笔录、上传下达。(4分)
反映的本质问题是专制皇权逐步加强,日渐发展直至顶峰。(1分)
3)同意。明清时期我国封建君主专制空前强化,采用高压独裁手段维护统治,显示了封建制度的腐朽和衰
落;从经济上看,严重束缚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新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从文化思想上看,导致了思想禁锢和文化专制,阻碍了科技的发展,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之一。(4分)
26 . 1)特征:①人民主权(全体公民集体掌握国家最高权利) ②公民集体内部相对平等,法律至上 ③唯才是举、轮流执政 (3分)
2)交通禁行标志含义:奴隶、外邦人、妇女和未及年龄条件的男子被排除在雅典民主政治殿堂之外。(2分)
狭隘:指雅典的民主政治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仅是占居民比例9%的公民群体的民主,是少数人的
民主,实质是奴隶主专政;(2分)
充实:雅典民主政治重视和强调公民的民主权利和责任感,注意充分调动公民参政的积极性和热情,体现人民主权的特点。(2分)
3)直接民主形式(1分); 对此持批判的态度(1分)。
理由:一切公职由抽签与选举产生,这种轮番而治特点并不能保证德才兼备的人稳固执政;权力交给所有
公民,极有可能导致极端民主化和国家权力滥用,沦为暴民政治,导致了民主制的最终夭折。(4分)
4)《权利法案》:为限制王权提供了宪法保障,标志着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整体的确立。1787年宪法:为
美国联邦制和总统共和制度的确立提供了法律保证,有利于美国社会的稳定和发展。1875年宪法:标志着法国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有利于法国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德意志帝国宪法》:标志着近代资产阶级政体在德国的确立,促进了德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任选两项回答即可,4分)
27. 1)信息:①选举的范围不断扩大,最终实现普选。(1分)②选举的资格不断降低(2分) [或答:财产限制逐渐降低直至取消、妇女取得选举权、年龄限制降低];③新兴工业城市拥有越来越多的选举权(1分)
2)原因:工业革命进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分)人口向工业城市集中、工业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增强(1分);
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1分);人民群众要求普选权的斗争日益高涨。(1分)。
3)启示:民主化进程是是一个渐进性和曲折性的历程,历史发展的必然。(2分) (注:其它内容言之有理的同样给分。)
28. 1)进步作用:《十二铜表法》的颁布,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1分)法律条文比较明晰,审判、量刑都有法可依,使贵族不能像过去那样随意解释习惯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特权,保护了平民的利益。(1分)
局限:《十二铜表法》主要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掺杂原始落后的古老习俗。(2分)
2)秦律的特点:①以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为核心;②法律条文较为周密,涉及内容较为广泛;③体现
法家思想,强调刑罚严酷,轻罪重刑。(3分)
3)避免了绝对权力(或专制)的出现,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资产阶级民主,为美国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提供了
制度保障。(2分)
4)规范人们行为;稳定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利;维护统治,巩固国家政权;促进民主发展;推动社会文
明进步。((2分,答出其中两项即可得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