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2张PPT。 圆明园的遭遇,是中华民族最近那段贫弱、苦难、屈辱历史的缩影,是一部沉重的活史书。圆明园遗址是入侵强盗活的历史见证,又是中国近代史的“大地纪念碑” …… 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经大肆掳掠之后,又火烧圆明园,一连三日,火光烛天,烟灰俱灭。1900年,八国联军又对圆明园第二次洗劫。于是,圆明园变成了一片废墟。
屈辱的岁月瑞安市安阳实验中学 项秀平感受屈辱的印记请快速阅读教材64-67页,你认为哪些史实可以证明中国饱受列强的欺凌?
中日甲午战争鸦片战争列强瓜分中国八国联军侵华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数量增长情况4000125763545540200单位:箱一方好田地,尽把罂粟栽。
一个好人家,尽将烟器摆。
一条好花街,尽把烟馆排。
女子变妖怪,男子变痴呆。
未老身先死,已死身不埋。竹枪一支,
打得妻离子散,
未闻炮声震地;
铜灯半盏,
烧尽田地房廊,
不见烟火冲天。 看民谣:------十九世纪初期的中国民谣 有人说,鸦片战争是由林则徐的过激行为引起的,如果没有林则徐的禁烟,英国就不会发动战争。说历史:你是怎么理解这种观点的?俄罗斯,自北方,包我三面;
英吉利,假通商,毒计中藏;
法兰西,占广州,窥伺黔桂;
德意志,胶州领,虎视东方;
新日本,取台湾,再图福建;
美利坚,也想要,割土分疆;
这中国,哪一点,还有我分。 当时在谈及台湾问题时,伊藤博文要求一个月交割,李鸿章请求“一月之限过促,还请宽限两月……贵国何必这般急?台湾已是口中之物……”,伊藤博文回答道:“尚未下咽,饥甚……但有允与不允两句话而已.” 一幅没有台湾的地图 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的伤害程度有着怎样的变化?感受屈辱的印记三大不平等条约内容对比香港岛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2100万银元2亿两白银、赎回辽东半岛3000万两4.5亿两白银开五口增开四口关税协定在中国开设工厂在北京划定使馆界,派兵驻扎铁路沿线等《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地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化的深渊。一步步加深追溯屈辱的根源为什么英美法日等国会这么大肆欺侮中国?(导致这段屈辱岁月的原因有哪些?)
中国自身的原因:
列强方面的因素:②一位中国文人汪仲洋这样描述西方人:“他们的长腿不能弯曲,因而他们不能奔跑和跳跃,他们碧蓝的眼睛畏惧阳光,甚至在中午不敢睁开”。就连在广东抗敌前线的林则徐也相信“只要断绝了对西方人茶叶和大黄的供应,他们就会因为消化不良而死”。 ③茅海建《天朝的崩溃》载:虎门之战,清军25O人阵亡,受伤和被俘达千余人,英军仅有5人受轻伤。
④ 欧美各国已经进入以电气化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国武科考试的内容却还是弓马骑射。文科考试的内容仍然是八股文章。就是地主阶级的洋务派也一再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不能及。”
①为了屈辱不再来机遇理智勇敢正直自立自强 中华民族,是个有着几千年悠久历史的民族;一直以来,我都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骄傲。虽然,在近代,我们的祖国忍受了太多的蹂躏、承受了太多的折磨,我们的国民被列强所歧视、侮辱。但我依然深爱着他们。这种爱,包含着辉煌、包含着屈辱;包含着惜弱、包含着图强。
… …
为了那屈辱的岁月?——读中国近代史有感 再见再见19世纪中外经济、政治、军事、思想等情况
对比表教学思路:
出示图片――圆明园遗址,
这张一张圆明园遗址的图片,谁能说说有关圆明园的历史。
出示材料: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经大肆掳掠之后,又火烧圆明园,一连三日,火光烛天,烟灰俱灭。1900年,八国联军又对圆明园第二次洗劫。于是,圆明园变成了一片废墟。
于是很多爱国人士提出要重修圆明园,浙江横店集团决定要出资200亿元于2008年2月开始重修,恢复圆明园的原貌,却引起了全国上下的一场争议。为什么这么人关注一座园林的重修问题呢?她承载了怎样的历史和中国人民的情感呢?请一位同学谈谈。
出示材料:圆明园的遭遇,是中华民族最近那段贫弱、苦难、屈辱历史的缩影,是一部沉重的活史书。圆明园遗址是入侵强盗活的历史见证,又是中国近代史的“大地纪念碑” ……
导入新课:我们今天一起来回顾这一段苦难的、屈辱的历史。
提问:除了圆明园的遭遇外,同学们还能说出其他的史实,同样也是中华民族贫弱、苦难、屈辱历史的缩影?
生列举。
请大家翻开课本64页,快速浏览64-67页,用最精炼的话语概括出哪些事件可以印证和体现“屈辱”二字?(告诉方法,看每一段话的起首句)
学生看书,整理
师板书:
1)鸦片战争及《南京条约》的签订
2) 甲午战争及签订《马关条约》。
3)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的签订。
省略号
等学生将重点的都罗列出来之后,
师提问:你能选择一件史实给同学们详细介绍一下具体情况吗?(选择性读课文)
如:生介绍鸦片战争及南京条约的签订(可能会读书为主)
问:这段历史中哪些事实让你感受到屈辱?
补充民谣:鸦片的危害:
一方好田地,说把罂粟栽。
一个好人家,尽将烟器摆。
一条好花街,尽把烟馆排
女子变妖怪,男子变痴呆
未老身先死,已死身不理。
鸦片的输入带给中国人民无尽的伤害,对于外来的侮辱和侵略,中国人民也进行了英勇的抗争,比如林则徐禁烟运动,不想却引起了一场战争。
问:鸦片战争是因林则徐的禁烟行为引起的吗?
在这一板块主要请学生研读教材中关于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瓜分狂潮、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史实对中国的危害进行分析,最后在讲到辛丑条约的时候
插入近代历史上的一段视频《复兴之路》第一集32:12-33:17
然后用下面的数据进行小结:
南京条约签订后,据不完全统计,1842年至1919年间,美、英、德、法、俄、日、意、奥、葡等帝国主义强迫中国政府签署的不平等条约竟多达709个。通过不平等条约或其它侵略手段,侵占包括香港、澳门在内的中国领土174万平方公里,其面积相当于16个江苏省;索要战争赔款总额折合19.5亿银元,相当于1901年清政府全年收入的16倍。中华民族受尽了欺凌,丢尽了脸面。
那么通过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列强获得了诸多的权益,而对于我们来说,却是苦难和侮辱,这些侮辱对中国的伤害在程度上有着怎样的变化呢?
请你再一次从教材中找出史实论证自己的观点。
引导学生从条约的内容去分析。
一直走在世界前列的中国为什么会在短短的近100年的时间里落伍了呢?谁又能从历史中寻找答案呢?
出示材料,请学生结合材料获取信息,分析原因。
通过分析我们知道,中国的落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但是作为中国人,我们在情感上总是不甘心的,如果我们把历史前提改变一下,或许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将会发生着截然不同的变化。我们能作哪些假设呢?如果明朝政府能充分地把握郑和下西洋的积极作用,发挥中国的大国辐射作用的话,我想,我们的强国之梦将会延续。
学生假设。
最后总结
是啊!假如这一切都能实现多好,但是历史终究已成为历史了,是不容假设的。圆明园可以修复,但历史是不能重写的。但是通过学习历史,我们可以清晰地得出:机遇、勇敢、正直、理智、自立、自强等等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是多么重要,这就是历史告诉我们的无声的语言,也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也就是我们今天学习这《屈辱的岁月》的最大的收获。
最后学生齐读《为了那屈辱的岁月》
中华民族,是个有着几千年悠久历史的民族;一直以来,我都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骄傲。虽然,在近代,我们的祖国忍受了太多的蹂躏、承受了太多的折磨,我们的国民被列强所歧视、侮辱。但,我依然深爱着他们。这种爱,包含着辉煌、包含着屈辱;包含着惜弱、包含着图强。
… … ――读中国近代史有感
结束课堂。
共同分析原因(出示材料,还没找到,引导学生通过对材料的分析,自己得出结论)
美国学者肯尼在《大国兴衰》中提供了一组数字:“十八世纪中国的工业产量,占世界的32%,全欧洲也才23%。”从康雍乾盛世的1795年,到甲午战败的1894年,不到100年,中国工业产值从占世界32%降低为6%,下落26个百分点!同样的100年,欧洲工业产值从占世界23%提高到62%,上升39个百分点!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载:虎门之战,清军25O人阵亡,受伤和被俘达千余人,英军仅有5人受轻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