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历史必修二1.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课件(共4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民版历史必修二1.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课件(共4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2-25 08:32: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6张PPT。导入:在金庸的 武侠世界里,总不缺杀气凛凛的武器,如玄铁重剑,倚天剑屠龙刀,金蛇剑……第二课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手工业:指依靠手工劳动,使用简单工具的小规模工业生产。一、 手工业产生及发展1、产生:原始社会晚期,随着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脱离了农业,形成独立的生产部门。
2、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官营手工业、私营(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田庄手工业)。
明代中后期:江南一些私营(民营)手工业部门出现
资本主义简单协作的手工业和工场手工业。
注:明中叶以前,官营手工业占主导;
明中叶以后,私营(民营)手工业占主导。3、古代手工业的三种经营形态政府直接经营、集中、大作坊民间私人自主经营农户的副业武器军用品和官府贵族生活用品民间消费的产品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的产品不在市场流通在市场流通剩余部分出售二、“工官”和“匠户”1、工官制度:
(1)形成:从汉武帝起,“盐铁官营”积极:代表着当时手工业的最高技术水平;局限:课本P11倒数第二段。(官营手工业的经营形式)(3)评价: (2)目的:专门负责制造官府专用和皇帝私用的
物品。代表:西汉的“东西织室”和“三服官”;清代的江宁织造府。(1)概念:中国古代从事手工业的专业人户(2)演变:已有工匠在官营手工业作坊内定期服役的制度匠户往往被官府以强制方式役使工匠被编入专门的户籍(“匠籍”),由专门机构直接管理,世代相袭承担指定的工役匠户制度改为轮班轮作,匠户成为半自由的手工业者废除“匠籍”,匠人获得自由身份2、匠户制度: 人身依附关系的减弱,说明商品经济的发展据记载,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作坊多配有专门“技工学校”,工匠要根据不同的工种接受期限不同的技术训练和学习。秦代《均工律》中就规定“工师善教工,故工一岁而成,新工二岁而成”。由此可知,古代官营手工业( )
A.注重新技术的研究与传承
B.强化了对技术市场的垄断
C.注重保证官营产品的质量
D.具有严密的产品制作工序C古代中国的手工业领先于世界。在古代的中西方交往中,两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丝绸,一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瓷器,五百年前中国的“名片”是茶叶,如果让中国向世界提交一份名片,那么这张名片介绍什么?走进手工业博物馆三、古代中国手工业的成就 展厅一
纺 织 厅 丝绸王国
(二千年前中国的名片) 1、新石器时代:
2、商朝:
3、汉代:
4、唐朝:
5、宋朝:
6、元代:
7、明清: 人工育蚕和丝织技术
有指导蚕桑生产的专职官员
纺织技术发达,长安设“东西织室”
官营纺织业规模大,私营纺织作坊兴起
棉花种植及棉纺织技术推广到闽、粤
黄道婆创新式纺车,推广织造技术
鼎盛时期,苏州、杭州成丝织中心,纺织手工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手工工场、雇佣关系)(一)纺织业的发展阅读课本P12-P13,概述纺织业的发展历程。骨机刀绞纱棒经轴骨提梭形器骨 针新石器时代的简单纺织工具桑蚕丝商朝甲骨文文中的奥秘
——中国是最早养蚕和织造丝绸的国家解说语:1972年在中国湖南省长沙马王堆汉墓 一号墓出土,国家一级文物,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面料为素纱,缘为几何纹绒圈锦。素纱丝缕极细,共用料约2.6平方米,重仅49克,还不到一两。可谓“薄如蝉翼”、“轻若烟雾”, 且色彩鲜艳,纹饰绚丽。
它代表了西汉初养蚕、缫丝、织造工艺的最高水平。 汉 朝
令世界惊叹素纱
襌衣 南宋棉毯 棉毯出土于浙江兰溪县一座南宋墓葬里。它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棉毯,长2.51米,宽1.16米,经纬条线一致,两面拉毛均匀、细密。 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也。
——清·王应奎《柳南续笔》明代的团龙袍料清代的寿字图丝织品《周礼》中将妇女纺织生产称为“妇功”,并将之与王公、士大夫、百工、商旅和农夫并列。这说明当时( )
A.纺织业在社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
B.男女平等,妇女的作用受到重视
C.纺织业由国家经营管理,地位高
D.主张实现多种经济形式均衡发展A 展厅二
冶 金 厅青铜器展区冶铁技术展区(二)先进的冶金技术
1、原始社会晚期:
2、商周:
3、春秋晚期:
4、战国:
5、西汉:
6、东汉:
7、南北朝: 掌握冶铜技术
青铜铸造繁荣(司母戊鼎等礼制器皿)
人工冶炼铁器
炼钢和淬火工艺
铁业官营
杜诗发明水力鼓风冶铁
灌钢法①燃料变化:
②供风技术:阅读课本P13-P14,概述冶金业的发展历程。司母戊鼎1.33米司母戊鼎是目前已发现的中国古代形体最大和最重的青铜器,在世界上也是仅见的,反映出商代青铜冶铸业具有极高水平。鼎重832.84公斤精品欣赏展品1号1.1米四羊方尊精品欣赏商晚期的贮酒器。原器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是我国现已发现的较大的方尊。此尊造形简洁优美,采用线雕、浮雕手法,把平面图像与立体浮雕,器物与动物形态有机的结合起来。整个器物用快方法浇铸,一气呵成,鬼斧神工,显示了高超的铸造水平。在商代的青铜器方尊中,此器形体端庄典雅,无与伦比。羊在古代寓意吉祥,四羊方尊以四羊、四龙相对的造型展示了酒礼器中的至尊气象.被誉为青铜器“十大国宝”之一。展品2号三星堆青铜器(商代)展品3号展品8号1.唐朝李贤在《后汉书》注文中说:“……者为排以吹炭,令激水以鼓之。”这里描写的生产工具的主要功能是
A.灌溉 B.排涝
C.冶铁 D.挖煤C2.中国的青铜器之多之重要,在世界上是少有的。古书说:“国之大事,在祀在戎”。从下面的几幅青铜器皿图片可以看出,当时我国的青铜器主用于???????????????????????????????

A.农具和酒器? ?????? B.礼器和兵器? ??
?? C.礼器和用具?? ?? D.兵器和农具B 展厅三
陶 瓷 厅(三)陶瓷业的成就 陶器出现(彩陶、黑陶)
陶向瓷过渡
瓷器生产成熟,烧制出青瓷
烧制出白瓷
独立部门,南青北白;唐三彩、釉下彩绘
瓷窑遍地,出现五大名窑(汝、哥、定、钧、官)
制瓷中心景德镇, 出现青花瓷
粉彩瓷;珐琅彩 ,瓷都“景德镇”(陶是源,瓷是流)阅读课本P15,概述陶瓷业的发展历程。china=中国来啊,观赏这件瓷器,吸引我的是它的绚丽,
它来自一个新的天地,从未见过如此优美的艺术。
多么诱人,精致超俗,来自中华,它的故土
——十八世纪法国赞美中国瓷器的诗歌 瓷器王国
(一千年前中国的名片)古人的智慧
新石器时代
陶 器 gui
古人温酒用的陶 鬶
(2004年出土于湖州
千金塔地遗址)甘肃考古学家发现了一套2800年前古人类所用的陶制烹饪器具,其中一为陶锅,另一为放置在锅上用来蒸东西的笼屉(即为史书中记载的“甑”)中国首次发现古人类用于蒸制食品的套装陶器新石器时代出现陶器白瓷公道杯青瓷熊形灯东汉技术趋于成熟 解说语:唐三彩是一种盛行于唐代的陶器,以黄、白、绿为基本釉色,后来人们习惯地把这类陶器称为“唐三彩”。她以造型生动逼真、色泽艳丽和富有生活气息而著称,同时还吸取了中国国画、雕塑等工艺美术的特点 。唐三彩的生产在中国已1300多年的历史。色 彩 绚 丽
唐三彩白瓷碗青瓷莲花盏托 原始青瓷瓷器唐代:南青北白两大系统汉朝 唐 代
釉下彩绘
瓷水盂夺得千峰翠色来君家白碗胜霜雪河南官窑浙江龙泉(哥)窑河南汝窑河北定窑河南钧窑宋朝:制瓷技艺大放异彩,名窑不断涌现 五大官窑之精品瓷器元代景德镇,全国制瓷中心(青花瓷器)【元】青花鱼藻凸花牡丹大盘【元】景德镇窑青花缠枝牡丹纹瓶瓷器清朝雍正粉彩蝠桃纹瓶 介绍解说语:粉彩瓷又叫软彩瓷,是景德镇窑四大传统名瓷之一 。出现于康熙晚期,至雍正王朝达到历史上最高水平。粉彩瓷艳丽清逸、色调柔和,所绘花鸟虫鱼形态逼真,其精者甚至到了“花有露珠,蝶有茸毛”的程度,充分反映了雍正时期制瓷工艺的精致细美。5.一艘明代沉船在广东澳岛海域被揭开尘封数百年的面纱。以下文物哪些不可能从该船上发现
A.青瓷 B.青花瓷
C.白瓷 D.粉彩瓷D四、古代手工业的主要特征:技术水平生产结构经营形态中国古代手工业长期领先世界,甚至远销各国手工业生产部门不断增加,劳动分工越发细致官营、私营、家庭手工业并存文化内涵传承了中华民族千年的传统文化与工匠精神 训练一:《国语·晋语》中说:“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这一材料说明西周时期( )
A.民营手工业得到迅速发展
B.家庭手工业是主要经营形态
C.手工业开始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
D.手工业被官府垄断D 训练二:明中期后,私营手工业在许多行业取代以前占主导地位的官营手工业。这主要是因为
A.官营作坊产品有限
B.私营作坊工人增加
C.资本主义的萌芽
D.商品经济的发展D3、《景德镇陶录》记载:“景德……业制陶器……四方远近,挟其技能以食力者,莫不趋之若鹜。……景德镇属浮梁之兴西乡……以致陶之业、陶之人,及陶中所有之事,几皆半于浮。”材料表明当时景德镇(  )
A.出现靠出卖劳动力谋生的群体
B.制瓷业开始兴起
C.为了谋生,全员参与瓷器生产
D.私营手工业产品已占领整个市场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