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的统一

文档属性

名称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的统一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67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其它版本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08-09-28 11:5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03张PPT。 浙江省高中历史新课程浙江省高中历史新课程培训必修
第一册专题四、专题五 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的统一 本专题内容涉及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两条主线,即我国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和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而不懈努力的奋斗历程。
专题的主线之一 现代中国政治建设的基本线索,它们既包含了政治建设的起点、基本内容,也包含了政治建设的曲折、转折及其新的探索与成就。
专题的主线之二 一国两制”理论的创设及其实践——香港、澳门的回归。专题内容分析课程标准内容:

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第一课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一、教学要求及说明能力层次要求:
识记层次——“列举”、“知道”、“了解”、“简述”、“说明”、“讲述”等; 理解层次——“概述”、“理解”、“说明”、“阐明”、“归纳”等; 应用层次——“分析”、“评价”、“探讨”、“比较”、“讨论”等。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认识、感受、感悟等心态词汇。 了解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内容和意义;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国大典;阐述三大政治制度建立和完善的过程及意义;认识三大政治制度构成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是中国民主政治的基本特色。
感受新中国成立的神圣和庄严,体会人民民主的意志得到反映的喜悦,加深对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价值观的认同。 学习要求说明

本课的重点是“政治建设”,特别是三大政治制度;“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内容是专题三课标要求,放在这节课中学习。
1、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的联系,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2、教学过程中渗透教学评价,教中有评,评中有教,体现一种过程引导、及时反馈和激励鞭策的教学理念。
3、注重情景体验和理性分析,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4、屏弃原来的以教材为中心,一纲一本的观念,树立新的教材观,以课标为依据,参照教学指导意见,
,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充分利用教材资源.二、教学理念: 三大政治制度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的过程及意义。★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认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所具有的中国特色。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通过网络、报刊、杂志等媒体了解2006年全国或浙江两会的有关情况;
2、通过了解浙江的少数民族自治县——景宁畲族自治县的有关情况,对我国的民族政策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课前准备四、教学设计
导入:
建议选择以下一种方案,通过直观、形象的方式使学生进入现实中的民主政治生活。方案一:
视频:柴静两会观察——2005年两会议案提案落实情况
方案二:展示相关报道 1、《人民日报》(2006年03月10日第四版):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收到提案5030件。选题注重围绕党和政府中心工作和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
2、新华社北京4月3日电: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期间代表共提出建议6511件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对各方面工作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共6511件,6000余件建议已交由174个机关和组织研究处理。
提问:
1、体现我国民主政治的哪些内容?(各抒己见)
2、我国现代民主政治建立的根本前提是什么?(导入新课内容) 教学设计

(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1、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条件。引导学生回忆所学知识并结合课本内容进行分析归纳;
2、关于新中国成立的过程要注意史实的完整性;
3、侧重于有利于民主政治建设的角度理解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4、形象直观地感受新中国成立的神圣和庄严;
5、学生小组交流:对“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的理解? (二)开创政治建设新阶段

首先、引导学生质疑“新阶段”含义;学生阅读课本归纳“新阶段”政治建设主要成就。
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同时也开辟了中国民主政治的新纪元。随着新中国的诞生而创建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三项基本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使中国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第二、关于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标志
  (2)召开背景。
 (建议教师结合课本并适当补充有关背景资料)
  (3)最重要成果《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建议)
 a、结合课文材料中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相关条款并依据教学实际进行适当增补,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政治制度、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等;
 b、就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相关内容,引导学生找出其所体现出的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通过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有关内容比较,加深对新中国政治建设内容的理解。
  (4)意义。
 第三、关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建议教师引导学生注意:在全国人大召开和人民代表大会制的实行后,人民政协职能发生变化;简介我国主要民主党派,举出具体事例解释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基本任务及重要作用。
(2)适当补充课外材料,引导学生理解“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提出和意义。 国家的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力分别应该有议会、内阁(或总统)和法院掌握,各自独立行使职权,又互相制衡。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西方的民主就是三权分立,多党竞选,等等。我们并不反对西方国家这样搞,但是我们中国大陆不搞多党竞选,不搞三权分立、两院制。
——————邓小平
我国实行的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的政党体制是我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点。它根本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多党制或两党制,也有别于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一党制。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阅读上述材料,想一想,为什么说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和政治协商制度最适合我国国情?第四、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新中国为什么要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定为一项根本制度?
(1)中国在历史上长期以来就是一个集中统一的国家(国家结构为单一制,与联帮制国家不同),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中国的国情和历史传统。
(2)长期以来中国各少数民族分布以大杂居、小聚居为主,长期的经济文化联系、形成了各民族只适宜于合作,而不适宜于分离的民族关系。
(3)我国人口、资源分布和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只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才有利于各民族的发展和国家的繁荣、昌盛。 (4)自1840年以来,中国各族都面临着反帝反封建、为民族解放而奋斗的共同任务和命运。在共御外敌、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长期斗争中,中国各民族建立了休戚与共的亲密关系,形成了互相离不开的政治认同。 (2)有助于把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特点结合起来,做到因民族制宜,因地制宜,从而有利于民族自治地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3)有助于把国家富强和民族繁荣结合起来。
(4)有助于把各民族热爱祖国的感情和热爱本民族的感情结合起来。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1)有助于把国家统一和少数民族自治结合起来。既维护了国家主权统一,又保障了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地区事务的权利。

建议教师:在讲这项政治制度时,结合地图了解我国五大少数民族自治区及有关成立概况。展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西藏自治区成立四十周年有关报道,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介绍,了解少数民族地区在解放前后的巨大变化,进一步增强学生对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优越性的深刻感受;
请学生谈谈课前探究所了解的浙江省少数民族的有关情况,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给予评价。
(四)课堂小结: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形成和创建的基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证了中国政治体制的正常运转,有利于调动全国人民的积极性,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五)教学评价

通过本课内容学习,提问学生:

为什么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 (六)课后探究
 
课后调查了解学校所在地的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情况,采访一名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了解他们是如何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1、本课内容政治性、理论性较强,建议教师在本课学习中应用直观、形象的资料或通过社会调查等形式,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2、本课内容学习要注意理论与现实的联系,培养学生关注时事的热情,从具体的事例中去理解民主政治这一抽象的概念。
3、建议教师在教学中把握重点、难点,讲清基础知识,关注学生学习兴趣,防止走入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误区。 五、教学建议:4、最好进行一些活动来配合教学。今天的中学生,有的是共和国的选民,有的将成为明天的人大代表。要有效地参政议政,行使宪法赋予的民主权利,就应正确认识我国的国家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这一根本政治制度。通过这些活动,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纳入个人的亲身经验,将其对于社会事物的概念理解转化为主体行为,增强学习的效果,同时培养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和政治素养,树立当家作主、参政议政的主人翁的责任感。 1、本课内容十分重要,理论性太强,学习中是否注意结合现实,根据学生实际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平和经验,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是否关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
 
2、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做到教学相长,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六、教学反思:  七、资料参考书目
 
①靳士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中国特色及意义》,载《中共党史研究》1995年第2期。
 ②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
 ③朱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十年》,吉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④靳德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河南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⑤王邦佐主编:《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第二课
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 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列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课程标准内容一、教学要求及说明
了解“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及在“文革”中民主法制遭受严重破坏的典型事件,说明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意义;列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法制建设方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修订、九届人大二次会议把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写进宪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感受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自觉投身到社会主义的民主与法制建设中。 18学习要求
说明

教科书选取正反两方面的史实,揭示了我国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从课程标准的内容来看属于“识记”和“理解”两个层次的要求,因此要注意把握好这一课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中共八大”“文革背景”“徘徊中前进”等内容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使教师指导和学生自学、互论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突出自主学习和探究式学习在课程学习中的重要性。

2、改变旧课程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的联系。

3、注重学生追求民主的科学精神和为国家民主制度建设而努力的历史责任感。二、教学理念: “文化大革命”后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破坏,认识我国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课前准备
1、运用调查、访问等形式,了解“文革”时期对民主和法制践踏的事例
2、通过网络、书籍、报刊、杂志等媒体找寻和浏览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制定和颁布的主要法律四、教学设计 导入
建议教师展示“文革”期间民主法制遭到破坏的图片或文字资料,或运用视频材料,如播放“文革”中反映民主法制被破坏的影像资料,引导学生总结“文革”中民主法制被破坏的状况。新课教学


(1)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挫折

1、中共八大——良好的开端(课外阅读)
2、“文革”
(1)简要介绍“文革”的相关背景,以利于
理解“文革”期间民主和法制遭受破坏。
(2)关于“文革”期间民主法制的破坏,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适当介绍红卫兵运动的相关内容以及在这种背景下出现的刘少奇冤案,作为“文革”初期民主法制建设遭到严重破坏的一个典型事例,也可以请学生谈谈课前探究所收集的事例,以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识。教师引导学生从教材中归纳主要表现。
(3)关于“文革”时期民主法制破坏的严重危害和历史教训的认识:教师可引导学生用分组讨论的方式,从政治制度建设方面对“文革”的教训进行总结;分析“文革”前我国民主法制建设中存在的局限;如何才能避免这种悲剧的重演?讨论后得出结论:避免悲剧重演,必须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使民主制度化、法制化。
“左”倾思想的发展不重视民主法制建设 结果“文化大革命”的产生原因根源 “文化大革命”的‘危害必须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结论(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1、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历史条件。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二目“伟大的历史转折”,并结合“文革”教训进行分析: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全面开展法制建设准备了政治基础,“文革”的深刻教训则提供了社会条件。

2、关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教学中可适当补充会议召开的时代背景;指导学生侧重从有利于民主政治建设角度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和意义。

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法律制度的健全和民主制度的建设与完善,本教材主要侧重阐述法制建设。
①教师可指导学生从三方面归纳主要成就。
主要表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进行全面的拨乱反正,不断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 ②组织学生利用课前探究所查寻的资料进行交流,了解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完善的表现。结论:从此中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步伐大大加快,进入建设法制化社会的新时期。
③建议教师选取有关法律中保护公民合法权益和保障公民人身权利的条文加深对新时期法制建设成就的认识。教学评价

1、 如何正确理解“依法治国”是新时期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
2、通过一、二两课的学习,你对建国以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有哪些认识?课后探究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怎样才能做到“依法治国”?并思考“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的关系。
1、 本课内容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现实性,建议教师可适当运用多媒体、影视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加强教学活动的直观性,并引导学生通过收集材料,社会调查等形式参与教学活动。
五、教学建议: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意运用史实材料引导学生讨论、赶快概括、思考问题。对“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破坏重点是结合史实总结经验教训,破坏情况了解即可。 1、这节课的设计是否适合学生的实际能力?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讲解的深度、难度把握得是否得当?有没有存在理论性太强、史实太多、太难的倾向?
2、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方面是否达到预期效果?
3、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是否能使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状况及现代社会相结合,实现历史的社会功能?六、教学反思:
七参考资料目录
①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
②《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③何沁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④王年一著:《大动乱的年代》,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第三课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 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
课程标准内容
一、教学要求及说明 简述“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理解“一国两制”的含义及其理论创新的意义;知道香港和澳门顺利回归的史实,理解香港、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了解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意义。
感受港澳回归的庄严,唤起民族自豪感,强化国家统一意识。认识邓小平的创造精神和非凡智慧,激发复兴中华民族的使命感和责任心。 学习要求
说明 本课的三个子目均围绕“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这一中心展开,学习时要注意把握住这一中心。 1、改变传统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过程;
2、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3、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理念: “一国两制”的理论构想和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一国两制”的理论构想在祖国统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四、本课要注意的问题1、“一国两制 ” 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不断探索的结果,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之一。
(1)毛泽东、周恩来关于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设想是 “一国两制”的雏形。
(2)1981年9月,叶剑英提出“九条方针”,确定了解决台湾问题的基调,也奠定了“一国两制 ”的基本框架。(3)改革开放后,随着国力的增强,邓小平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的构想。(4)1997年、1999年,在“一国两制 ”的框架内,成功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从实践上证明了“一国两制 ”构想的的科学性,也为台湾问题的解决创造了条件。2、祖国的最终完全统一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1)台湾是中国的领土,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它拥有主权,这是不争的历史。
(2)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两岸人民的共识。
(3)“台独”是阻挠两岸关系发展和祖国统一的公敌。(4)国家统一不但是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也是国家的根本利益和民族大义所在,更是中国政府和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定信念和坚强意志,无论是中国人民还是中国任何一届政府,都承受不起祖国再遭分裂的历史责任,都绝对不可能允许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
1、建议教师对教材进行重新处理,把握好重点难点,如关于香港澳门回归问题初中已经讲解得教多,可以适当简略,而把重点落在“一国两制”理论构想的形成和两岸关系的发展上。同时注意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2、建议教师,教学相长,多采取启发式提问和谈话法辅以必要的讲解。五、教学建议:3、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用问题教学法,质疑、激疑,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如,对“一国两制”这一核心问题,可根据时间顺序提出下列问题:
(1) “一国两制”的涵义是什么?
(2) “一国两制”为什么能解决台湾、香港、澳门问题?它的实践取得了哪些成果?
(3)你希望以什么方式最终实现祖国统一?4、香港、澳门回归可以用视频形式播放,由此感染学生,让学生走进历史,感悟历史。
1、在教学中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是否确实有助于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师生互动是否自然融洽并产生预期效果?
2、教学中是否既注重了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又突出了对学生分析、归纳、表述等能力的培养?
3、总结学生的学习难点,并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分析为什么难,是否找到突破难点的最佳方法。六、教学反思:七、参考书籍目录
(1)何沁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
(3)《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4)王家英主编:《从台湾政治到两岸关系》,香港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心 1999年版。
(5)高智生著:《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研究》,云南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专题主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多年来,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适应国内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和国际形势的变化,逐步走向世界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历史史实。
20世纪50年代
外交方针:“另起炉灶”、“一边倒”、“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实践: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
专题内容分析20世纪70年代
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
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之间的坚冰开始打破;
1972年9月,中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20世纪80年代以后
国际形势新判断——战争与和平问题;
在联合国舞台:多边外交和首脑外交;
区域性合作:亚太经合组织的参与,倡导发起上海合作组织。
导入语: 新中国的成立,震撼了世界,各国不得不考虑与中国的关系,当时出现了不同的表现:有的国家立即伸出友谊之手,有的国家心存疑虑、拭目以待,还有的国家采取了敌视的态度,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新中国是如何跨出国门、走向世界的?新中国的外交之路又经历了怎样的风风雨雨?
新中国成立到50年代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末 中国的外交历程 从60年代末到70年代末期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 90年代 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方针不结盟政策国际关系的变化和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而发生变化的因此中国的重大外交举措与世界局势的变化息息相关.材料一 1949年6月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指出:“一边倒,是孙中山的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的二十八年经验给我们的,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四十年和二十八年的经验,中国人民不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就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绝无例外。”
材料二 1949年10月,新中国政府宣布:“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关于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材料三 (1949年12月、毛泽东访苏)主要任务有两个:一是参加在莫斯科举行的斯大林70寿辰庆典,同斯大林会谈有关两国关系问题及其他问题;二是处理1945年同苏联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这个条约是二战后,美、苏、英三国首脑背着中国所达成的有损中国利益的《雅尔塔协定》的产物。……(1950年2月)两国外长正式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关于中国长春铁路、旅顺口及大连的协定》(即由中苏共管改交中国,修正了《雅尔塔协定》)以及《关于苏联贷款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协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史》请回答:

(1)材料中涉及的是新中国建国之初的什么外交政策?

(2)该外交政策是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提出来的?有什么历史意义?

(3)怎样评述该政策? 关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①要求学生结合教材内容,掌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的概念和内涵,弄清措辞上的变化。
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本课的重点内容,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把握:背景、提出、内容、特点、意义等。
③学以致用,引导学生质疑:”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建国初的”三大政策”相比有哪些不同?  材料:(万隆会议)会议发言中,大多数代表都谴责殖民主义、种族主义,但由于受到美国的挑拨,有一个国家的代表团团长诬蔑共产主义是“新式殖民主义”;还有一个国家的代表团团长也声称,亚非人民当前的任务不是反对殖民主义、争取独立,而是同美国联合起来,反对共产主义。1.如果你是中国代表团的成员,面对这种变化,你有哪些感想,你会采取什么对策?
2.当时周恩来总理提出了什么方针?这对会议起到什么作用?简要说明“万隆会议”对当时中国的外交所起的作用。关于”求同存异”外交政策的调整
这一目内容根据说明要求作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要求学生自学。因此课堂上可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讨论、交流来解决下列问题:①新时期调整的外交政策是什么? ②新时期外交政策调整的原因有哪些?③新时期外交政策调整的依据是什么?④为什么说新时期外交政策已经成为新时期中国的基本国策?关于不结盟政策长





时外交的突破历史的瞬间 永恒的记忆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潇洒而豪放的大笑,被西方媒体描述为:“震碎了议会大厦的玻璃!”为什么乔冠华部长会如此开怀大笑?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
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
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并立即把蒋介石集团代表从联合
国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 (1)中国是联合国创始国之一,也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对联合国的筹建和成立做过重要贡献。(2)新中国初期美国实行扶蒋反共政策,一方面对新中国从政治、经济和军事上实行孤立、封锁和包围。另一方面在国际舞台上打压中国的外交空间,支持蒋介石集团非法占据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致使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长期得不到恢复。 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为什么用“恢复”?而不用“加入”之类的说法?打了折扣的和平理想结合教材与毛泽东的话思考: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的一
个重要的外部因素是什么?毛泽东明确表示,要去,为什么不去?这是
非洲黑人兄弟和中小国家用轿子把我们抬进联合
国的,不去就脱离群众了。 要在国际外交舞台上取得成功的重要的内在因素是什么?另外: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美国对华政策发生 了微妙的变化。中国决不允许在联合国出现“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的局面。
这是尼克松政府在联合国制造“两个中国”阴谋的大暴露。
对此,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绝对不能容忍,并且坚决反对。
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两个中国”,只有一个中国,就是中华人
民共和国,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假如你是当时外交部发言人,
对于美国提出的“双重代表权”方案,
你作何回应? ……联合国没有中国的参加就没有代表性,解决不了世界上任何重大的问题;……中国的参加使联合国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联合国 ……
——1971年致中国代表团的欢迎词
“在联合国这样一个普遍性最为广泛的国际组织里,中国代表团受到如此热烈的欢迎,那当然是对我们的国家、对中国革命的胜利的肯定。我们代表这样一个伟大的国家,当然觉得很荣幸、很骄傲,但我们更多地想到的是这一时刻的重大意义。美国操纵联合国搞强权政治,围墙中国围堵了20年,到这个时候彻底失败了。中国的地位获得极大的提高,在深度和广度上的影响也更大,分量更重了。国际形势从这个时候开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1971年乔冠华团长在联大上的讲话 请问:从上述材料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破冰之旅—尼克松访华(1972年2月21日)“总统先生,你把手伸过了世界上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22年没交往了呵!”
———周恩来“我知道,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时福斯特·杜勒斯拒绝同周握手,使他身受侮辱。因此我走完梯级时决心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尼克松回忆录》中美关系正常化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
请制表完成此过程。美乒乓球队访华1972.21971.71971.4基辛格秘密访华尼克松总统访华
《中美联合公报》中美发表建交公报1979.1中美正式建交1978.12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尼克松回忆录》一九七九年年邓小平访美一九七二年尼克松访华“刀光下”远行中国 3、今天重温《中日联合声明》,你有何感想?中日关系重焕生机“在动荡的世界形势下,
应该加速实现同中华人
民共和国的邦交正常化
强有力地开展和平外交。”
——田中角荣1、直接促使田中首相要加速
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原因是什么?
2、此行的目的为何?国家间之所以出现分离聚合、亲疏冷热的复杂关系,主要是由各国 的决定的。各个主权国家因其 的变化而导致对外政策的变化,这必然对国际社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使原来的国家关系发生相应的变化。 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探究一:结合历史如何展望中美关系? 探究二:如何理解中日关系历史与希望并存?胡锦涛会见日本前首相桥本胡锦涛与美国总统布什谢谢大家! 1、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课程标准内容学习要求
了解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及重大外交活动:新中国第一次建交高潮、《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及其意义、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亚非万隆会议及其意义;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及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一、教学要求及说明
感受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外交风范,体会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促进人类和平与进步的重要价值,感受新中国为建立平等、和谐的国际新秩序做出的巨大贡献,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说明
教科书中三个子目内容构成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概况:新的外交方针、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新的外交政策指导下的外交活动。
“新中国第一次建交高潮”作为课标要求,补充为学生课堂学习内容。 1、通过新旧中国外交政策的比较,培养学生认识、鉴别历史知识的能力和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2、充分利用各种形式的课程资源,增强历史的生动性和鲜活性,引导学生用发展的眼光来学习中国外交史,从世界的角度来认识中国,用中国的眼光来观察世界。
3、以学定教,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储备,通过自主、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习惯,尽量避免教师单纯讲授的做法。二、教学理念①新中国成立的国际背景。
②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另起炉灶” “一边倒”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③签定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④在了解了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的基础上,比较新中国和旧中国外交的本质区别。⑤小组合作学习:概括新中国成立时国际局势的主要特点,分析新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的必要性.(1)新中国的外交政策三、教学设计
(3)走向国际舞台

①了解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召开的背景、主题、特点、内容、影响等。 建议讲清两点:第一,中国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出席会议,说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第二,中国在这两次会议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促进会议的成功. ②创设情景化难为简,让学生作为当事人角色走入历史深入其中来思考。讨论解决问题。3、今年正好是亚非万隆会议五十一周年,可补充相关时事,如胡锦涛主席出席纪念活动并发表重要讲话。联系实际,可以增强历史的时代感。老师要补充材料,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课后探究
如何看待评价新中国初期“一边倒”的外交战略?
(1)“一边倒”的外交方针是不是“闭关锁国”?
(2)“一边倒”的外交方针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3)你认为新中国初期我国外交应当是联合苏联还是应当依附美国?还是应当走中间道路?
1.教师要向学生强调国际形势的错综复杂、风云变幻,作为一个大国和国力相对薄弱的国家,进行外交活动是相当艰难的。在此基础上,介绍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的外交思想或外交生涯。通过学习探究,了解这些领导人身上所表现出的外交智慧,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和人生成长方面的启迪。四、教学建议:2.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思考,联系近代中国的屈辱外交史与新中国的外交成就,得出“弱国无外交”的道理,增强振兴中华民族的使命感和责任心。3.进行问题教学,使学生积极思考探究。
4.教师可以布置一些思考探究的题目,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习惯,尽量避免教师单纯讲授的做法。 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课程标准内容一、教学要求及说明
知道不结盟政策是中国新时期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具体表现;列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认识改革开放后中国外交努力的国内、国际意义。
体会中国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增强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做贡献的理想和国际意识。学习要求 “外交政策的调整”一目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说明 1、引导学生用发展的眼光来学习中国外交史,从世界的角度来认识中国,用中国的眼光来观察世界。建议教师把中国改革开放的实际放到世界国际关系变化的大背景中,实现中外相通。二、教学理念 2、发挥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精神,这一课的内容就时间跨度小,时事性较强,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自学来完成的。教师可适当地在课前布置作业,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外交政策做了哪些调整?这些调整对新时期外交的发展有什么影响?”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又可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活跃的多边外交: 通过使用教材上的图表、照片,看图说史得出:
1、全面参与联合国的各项事务。
2、倡导召开了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首脑的历史性首次会晤。推进新型区域合作基础: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开展多边外交
成就: ①积极参加亚太经合组织的各项活动。
②倡导和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影响: 丰富了由中俄两国始创的以结伴而不结盟为核心的新型国家关系,提供了大小国家共同倡导、安全先行、互利合作为特征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对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课后探究:
同以往相比,我国在新时期所奉行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具有哪些特点?四、教学建议1、本课教学中要充分挖掘蕴含在历史事件中的巨大精神财富。要把改革开放以后的外交政策的调整放到世界国际关系发展变化的大背景中去思考;用发展的和联系的观点了解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中国和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的关系。
2、充分利用课程资源:照片、数据、图表、地图等,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有条件的地方可播放电视专题片《新中国外交风云录》加深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3、采用问题教学法,通过设计几个问题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在思考中进行比较分析,拓宽思维。如新时期的外交成就与新中国成立后前30年外交成就相比,有哪些特点?这样可以把第五专题三课内容串联起来,建立起整体概念,又可以加深对本课内容的理解,更进一步认识到中国进入新时期外交工作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由此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4、通过对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领导人的外交思想或外交生涯学习探究,了解这些领导人身上所表现出的审时度势的外交智慧,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和人生成长方面的启迪。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