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语必修二文言文
基础知识梳理
(第三单元)
《兰亭集序》 《赤壁赋》 《游褒禅山记》
第三单元
文
学
常
识
王羲之,字逸少,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
史,人称“王右军”。是 著名 ,
有“ ”之称。书法作品《 》
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东晋
书法家
书圣
兰亭集序
苏轼,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北宋四川眉山人,官至翰林侍读学士,礼部尚书。 他和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均以诗文称著于世,世称 “三苏”和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及同时代的王安石、欧阳修、曾巩一起,被称为
“三苏”。
“唐宋八大家”。
王安石,字介甫,号
因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卒谥文。北宋临川人,政治家、
他两度为相进行变法,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保守。列宁称其为
半山,
文学家。
“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kuài jī ) ( guǐ)
(xì) ( tuān)
(shāng ) ( chěng)
(qǔ) (xì)
(shāng)
会 稽
癸 丑
修 禊
激 湍
流 觞
游目骋怀
趣舍万殊
感慨系之
齐彭殇
★★★字 音 字 形
1、壬戌( ) 10、酾酒( )
2、桂棹( ) 11、横槊( )
3、余音袅袅( ) 12、渔樵( )
4、幽壑( ) 13、扁舟( )
5、嫠妇( ) 14、匏樽( )
6、愀然( ) 15、蜉蝣( )
7、山川相缪( ) 16、无尽藏( )
8、舳舻千里( ) 17、狼籍( )
9、旌旗( ) 18、枕藉( )
rénxū
zhào
niǎo
hè
lí
qiǎo
liáo
zhúlú
jīng
shī
shuò
qiáo
piān
páo
fúyóu
zàng
jí
jiè
1、庐冢( )
2、今言“华( )”如“华( )
实”之“华( )”者
3、盖音谬( )也
4、有穴窈( )然
5、则或咎( )其欲出者
6、无物以相( )之
7、何可胜( )道也哉
8、王回深父( )
zhǒnɡ
miù
yǎo
jiù
xiànɡ
shēnɡ
fǔ
huā
huá
huá
文言知识
★★★一词多义: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旧迹。
一俯一仰之间,表示时间很短。
表示抬头与低头的动作。
所以游目骋怀,是以极视听之娱。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用来……, 表凭借。
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的原因,表原因。
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虽然, 表转折。
纵然、即使,表让步假设
所之既倦
感慨系之矣
后之视今
不知老之将至
动词,往、到达。
代词、它。
取消句子独立性。
取消句子独立从此性。
形容词,高
形容词,长
修短随化
茂林修竹
★★★词类活用: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一:数词作意动词,把……看成一样。
齐彭殇为妄作
欣于所遇
齐:形容词意动用法,把……看做相等。
欣:形作动,感到高兴。
1.悟言一室之内
★★★通假字:
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3.长乐王回深父
“悟”通“晤”,面对面。
“冯”通“凭”,乘。
“父”通“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音fǔ。
★★★古今异义:
1.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古义:全,都。 今义:有盐味。
2.列坐其次
古义:旁边、水边。 今义:量词,等第差
3.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古义:这次集会的诗文。 今义:文雅。
4.七月既望
古义:农历每月十五日。 今义:向远处看。
5.而卒葬之
古义:终于,死。 今义:士兵,完毕。
6.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古义:十分之一。 今义:数词,十一。
7.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古义:不平常。 今义:程度副词,很,十分。
9.于是余有叹焉
8.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所以:古义,是代词“所”和介词“以”结合,
相当于“……的原由”。
今义,常用来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古义:于,介词,对;是,代词,此、这
今义: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前一事
学者:古义,泛指求学的人,读书人。
今义,特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至,及
◆期年之后
周。期年:满一年。
期:◆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传达、表达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招致、招引
致:◆罗敷前致词,使君一何愚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达到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思想情趣,情致
★★★一词多义
农历每月十五
◆西望夏口
向远处看
望:◆七月既望
永远
◆而卒莫消长也
增长
长:◆抱明月而长终
太空
◆盈虚者如彼
月缺
虚:◆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原由
◆由山以上五六里
从
由:◆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动词,唱
◆倚歌而和之
名词,歌声
歌:◆扣舷而歌之
动词,攻克,打下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方位名词,与“上”相对
下:◆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像,动词
◆纵一苇之所如
往,到,动词
如:◆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句末语气词,相当于“吗”
乎:◆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相与枕藉乎舟中
介词,在
介词,在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介词,表被动
于:◆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月出于东山之上
介词,从
道路,名词
◆何可胜道也哉
说,动词
道:◆有碑仆道
残存,动词
◆于人为可讥
是,动词
为:◆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的样子,形容词词尾
◆然视其左右
然而,连词
然:◆其声呜呜然
◆何为其然也
这样,代词
介词,因、由于
◆夫险以远
连词,表并列
以:◆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无物以相之
连词,表方式
指示代词,“那个”
◆其文漫灭
人称代词,它的
其:◆则或咎其欲出者
◆余亦悔其随之
人称代词,代自己
◆其孰能讥之乎
表反问,“难道”
观察、看
◆非常之观
景象
观:◆古人之观于天地
能够
◆往往有得
心得、收获
得:◆不得极夫游之乐
使动,使……流
1.群贤毕至
形容词作名词,贤士
2.欣于所遇
形容词作动词,感到高兴
3.映带左右
名词作动词,环绕
4.一觞一咏
名词作动词,喝酒
5.引以为流觞曲水
9.齐彭殇为妄作
6. 常在于险远
艰险遥远的地方,形作名
7.足以极视听之娱
副词作动词,穷尽
8.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数词意动,把…看作一样
形意动,把…看作相等
★★★词类活用
13.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10.舞幽壑之潜蛟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起舞
11.泣孤舟之嫠妇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哭泣
12.侣鱼虾而友麋鹿
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伴侣,以…为朋友
14.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向南,名词作状语
下:攻占,方位名词作动词用
东:向东进军,名词作动词用
18.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15.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动词,打鱼砍柴
16.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17.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名词活用作动词,命名。
名词用作动词,筑舍定居。
形容词用作动词,走到头。
6.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1.死生亦大矣。
判断句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判断句
3.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省略句,以(之),坐(于)
4.悟言▲一室之内。
5.不能喻之于怀
“于怀”, 介宾后置
“……也”,判 断 句
7.客有吹洞箫者。
8.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省略句,(于)一室之内
定语后置
被 动 句
★★★文言特殊句式
1.游目骋怀:骋怀:放开胸怀,往远处想。
纵目四望,开阔心胸。
3.感慨系之:感:感触;慨:慨叹;系:附着。
有所感触,慨叹不已。
2.放浪形骸:指行动不受世俗礼节的束缚。
4.天朗气清:朗,明朗。
形容天空晴朗,空气清新。
5.情随事迁:表现人的思想感情随着客观环境的
变化而变化。
★★★成语解释
6.崇山峻岭:崇:高;峻:山高而陡。
高大险峻的山岭。
7.沧海一粟:大海里的一颗谷粒,比喻非常渺小。
8.正襟危坐:襟:衣襟;危坐:端正地坐着。
整一整衣服,端正地坐着。
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9.遗世独立:遗世:遗弃世间之事。脱离社会独
立生活,不跟任何人往来。
12.羽化登仙:感觉身轻得似要离开尘世飘飞而去。
11.杯盘狼藉:形容宴饮后桌上凌乱的样子。
10.不绝如缕:绝:断;缕:细线。多形容局面危急或
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