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 课件(共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6课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 课件(共3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2-23 15:13: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2张PPT。第16课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丘吉尔与“铁幕演说”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德国的分裂与两大集团的对峙导入修建中的柏林墙返回丘吉尔与“铁幕演说”美军航母和侦察机美国陆军 美国今天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它更强大了。……这
意味着,我们拥有这样的力量,就得挑起领导的担子并承担责任。
——杜鲁门美国全球军事部署图(大图)斯大林杜鲁门苏联红军 美苏两国领导人杜鲁门和斯大林之间存在严重的猜疑和不信任,夸大了对方
对本国的威胁,也加剧了美苏两间的冲突与对抗。丘吉尔在杜鲁门的陪同下前往富尔敦发表演说“铁幕”一词的由来
1946年,英国前首相丘吉尔访问美国,在富尔敦发表演说,称苏联进行扩张,“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为“冷战”的兴起推波助澜。返回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杜鲁门在国会发表“冷战”演说 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在国会发表咨文,要求美国援助“受到共产主义威胁的希腊和土耳其”,并且宣称,美国要在世界一切地方与苏联和共产主义对抗,此即“杜鲁门主义”。它的出台,表明美国公开放弃同苏联合作的政策,标志着“冷战”的正式开始。马歇尔 “杜鲁门主义”提出后不久,
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了援助西
欧的“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
计划”。这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
大规模运用。马歇尔计划的提出杜鲁门总统签署“马歇尔计划”马歇尔计划的大规模实施美国援助欧洲的物资通过飞机将援助物资空运到西柏林返回德国的分裂与两大集团的对峙 为了遏制苏联,加强对西欧的控制,在美国的策动下,1949年4月4日,美国、加拿大、英国等12国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宣布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 -- NATO),简称北约。 图为签约会场。 经过5次扩大,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已形成了拥有26个成员国的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集团,其边界直接与俄罗斯领土接壤。这是该北约会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 对欧洲或北美一个或数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
——《北大西洋公约》第5条北约首脑举行会议( 2002年11月)参加2002年11月会议首脑合影北约部队北约军事演习北约国家与北约组织现阶段基本框架示意图(2003年底) 1955年,为了对抗北约,苏联、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匈牙利和民主德国签订《华沙条约》,成立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签订华沙《友好合作互助条约》(1955年)华约中的苏军坦克部队华约中的苏军空降兵北约与华约的对峙示意图 返回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