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0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08-10-09 19:06:00

文档简介

知识与能力
简述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
简述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史实。
根据一大的主要内容、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出现和课外知识等,初步认
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意义,提高史论结合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根据教师拟好的专题,自由组合、选题,随即开展资料收集、分析工作,
以在课堂上发表观点,增强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选取优秀影视片片段或有代表性的图片等各类资料,运用多媒体手段再现
历史画面,增强感性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五四运动基本史实的学习和讨论活动,帮助学生初步理解五四精
神,激发其学习五四青年彻底的不妥协的爱国精神,学习他们站在时代的前
列,不畏强权、勇于斗争、敢于承担历史重任的优秀品质。
通过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等史实,初步认识中
国共产党的成立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希望和光明,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与
敬仰。
教学内容分析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学习板块的概述部分为我们讲述了四个问题:
第一段说明了时代背景;第二段指出了兴起的标志;第三、四两段介绍了兴起
的表现;第四段的最后为我们展示了革命的前景。
本课的标题取名为“伟大的开端”,意在说明: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
立是中国革命史上的里程碑事件,它们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篇章,改变
了20世纪中国的命运。课文主要通过两个子目来加以阐述:“五四风雷”——标
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工人阶级
登上政治舞台,这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阶级基础和思想基础。 “中国共
产党的诞生”——是中国革命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
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20年代初出现的中国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正是中国
共产党成立的一个必然结果,也是中国革命出现新面貌的一个重要表现。
[五四风雷]
课文着重说明了三个问题。
1.五四运动的导火线。
1919年初巴黎和会召开,作为战胜国参加会议的中国政府提出了收回国家
主权的正义要求,却遭到列强拒绝,特别是列强关于山东问题的处理方案,震惊
了中国人,由此引发了五四爱国运动。课本小字部分介绍了山东问题的由来。
2.五四运动的过程。
爆发。,月4日,北京学生举行了集会、游行等抗议活动,运动爆发。巴黎
和会外交的失败点燃了中国人民心头压抑已久的怒火,北京的爱国学生走在了
最前列。各地学生纷纷响应,爱国浪潮席卷全国。
发展。6月5日,上海工人举行了声援学生运动的罢工斗争,工人阶级开始
登上历史舞台。全国各地工人纷纷响应,商人也纷纷罢市,运动进入了新的阶
段,重心和主力也发生了转移。
初步胜利。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斗争,五四运动取得了两项成果,曹汝霖等
被罢免职务,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3.五四运动的意义。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它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准备了阶级基础和思想基础,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它彻底地不
妥协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精神永远激励着中国人民继续前进。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课文从三个方面介绍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诞生时机的成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先进的知识分子和工人群众力量
结合和共产党早期组织的相继建立,为中共的诞生提供了思想基础、阶级基
础和组织基础。因此,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时代的产物,是中国历史发展的
必然。
2.诞生的标志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课文首先介绍了
一大召开的时间、地点和与会主要人员,然后介绍了一大的主要内容。会议确
定了党的名称、奋斗目标、当前任务,选举了领导机构成员,正式宣告了中国
共产党的成立。
3,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革命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给中国
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从此,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
[工人运动的高潮]
这是自19世纪中期中国工人阶级产生以来,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出现的第一
次高潮,是中共成立后中国革命出现新面貌的重要表现之一。
由于本子目在课文中以小字形式出现,可不作为必学内容。课本首先强调
指出1922—1兕3年的工人运动高潮的出现,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结果;然后
以“安源路矿工人罢工”和“京汉铁路工人罢工”为例,介绍了当时的罢工斗
争情况,突出说明了中国工人阶级具有顽强的斗争性,但中国革命的敌人也是
强大的、异常残暴的。
重点难点 重点是初步理解五四精神和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激发学生学习五四青年优秀的精神品质,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与敬仰;同
时,了解关于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共一大的一些基本史实。难点为初步理解五四
精神和认识中共成立的伟大意义,并将它们融入到内心世界。知识与能力
知道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
和作用。
列举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了解他们
对新文化运动的贡献。
过程与方法
阅读新文化运动时期有关作者的作品,开展读书报告会,培养学生良好的
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客观地评价新文化运动,学习正确分析历史事件的方法。
情痞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以及新文化运动的情况,能以
陈独秀等人为榜样,具有勇于创新、不瞿艰难、坚定改革信念、不惜为思想解
放运动而献身的精神。
教学内容分析
辛女革命后,中国出现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在
陈独秀、胡适等人的带动之下,新文化运动起到了“开民智”的作用,解放了
人们的思想,为以后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提供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
本课主要讲述了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情况,主要内容有陈独秀创办《新青i
年》;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口号;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用1F
白话文代替文言文;陈独秀提出“文学革命’’的口号;鲁迅发表第一篇白话小:
说(狂人日记》,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障独特创办《新青年)]
新文化运动产生的背景:辛亥革命以后,中华民国建立,但袁世凯篡夺了
辛女革命的成果,民主共和制没有真正实现,在北洋政府的统治下,中国社会
仍是一片黑暗。一些先进的知识分于在参照西方国家的经验之后,认为中国也
要有一个“文艺复兴”运动,必须在思想文化领域中掀起一场革命,与封建思
塑文化进行斗争,以解放人们的思想。
新文化运动中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人物是陈独秀。1915年9月,他在上海创
办(新青年》杂志,这是新文化运动发起的标志。 《新青年》原名(青年杂
志),改为《新青年》是希望这本杂志如同青少年一样,给社会注入一股新鲜
直液,振奋人心,鼓舞人们参与这次的运动。
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的大旗,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与愚昧;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和白话文,反对旧文学和文言文。此
外,还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把斗争的矛头对准代表封建专制制度和
旧礼教、旧道德的孔子学说。新文化运动的性质在前后期各有不同,前期是资
产阶级领导的世界资本主义文化运动的一部分,它冲击了封建思想对人类的束
缚,以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学说、 “个性解放”思想以及进化论观点为指导,是
资本主义旧民主主义的文化运动。后期由于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中国兴起了
以维护十月革命和拥护马克思主义为主要内容的共产主义思潮,新文化运动成
为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宣传马列主义为中心的文化运动,并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在思想和干部上做了准备。陈独秀、李大钊等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后来成
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
小字部分中提到了双簧戏故事,这是在新文化运动初期文化界十分轰动的
大事。原因是新文化运动开始时如平地一声雷,众多文艺界人士纷纷支持而声
势浩大,但是反对派的反对之声十分微弱。为了加大新文化运动对旧文化的抨
击力度,饯玄同和刘半农就商量一起来造一个反面的“响儿”。钱玄同的古文
功底十分深厚,于是他便化名“王敬轩”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一封用文言文
写成的信,罗列出文言文的种种优势并对新文学加以污蔑。刘半农紧接着在下
一期的《新青年》上发表了对“王敬轩”的万言复信,以白话文的形式将王的
言论一一痛斥。这种情况十分少见,立刻引起了广泛的重视,量终新文学战胜
了旧文学,新文化运动的影响空前扩大。
新文化运动的意义十分深远,它是中国近代的一场思想启蒙运动,激发了广
大青年追求新思想、新文化的热情,促使人们冲破落后封建思想的罗网,探索救
自救民的新出路。这场声势浩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很快席卷了整个中华大地。
[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胡适是资产阶级文化的代表,虽然他在后期背离了新文化运动的主旨,但
在新文化运动前期,他倡导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推动了文学革命的开展。
胡适1910年赴美留学, 《新青年》问世不久,正忙于赶写毕业论文的他,
抽时间翻泽了一篇俄国小说《决斗》,发表在《新青年》第二卷第一号上,这
是《新青年》发表的第一篇白话文。1917年回国以后,胡适陆续在《新青年》
上发表倡导文学改良的文章和通讯,成为《新青年》颇有影响的重要撰稿人之
一。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第二卷第五号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
一文,提出了“文学改良”的八项主张,即:一须言之有物,二不摹仿古人,
三须讲求文法,四不作无病呻吟,五去烂调套语,六不用典,七不讲对仗,八
不避俗宇俗语。
· 新思潮、新文学的反封建内容需要新的形式去适应,以便于它的表达和传
播,因此白话文的提倡在当时是十分有意义的。19.18年后, 《新青年》和新文
化界都比较普遍地使用白话文,有力地促进了新思想、新文学运动的开展。
1924年,胡适作了答章士钊的一首涛: “但开风气不为师,龚生此言吾最
喜。同是曾开风气人,愿长相亲不相鄙。”虽是应酬之作,但其中的“但开风
气不为师”是胡适在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的地位和价值评估的自我写照。
[新文学的巨匠——鲁迅]
鲁迅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一生都站在反帝反封建
斗争的最前沿,用犀利的文字猛烈地攻击了封建旧礼教、旧传统,是新文化运
动的卓越代表。
1918年5月,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狂人日记》,这是他的第一篇白
话文小说,也是他开始用鲁迅的笔名射向封建礼教的第一枪。在文中,鲁迅借
着·狂人”的口,惯怒地揭露了延续数千年的封建礼教的真面目: “我翻开历
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一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
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
人’!”鲁迅以深邃的思想,沉痛地揭露了封建伦理的根深蒂固和害人之深:
“他们可是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师生仇敌和各不认识的人,都结成一伙,互相
劝勉,互相牵制,死也不肯跨过这一步。” “他们会吃我,也会吃你,一伙里
面,也会自吃。” “四千年来,时时吃人的地方,今天我才明白,我也在其中
混了多年。”鲁迅对那些维护封建礼教的人予以警告说: “你们立刻改了,从
真心改起。你们要晓得将来是容不得吃人的人。”
(狂人日记》是一篇对封建礼教的控诉书,是一把击中封建礼教的匕首,
它号召千百万人民起来与之进行斗争。从此以后,打倒“吃人的礼教” “救敷
孩子”成为人们的口头掸。
重点难点 重点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难点是新文化运
动的意义。 “五四”前夕的新文化运动,一般被称为启蒙运动。启蒙运动是反
封建的产物。为了铲除封建社会给人们造成的愚昧、启发理智,上升期的资产
阶级需要一个思想上的启蒙运动。(“启蒙”二字也就是启封建之蒙的意思)新
文化运动正是中国近代的一场声势浩大的思想启蒙、解放运动,为中国社会日
后的发展提供了思想基础。知识与能力
了解国民革命时期黄埔军校的创建和北伐战争两个历史事件,通过丰富的
联想,再现历史事件的时代背景和基本过程,感知大革命的时代特征。
识读“北伐战争进军形势图”,讲述英雄故事,加强对北伐战争过程的
感性认识。
通过对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背景及其政策的了解,初步认识南京国民政府
的本质。
过程与方法
利用教科书的小宇、史料、形势图及人物肖像图等,有条件的还可以利用
一些其他教学资源,充分展现课文中历史事件及历史人物的活动,使历史知识
生动鲜活起来,以利于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创设逼真的历史情境让学生感悟
惊心动魄的大革命时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讲述大革命时代英雄们摧毁旧社会的壮烈之举,使学生认识到先烈们
的壮举是顺应时代发展、敢为人先的英勇行为,培养学生立报效祖国志、做现
代文明人的情感。对南京国民政府的本质做出正确判断。
教学内容分析·
1924—1927年的历史是北洋军阀势力走向没落和国民大革命兴起、发展到
最后失败的历史。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认识到,只有团结一切可以
团结的力量,才可能把中国革命引向胜利;这一时期,孙中山革命实践的屡屡
失败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他深切感到改组国民党、寻求新的革命道路的重
要性。这样,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召开,正式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
现。国共合作的革命统一战线形成以后,反对北洋军阀、打倒列强的国民大革
命就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了。教科书选取了国民革命中最具代表性的两个历史
事件——黄埔军校的创露和北伐战争,生动地向学生展示了大革命时代。教科书
最后对大革命失败的原因及结果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和介绍。
[黄埔军校的创藕]
教科书从军校的创办及性质、军校的特点、军校对革命的贡献三方面介绍了
这所特别的军事学校。
军校的创办及性质。黄埔军校是国共合作后创办的一所革命军校。在苏联的
帮助和中共的建议协助下,孙中山于1924年5月在广州市郊的长州岛上创办了
“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人们习惯上称之为“黄埔军校”。孙中山任黄埔
军校总理,廖仲凯为党代表,蒋介石为校长,军校直属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
苏联向孙中山介绍了苏联红军的组织制度和军事训练等方面的经验,井选振了一
批有丰富经验的军事干部组成顾问团来协助办学,还给予了资金、武器等方面的
物质援助,仅开办经费一项就达200万卢布的现金。中共抽调了优秀的共产党员
到军校做教官,帮助军校建立了一整套政治工作制度,振遣周恩来担任政治部主
任,并选派优秀党团员报考军校。所以黄埔军校是国共合作之下的一所军事学校。
军校的特点。军校最大的特点是把政治教育提到和军事训练同等重要的地
位,尤其注意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和革命精神。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的
演讲中说: “我们今天要开这个学校,是有什么希望呢 就是要从今天起,把革
命的事业重新来创造。” “今天在这地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
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使学生“不仅知道枪是怎样放法,而且要知
道要向什么人放。”军校政治教育大纲规定的政治课多达26门,包括三民主义
浅说、社会主义原理、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史、苏联研究等。
军校的贡献。黄埔军校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政治和军事人才。从1924年
1月到1927年的三年中,军校共招收了六期学员1.2万多人,培养出了一大批
政治军事上的人才,井成为国民革命军的骨干和中坚力量。在北伐战争中,黄埔
军校立下了赫赫战功。
[·光荣北伐武昌墟下”]
教材从以下三个方面讲述了北伐这插国民革命的高潮性事件。
北伐的主体及对象i北伐的主体是广东国民政府懂导之下的国民革命军。国
民政府是1925年6月14日在广州成立的一个革命政府,汪精卫任主席。国民政
府成立后将黄埔学生军和驻扎广东的各省地方军队统一编为国民革命军。北伐战
争的直接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股军阀势力。1926年春,在帝国主
义的撮合下,直系军阀吴佩孚和奉系军阀张作霖不计前嫌,停止混战,组成直奉
联军,攻打“南北二赤”, “南”即广东国民政府, “北”是冯玉祥领导的国民
军。1926年夏,在张作霖的进攻下,冯玉祥被迫擞出北京、天津,退往西北。
在南方,吴佩孚进攻湖南,攻打唐生智,打算以湖南为基地,会同东南五省的
军阀孙传芳等,圃攻广东革命根据地。形势的变化,要求国民政府先发制人,
出师北伐,井呼应国民军,粉碎直奉军阀的联合进攻,进而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
军阀在中国的统治,夺取国民革命军在全国的胜利,统一全中国。
北伐的战略方针和叶挺独立团的作战。在北伐面对的敌人中,张作霖实力
最强,拥兵30万,称霸北方;吴佩孚立足中原,虎视广东;孙传芳盘踞东南,
控制五省。三派军阀之间矛盾重重,不能协同作战。国民革命军总共只有8个
军,10万人,势力范围仅限于广东附近。根据双方力量对比和敌人内部矛盾的
情况,北伐军制定了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敌人的作战方针,即首先向湖
南、湖北进军,消灭吴佩孚,然后挥师向东,消灭孙传芳;最后北上消灭张作
霖。北伐战争的先头部队是叶挺独立团。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的叶挺独立团是以
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为骨干组成的一支队伍。吴佩孚攻打湖南时,独立团即入
湘援唐(生智),揭开了北伐战争的序摹,叶挺独立团成为北伐战争的先锋。随
后,独立团又取得了汀泅桥和贺胜桥战役的胜利,这两场战役是北伐战争同吴
军作战的关键性战役。两战后,国民革命军打开了通向武汉的大门。第四军由
于作战勇敢,屡建奇功,被誉为“铁军”。
北伐的胜利进军。北伐军攻克武汉三镇后,吴佩孚的主力基本被消灭,北
伐军取得子两湖战场的胜利。随后,北伐主战场转到江西,连克九江、南昌,
歼灭孙传芳主力。1927年初,北伐军兵分三路向长江下游推进。2月中,北伐
军攻占杭州;3月中,抵达上海郊区;3月22日,上海工人经第三次武装起义攻
占上海;24日,北伐军攻占南京。国民革命从广东推向长江流墟,沉重打击了帝
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在中国的统治,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的国民大革命。
I寓京国民政府韵成立]
教科书首先介绍了蒋介石发动的四一二政变。四一二政变发生的直接原因
是蒋介石的反动势力急剧膨胀。蒋介石是个野心家、阴谋家。随着北伐的胜利
进军,蒋介石通过中山舰事件和按理党务案夺取了党政军大权,成为反对革命
的实力派人物。他主动卖国求荣,求得了帝国主义对他的支持,大买办、大地
主、大财姆也积极支持蒋介石反共的政策,不断为他提供巨款。四一二政变的
核心内容是通过暴力手段,进行“清党”反共活动,政变前后,共产党人和革
命群众300多人被杀,500多人被捕,流亡失踪5000多人。上海总工会委员长
汪寿华,中共江苏省委领导人陈延年、赵世炎等在政变中相继被害。四一二政变
后,蒋介石在南京另立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和中央军事委员会,并于4月18日
成立了与武汉国民政府相对立的南京国民政府。这是一个在屠杀革命人民的血
泊中建立起来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的反革命政权。它对内发布的第一号命
令就是“清党”,通缉著名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等190余人。四一二政变标i
志着中国革命形势的重大变化,白色恐怖再次笼罩了中华大地。蒋介石右派集团i
公开投入帝国主义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怀抱,成为革命的凶恶敌人。第一次国:
共合作全面破裂,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了。 ;
重点难点 本课重点是让学生全面了解国民大革命中的两件重大事件,即
黄埔军校的创建和北伐战争。本课难点是让学生初步学会阅读“北伐战争进军
形势图”和理解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南京国民政府是一个什么样的政府。南京国民政府是蒋介石
在屠杀革命人民的血泊中建立起来的,这个政权对内依靠的是大地主、大资产
阶级、大买办阶级,对外依靠帝国主义,执行的是反共、反人民的内外政策,
这个政权执行的是国民党的一党专政。所以,南京国民政府是反共、反人民的
专制政权。第二,北伐战争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为什么说国民革命失败了
呢 这是因为革命阵营内蒋介石等人的背叛,出现了反共反人民的政府;旧军
阀被打垮了,但随之出现了以蒋介石为代表的新军阀,新军阀是帝国主义和地
主阶级、资产阶级和买办阶级的代表者。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没
有完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改变。因此,大革命失败了。知识与能力
了解京师大学堂的创办、科举制度的废除,简洁地说出中国近代教育发端
的基本情况。
知道<申报)和商务印书馆,了解它们的特色和意义。
通过解答“想一想”和材料阅读题,培养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收集有关封建社会学堂、清末明初新式学堂和现代学校的基本情况,将它
们进行比较,谈谈自己的看法。
收集商务印书馆发行的书籍,了解其编印、出版书籍的特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清末民初教育与文化事业情况的学习,了解中国近代教育与传媒事
业正在跟随世界潮流前进和发展,认识到教育改革的必然性,建立大众传播媒
体的重要性以及积极影响,从中感受创办者的开拓敬业和献身精神。
教学内容分析
中国传统的教育与文化事业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位于世界领先地位,
到了近代却渐渐落后了。旧式学堂与科举制度不利于对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没
有现代的传媒手段,也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成熟,因此改革和创新势在必行。
以京师大学堂等新式学堂的建立和科举制度的废除为标志,中国的教育开始步
入近代化; 伸报)和商务印书馆给中国社会的文化事业带来了新鲜的、丰富
的内容,它们是中国近代传媒的先行者,在传媒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I京师大学堂的开办]
课本主要介绍了“京师大学堂”的诞生、地位和影响。
诞生。京师大学堂是在戊戌变法期间由光绪帝正式下令批准设立的。戊戌
变法失败以后,维新派的改革措施几乎全被废除,只有京师大学堂保留了下
来。1912年,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
地位。是近代中国第一所由国家建立的高等学府,是全国的最高学府,也
是全国的最高教育行政机关。
影响。它所倡导的办学思想和办学原则对中国近代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废科举,兴学堂1
在时代潮流的影响下,迫于社会的压力,清政府进行了以制订新学制、开
办新式学堂、废除科举制度为标志的教育改革。
1.新学制的制定。
新学制制定的原因。清朝末年,西学东渐的广泛影响以及当时社会上存在
的教会学校的示范作用,使部分中国人看到了中国教育的落后面貌;中国刚刚
起步的近代工业也迫切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人才;同时,清王朝为了安定人
心,决定在教育上采取一些改革的手法。新的学制由此而生。
新学制的制定和主要内容。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以
教育法令的形式公布了新学制,并在全国施行。该章程对国家的教学体制和新
式学堂做了比较全面、明确的规定。
新学制制定的影响。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各地逐渐建立起各级新
式学堂,清政府也废除了科举制。
2.各级新学堂的开办。课本主要在楷体字部分介绍了新学堂的学习科目。
3.科举制度酌废除。课本强调了科举制度废除的时间,指出这是中国教育
史上的一件大事。
[伸报)的创办
{申报)的创办。在<申报》创刊之前,中国已经有外国人办的报纸。
1872年4月30日,英国商人美查在上海创办(申报)。1909年,中国入席子
佩认购了全部的伸报)股权,全面主持伸报)业务。这样, 《申报)的产
权和管理权完全转归中国人手中。
伸报》的特色。紧密结合生活、商业性质的报纸,内容丰富,新闻量很
大并注重真实性等。
伸报)的影响。 忡报)是中国新闻史上形态最完备的近代报纸,对后
世报业的发展和壮大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商务印书馆的兴办]
商务印书馆的创办和发展。1897年在上海创办,由最初的一个小小的印刷
所发展为中国近代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商务印书馆的出版特色。即以编印新式教科书、工具书和翻译介绍西方的
学术著作为主,出版范围上注重科教类。
重点难点 重点是知道中国近代教育的发端和早期的大众传播媒体产生的
基本史实,了解它们对于近代社会生活的影响;难点是如何让学生比较真切地
感受到这些文化教育事业的变化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认同、
学习先驱者们的开拓创业精神。备课时间:8月7日 教案序号: 2
课题:第2课 劫难中的抗争
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一课时 第 1课时
教材与学情分析:
1、教材: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由分裂走向大治的历史时期。隋朝虽然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的又一次大一统,但后期的残暴统治弄得民不聊生,最终在人民的反抗中土崩瓦解,随后建立的唐朝,其前期统治者认真汲取隋亡的教训,励精图治,施德于民,历数代而至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社会安定,国力强盛,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治世、盛世局面。
本课以唐太宗为中心,以贞观新政为主要内容,展示了初唐政治画卷。
2、学情:通过影视作品,学生对于唐朝有或多或少的了解。对一些历史人物和事件,如唐太宗、魏征、玄武门之变等比较熟悉,可以利用学生的已有认知来协助教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隋末农民起义,唐朝建立,唐太宗即位,唐太宗善于用人、纳谆等内容,培养和提高学生客观、全面、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能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培养和提高学生梳理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能力。
通过对“贞观之治”原因的分析,认识“贞观之治”的实质,从而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隋炀帝残暴致隋迅速败亡;唐太宗知人善任,从谏如流,调整统治政策与民休息。遂成“贞观之治”:两相比较,凸显以德治民,以德治国的重要性。
认识唐太宗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他的所作所为,虽然是为巩固其统治服务的,但合乎潮流,顾乎民意;“贞观之治”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统治比较好的历史时期,它为唐代的强盛和中华文明辉煌灿烂时期的到来奠定了 坚实的基础。
教学重点:贞观新政。
教学难点:唐太宗的用人和纳谏与贞观之治的关系。
教学创意:探讨“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围绕唐太宗用人和纳谭、贞观新政的主要内容及实质等问题开展讨论;以唐太宗和“贞观之治”为题展开辩论,最终对唐太宗这一重要历史人物和“贞观之治”这一重要历史现象做出自己的评价。
教学准备:了解和收集有关隋朝灭亡、唐朝建立和太宗即位的有关资料。
课后记:
教学过程与方法:
【导入新课】:(3分钟)
通过复习提问上节课的重点知识导入本节课。
复习:《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导入:鸦片战争后,列强从中国获得了许多权益,但他们并没有就此满足,中国的劫难仍在延续。
【讲授新课】:(27分钟)
1、 劫难——第二次鸦片战争:
首先要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内容并讨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和目的。让学生认识英法侵略者的丑恶嘴脸以及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性质。从而得出以下结论: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国侵略者不满足既得利益,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侵略权益而发动的又一次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它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性质是一样的。
另外,让学生找一下两次鸦片战争的不同处: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动者是英法联军。
1、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⑴战争经过:指导学生通过辨析历史地图的方法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简单经过。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清线索,沿两条时间线索展开:
①1856年,联军炮轰广州,战争正式开始。——1858年,联军北上天津,清政府与其签订《天津条约》。——1859年,英法联军借口换约闯入大沽口,被清军击退。
②1860年联军借换约受阻出兵,攻占大沽、天津、北京,火烧圆明园,与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
⑵火烧圆明园: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了解“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史实。一方面让学生通过这段惨痛的历史认清:英法侵略者的强盗嘴脸;另外一方面结合小字部分,让学生认清近代中国遭受列强欺辱的重要原因是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所以,通过以下层层递进式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本目的学习。
问题:①圆明园是一座什么样的园林?(清代皇家园林,历经康熙到咸丰六代皇帝的修建。由圆明、万春、长春三园组成,以中国宫殿建筑为主,并仿江南四大名园和欧式建筑,园内收藏甚巨,被称为“万园之园”。)
②侵略者对它进行了怎样的抢掠?(学生通过小字了解。)
③为什么说圆明园的被毁是人类文明的一次浩劫?(圆明园集中外建筑、园林艺术之大成,有“万园之园”的美誉。圆明园内藏有珍宝文物和历代珍贵典籍,是人类文化宝库之一。)
④面对侵略者的野兽行为,清朝统治者又如何对待?(咸丰帝逃到承德,奕忻与英法签订了《北京条约》)
⑤通过“火烧圆明园”这个历史事件,你认为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英法侵略者的强盗嘴脸;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对于以上问题的解决,先让学生读书了解史实过程,然后采用启发、引导式教学方法,鼓励学生通过讨论来阐述自己的看法,并对学生看法给予正确评价。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培养学生敢于阐述自己想法的勇气和能力。强调:《北京条约》的签订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的标志。
2、沙俄趁火打劫:
指导学生掌握“列表法”、“识别历史地图法”,来充分强调沙俄的趁火打劫。对此:
首先,借助《俄国割占中国北方领土示意图》,让学生回忆历史上中俄之间一个平等的边界条约及其简单内容,以此来为沙俄侵占中国领土提供历史依据。中俄第一个边界条约是《尼布楚条约》,它规定了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流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的广大领土都是中国的。
其次,指出: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由于清政府既要面对英法侵略,又要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从而使沙俄在北方有可乘之机,对中国西北和东北的领土进行了大肆的蚕食。
然后,要求学生通过读书找出:“沙俄通过什么办法蚕食中国的土地”?采取先武力强占,然后通过威胁恫吓手段迫使清政府签约的方法。
最后,让学生对照《俄国割占中国北方领土示意图》和《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领土表》来了解沙俄割占了中国哪些领土?面积有多大?割占领土共计150多万平方千米。相当于中国现有面积的5/32;相当于
谈一谈:针对沙俄割占中国领土的史实,谈一谈你的想法。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殖民者的侵略性,也进一步体会国家软弱的危害性。
面对着深重的劫难,中国人民也在进行着不断的抗争。
二、抗争——太平天国起义和左宗棠收复新疆:
1、太平军痛打洋枪队:
面对着外来侵略日盛和清政府的日益腐败,1851年,在广西桂平金田村爆发了洪秀全领导的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指出: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农民起义肩负着反封建和反侵略双重任务。起义军迅速攻占南京并建制,建太平天国,号太平军。面对日益壮大的太平天国运动,清政府勾结洋人组成了“洋枪队”。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太平军痛打洋枪队”的史实。总结:地点——上海及其附近青浦、太仓,浙江慈溪;战果——缴获了大量武器,破敌营30多座,活捉副领队,击毙洋枪队头目华尔;影响——长了中国人的志气,灭了侵略者的威风。
2、左宗棠收复新疆:
⑴背景:要让学生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并没有因战事结束而得到安宁。相反,侵略者的野心进一步大增,开始纷纷将魔爪深入中国边疆地区。对此:
首先,让学生了解当时的边疆危机,特别是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找出:当时的新疆地区面临哪些危机?。
地区 危机
东南边疆: 日美侵略台湾;
西南地区: 英国非法入侵西藏;
西北地区: 浩罕汗国阿古柏入侵新疆;俄英支持阿古柏;俄国出兵侵占新疆。
然后,通过一系列的思考题让学生了解新疆重要的历史地位。思考:①新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千米?蕴藏哪些重要的矿产资源?(160多万平方千米;有煤、石油、天然气)②为什么侵略者会将侵略的矛头对准新疆地区?(侵占中国的土地,掠夺丰富的矿产资源。)
最后,读书了解清政府对此的态度——举棋不定。左宗棠主张坚决收复新疆。让学生找出左宗棠此举的理由:新疆乃中国西北大门,若失则塞外无险可守,塞内险象环生。
⑵经过:对“左宗棠收复新疆”通过两个步骤让学生了解史实。
第一步:军事上,消灭阿古柏,收复新疆大部分。对此,通过以下几个问题进行:①左宗棠采取什么样的战术打败了阿古柏?(“缓进急战”)②收复新疆大部分以后,左宗棠又采取了什么措施?(整军备战,准备进军伊犁。)
第二步:以军事为后盾,通过曾纪泽的外交谈判收回伊犁,从而完成整个新疆的收复。对此,通过也以下几个问题进行:①谈判伊始,俄国的态度怎样?(态度蛮横)②为什么后来俄国转变了态度,归还了伊犁?(左宗棠以武力做后盾,而且誓死收复伊犁——“抬棺出征”)③这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④后来清政府有采纳了左宗棠的什么建议?有何意义?(1884年在新疆设行省。进一步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理和防务。)
⑶意义:指导学生结合课文自己归纳出“左宗棠收复新疆” 的意义,并对左宗棠进行一个正确的评价。左宗棠收复新疆保卫了中国的西北边疆,遏止了侵略者的进一步扩张,有效的维护了中国领土不受侵犯。
议一议:如何正确评价左宗棠?
【小结】:(3分钟)
鸦片战争后,侵略者并没有因《南京条约》的签订而停止侵略中国,清王朝也并没有因割地赔款而获得安宁,相反侵略者得寸进尺。
问:①侵略者又发动的一场战争叫什么?结束的标志是什么?(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北京条约〉)②沙俄也趁火打劫,割占了中国哪些地区的多少领土?(东北、西北;共计150多万平方千米)③中国人民面对侵略采取了哪些抗争?(太平军痛击洋枪队;左宗棠收复新疆)④收复新疆的是清朝哪一位爱国将领?(左宗棠)
谈一谈:学习了本节课,你有什么感受?
【练习】:(10分钟)
一、每课一得:
通过学生阅读了解:哪一些东西可以称之为“文物”?
二、材料阅读:
阅读材料后,结合本课内容,鼓励学生通过讨论解决材料问题。
三、自我测评:
英法联军 火烧圆明园
左宗棠 痛击洋枪队
林则徐 收复新疆
太平军 虎门销烟
四、活动建议:
将本课的活动建议作为课后作业,也作为本学期第一次能力作业。备课时间:10月10日 教案序号:15
课题:第15课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一课时 第 1课时
教材与学情分析:
1、教材:大革命失败后,面对蒋介石的暴力屠杀政策,中国共产党人没有被吓倒,他们总结了经验教训,又继续对中国革命的道路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探索。南昌起义的枪声,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中共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井冈山上的红旗,犹如“星星之火”,燃成了“燎原之势”,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新道路,揭开了中国革命的新篇章。二万五千里长征向世人证明,中国革命的道路虽然是曲折的,但是英勇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一定可以战胜千难万险,让革命烈火熊熊燃烧,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伟大任务。本课介绍了中共在探索革命道路过程中的三个重大历史事件。
2、学情: 学生对于两万五千里长征有一定的了解,因此在讲述这一部分的时候,可以充分调动学生来进行教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简述南昌起义、井冈山会师的故事,认识中国共产党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找到中国革命道路的特殊性所在。
讲述红军长征的英勇故事,指导学生认识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曲折。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南昌起义到井冈山会师,以毛泽东为代裹的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创造了条件。
体会先烈们不畏艰难、勇于献身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学习先烈们排除万难、不断前进的坚强意志。
教学重点:了解南昌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立和红军长征的故事,体会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认识中国革命的特殊历程及艰难曲折。
教学难点:充分认识中国革命的道路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不畏艰难曲折探索出来的,是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之路。
教学创意:革命前辈的英雄故事多是本课的一个显著特点。课前指导学生收集英雄故事,课堂上请学生演讲,但要注意引导学生将所讲的各个故事串在一条历史主线上,即革命先辈们对中国革命道路的不懈探索与奋斗的过程,帮助学生由点到线、再到面地掌握历史知识,以立体地再现历史情景。
指导学生深情地朗诵毛泽东诗词《七律·长征》,加深学生对红军长征的理解和崇敬之情。
课后记:
教学过程与方法:
【导入新课】:(5分钟)
复习:大革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蒋介石发动了暴力屠杀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导入新课: 想一想,大革命中中共扮演了一个什么角色?中共有自己的军队吗?为什么我国将建军节定在南昌起义的纪念日呢?
【讲授新课】:(25分钟)
一、八一南昌起义:
本目要从以下四方面让学生把握课文。
1、南昌起义爆发的历史背景:
历史背景: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反动派暴力清党,以极端残酷的手段镇压革命人民,从1927年3月到1928年上半年,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被杀害达31万多人。
提出问题:你认为从大革命的失败中,共产党人应该吸取什么教训?从大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里,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武装斗争的重要性,为了挽救革命,中共决定用武装起义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
2、南昌起义的过程:
首先,要让学生掌握起义的领导人。指导学生看书: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1927年7月下旬,中共派周恩来担任南昌方面的前敌委员会书记,负责筹划和领导这次起义。7月21日,周恩来由武汉秘密到达南昌。26日,贺龙、叶挺率领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和第十一军第二十四师开进南昌。27日,周恩来召开前敌委员会会议,成立了由贺龙、叶挺、刘伯承等组成的起义总指挥部,部署起义计划。
然后,鼓励学生讲述南昌起义的经过。8月1日2时,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率领党直接掌握和影响的军队两万余人在南昌宣布起义。由于部署严密,对敌军进行突然袭击,仅五个小时的激战,就全歼守敌,占领南昌。起义胜利后,起义部队进行了整编,仍沿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的番号,下辖三个军,任命贺龙为代总指挥,叶挺为代前敌总指挥。一支由无产阶级独立领导的军队诞生了。8月3日至7日,起义部队按照预定计划,相继撤离南昌,经过赣南、闽西,直奔广东潮汕,途中遭到优势敌军围攻而失败。保存下来的部队,一部分进人梅陆丰地区,与当地农民武装会合,另一部分在朱德、陈毅率领下转移到湘南开展游击战。
3、南昌起义的历史地位:
启发学生思考:
南昌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对于中共来说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它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领导的武装斗争,是反抗国民党叛变革命、实施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人民军队的创建。
你能说出:为什么我国将南昌起义纪念日定为建军节吗?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诞生的光荣节日。
4、南昌起义的教训:
简单介绍南昌起义的教训。受俄国革命模式的影响,起义以夺取敌人力量强大的大城市为目标,没有深人农村,发动土地革命,武装农民。
二、革命摇篮井冈山:
结合学生以前的语文知识,让学生掌握井冈山的创立、井冈山会师和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1、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立。
首先,让学生介绍一下井冈山的地理位置。井冈山位于湘赣边界罗霄山脉中段,地势险要,进可攻,退可守;革命群众基础好,敌人统治力量薄弱;远高中心城市,四周都是产粮区,很利于军事割据。指出:井冈山的便利条件是在此创建革命根据地的客观原因。
然后,提出问题:什么原因最终迫使中共决定以井冈山为革命根据地的?直接原因是秋收起义的失利。继南昌起义的失败,秋收起义的失利再次证明了通过城市武装暴动或攻占大城市来夺取革命胜利在中国是行不通的。1927年9月20日,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开始了向井冈山的战略进军。29日,到达江西省永新县的三湾村,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10月3日,毛泽东主持召开前委扩大会议,讨论和决定了在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的决议。27日,部队抵达井冈山的中心茨坪,开始了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艰苦斗争。
2、井冈山会师。
鼓励学生起来讲述:“井冈山会师”。1928年4月底,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留下的部队和湘南暴动后组成的农民自卫军到达井冈山,在宁冈著市与毛泽东的部队会师。
3、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发展。
提出问题: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后,采取什么措施打退敌人的围剿?1928年5月4日成立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后改称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在根据地,红军采用“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迫”的游击战术,多次打退敌军对根据地的围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后来进一步发展为湘赣根据地。
讲一讲:组织学生讲革命故事:“朱德的扁担”。
4、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的影响。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是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它为大革命失败后继续坚持革命斗争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这就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它犹如中国革命的一点“星星之火”,终会形成“燎原之势”。
三、“红军不怕远征难”:
1.红军长征的原因。
让学生说一说:“红军为什么要进行长征”?长征是红军在反击国民党军第五次“围剿”失利后被迫进行的战略转移。
指出:1933年9月,蒋介石在众多帝国主义国家的支持下对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空前规模(美英提供购买军火的贷款,德国七十多个军事专家被聘为顾问,美、英、德、日、法、意等国帮助运辖武器装备。)的第五次“围剿”,企图以“步步为营,节节进剿”的战法,消耗红军主力,从而进一步消灭红军。但是敌人的强大并不是造成红军反“围剿”失利的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由于博古、李德等人执行了王明的“左”倾路线,中共临时中央放弃了红军前四次反“围剿”胜利的经验,实行进攻中的冒险主义,防御中的保守主义,使红军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1934年10月初,国民党已推进到中央苏区的腹地,中央红军即决定主力撤出中央苏区,突围转移,长征开始。
2.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
长征开始后,中共中央继续执行“左”倾错误,使红军蒙受巨大损失,人员由近10万人减少到3万余人。在毛泽东的建议下,红军转兵贵州,强渡乌江,来到遵义。为了总结经验教训,挽救危机中的红军和革命事业,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
提出问题:你知道遵义会议在历史上有什么重要地位吗?它挽救了党和红军,是中共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确保了中国革命沿着正确的航道继续前进。为什么?遵义会议肯定了毛泽东等人的正确军事路线。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了三人军事指挥小组。遵义会议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共中央的统治,是我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会议,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
3.红军继续长征及其胜利结束。
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在党中央的指挥下,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于1935年6月在四川的懋功和红四方面军会合,共同北上。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四方面军等先后到达甘肃会宁,与红一方面军会师。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
组织学生讲述“长征的故事”。《金色的鱼钩》、《一根火柴》等等。
4、长征的意义。
第一,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党中央和红军主力胜利完成战略转移,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扼杀中国革命、消灭共产党和红军的企图。长征保存了革命的骨干力量,构成了以后领导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主干。
第二,长征的传奇故事传遍国内外,表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小结】:(3分钟)
以问题的形式和学生一起重温课本的主要内容。为什么以“八一”作为人民解放军建军节?毛泽东为什么要到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红军为什么要长征?
【练习】:(7分钟)
一、每课一得:
让学生说一说:长征精神对于新时代的中学生有什么意义?
二、材料阅读:
在城市中,敌人的力量强,而农村中敌人的力量相对较弱,并且中国农村人口占人口总数的绝大部分。因此,
三、自我测评:
四、目标:备课时间:9月12日 教案序号: 9
课题:第9课 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
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一课时 第 1课时
教材与学情分析:
1、教材:辛亥革命后,中国出现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在陈独秀、胡适等人的带动之下,新文化运动起到了“开民智”的作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以后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提供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本课主要讲述了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情况,主要内容有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口号;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陈独秀提出“文学革命’’的口号;鲁迅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2、学情:学生对于陈独秀、胡适比较陌生,对他们的事迹也不甚了解。所以。本课教学以代表人物为基础,讲清人物与事件的联系、在历史上的地位和意义。另外,还利用这一时期文字资料比较丰富的特点,组织学生上网查找有关资料。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知道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列举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了解他们对新文化运动的贡献。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以及新文化运动的情况,能以陈独秀等人为榜样,具有勇于创新、不瞿艰难、坚定改革信念、不惜为思想解放运动而献身的精神。
教学重点: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
教学难点:新文化运动的意义。(“五四”前夕的新文化运动,一般被称为启蒙运动。启蒙运动是反封建的产物。为了铲除封建社会给人们造成的愚昧、启发理智,上升期的资产阶级需要一个思想上的启蒙运动。(“启蒙”二字也就是启封建之蒙的意思)新文化运动正是中国近代的一场声势浩大的思想启蒙、解放运动,为中国社会日后的发展提供了思想基础。)
教学创意:阅读新文化运动时期有关作者的作品,开展读书报告会,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客观地评价新文化运动,学习正确分析历史事件的方法。
课后记:
教学过程与方法:
【导入新课】:(3分钟)
复习提问: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分两步进行:①辛亥革命的成果;(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②辛亥革命的危机。(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使得革命并不彻底。)
导入新课:辛亥革命后,虽然中华民国成立,但是民主共和的制度并没有真正实行。北洋军阀在中国的同志,使民主共和成为一句空话。面对混乱的国家形势和复辟分子掀起的尊孔复古的逆流,中国思想界爆发了一次空前的浪潮。
【讲授新课】:(25分钟)
一、陈独秀创办《新青年》:
1、新文化运动产生的背景:
首先,要向学生简单介绍当时的背景,指出:为什么在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的时候,中国会出现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辛亥革命以后,中华民国建立,但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的成果,民主共和制没有真正实现,在北洋政府的统治下,中国社会仍是一片黑暗。一些先进的知识分于在参照西方国家的经验之后,认为中国也要有一个“文艺复兴”运动,必须在思想文化领域中掀起一场革命,与封建思塑文化进行斗争,以解放人们的思想。
然后,要让学生了解在这场新文化运动中,都有哪些主要的领导者?他们有哪些主要的成就?他们发起这场运动的战场?他们的旗帜?陈独秀——《新青年》;胡适——《文学改良刍义》;鲁迅——新文学巨匠。《新青年》和北京大学。民主、科学。
2、陈独秀与《新青年》:
首先,通过读书让学生找出: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和发起者。新文化运动中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人物是陈独秀。1915年9月,他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杂志,这是新文化运动发起的标志。《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改为《新青年》是希望这本杂志如同青少年一样,给社会注入一股新鲜直液,振奋人心,鼓舞人们参与这次的运动。
其次,让学生思考: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有四点,请同学们看课文,找一找,有哪四点 为什么新文化运动要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提出这两个口号的目的是什么?通过这两个口号可以看出新文化运动具有什么性质?反对专制与愚昧,反对旧道德,反对旧文学和文言文。以及“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是把斗争的矛头对准代表封建专制制度和旧礼教、旧道德的孔子学说,批判为复辟开路的尊孔复古逆流。这里所谓的“民主”,是指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和民主思想;这里所谓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陈独秀认为,迷信和宗教,历史愚弄人民,维护专制,扼杀群众的创造精神。要求得人身自由和思想解放,就必须打破封建迷信和宗教崇拜,而科学和民主则是不可缺少的两件武器。充分体现了新文化运动在前期的性质,它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世界资本主义文化运动的一部分,它冲击了封建思想对人类的束缚,以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学说、“个性解放”思想以及进化论观点为指导,是资本主义旧民主主义的文化运动。后期新文化运动成为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宣传马列主义为中心的文化运动。陈独秀、李大钊等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后来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
最后,简单介绍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陈独秀,重点强调它对新文化运动的贡献。陈独秀提倡在内容上更深入地进行文学革命。他发表《文学革命论》,主张废除反映旧思想的旧文学,提介平易的反映现实的新文学。他号召打倒“贵族文学”,建设“国民文学”。这里所说的“贵族文学”,即所谓“代圣贤之言”的封建文学。这里所说的“国民文学”,实际上是指反映城市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文学。由此可见,陈独秀主张从形式到内容进行文学改革。
二、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首先,简单介绍胡适其人及其主要思想:胡适(1891年-1962年),初名嗣 ,学名洪驿, 字适之。绩溪县上庄村人。胡适出身于官宦兼茶商之家,父亲胡传曾经担任过台湾的知州和统领。1904年,胡适从故乡前往上海求学,先后就读于梅溪学堂和中国公学,接触了严复翻译的英国赫胥黎的《天演论》。赴美留学,获文学士学位后,就学于哲学家杜威,深受其实用主义哲学的影响。这一段求学生涯对胡适影响甚大。他回忆说:“我的思想受两个人的影响最大:一个是赫胥黎,一个是杜威先生。赫胥黎教我怎样怀疑,教我不信任一切没有充分证据的东西。杜威先生教我怎样思想,教我处处顾到当前的问题,教我把一切学说理想都看作结论的假设,教我处处顾到思想的结果。”
然后,详细讨论分析胡适对新文化运动的贡献。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一文,被诩为文学革命“首举义旗的先锋”。1918年他加入《新青年》编辑部,大力提倡白话文,宣传个性解放,思想自由,与陈独秀、李大钊等同为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物。在“五四”文学革命前后,他创作的《尝试集》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新诗集,《终身大事》为第一个白话散文剧本,“文学革命”的口号是胡适最先提出来的。他还最先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另外,在中国哲学史、思想史的研究与整理方面,在中国古典小说的考证及古史研究方面,胡适都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他一生除获得一个正牌博士外,还获荣誉博士学位多达35个,这是中外罕见的。
三、新文学的巨匠——鲁迅:
首先,以学生自由发言为主,简单整理鲁迅的主要简历。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 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弃医从文,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 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然后,指出:“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鲁迅,把反封建的革命内容和新文学的形式结合起来,树立了新文学的典范。反映这一成果的作品是《狂人日记》、《孔乙己》和《药》。
【小结】:(2分钟)
新文化运动的意义十分深远,它是中国近代的一场思想启蒙运动,激发了广大青年追求新思想、新文化的热情,促使人们冲破落后封建思想的罗网,探索救自救民的新出路。这场声势浩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很快席卷了整个中华大地。
【练习】:(5分钟)
一、每课一得:
指导学生了解新文化运动的两面旗帜。
二、材料阅读:
让学生根据新文化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讨论民主与社会对中国的影响。
三、自我测评:
列表如下:
代表人物 代表作品
陈独秀 《新青年》
胡适 《文学改良刍议》
鲁迅 《狂人日记》
四、目标检测:备课时间:8月22日 教案序号: 6
课题:第6课 近代工业的兴起
课型:多媒体新授课 课时安排:一课时 第 1课时
教材与学情分析:
1、教材:根据新的《标准》“中国近代史”学习板块由五个单元组成,第二单元近代化的艰难起步”在整个中国近代史教学中起着。承前启后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因为随着近代工业的兴起,中国的资本主义开始产生和发展起来,这为维新派实行变法革新,革命派实施武装斗争、推翻封建帝制,先进知识分子掀起新文化运动”提供了经济基础,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本课讲述了中国近代工业兴起的历程。教科书从洋务派开展的从“自强”到“求富”的洋务运动,轮船、铁路和电报业的出现,民族资本家张謇创办实业和中国近代科技精英詹天佑主持建造京张铁路的四个方面阐述了近代工业的 发展。
2、学情:本课的一个难点是如何评价洋务运动。对此学生理解起来比较的困难,因此,要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这个问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列举洋务派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以及对近代交通和通讯事业发展史的了解,帮助学生体验在深重的民族危机中中国近代化起步的艰难。
通过对洋务派代表人物李鸿章、民族实业家张謇和民族科技精英詹天佑等历史人物的了解,逐步培养正确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了解我国近代工业兴起的艰难历程,感受中国社会发生的深刻变革,形成振兴祖国、自强自立的民族认同感。学习张謇和詹天佑施己惭长、报效国家的爱国操行,树立勤奋学习、振兴中华的远大志向。
教学重点:从“‘自强’到‘求富’” 、“状元实业家”是本课的主要内容,可重点介绍。
教学难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教学创意:课前,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预习,阅读课文内容并写出中国近代工业兴起的内容提要。
课堂上,在教师的引导下对课文中的问题进行思考并展开讨论,开展研究性质的学习。
课后,要求学生完成一篇有关历史沿革的调查报告。
通过上述活动,培养主动学习、乐于与他人合作、共同学习的习惯,并能够多角度、多层次、多途径地探究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课后记:
教学过程与方法:
【导入新课】:(3分钟)
首先引导学生复习第一单元学过的知识:
①近代以来有哪些国家发动过侵略中国的战争?(英俄德法美日意奥)
②大规模的战争有哪几次?结果怎样?(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以中国的失败告终。)
③都签订了哪些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然后导入第二单元:近代中国的劫难,使得许多有识之士开始寻求中国的变革。而随着近代工业的兴起,中国的资本主义开始产生和发展起来,这为维新派实行变法革新,革命派实施武装斗争、推翻帝制,先进知识分子掀起“新文化运动”提供了经济基础,起到了决定作用。
【讲授新课】:(28分钟)
板书设计展示:
一、洋务派——从“自强”到“求富”(重点):
1、洋务派及洋务运动的概念:
首先,要让学生知道洋务派及洋务运动出现的原因。指出: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使封建统治阶级的内部发生了分化。一些进步官员逐渐认识到中国落后的治国措施必须加以革新,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长技”,才能挽救摇摇欲坠的封建统治。
然后,多媒体展示《洋务运动兴起表》,让学生通过读书填表。
洋务运动的兴起
代表人物 中央官员 恭亲王——奕忻
地方官员 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
主张 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和练兵方法,建设近代化国防。
时间 19世纪60——90年代
口号 “师夷长技”
目的 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和练兵方法、建设近代化国防、维护满清王潮统治。(本质)
注:多媒体展示代表人物的画像。
2、洋务运动的内容:
对于洋务运动的内容,通过两个时期——早期、后期,来进行介绍。为了更好的加深学生的理解,因此,多媒体出示表格引导学生读书后来完成。
展示:《洋务运动发展过程表》。注:多媒体展示相关材料图片。
早期 后期
口号 “自强” “求富”
行动 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筹建新式陆海军 创办民用工业
表现 ①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设立江南制造总局。②1866年左宗棠在福州成立福州船政局。③筹建了北洋、南洋和附件三支海军。 ①李鸿章创办了开平矿务局、上海机器织布局等企业;②张之洞创办湖北织布官局和汉阳铁厂等企业。
二、洋务派——轮船、铁路与电报业的出现:
1、轮船、铁路与电报业的出现:
指出:通过《洋务运动发展过程表》,我们不难发现正是由于军事工业的兴建带动了民用工业的发展,这一时期发展最为迅速和突出的民用部门是:交通和通讯事业。
多媒体展示:《洋务运动中民用工业发展表》,指导学生通过读书归纳完成。注:多媒体展示相关材料图片。
兴起原因 时间 企业名称 创办人 地点 作用
配合军事工业的发展需要 1872年 轮船招商局 李鸿章 上海 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实力扩张
1880年 电报局 李鸿章 天津
1893年 唐胥铁路 唐山
2、洋务运动的地位和作用(难点):
由于这一内容是本科的难点,而且对于初中学生来说理解难度较大。因此,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洋务运动能使中国自强、求富吗?”然后,联系前面相关的知识,鼓励学生进行讨论。最后,通过列表的形式来帮助学生归纳和理解。
多媒体展示:《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消极作用 洋务运动这种革新是基于统治阶层内部的,只是统治阶层为了巩固自身地位而采取的,故而是很不彻底的,很保守的。其“自强”和“求富”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加强军队的战斗力,以便更好的镇压人民的反抗、抵御外国侵略,使统治得以巩固。
积极作用 它对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了促其形成、发展的作用。在洋务运动的带动下,中国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出现并壮大,军队战斗力大大加强。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侵略势力的经济入侵。而且代表着新生产力的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了,客观上瓦解了封建生产关系;同时,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思想也开始传播,因此洋务运动间接的推进了中国革命。
三、爱国知识分子——状元实业家(重点):
1、代表人物——张謇:
首先,介绍爱国知识分子创设实业的背景。提出问题:哪一个不平等条约首先提出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内地设厂?(《马关条约》)指出: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后,外国资本直接在中国内地设厂开矿,进行经济掠夺。为了抗拒外国资本入侵,为了解决国家的危难和富国强民,以张謇为代表的部分官僚、地主、商人决心自己创办民用事业。
然后,多媒体展示张謇图片,并介绍其相关的事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个人品德教育。。(1894年,清朝的科举状元,放弃仕途,创办大生纱厂。)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并评价:“你如何看待张謇放弃仕途,兴办实业?”(以张謇为代表的爱国知识分子,始终站在救国救民斗争的最前列。他们兴办实业以求振兴中华,为此甘愿牺牲个人利益,放弃仕途。这充分体现了他们的爱国精神和民族大义。)
2、爱国实业家兴办实业的艰难: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兴办实业是非常艰难的。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因为他们要遭受封建势力和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双重压迫。)因此,在中国兴办民族工业是一个异常艰辛曲折的过程,但是我们爱国的民族资本家为了实业救国在夹缝中艰难生存。
如果说以张謇为代表的民族资本家为了民族大义牺牲了个人利益,体现了中国人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那詹天佑则在科技创新上掌了中国人的志气,振奋了民族精神。
四、爱国知识分子——詹天佑与京张铁路:
1、詹天佑:
首先,介绍当时的背景:一直以来,中国各条铁路干线都是由外国人设计并承建的。所以,对于要在从北京到张家口这一特殊地段上修建铁路,外国人认为是十分困难的,而中国人自己修建更是不可能的。多媒体展示一段相关材料:“对京张铁路的臆测”。
然后, 多媒体展示:詹天佑的图片和相关资料。让学生结合课本内容和课前搜集的资料介绍“詹天佑”,并说出:詹天佑有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不迷信权威、勇于挑战困难、大胆创新设计。)
2、京张铁路:多媒体展示:京张铁路的图片和相关资料。让学生说一说:这条铁路的诞生有什么重要意义?(这是中国人自己设计和修筑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小结】:(3分钟)
自洋务运动开展以来,中国开始走上近代化的道路。近代工业的兴起,改变了中国的社会面貌,涌现出了张謇、詹天佑等一批爱国知识分子,中国近代化的道路虽步履维艰,但前途是光明的。
【练习】:(6分钟)
一、每课一得:
在进行新课前首先让学生阅读“每课一得” ,了解“什么是近代工业”。
二、材料阅读:
因为所谓的练兵和海军都只是在学习西方县级的技术和军事工业,并没有真正触及清朝落后的本质——落后的社会制度和思想。即所谓的练兵和海军的真实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背离历史发展趋势,因此是“纸老虎”,注定要失败。说明洋务运动并没有也不可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三、自我测评:
1、 ①洋务运动中的军事工业:
兴起原因 时间 企业名称 创办人 地点 作用
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制造枪炮,增强国防力量。 1865年 江南制造总局 李鸿章 上海 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增强了国防力量,培养了近代科技人才,促成了中国近代工业兴起。
1866年 福州船政局 左宗棠 福州
②洋务运动的民用工业:
兴起原因 时间 企业名称 创办人 地点 作用
配合军事工业的发展需要 1872年 轮船招商局 李鸿章 上海 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实力扩张
1880年 电报局 李鸿章 天津
1893年 唐胥铁路 唐山
2、 ①张謇——创办大生纱厂,后发展成为棉纺织企业;
②詹天佑——主持京张铁路。
四、目标检测:
中国近代工业
洋务派
爱国知识分子
从“自强”到“求富”
轮船、铁路与电报业的出现
状元实业家——张謇
詹天佑与京张铁路备课时间:10月10日 教案序号:17
课题:第17课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一课时 第 1课时
教材与学情分析:
1、教材:1931年,日本关东军在中国东北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中日民族矛盾激化。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对峙的单一格局被打破,中国近代历史进入了新的阶段——局部抗战时期。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助长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日军不断发动新的更大规模的侵华战事,导致中日民族矛盾最终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课文“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讲述了三个子目: “九一八事变”是中华民族出现危险的开端;“不朽的民族战歌”充分表现了中国各界民众的强烈责任感;“西安事变”国共两党由对抗到合作,揭开了抗日救亡的新篇章。
2、学情: “九一八”刚刚过去,利用这节课进一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对72年前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日本侵华事件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和了解。从而让学生记住历史,借鉴历史。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简述九一八事变的史实,认识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妄图灭亡中国的重要步骤,是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
知道(义勇军进行曲)是抗日救亡运动中最杰出的音乐代表作品,结合其产生的历史背景,说出作品所反映的时代主题。
了解西安事变发生和解决的过程,简要评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九一八事变,了解日军对东北的蓄意侵略和肆意践踏行径,认识侵略战争的罪恶。
结合历史背景,演唱(义勇军进行曲),感受这首歌曲的巨大震撼力,激发学生真挚的爱国情感。
通过西安事变的发生与和平解决等事实,感受张学良、杨虎城的正义感和责任感,认识中国共产党人的博大胸襟。
教学重点:了解30年代日军对华侵略的过程和西安事变的历史作用。
教学难点:对比蒋介石对日政策的变化,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原因。
教学创意:1.多渠道收集有关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的历史资料,通过材料直观、全面地了解历史发展的原貌。
2.通过《九一八小调》和《义勇军进行曲》,了解东北三省沦亡的原因和抗日救亡的呼声。
3、围绕“张学良、杨虎城为什么要发动西安事变”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等问题展开讨论,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
课后记:
教学过程与方法:
【导入新课】:(3分钟)
导入新课: 首先,介绍“九一八事变”前的中国国内形式。
其次,介绍“九一八事变”前日本政府的动态。
【讲授新课】:(27分钟)
一、九一八事变:
通过本目学习要让学生掌握以下四个内容,并能够形成正确对待历史事实的历史观:
1、能够正确认识和掌握“九一八事变”这一历史事实,并认识到它是日军精心策划、有目的的一次侵略活动。
利用时事新闻导入本目。引用材料:辽沈晚报讯(9月18日)沈阳市以后在每年的9月18日晚10时20分,全市鸣响警报三分钟,沈阳电视台、沈阳人民广播电台将中断正常节目,电视、广播分别插播“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画面及警报声。全市所有寻呼台这一时刻在汉字寻呼机上发出“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汉字信息。届时,全市行驶车辆也将停车鸣笛三分钟。
通过上述材料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并进而认识“九一八事变”。
①为什么沈阳市决定在每年的“9月18号”鸣响警报三分钟?历史上的这一天发生过什么事件?
②“九一八事变”是一次什么性质的事件?
③日本发动的这场“九一八事变”是偶然的吗?它对中国会产生什么影响?
2、掌握“九一八事变” 后,国民政府的态度——蒋介石提出“不抵抗政策”。能够认识“不抵抗政策”产生的原因以及造成的影响。
出示材料,让学生了解“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国民政府的态度、政策。并讨论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政策出台?
材料:“沈阳日军行动,可作为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一切对日交涉,听后中央处理。”引自‘蒋介石致张学良密电’
讨论:①通过这段材料可以知道蒋介石对“九一八事变”采取什么政策?
②为什么会采取不抵抗政策?
③这一政策直接导致了什么后果?
3、掌握“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对我国东北地区的侵略、扩张。
出示:《东北三省沦亡形势图》,让学生认识: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灾难?
4、了解东三省沦亡后,东北人民的反抗。
以学生自学为主,让学生起来说一说:“面对日本的侵略和国民政府的不抵抗,东北人民采取什么样的措施?”
5、帮助学生形成正确对待历史的观念和态度。
引述材料,让学生通过阅读材料,引导学生讨论“作为新时期的中学生我们应当如何对待‘九一八事变’?”
新华网澳门9月18日电澳门《大众报》今天就“九一八”事变七十周年发表评论指出,日本军国主义制造的“九一八”事变给中华民族造成了深重的苦难,所有炎黄子孙都要永记不忘。评论说,令人愤慨的是,日本的一批政府要员及政客迄今不肯正视历史,仍在否认侵华史实,美化侵略,为军国主义涂脂抹粉,开脱罪责,把战争罪犯视作“民族英雄”去参拜,极大地伤害了中国人民和广大亚洲人民的感情。同时,日本当局竟然批准把歪曲历史和美化侵略的历史书籍作为学校的教科书,并有大事扩军的举措。这充分说明日本军国主义依然阴魂不散,蠢蠢欲动,对他们犯下的血腥滔天罪行绝无悔罪之意。
中新网沈阳9月16日信息:据新华网报道,一些史学界专家学者日前再次提出:9月18日是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的纪念日,这一天娶亲嫁女和开业庆典等喜庆活动应停止。
  这个倡议的提出是根据当前有一些新人认为“9月18号是个很吉利的日子”,所以纷纷挑选9月18号为结婚的日子。
  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讨论:①根据第一段材料,你有什么感想?②根据第二段材料,你有什么感想?③结合上述两段材料,你认为作为新时期的中学生我们应当如何对待‘九一八事变’?
二、不朽的民族战歌:
本目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以下两个内容即可。
1、掌握日军侵占中国东北后,将侵略的魔爪伸向了华北,从而使中国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2、了解这一时期著名的民族战歌及其作者。
①通过学习关于“聂耳的故事”,培养学生乐观的精神。
②让学生说一说:对于《义勇军进行曲》有什么感想?
三、西安事变:
本目的学习要让学生掌握以下三个问题,并学会正确的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1、能够对“西安事变”发生的历史背景有一个正确认识,进而掌握事件的整个发展脉络。
出示材料:
根据材料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认识西安事变发生的必然原因。
①“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军在做什么?这是谁的命令?
②在“西安事变”发生前,蒋介石到西安的目的是什么?
③为什么张学良和杨虎城要发动“兵谏”?
2、能够正确理解“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知道和平解决的因素有哪些?并能够对中共的作用做出正确的评价。
出示材料,让学生了解西安事变在当时引起了各界何种反应。
出示材料,让学生了解中共对此事件的态度,并思考为什么?
组织讨论:为什么中共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结合前面蒋介石对中共的不断围剿,我们应当如何评价中共的做法?
3、能够理解西安事变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对中国历史产生的深远影响。
出示材料,让学生了解西安事变后,中国出现了什么样的抗战局面?
说一说:西安事变对中国历史产生了什么重要影响?
4、学会正确的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采取提出“历史假设”的方式组织学生讨论,通过对“假设后果”的提出,让学生了解“西安事变”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同时形成对张学良和杨虎城的正确评价。
历史假设:“假设当时张学良和杨虎城没有发动西安事变,而是按照蒋介石的要求对红军进行围剿,那么历史会发生什么转变?”
结合假设的结果来评价历史人物的历史功绩。组织学生讨论:根据我们的结论,你认为应当如何正确的评价张学良和杨虎城?
【小结】:(3分钟)
由于日军的入侵和蒋介石政权的不抵抗政策,致使中国的国土沦陷,民族矛盾激化,中华民族已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在这关键时候,中国各阶级、各阶层团结一致,共赴国难,迎来了新的抗日局面。
【练习】:(7分钟)
一、每课一得:
通过阅读让学生能够分辨:“何谓国耻?”
二、材料阅读:
1、控诉了日军占领中国领土,屠杀中国人民的野蛮行径;2、国民党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命令东北军撤到山海关内,导致了东北广大地区的沦丧。
三、自我测评:
四、目标加深对红军长征史实的了解,理解长征精神。
学习用绘画来表现历史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学习搜集资料的方法,熟悉搜寻历史资料的多种途径;掌握处理历史材料
的基本方法和原则,学习编写历史故事。
在活动中强调小组成员的特长发挥和分工合作,提高组织能力,培养协作
意识。知识与能力
了解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认识井讲述中共七大召开的历史意义。
了解并认识促使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原因,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师生共同讨论分析中共七
大的历史意义。
学生自行分析促使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因素,结合前面所学近代史知识分析
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中共七大的召开是民主革命时期最重要的一次大会,是一次团结胜利的大
会,它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从而认识中国共
产党的领导给中华民族的解放带来了光明。
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通过学
习,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应认识到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离不开国际援助,培养学生的求真、求实精神。
教学内容分析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它洗
雪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耻辱,从此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重新振兴,开始了一
个伟大的转折。本课既是本单元的重点,也是本册书的重点。
[“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
本目介绍了抗战胜利前夕召开的中共七大,主要介绍了会议的主要内容和
历史童义。主要内容有四点,(1)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2)翻
定了党的政治路线;(3)通过新党章,确立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
想;(4)大会选举产生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螟导集体,使党内在组织上空前团
结。历史意义有两点:(1)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召开的最重要的一次大
会,是一次“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2)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
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小字部分介绍了中共七大及其大会预备会议、闭幕式上的情况。
[日本无条件投障]
本目介绍了促使日本五条件投降的因素:美国、苏联的对日军事行动、
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军民全面大反攻;介绍了1941年8月15日日本被迫宣
布天条件投降,中国八年抗战取得了伟大胜利;强调了抗日战争胜利的重大
意义:(1)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
利的民族解放战争;(2)抗日战争的胜利,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
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
小字部分介绍了日本投降的简要过程:向同盟国五条件投降签字仪式和中
国战区的受降仪式。不作要求。
[台湾光复]
主要用小字介绍了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光复的情况,不作要求。
重点难点 根据(标准),了解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内
容,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是本课的重点;关于中共七大的重要意义,
需要结合会议召开的背景、内容去综合理解分析,这是课文的难点。知识与能力
在学习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的基础上,能够列举这些战役,并通过读图描
述国共双方主力作战的战况。
通过了解国民党政权覆灭的史实,正确计算南京国民党政权存在的时间。
过程与方法
学习用图示的方法,描述人民解放战争转折阶段的战略态势、建立时间和
空间概念。
在老师的帮助下,学生回顾人民解放战争的有关情况,说明人民解放战争
迅速取胜的原因,初步学会从多角度联系问题和归纳综合问题的能力。
将本课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一目相联系,让学生计算南京国民党政
权存在的时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大战役是战略决战,它的胜利不仅预示着解放战争的胜利,而且也预示
着人民的胜利。通过这些史实,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利益的忠
实代表,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广大人民的情感。
教学内容分析
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是战略决战时期,中共中央及时抓住有利战
机,连续发动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取得了战略决战的伟大胜利。它
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反动军队的主力,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牢固
基础。三大战役胜利后,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横渡长江,4月23日占领南京,
南京国民党政权覆灭。人民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迎来的是新中国诞生的曙光。
本课由四个子目构成。前三个子目构成了人民解放战争战略决战的重要组
成部分;最后一目重点介绍百万雄师过大江及随之而来的南京国民党政权的覆
灭和南京的解放。
[“关门打狗” 决战东北]
中共中央选定在东北战场首先展开决战,具有其策略性。因为当时东北战
场的形势对人民解放军最为有利。一旦夺取东北,便可以使东北人民解放军腾
出手来转入关内作战,井利用东北的工业来支援全国解放战争,从而有利于整
个战局的发展。
1948年9月12日东北野战军70万人在林彪、罗荣桓的指挥下发起辽沈战
役。位于东北西南的锦州是联结东北和华北的咽喉,也是东北国民党防御体系
的要害所在。一旦拿下锦州,便可切断东北敌军撒向山海关的退路,因此攻打
锦州成为辽沈战役中一个很重要的战斗。当时,我军以部分兵力围困长春,主
力围攻锦州,分别在锦州南部和北部的塔山、黑山一带顽强阻击敌人的增援部
队。10月11日,人民解放军攻克锦州。这一胜利,关闭了国民党军队出入东北
的大门,对长春等地守敌形成“关门打狗”之势。锦州的解放,迫使被围困在
长春的敌人一部分起义。10月19日,长春解放。蒋介石调动沈阳国民党一部西
进,企图夺回锦州,但被东北野战军在辽西地区将其分割围歼。接着,解放军
乘胜追击,于11月2日解放沈阳、营口。
辽沈战役历时52天,共歼敌47万余人,解放了东北全境。这一战役的胜
利,使人民军队不仅在质量上占优势,而且在数量上也占了优势。至此,中国
的军事形势达到一个新的转折点。
[大军合力战淮海]
淮海战役是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梅州、西至商丘、北起临城(今薛城)、
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进行的。为了统筹这一战役的前线作战事宜,中央军委决
定由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组成总前敌委员会,邓小平为总前
委书记。
战役分三个阶段进行。战役第一阶段的重心是集中兵力于碾庄一带,完成
“中间突破”。1948年11月6日至x日.华东野战军在这一带全歼国民党第
7兵团,并击毙其兵团司令。同时,中原野战军攻克宿县,完成了对徐州之敌的
战略包围。11月23日至12月15日是淮海战役的第二阶段。中原野战军在宿县
西南双堆集地区全歼由华中来支援的敌十二兵团,并生俘其兵团司令。同时,
华东野战军在陈官庄地区包围了由徐州遭至该地的敌徐州“剿总”副司令率领
的部分敌兵团。12月15日至第二年1月10日进入第三阶段。在经过一段时间
休整后,1949年1月6日,华东野战军向被圈的国民党军队发起猛攻。经过四
天激战,歼灭被围敌军,井生俘其总指挥;
淮海战役的胜利,使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获得解放,并直接威胁到
了敌人统治的心脏地区南京。
I兵临墟下 直取平漳]
淮海战役期间,东北野战军80万人挥师人关,同华北2个兵团联合发起平
津战役。在林彪、罗荣桓、聂荣臻组成的总前委领导下,首先完成对北平、天
津、张家口之敌的分割包围,目的是防止敌人南逃和西窜。接着以“先打两
头,后取中间”的战法,于12月24日歼灭了大量敌军,解放了张家口。不久
解放天津。此后百万大军层层包围北平。为了使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免遭战火,
解放军对北平国民党军总司令傅作义做了大量的说服工作。经过多次谈判,傅
作义终于决定接受和平改编。1949年1月31日,古都北平宣告和平解放。平津
战役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2万多人,基本上解放了华北全境。
三大战役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的政治统治,极大地削弱了国民党的军事实
力。至此,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全国的解放已胜利在望。
[百万雄师过大江]
三大战役的胜利使国民党政府在长江以北的力量全线崩溃。在内外巨大压
力下,为了求得喘息时机,1949年元旦蒋介石发表求和声明,但最终由于国民
党政府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假和谈骗局被戳穿。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
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由总前委书记邓小平统一指挥。第
二、第三野战军(原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在中原军区部队配合下,得到江
北人民的支援和江南游击队的策应,发起渡江战役。在西起湖口、东到江阴的
千里战线上,百万雄师分三路5a渡长江,国民党苦心经营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
顷刻瓦解。解放军突破长江防线时,原在南京的国民党政府慌忙逃往广州。4月
23日,解放军占领国民党的统治中心南京,宣告了延续22年的国民党反动统治
的覆灭。
重点难点 重点为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国民党政
权覆灭;难点为三大战役的战略战术。知识与能力
借助讲述血战台儿庄的史实,体会国民党军队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
怕牺牲的精神。
通过讲述百团大战的史实,体会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在抗日战争
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
讲述中国社会各阶层在抗日战争中以极大的爱国热情,投身于民族解放战
争的史实,体会各阶层在抗日战争中威武不屈、不怕牺牲的精神。
知道冼星海、徐悲鸿、侯德榜的主要成就。
过程与方法
学生在课前搜集有关抗日战争和冼星海、徐悲鸿、侯德榜等人的资料,如
阅读有关故事书籍、观看有关影片或电视剧,以备教学或讲故事比赛时使用。
课堂教学中,可以请学生讲一讲他们掌握的知识,检查和提高学生用口头
语言表达知识和情感的能力。 ’
通过本节课后的自我测评题目,提高制作表格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我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的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爱国激情和民
族精神。
形成良好的是非观念和个人素质,对身边的不良现象和行为敢怒敢言。
通过讲故事比赛,提高敢于发言、善于和他人进行交流的素质。
教学内容分析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塘”,集中体现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全民
性、艰苦性和伟大性。卢沟桥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对我国发动了全面的侵略战
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中华儿女发出了·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
城”的时代呼声:有直面凶顽、英勇搏杀的悲壮,有兵民一家、予敌重刨的凯
歌,有挥笔如剑、引吭泼墨的自信,有致力发展、捍卫尊严的凛然。正是这一
代不屈的脊梁,用他们的血肉之躯,抗击了侵略者,最终赢得了抗战的胜利。
教科书引言指出,面对强大的敌人,中华儿女万众一心,筑成了一道新的
长城。教师可以联系前面学过的(义勇军进行曲)及长城在我国历史上所起的
防御作用导人新课。教科书的三个小目“血战台儿庄” “百团大战” “众志成
城”,分别讲述了国共两党领导的军民和各个阶层同仇敌忾、共赴国难的史
实。引言为纲,总顿正文,正文为目,分述内容,二者表里结合,浑然天成。
[血战台儿庄I
教科书从三个方面讲述了血战台儿庄的背景、过程和历史影响。
血战台儿庄的背景。当时的抗战形势是:南京失陷后,日本侵略者的两大
侵略战场格局已经形成。为把两大战场连结起来,北路日军从平津南下,南路
日军渡江北犯,准备南北夹击,一举打通津浦线。徐州,古称彭城,位于黄河
与淮河之间,通连豫鲁苏皖四省,津浦、陇海在此交汇,地理位置和战略地位
都很重要,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如果中国军队据有徐州,就可以阻断
华北、华东的日军,既可以屏障华中,拱卫武汉,又可以确保中原,迟滞日军
南下平汉线。反之,日军控制了徐州,我国的抗战形势则更加严峻。因此,国
民政府为保卫徐州,调集60万军队组织徐州会战,由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
具体指挥。台儿庄血战是徐州会战的第二阶段。(徐州会战分为津浦路沿线保卫
战、台儿庄战役、徐州外围战与突围)
血战台儿庄的过程。台儿庄位于徐州东北,紧靠运河北岸,南面和西面是
陇诲、津浦两大铁路干线。1938年3月下旬,日本军队第十师团不顾孤军探入
的危险,进犯台儿庄,台儿庄战役正式打响。从3月下旬至4月初,日军凭借
飞机、坦克和猛烈炮火的优势,一度攻人庄内。我国守军英勇顽强,抱定寸土
必争的信念,与日军逐巷逐厘的争夺,日军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惨重的代价。
即使是在日军已经占领台儿庄三分之二的危急情况下,我国守军还组织敢死
队,趁着夜色,冲人日军占领的制高点,与敌搏杀。我国守军据守台儿庄达半
个月之久,将日军主力吸引在此,为我军主力发动全线反击,围歼日军赢得了
宝贵的时间。4月6日晚,我国守军进行反攻,歼灭日军1万多人。日军第十师
团潮谷支队向峄县、枣庄方向逃窜。台儿庄战役以我军的胜利而告结束。(详细
内容请参考“资料与注释”部分)
血战台儿庄的影响,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军对取得的重大胜利。它
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士气。正如<李宗
仁回忆录》中所说: “台儿庄捷报传出后,举国若狂。京沪沦陷后,笼罩全国
的悲观空气至此一扫而空,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曙光。……台儿庄区区之地,经
此一战之后,几成民族复兴的新象征。我军得此鼓励,无不精神百倍,各处断
壁残垣之上,都出现一片欢乐之情,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李宗仁
回忆录)下册第734--735页)
[百团大战1
血战台儿庄说的是国民党军队英勇抗战的壮烈史实。 “百团大战”说的是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民予敌以重创、进一步坚定全国人民抗战胜利信心的
重要史实。为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军民进行的抗战史实,在本目中分三个
层次进行了介绍。
百团大战的背景。1940年夏,德国法西斯在北欧、西欧取得暂时胜利,英
国在欧洲战场中遭受严重失败,无力东顾,美国战备尚未完成。抗日战争开始
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奔赴敌后,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在华
北、华中、华南建立了十几块抗日根据地,严重地威胁着日军的后方。日本侵
略者为尽快解决中国问题,一方面加紧对蒋介石集团威逼和诱降,另一方面对
敌后抗日根据地加紧推行“囚笼政策”,企图摧毁华北各抗日根据地,以巩固
其占领区。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为着反对投降、鼓舞抗战军民、粉碎日
军企田分割围困抗日根据地的目的,决定发动一次以破击正太路为中心的对华
北日军交通线的大规模进攻战役。战役发动后不久,八路军参战部队迅建增至
105个团,故称“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的过程。1940年8月,八路军在彭德怀等指挥下,先后共组
织105个团,约20万人,向华北日军交通线和附设据点2000多千米长的战线
上,向日军发动大规模攻击。百团大战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8月20日
到9月10日,以破坏敌人交通线为主要作战目标,集中力量完全破坏正太路,
同时对华北的日军其他交通线也予以截断或破坏;第二阶段从9月10日到
10月6日,根据中共中央精神,这一阶段是在进一步扩大第一阶段战果的基础
上,继续摧毁敌人交通线,重点是拔除敌人深入根据地的某些据点;第三阶段
从10月6日至12月5日,针对日本侵略者自10月上旬对八路军及根据地进行
的报复性扫葫,八路军各部转入反“扫蔼”作战。在反“扫苗”中,八路军在
根据地地方武装和人民的配合下,运用灵活多变的战术,开展广泛的游击战
争i破袭敌人交通线,摧毁日伪军据点。经过艰苦奋战,粉碎了日军的“扫
荡”,胜利地结束了·百团大战”。 ,
百团大战的影响。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主动
攻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战役。首先,它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日本华北
方面军总司令多田驶被撤职,正太路停运1个多月,两次切断同蒲路北段,日
军深入到抗日根据地内的部分据点被拔除。其次,百团大战提高了中国共产党
和八路军的威望。在三个半月的时间里,八路军战斗1 800多次,毙伤日伪军
4万多人,破坏日军交通线2000多千米,拔掉日伪据点3000多个。日军“遭
受共军‘百团攻势’的军队,从各地的兵团直到各军、方面军,均由痛苦的艰
苦的经验中取得了宝贵的教训,改变了对共产党的认识。”(转引自黄道炫、黄
岭峻;曹穗贵著(20世纪的中国(4))第240页,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蒋介石
致电朱德、彭德怀表示祝贺和嘉奖。第三,百团大战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
的信心。参加百团大战的八路军武器落后,装备低劣,竟可以在2000多千米长
的战线上予敌以重创,用辉煌的战绩打击了国内妥协投降的惯向,增强了全国
军民抗战到底的信心。捷报传来,全国军民莫不奔走相告,拱手相庆。延安和
抗日根据地、重庆和大后方报刊均广为报道,大加蹲扬d毛泽东说“百团大战
真是令人兴奋”。
[众志成城]
奉目是在前两目的基础上讲述抗日战争开始后全国各族人民、各行各业、
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各群众团体以及海外华侨、一切不愿做亡国奴的炎
黄子孙,不分宗教信仰,不分男女老幼,纷纷起来,积极投身于民族解放战争
洪流的史实。教科书分别以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的人民音乐家洗星海、
大后方国统区的著名画家徐悲鸿、致力于民族工业发展的科学家侯德榜为代表
来讲述的。
课文在讲这三个人物时,用大字和小字相结合,讲得已经比较完善,教师不
要再补充材料,只需补充一些各阶层投身抗日救亡运动的史实即可。
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
的精神,并能用生动的语言讲述;难点是让学生通过具体史实,体会中国各阶层
人民是怎样“用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英勇顽强、不怕牺牲反击日本
侵略者的。知识与能力 ’, .
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说出《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并分析此条约对
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了解义和团反侵略斗争的史实,对比清政府的软弱无能,认识中国民族危
机全面加深的重要原因。
过程与方法 .
比较法。通过对列强历次侵华战争的比较得出,中国正在遭到越来越多的
国家侵略;通过比较历次战争签订的条约内容,得出中国人民遭受的灾难越来
越深重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
:” 八国联军的烧、杀、舱、掠,给中国人民造成深重灾难。 《辛丑条约》是帝
国堂叉向清政府进行的又二次穷凶极恶的敲诈勒索。处于弱势中的中国人民是不
畏强暴的,: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应不忘国耻,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 i : :: .· ’ ,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第一单元的最后一课。中国的主权和国家尊严再一次遭到破坏。由
于社会制度的落后,清王朝的腐败;虽然中国人民进行了顽强地抗争,但中国
仍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 《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人民陷入
苦难的操渊。
斗— U\囱联军攻占北京] ,
这一子目从联军侵略的借口、过程、占领北京后的暴行等几方面做了介
绍。19世纪末,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活动。伴随经济侵略和政治侵略的同
时,精神侵略也汹涌而来,教堂遍布各地,仅山东一地,就有教堂1 000多座。
传教士披着合法的外衣,干着欺压百姓、助纣为虐的勾当,这必然激起中国人
民的反抗。其中,以山东兴起的义和团运动最具代表性。他们打着“扶清灭
洋”的口号,矛头直指侵略者,势力发展到京津一带。1900年6月,英、法、
德、俄、美、日、意、奥组成八国联军,以义和团运动损害他们在华利益为
由,开始了又一次侵华战争。其中离中国最近的日俄两国出兵最多,有9000多
人,各国派抵大沽口外的军舰有30多艘。侵略军目标直指清王朝统治中心——北
京,目的是要使清王朝彻底投降,成为洋人的朝廷,协助他们共同镇压中国人
民的反抗。
侵华战争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900年6月,.由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率
领2000多人,从大沽经天津沿铁路线向北京进犯。义和团拆毁沿途铁轨,不断
阻击敌人,侵略者从天津到北京,用了五天时间才走到廊坊。在廊坊车站,侵
略者遭到义和团和部分清军的围击。手持大刀长矛的义和团民众冒着敌人的枪
林弹雨,猛冲猛打。这次廊坊阻击战+侵略者伤亡近400人,西摩尔率残兵败
将狼狈逃回天津租界。第二阶段,侵略者在天津做了充分准备后,集结2万多
人,再次向北京进犯。在京的外国使馆卫兵和各国传教士也配合八国联军,不
断袭击义和团和普通民众。8月中旬,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和光绪帝丢下江山社
稷,仓皇出逃。在逃亡途中,慈禧太后下令清军斩杀义和团。义和团运动在中
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失败。 :
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联军统帅德国人瓦德西在中南海设立联军司令部,
对北京实行各国分区占领,特许军队公开抢劫三日。侵略者在京城烧杀抢掠,
无恶不作,在中国犯下了滔天罪行。关于八国联军的罪行,课文用小字做了充
分的介绍。 、 · . ’ ;,’
[《辛丑条约》] ·
这是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最终结果。从条约的内容、影响看十都是空前绝
后的。赔款4.5亿两,按当时中国人口算每人一两,数量之多,前所未有,使
中国人民的苦难又加重了一层;以海关税等作担保,分39年还清,使清王朝的
经济将长期受制于列强;,划]匕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使馆区成为列强监控清王
朝的公开场所,清王朝内政外交的一举一动完全被洋人控制;第三条说明中国
人民不仅受到外来侵略的打击,还受到清王朝酌镇压,清王朝成为洋人统治中
国的的工具;第四条规定表明,清王朝对外不得设防,侵略者可以长驱直人清
王朝的中心地带,中国在军事上也失去了自主权。因此, 《辛丑条约》的影响
是深远的。这+条约虽然没有割让领土、开放通商口岸等条款,但却提出设立
军事据点和占领区等,表明这一时期帝国主义侵华的新特点,帝国主义全面掠
夺的本质也暴露无疑,清王朝完全成为洋人统治中国的工具。这一条约的签
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完全砥立,中国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形成。 ’ ’备课时间:3月13日 教案序号:10
课题:第11课 宋金南北对峙
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一课时 第 1课时
教材与学情分析:
1、教材:金政权是与宋政权并立的又一个由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并立时期,双方有战有和,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密切,女真族封建化过程完成,东北地区得到开发,南方经济持续发展,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中国封建社会继续发展。
2、学情:本课的学习目标无论在“知识与能力”的培养上,还是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的养成上,都与上一课基本一致。因此,在教学中采用问题讨论法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知道金灭辽、北宋后,出现南宋和金南北对峙的局面。
知道完颜阿骨打是女真族杰出的政治家。
了解宋金和议的主要内容。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女真抗辽、李纲和岳飞以及北方义军的抗金斗争都是符合人民利益的,都是正义的,岳飞等人永远受到人民的尊敬。
女真族对东北地区尤其是黑龙江地区的开发,创建东北地区的文化,以及发展和巩固多民族的统一国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是我们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但女真族依靠武力进入中原地区,不可避免地给先进的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带来巨大的破坏,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封建社会的发展。
教学重点:正确认识宋河津是并立的政权;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历史事件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岳飞等人为维护人民利益而英勇斗争的优良品质,认识到女真族对开发东北地区的贡献,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教学难点:理解武则天和唐玄宗的有效统治与社会经济繁荣的相互关系。
教学创意:通过讨论法进行教学,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学写历史小论文,提高运用历史知识和书面语言沦证、表达观点的能力。
课后记:
教学过程与方法::
【导入新课】:(5分钟)
复习:宋辽、宋夏和战。
金政权是与宋政权并立的又一个由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并立时期,双方有战有和,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密切,女真族封建化过程完成,东北地区得到开发,南方经济持续发展,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中国封建社会继续发展。
【讲授新课】:(25分钟)
一、靖康之变:
1、女真族的崛起和建立金政权。
让学生通过读书了解女真族的生活习俗、抗辽斗争以及政权的建立。建立金政权的女真族,是我国历史上古老的北方民族之一。隋唐时称靺鞨,到辽宋对峙才被称作女真。他们的活动地区包括了黑龙江流域和松花江流域。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征服北方诸民族,女真族即是其中之一。辽天祚帝后期在辽的全部境土之内,已经普遍地卷起了汹涌澎湃的反辽斗争的狂澜。从辽天祚帝即位以后,契丹贵族对于生女真各部落的压榨勒索越来越重。土产,如人参、貂皮、名马、北珠、俊鹰、蜜蜡、麻布等等,除依照定期定量向辽朝进贡而外,辽朝东北边境的官吏和奸商在朝廷的纵容下,还经常到榷场中用“低值”去强购,称为“打女真”,这早就在女真人民心里种下仇恨了。
要求识记政权的建立者、时间、都城。辽天庆五年(1115年)正月元旦,阿骨打依仿汉族制度,称皇帝,立年号收国,营建会宁府(今黑龙江阿城县南)作为首都,建国号大金,阿骨打是为金太祖。
2、金灭辽:
让学生了解这一史实,并知道金灭辽是正义的战争。女真族在阿骨打率领下,从1114年誓师起兵反辽,所向披靡,只用10年时间就占领了辽朝原统治的全部州县。灭辽以后,女真族贵族为逞其奴隶主的掠夺之志,又把兵锋直指北宋王朝,金宋战争爆发在即,中国历史又将进入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
3、金灭北宋:
①让学生通过宋辽、宋夏战争思考:“金为什么要进攻北宋?金对北宋的战争是正义的吗?为什么?”了解战争的性质。 辽朝灭亡后,金朝最高统治集团从北宋对辽作战的表现,以及交涉交割燕云的过程中,已经看透北宋政治的腐朽和军事的无能,遂即乘胜侵犯北宋。
②让学生了解北宋军民的抗击和“靖康之变”。宋徽宗听到金兵南下的消息后,企图南逃避难,急忙传位给太子赵桓。是为宋钦宗,改为靖康元年。靖康元年正月,宋钦宗迫于形势起用主战派李纲部署京城的防御。金军见开封一时难以攻下,便展“以和议佐攻战”的策略,宋钦宗原本就是一个畏葸惧战的昏君,全盘答应金军提出宋须交金500万两,银5000万两,牛马骡各1万头匹,驼1000头、杂色缎100万匹,割让太原、中山(今河北定县)、河间三镇,尊金帝为伯父,以宋亲王、宰相作人质,送金军北渡黄河的苛刻要求,罢免李纲。 宋钦宗这一倒行逆施,激起了开封军民的愤慨,太学生陈东等在宣德门上书,要求复用李纲,宋钦宗不得已宣布再用李纲,让李纲主持京城四面的防御。靖康元年八月,金军再次南侵摆出了一举灭亡北宋的态势。宋钦宗却一心只想投降,以为可以继续用金帛赂使金军撤退,急忙派出一批批的使者到金营乞和,在军事上不做认真的准备。靖康二年(1127年),金军俘虏徽、钦二帝和后妃、皇子、宗室、贵戚等3000多人北撤。宋朝皇室的宝玺、舆服、法物、礼器、浑天仪等也被搜罗一空满载而归。北宋从此灭亡,这就是所谓的“靖康之变”。
思考:北宋灭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二、南宋军民的抗金斗争:
1、 南宋政权的建立:
学生识记南宋政权的建立者、时间、都城——赵构、1127年,临安(今杭州)。并通过识图《金、南宋对峙形势图》知道南宋偏安一隅。
面对金朝的入侵,虽然南宋最高统治者奉行屈膝投降的政策,但是宋朝各地人民纷纷奋起抗击金军的残暴虏掠,而宋廷内部的主战将士亦活跃在抗金的最前线。民族英雄岳飞,就是南宋初期抗金的一面旗帜。
2、 岳飞抗金:让学生起来介绍岳飞,通过岳飞抗金的故事
使学生了解当时南宋军民的抗金斗争。
岳飞(1103—1142年),字鹏举,北宋末年从军参加征辽战争。南宋初随王彦渡过黄河在河北一带抗金。后到东京留守宗泽的麾下参加开封保卫战。其后转战于广德军(今安徽广德)等地,经历了大小200余战,升任独当一面的将领。
绍兴四年(1134年)岳飞奉命挥师北伐,收复六州军之地。这是南宋建立政权以来第一次收复大片失地,成为南宋大将中最年轻有为的一员。他所率领的“岳家军”因纪律严明,战功显赫,深受人民爱戴,成了南宋抗金斗争的一个中流砥柱。
绍兴十年(1140年)七月初八日,金兀术率部在既城与岳家军对阵,岳飞令其子岳云率轻骑攻入敌阵,往来冲杀。金军出动重甲骑兵“铁浮图”作正面进攻,另以骑兵为左右翼,号称“拐子马”配合作战。岳飞遣背嵬亲军和游奕军迎战,并派步兵持麻扎刀、大斧等,上砍敌兵,下砍马足,杀伤大量金兵,使其重骑兵不能发挥所长。双方从下午激战到天黑,金军大败。郾城之战是宋金双方精锐部队之间的一次大决战,宋军以少胜多,给金军以沉重打击。接着岳家军又在颍昌府打得金兀术狼狈逃窜,并一直追击到距开封仅22.5公里的朱仙镇。这时黄河南北许多坚持斗争的义兵,都打着岳家军的旗号响应岳飞的北伐,其他各路宋兵也转入局部反击。抗金斗争呈现一派蓬勃发展的大好形势,金军惊呼“撼山易,撼岳家军难”,金兀术曾准备撤离开封,到河北以避岳家军的兵锋。
思考:岳飞抗金为什么能取得辉煌成果?岳飞领导的抗金斗争有什么意义?岳飞的抗金斗争得到南宋统治者的支持吗?为什么?他们如何对待岳飞?
岳飞根据中原战场的大好形势,向高宗上书提出宋军全线进攻的要求,然而宋高宗所求的只是抵挡住金军的进一步南侵,能保住半壁江山。所以急忙连发金牌强令岳飞退兵,岳飞悲愤地说“十年之功,废于一旦”,岳飞北伐的巨大成果,就这样让宋高宗、秦桧拱手送给了金朝。
宋高宗、秦桧强令岳飞班师后,为了扫清向金人议和的障碍,先后解除了岳飞、韩世忠等大将的兵权。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父子杀害,当时岳飞年仅39岁、岳云年仅23岁,岳飞临刑前在狱案上挥笔写下“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个大字,表示了对投降派的最后抗议。
思考:岳飞可以被称为民族英雄吗?为什么?
3、 宋金和议:让学生了解宋金和议的内容和意义:宋金双
方终于在绍兴十一年十一月订立和议:南宋正式向金朝称臣,每年纳贡银25万两、绢25万匹,并以淮水为界,将淮水以北的地区划归金朝。这个和议因是在绍兴年间签订,故被称作“绍兴和议”。
三、金朝变革女真习俗:
宋金和议之后,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为了适应对劫来的先进的农耕地区的管理,促进女真社会的发展,金统治者迁都燕京,学习先进的中原文化,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让学生从课本中找出改革措施并思考:改革为金带来了哪些好处?为什么后来女真人和契丹人都被成为“汉人”?
【小结】:(5分钟)
请同学起来说一说:“南宋与金对峙的局面是如何形成的?”“我们应如何评价《宋金和约》?”“我们应怎样评价岳飞?”
【练习】:(10分钟)
一、材料阅读:
二、自我测评:
改错
三、活动建议
四、目标检测:知识与能力
了解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的史实。
知道中国人民解放军粉碎国民党对山东重点进攻的史实。
知道1947年6月,刘邓大军突破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由此揭开了我军
转入战略进攻的序幕的史实。
过程与方法
本课教学可采用问题解决法和多媒体教学的形式。
联系旧知识分析解放战争初期敌我双方的实力、战略态势,采用问题解决
法,结合教学地图,探讨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的原因,所采取的正确的战略、战
术,及其所产生的影响。
在分析全国战局变化的基础上,重点让学生了解陕北战场和山东战场的
情况。
根据解放战争第二年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和形势变化,分析指出我军转入
战略反攻的原因和有利条件。结合地图,讲述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经过
井指出其意义。
培养学生认识历史地图并结合地图叙述历史事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解放战争初期粉碎敌人的重点进攻、千里跃进大别山等重大军事行动
及其所取得的伟大胜利,让学生深切感受当年宏阔的历史场景、毛泽东等党的
领导人“用兵如神”的智慧。
通过分析解放战争初期敌强我弱形势下,我军能利用有利条件、采用灵活
多变的战术,变被动为主动,取得胜利的史实,培养不畏困难、冷静、机智、
乐观、坚毅的品格。
教学内容分析
: 本课包括“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盂良崮上火如潮” “千里跃进大别山’,
三日,主要介绍了人民解放军粉碎敌人的重点进攻井转入战略反攻的基本情
况,包括粉碎敌人对陕北和山东的重点进攻、千里跃进大别山等重大历史史
实,它不仅是解放战争敌我双方战略态势的转折,也是人民力量与中国反动势
力之间战略态势的重大转折。从此,中国的反动势力加速了灭亡的步伐。
[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教材用小宇介绍了敌人发动重点进攻的背景。全面内战屠发后,面对强
敌,我军采取了正确的战略战术,很快粉碎了敌人的阴谋,使得蒋介石被迫收
缩战线,放弃全面进攻。改为重点进攻,目标之一就是陕甘宁解放区。该目内
容主要讲了三点内容:
1.主动撤离延安。面对十倍于己的强敌,中共中央决定主动放弃延安,采
用运动战术,诱敌深入,寻找战机,以优势兵力打败分散之敌人,以粉碎敌人
的进攻。
2.转战陕北。敌人占领延安之后,目的要进一步寻找中共主力决战或把陕
北的解放军赶到黄河以东。中共中央从全国的战局考虑,决定继续留在陕北,
直接领导陕北战场,与敌人周旋,以寻找战机:与此同时,运筹帷惺,指挥全
国战场。
3.粉碎敌人对陕甘宁解放区的重点进攻:西北野战军在人民的大力配合
F,在中央的正确领导和彭德怀的直接指挥下,经过了青化砭、羊马河、蟠龙
镇、沙家店等战役,粉碎了敌人的对陕甘宁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孟良崮上火如潮]
本目为小字内容,不微统一要求,奉目主要介绍了盂良崮战役的情况,这
是粉碎国民党对山东解放区进行重点进攻的决定性一场战役。课文首先介绍了
国民党军对山东解放区进攻的概况和实施的战术,根据这一具体情况,我华东
野战军在陈毅、粟裕等人指挥下,不断后撤.佯装败退。最终抓住战机,将急
于立功的国民党精锐部队七十四师包围在盂良崮地区,并且将其全部歼灭,取
得了山东战场的决定性胜利,粉碎了敌人对山东的重点进攻。
[千里厩进大别山]
奉目主要介绍了刘邓大军突破黄河天险、千里跃进大别山的主要经过。经
过一年的战斗,我军基本上粉碎了敌人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敌我双方的力
量和士气发生了巨大变化,形势发展对我方更为有利;同时,由于敌人将重兵
用于陕北和山东,形成了中间空虚的态势。为了从根本上改变战局,针对以上
有利情况,人民解放军决定转入战略进攻。本目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了刘
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经过:
I,突破黄河天险。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
力,发动突然袭击,在鲁西南150千米的战线上,一举突破黄河天险,由此撂
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2.鲁西南战役。敌人在没有弄清刘邓大军的战略意图时,企图堵截,迫使
我军背水一战。我军发动了鲁西南战役,歼灭了大量的敌人。
3.千里跃进大别山。刘邓大军没有停留,长驱直人,穿越陇海路,踏过黄
泛区,渡过沙河、涡河、汝河等重重障碍,战胜了国民党几十万大军的围追堵
截,终于到达了大别山,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
重点难点 本课所涉及的知识属了解层次,只须知道这三次重要军事行
动的过程及相关史实即可。因此,可将识图能力、结合地图叙述史实的表达
能力作为奉课学习的重点。正确战略战术是战争取得胜利的关键,这是本谭
学习的难点。知识与能力
筒述七七事变的史实,说出驻卢沟桥守军英勇抗战的故事,知道中国全民
族抗战从此开始。
了解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
本质。
过程与方法
搜集有关中国军民英勇抗战、侵华日军暴行等方面的图片、文字资料等,
学习收集历史材料的方法。
围绕“日军为什么会在南京制造骇人听闻的大屠杀” *当前在日本国内有
一批右翼分子否认南京大屠杀,认为这是中国人捏造的,你是怎看的”等问题
展开讨论,学习讨论的方法。
情堪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卢沟桥事变中爱国将领和军民英勇抗战的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
情感,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通过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暴行,认识法西斯反人类、反社会的反动本质
以及侵略战争的罪恶。
了解抗日战争前期,国共两党合作和配合作战,推动了抗日形势的发展,
认识民族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分析
日本帝国主义为加速灭亡中国,不断扩大对华的战事。1937年7月,发动
了卢沟桥事变,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国难当头,爱国的中国人
团结一致,全民族掀起了救亡运动的高潮。中国的抗战进入了第二个阶段——全
面抗日战争时期。
课文“全民族抗战的兴起”,首先讲述了全面抗战爆发的标志——卢沟桥
事变。南京大屠杀充分反映了日本帝国主义在这一阶段的穷凶极恶,以及灭亡
中华民族的罪恶目的。面对日本侵略者的进攻,国共两党开始了第二次合作,
与其他各阶层的民众共赴国难。
[卢沟桥事变]
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标志。围绕这一子目,
课文主要介绍了事变的影响、经过以及后果:第一,用大字简单说明卢沟桥事
变的重要历史地位,用小宇补充事变的过程,由此可以证明卢沟桥事变是由日
军精心策划、突然进攻而发生的,目的是为臼军全面侵华寻找借口。第二,课
文用插图和小字展现了中国守军第二十九路军奋起反击、不屈的抗争形象。第
三,课文采用“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形势图”介绍卢沟桥事变
后,日军从华东、华北大举入侵,占领中国的大片领土的总体情况,反映出中
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最后,课文用大字提示中国人民团结一致,共赶
国难。
[南京大屠杀]
南京大屠杀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遭受日本帝国主义蹂躏的最惨痛一
幕。课文重点介绍了事件发生过程中的典型事例,并且指明了南京大屠杀的
性质。教材首先用大字简单解释了南京大屠杀的基本概念,这是日军在1937
年占领南京后用残忍的手段对南京人民犯下的暴行。其次,通过小字和日军
屠杀中国平民的历史图片,充分揭示了日军的凶残野蛮,揭露了法西斯的丑
恶面目。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争取和捍卫和平是中国人民用
血的代价得出的坚定信念。第三,南京大屠杀有力地证明了日军的罪恶行
为,这是不可抹杀的历史事实。
[共赴国难]
日军的大举进攻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反抗。共赴国难这一子目介绍了两个方
面的内容。第一,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
将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在大江南北对日作战。第二,在乎型关,八路
军一一五师取得了抗战以来的第一次胜利。国民党许多地方部队告别家乡,奔
赴抗日前线。这些都表现了中国人民强烈的爱国心。课文中采用了历史图片,
引用了云南部队的军歌等资料加强学习的生动、直观性。
重点难点 本课知识重点是了解日军在侵华期间所犯下的罪行,学会收集
资料,整理资料;难点是如何分析历史材料,全面、客观地评价国民党在抗战
初期的作用。知识与能力
筒述九一八事变的史实,认识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妄图灭亡中国的
重要步骤,是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
知道(义勇军进行曲)是抗日救亡运动中最杰出的音乐代表作品,结合其
产生的历史背景,说出作品所反映的时代主题。
了解西安事变发生和解决的过程,简要评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
过程与方法
多渠道收集有关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的历史资料,通过声像等材料直
观、全面地了解历史发展的原貌。 ·
学唱<九一八小调)和{义勇军进行曲),了解东北三省沦亡的原因和抗
日救亡的呼声。
围绕“张学良、杨虎城为什么要发动西安事变”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主张
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等问题展开讨论,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
情罐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九一八事变,了解日军对东北的蓄意侵略和肆意践踏行径,认识
侵略战争的罪恶。
结合历史背景,演唱(义勇军进行曲),感受这首歌曲的巨大震撼力,激
发学生真挚的爱国情感。
通过西安事变的发生与和平解决等事实,感受张学良、杨虎城的正义感和
努任感,认识中国共产党人的博大胸襟。
教学内容分析
1931年,日本关东军在中国东北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中日民族
矛盾激化。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对峙的单一格局被打破,中国近代历史进入了
新的阶段——局部抗战时期。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助长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日
军不断发动新的更大规模的侵华战事,导致中日民族矛盾最终上升为中国社会
的主要矛盾。
课文“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讲述了三个子目: “九一八事变”是
中华民族出现危险的开端; “不朽的民族战歌”充分表现了中国各界民众的强
烈责任感; “西安事变”国共两党由对抗到合作,揭开了抗日救亡的新篇章。
[九一八事变1
这是理解课题“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的关键之处。围绕九一八事
变,课文从中日两方面讲述了四点内容:首先,用大字解释了九一八事变的概
念,指出这是一次由日军精心策划的、有目的的侵略活动,课文还用小字和历
史照片生动直观地描绘了日军预谋进攻的过程。第二,大宇部分介绍了以蒋介
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指出不抵抗是导致东北沦亡的主要因素。
第三,通过“东北三省沦亡形势图”,直观地反映了东北各主要城市沦陷的时
间和顺序。第四,课文以小字和历史照片,介绍了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
的抗敌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不屈的抗争精神。
[不朽的民族战歌1
日军的侵略、国土的沦丧激发了中国各界民众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各地出
现了浩大的抗日救亡运动。围绕“不朽的民族战歌”这一子目,课文以历史照
片、大字、小字三种形式,从背景、产生过程、影响三个方面,介绍(义勇军
进行曲)。首先,指出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将侵略魔爪伸人中国华北地区,中
华民族的危机进一步加深,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是不朽的战歌
产生的深刻历史背景。第二,课文介绍了不朽的民族战歌的名称、作者及影
响。因为(义勇军进行曲)集中代表了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的悲壮历史和顽
强的抗争精神,所以,在新中国成立后,被定为国歌。第三,课文插入聂耳的
照片,用小字介绍了聂耳的成长过程和<义勇进行曲》的创作过程,激人奋进
的歌词和旋律是当时中国人民抗日救亡的最强音。
[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发展阶段的一个重要转折。围绕西安
事变这一子目,课文讲述了四点内容:西安事变的概念、发生过程、和平解决
及其历史章义。首先,课文用大字简单概述了西安事变的原因;其次,用小字
介绍了西安事变发生的经过,指出西安事变是中日民族矛盾激化的结果;第
三,课文用大字指出了在西安事变发生后,国民党内部各派和共产党对这一事
变的态度,用小字介绍了中国共产党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所做的努力,充分展
现了国难当前共产党人的博大胸襟;第四,指明西安事变的历史地位和重大的
历史意义。
重点难点 重点是了解30年代日军对华侵略的过程和西安事变的历史作
用;难点是对比蒋介石对日政策的变化,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原因。活动说明
本课的活动内容是“画地图,讲历史”,重点是学习绘制历史地图的基本
方法和利用地图表述历史问题的能力,既需要具有历史、地理、美术、文学等
多学科方面的综合知识,又需要动手、动口、动脑,是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比
较分析、实际操作、语言表达等多方面能力的理想途径。广大师生要给予足够
重视,精心准备,力争达到理想效果。 ·
活动目标
通过学习绘制“鸦片战争前清朝疆域图”,了解绘制历史地图的基本知识
和方法/
通过观察、分析所绘地图,结合所学知识,了解西方列强一步步入侵中国
的基本状况和近代中国领土疆域的大致变化情况,培养运用地图信息分析、比
较、归纳历史问题和表达历史问题的能力,增强学习历史的兴趣。备课时间:3月16日 教案序号:12
课题:第13课 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一课时 第 1课时
教材与学情分析:
1、教材:两宋时期是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的时期,创造了高度发达的文明,这种文明也反映在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其特征就是无论农村还是城市社会生活都丰富多彩,宋代的习俗承前启后,在中国社会生活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这时也是中国城市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宋代城市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都极其丰富,城市习俗多姿多彩,呈现了中国传统农业习俗在城市生活孕育之下的新发展,使中国的城市文化达到了一个高峰。本课紧承上课两宋经济从社会各阶层的状况、乡村生活、城市风貌三个方面来介绍宋代的社会生活。
2、学情: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逐渐增浓,有了一定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探究的精神。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对家乡传统节日的风俗有了切身的体会,很容易激发他们探寻今天传统节日的风俗与宋代民间传统节日的风俗之间的关系。因此,针对学生具体情况,本课以本地历史资源为依托,运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获取知识,培养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注重关注每一个孩子,让每个孩子的个性得到发展,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教科书提供的史料,了解宋代社会的乡村生活、市民风貌和民间传统节日的风俗。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祖国传统节目的风俗和家乡传绕节日的风俗。
通过小组的交流讨论,培养同学间协作学习、交流学习心得的学习品质。
教学重点:了解宋代社会乡村生活、市民风貌等,培养分析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教学难点:通过宋代民间传统节日的风俗与现代家乡传统节日风俗比较,学习比较学习方法。
教学创意:通过读教科书,了解宋代士农工商的生活状况。
通过展示、朗读、分析有关史料,了解宋代的乡村生活和市民风貌。
通过小组交流,介绍自己家乡传统节日的风俗,并与宋代主要民间传统节日的风俗做比较,找出异同点。然后小组推荐代表到全班进行交流,请同学老师进行评价。
课后记:
教学过程与方法::
【导入新课】:(5分钟)
今天我们的社会节日多不胜数,娱乐活动各种各样、多姿多彩,社会生活实在是丰富多彩。可是今天的很多节日及风俗在宋朝时就有了,还有同学们非常喜欢的足球运动在宋朝时有类似的运动叫蹴鞠。宋朝的社会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
【讲授新课】:(25分钟)
一、士农工商:
1、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是全社会各阶层共同创造的。我们首先了解宋代的社会各阶层的构成和状况。
指出:士农工商并不是宋代的所有社会阶层,宋代还有包括皇室、官僚、地主在内的统治阶层,但是士农工商阶层是社会的主体,我们应着重了解这四个阶层的生活状况及社会地位。
请学生看书,分别介绍:士农工商这四个阶层的生活状况及社会地位。[师生逐一评价以上介绍,达成共识]
1、士指读书人,是国家官僚阶层的后备军。他们出身贫寒或出身中小地主家庭,是有知识、有文化而未得官职的人,他们若通过科举进入仕途,就是名正言顺的官僚阶层了。由于宋朝开国后实行重文轻武的国策,相当部分官员来自科举考试,各级官员俸禄丰厚,生活十分优裕,所以士人受到社会普遍尊重,地位很高,在农工商之上。
2、农就是农民,农民是指种地为生的农户,有自耕农、半自耕农和无地农民之分。自耕农有土地、有农具耕牛等,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半自耕农有土地但日子过得比较艰难;无地农民又称客户或佃户,承租地主的土地,基本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但是他们与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已较为松弛。其中自耕农和半自耕农占农民的主要部分。
3、工是各种手工业者,这个阶层人数不少,多集中于城市、集镇。他们的人身相对自由一些。
4、商是行商坐铺之人,随着经济的发展,商品经济的活跃,他们的经济活动对城乡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因而他们的地位开始提高。
宋代的人口结构中,农民占绝大多数,由于大多数农民过着温饱的生活,人们的精神需求日益提高,再加上当时雕版印刷的普及,书籍等文化用品逐渐在农村流行,因此农民的生活不断得以丰富和改进。
二、乡村生活:
宋代时乡村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比较丰富。文化活动方式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有看戏、听书、观赏民间歌舞、游乐等。而且宋代民间传统节日很多,最受百姓重视的是元旦、寒食、冬至三大节,除三大节日外,宋代民间还有立春、社日、元霄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等。
[引导学生得出]这些节日中有很多风俗,从这些风俗中可以看出宋代农民生活确实比较丰富多彩。[四人一组,分小组交流]自己熟习的家乡节日的风俗,并与宋代的节日习俗比较得出的联系与不同,指定专人记录。[小组代表发言]略[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宋代时的民间传统节日很多保留至今,而风俗习惯也有很多地方相同,如元旦(今天的春节)、元霄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当然还有一些节日名称今天还有,但已经没有了往日的节日气氛,如冬至等;还有一些节日连名称在今天都找不到了,如寒食节等。这一切说明文化具有传承性,同时又具有扬弃性。
思考“为什么有的节日和风俗能够传承下来,而有的又被扬弃了呢?” 传承下来的节日和风俗具有除旧布新、增进亲情友情、祭祀祖先、吉祥如意等特点,扬弃的节日和风俗具有封建性、愚昧性、农业经济不发达的产物等特点。这都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结果。在科技高度发达、社会主义经济繁荣昌盛的今天,除了传统的节日还兴起了许多新的节日,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两宋经济继续的发展不仅使乡村人们的生活丰富多彩,而且城市迅速发展,展现出前所未有的风貌。
三、城市风貌:
1、城市规模大、人口多:学生了解宋代城市居民的构成。强调:城市人口的管理方法:人分十等进行管理。
2、打破市坊制,改变前代都城的城市布局。提问:我们现在的商业活动有没有时间限制?指出:我们现在的商业贸易除了白天的贸易之外,还有早市和夜市。如,郫县摊贩市场的早市和王府商业街的夜市。这是现在经济发展商业繁荣的需要和产物。宋朝时也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夜市和早市,这就打破了前代都城对商业活动的时间限制,开辟了我国封建社会城市商业发展史的新阶段。这也是宋朝城市的一个特点。
3、商业活动打破了时间界限,有了早市和夜市。
学生看书了解:多姿多彩的城市习俗,特别了解风行宋代城市的蹴鞠之戏,并与现代足球运动比较异同。
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师生互动,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引导学生从多种渠道提取有效信息,获取历史知识,教会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利用本地社会现象引导学生认识宋朝城市的特点,古今联系,增强学生对历史作用之一——探寻社会发展规律的感受,进而增强学习历史的动力。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以及从史料、图片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把比较法学以致用,加以巩固。
【小结】:(5分钟)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认识到宋朝人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宋代高度发达的社会文明的具体体现,反映了宋朝是我国历史上又一个经济发展、文明发达的时期,它的社会习俗承前启后,在中国社会生活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练习】:(10分钟)
一、材料阅读:
二、自我测评:
三、活动建议:备课时间:3月16日 教案序号:13
课题:第14课 元帝国拓展统一多民族国家基业
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一课时 第 1课时
教材与学情分析:
1、教材:本节课是第二单元“多元文化碰撞交融与社会经济高度发展”板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上承“辽宋夏金并立、多元文化碰撞交融、社会经济高度发展”,又下启“明清多民族国家的强盛”。它即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业进一步拓展,又结束了五代以来长达数百年的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成为继秦、西晋、隋以后我国封建历史上又一次大一统的时期。它确立的行省制度,有效地管辖了边疆地区,以后历代沿用。直至今天,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仍可看到它的影响。
2、学情:学生对于成吉思汗和蒙古统一中原比较熟悉,可以通过一些影视作品,让学生自主的学习。而元的统治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陌生,特别是元确立的重要制度以及元的民族分化政策,学生较难理解。因此,要采取深入浅出的办法帮助学生理解。同时结合今天我国的民族政策来教育学生:民族团结对国家统一十分重要。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忽必烈改制、文天祥抗元、人分四等和文化趋同等史实的学习,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一代天骄”的崛起、忽必烈的改制.形成不畏艰难、积极进取的个人品质和人生观:文天祥抗元的特殊经历并非人人都能碰到,能从中知道责任心的重要性;能从”人分四等与文化趋同”一目的讲述中,形成民族团结友好的意识。
教学重点:学生简述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忽必烈建立元朝、文天祥抗元的史实。
教学难点: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评价历史人物,用语言说明民族关系的变化。
教学创意:1.阅读成吉思汗和忽必烈的影印图像,阅读文天祥抗元的故事材料和《元朝史话),展现忽必烈改制的筒表,并用语言表达出来。
2.通过阅读《元朝史话),观察元代人分四等简表和说明民族关系的变化,形成积极主动地用语言表达思想的习惯。
课后记:
教学过程与方法:
【导入新课】:(5分钟)
复习提问:“我国历史上结束分裂实现统一的几个朝代分别是?”(秦、西晋、隋)
元朝结束了五代以来长达数百年的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成为继秦、西晋、隋以后我国封建历史上又一次大一统的时期。它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业进一步拓展,它确立的行省制度,有效地管辖了边疆地区,以后历代沿用。直至今天,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仍可看到它的影响。
【讲授新课】:(25分钟)
一、“一代天骄”的崛起:
1、蒙古族的兴起。
让学生充分利用网络知识,搜集关于蒙古兴起的资料:蒙古族是我国北方一个古老的游牧民族。公元十世纪后,蒙古形成互不统属的许多大小原始部落, 有塔塔儿、克烈、乃蛮、翁吉剌、汪古、蔑儿乞等许多部族。因这些部族共同生活在蒙古高原,辽金时期被泛称为鞑靼。。13世纪,蒙古人部落形成了一个以蒙古为名称的新的民族共同体。金朝建立后,蒙古族无法忍受女真贵族的残酷压迫,与金朝经常交兵。但蒙古各部落贵族亦相互征伐不断,统一成为时间问题。
2、统一的蒙古政权。
让学生识记蒙古的杰出首领——成吉思汗,以及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创制蒙古文字的史实。公元十二世纪末至十三世纪初,在蒙古草原各部落相互征伐之时,蒙古乞颜部贵族铁木真势力迅速发展起来。他先后征服了札答兰、塔塔儿、翁吉剌、克烈、乃蛮等许多部族,统一了蒙古草原。公元1206年,铁木真在斡难河源,召开忽里台(大聚会),即大汗位,号成吉思汗(成吉思意为大海,引伸为伟大的意思),建立大蒙古国。蒙古原无文字,灭乃蛮后,成吉思汗命塔塔统阿借用畏兀儿文字母拼写蒙古语,成为全国通行的文字。成吉思汗建国对中国及欧、亚许多国家和民族的历史,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3、蒙古政权的壮大。
通过76页小字让学生了解蒙古政权的发展强大。成吉思汗在建立蒙古汗国后,即不断向外扩张,其矛头指向两方面:一为南侵,攻打西夏、金、南宋;一为西征,侵略中亚、西亚乃至欧洲。在半个世纪内,成吉思汗及其子孙发动了三次西征,蒙古铁骑一度驰骋于欧、亚大陆。第一次西征:他征服了花剌子模,打败俄罗斯联军。东归途中又灭掉西夏。第二次西征:成吉思汗死后,蒙军由俄罗斯攻入东欧,其前锋更进抵意大利的威尼斯,使欧洲人大为震惊,称之为「黄祸」。第三次西征:蒙哥继任大汗后,出兵西南亚,先后消灭了木剌夷、东大食帝国,占领了两河流域。蒙古在三次西征后,建立了钦察、察合台、窝阔台、伊儿四大汗国,其后又吞金灭宋,创立人类历史上空前强盛的大帝国。当时蒙古人可说是以天下无敌的姿势,横行在历史的舞台上。
二、忽必烈改制:
1、元的建立和统一。
要求学生识记:元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元朝是由蒙古族建立起来的庞大王朝,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的,以少数民族统治者为主的政权。蒙古族以其强大的武力,不仅征服了中原及长江以南地区,还将其控制范围扩张至整个西亚地区。成为中国有史以来疆域最大的王朝。
2、忽必烈改制。
首先结合以前的辽、西夏和金仿照中原体制改革,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元朝要实行改制?”然后从政治、经济两方面让学生了解忽必烈改制的内容。为了巩固蒙古人在中原地区的统治。政治上:建立行省制度。设立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各地分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作为中书省的分司派出机构进行管理。行省具有很大的权限,总领这一地区的钱粮、兵事、屯种、漕运等军政重要事物。元朝先后设立岭北、辽阳、河南、陕西、四川、甘肃、云南、江浙、江西、湖广等行省。随后,行省即成为一级行政区划的名称。
强调:元朝在今西藏、台湾地区也设置机构进行管理(学生通过地图找出其所设机构——澎湖巡检司、宣政院辖地),使这些地区正式隶书于中央。
经济上:推行重农政策。忽必烈改变了进入中原初期变田为牧场的行为,退牧还田,实行屯田。并设立“司农司“。思考:这样做起到了什么样的成效?有什么进步意义?
3、忽必烈改制的意义。
指导学生从社会经济、民族关系和国家统一的角度进行思考讨论。有利于社会进步和民族融合,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三、人分四等与文化趋同:
1、人分四等:通过本目讲述要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蒙古要实行民族分化政策?”以及蒙古的民族分化政策及结果,并让学生学会正确来评价这一政策。元朝实行民族等级制度。蒙古人作为统治民族列为第一等级。其次根据所征服地区民族的时序,又依次分为色目人、汉人、南人三个等级。色目意为各色名目,泛指西北各族、西域及欧洲来华的各族人。汉人指原金朝统治下的汉人、女真、契丹、渤海等族及南宋灭亡前归附的云南、四川的汉族人。南人指原南宋治下的人民,包括江浙、江西、湖广行省与河南江北行省南部各族。四等人的政治待遇有所区别,在任职、科举、刑律等方面,均有不同的待遇。指导学生通过读书了解民族间的不平等。并思考:这样做对吗?想一下会有什么后果?应该怎么做?
2、文化趋同:主要通过读书让学生了解出现了哪些文化趋同的现象?为什么会这样?
【小结】:(5分钟)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认识到元朝是由蒙古族建立起来的庞大王朝,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的,以少数民族统治者为主的政权。你能说一说:“成吉思汗其人”、“忽必烈改制”和“元朝的民族分化政策吗?”
【练习】:(10分钟)
一、每课一得:二、材料阅读:三、自我测评:备课时间:9月5日 教案序号:8
课题:第8课 辛亥革命
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一课时 第 1课时
教材与学情分析:
1、教材:中华民族在20世纪走过了一条漫长而又曲折的道路,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辛亥革命是20中国的第一次历史巨变,是中国近代化艰难起步进程中的重要环节。它推翻了统泊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进步打开了闸门。从这个意义上说,也可以把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看做是辛亥革命的继续和发展,看做是它最终结出的硕果。孙中山是20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个伟人,他一次又一次革命的努力,最终促成了辛亥革命的爆发,推翻了满清王朝,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
2、学情:学生对于辛亥革命了解比较少,但对孙中山通过影视剧有一定的认识,因此本节课以此为切入点,以孙中山的早期活动为主线,介绍辛亥革命的过程及意义,加深学生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掌握制作大事年表的基本技能。
了解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成立的精况,评价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和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学习一代伟人“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的革命精神;继承他“唤起民众”“振兴中华”的伟业,使自己具有胸怀祖国、为实现中华民族全面振兴而奋斗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辛亥革命。
教学难点:如何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深远,如何通过史实总结出来,这需要运用分析归纳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而这些能力对中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
教学创意:①制作大事年表,了解孙中山进行的主要革命活动。
②巧设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③查找有关材料,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教学方法:问题情景法、读书指导法、讨论法、归纳列表法
课后记:
教学过程与方法:
【导入新课】:(5分钟)
复习:①掀起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是哪一事件?领导者是谁?(“公车上书”;康有为、梁启超)②谁在宣传维新运动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他的译著是?(严复;《天演论》)③宣布实行变法的清朝皇帝是?(光绪帝)④戊戌变法为什么会失败?(因为变法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极力反对,而当时的整个国家大权正是掌握在他们手中。)
导入:孙中山是20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个伟人,在他的领导下,革命党愈挫愈奋、一次又一次的武装起义,最终推动了武昌起义的爆发,这些武装起义基本上是革命党人在同盟会的纲领和旗帜下进行的,也正是由于武昌起义的成功,中华民国才得以于1912年元旦成立。
【讲授新课】:(25分钟)
1、 孙中山早期的革命活动:
1、同盟会创立背景——创立兴中会:
首先,让学生利用课前查找的资料简单介绍一下孙中山,从而对他有一个最初的认识。孙中山,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先行者、资产阶级革命家。字逸仙,广东香山(今中山)人,学医。一生致力于资产阶级革命,先后创立兴中会、同盟会;领导发动革命起义;出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改组国民党;领导了“二次革命”、护法运动等
然后,讲述孙中山创立“兴中会”的过程、口号,并强调“兴中会”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孙中山毕业于香港西医书院。1894年上书李鸿章要求改良,未被采纳,于是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立志推翻清朝。
最后,让学生读书后回答:①孙中山为什么要成立同盟会?②同盟会由哪些团体组成?为了积聚革命力量;联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团体组成了同盟会。
2、同盟会成立:提出问题以此指导学生读书:同盟会成立的时间、地点及其性质。1905年8月,在日本东京,是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政党。
3、同盟会的革命纲领、目标和旗帜:根据课本中的同盟会政治纲领、目标和旗帜的相关内容,引导学生说一说:如何理解孙中山提出的纲领和三民主义。
二、武昌起义:
1、武昌起义的背景:
简单介绍革命党人领导的武装起义。并指出: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扩大了影响,推动了革命高潮的到来。同时让学生知道:这次起义的主要力量是向革命的新军。湖北革命党人在新军中占十分之四,赞成革命者达四分之三以上,这样为起义成功准备了条件。
2、武昌起义的经过:
详细介绍起义的经过:1911年9月14日,湖北的二个革命组织,文学社和共进会召开联席会议,确定在武昌举行武装起义,推举文学社蒋翊武为总指挥,共进会孙武任参谋长,组成起义领导机关。10月9日,因计划暴露,起义机关遭到破坏,革命党人彭楚藩,刘复在等被捕,慷慨就义。工程八营的革命党人于10月10日晚八时半率众起义,打响了武装起义第一枪。
起义胜利以后,革命党人立即建立革命政权,组成了湖北军政府,推黎元洪为都督,颁布军政府告示。广大革命群众踊跃参加革命军,武昌起义震动全国。
3、武昌起义的影响:
到11月9日,全国有10多个省宣布脱离清政府,清朝统治土崩瓦解,危在旦夕。指导学生看地图:武昌—武汉三镇—湖北军政府—全国一半以上省份。
三、中华民国的成立:
1、中华民国的成立:
武昌起义后得到全国的响应,形势表明,建立全国性政府的时机成熟了。大家期望着在海外的革命领袖孙中山的归来。革命军进占南京后,17省代表在南京集会,商议成立全国性政府。1911年12月25日,孙中山从海外归抵上海,受到各界人士热烈欢迎。12月29日,各省代表推选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
提问:中华民国何时成立 成立地点 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了《临时约法》其性质如何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下令定国号为中华民国,以本年为民国元年。孙中山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
2、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师:1912年为民国元年,那么1949年为民国多少年 (教师介绍一下,民国纪年与公元纪年的换算方法。)民国成立,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被迫下诏退位,清朝统治结束。统治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从此废除。
【小结】:(2分钟)
辛亥革命已经有了九十多年的历史,辛亥革命的先辈们为之奋斗、为之献身的理想,今天已经成为光辉的现实。辛亥革命的先辈们开创的伟大事业,正是由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继续推向前进,以此加强学生情感方面的教育。
【练习】:(8分钟)
一、每课一得:
了解“共和制”的概念,说出“共和制”的特点,并能举出现在哪些国家实行的是“共和制”。
二、材料阅读:
答:《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参议院在符合规定的前提下,有弹劾总统的权力,参议院在符合规定的前提下,有否定总统决定的权力。可见总统的权力受到法律的约束,而封建君主不受任何限制,君主就是法,谁反抗谁就是违法,君主的权力是高于法律的。
三、自我测评:
时间 主要活动
1894年 创立兴中会
发动广州起义
发动惠州起义
1905年 创立同盟会
1906年 发表三民主义
1906—1911年 革命党人在其影响下发动了多次起义知识与能力
了解下列基础知识: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和简单经过、黄海海战、邓世
昌、马关条约、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概况。
从战争经过分析中国战败的原因。
说出马关条约给中国造成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描述与图示法,情景教学法并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认识到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要实施对外扩张政策而一手挑起的。
邓世昌等民族英雄不畏强暴、英勇作战、不怕牺牲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仰和
学习。
清王朝的腐败无能是中国一次次被动挨打的主要原因。
瓜分狂潮使中国面临被瓜分的危险,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教学内容分析
中国与日本一衣带水,在古代一直是友好邻邦。但近代以来,日本通过明
治维新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后,日本政府制定了对外扩张的大陆政策,并将
其定为基本国策,由此积极对外扩张,先后侵略其近邻中国的台湾和朝鲜,迫使
朝鲜签订《江华条约》。1894年,又寻找借口,挑起了中日有史以来第一次大规
模的侵略战争——甲午中日战争。这场战争对两国历史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本课介绍了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经过、结果和影响,共有“黄海海战”
“马关条约” “瓜分中国的狂潮”三个子目,三者之间为因果关系。战争结果
是清王朝被迫签订马关条约,而马关条约的签订又刺激了其他帝国主义国家的·
侵略欲望,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
[黄海海战]
这是甲午中日战争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场战役,课文中把它作为战争经过来
表述。关于此次海战,课文从甲午中日战争的大背景、海战的经过、海战的直
接结果进行了描述。1894年的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长期以来推行对外扩张政策
和蓄谋侵略中国的必然结果。1869年,明治天皇就颁布一道“御笔信”,直言
要“开拓万里波涛,宣布国威于四方”。此后,日本军国主义分子特别制定
《征讨清国策》,提出与中国进行一场以“国运相赌”的战争。为了准备战
争,日本做了各方面的准备,文中小字作了描述。1894年,朝鲜南部的全罗道
爆发“东学党”农民起义,威胁到朝鲜的统治者。朝鲜国王请求清王朝派兵协
助镇压起义,日本趁机制造借口,出兵朝鲜。
中朝是友好邻邦,自明代以来,两国之间就有着宗藩关系,对朝鲜的出兵
请求,清王朝有义务帮助。但考虑到日本在朝鲜的势力日益强大,朝鲜已成为
日本的半殖民地,对出兵有所疑惧,但日方也竭力纵容清王朝出兵。1894年
6月2日,日本驻朝鲜公使向清王朝表示,如果清王朝出兵帮助朝鲜政府镇压起
义,日本政府“必无他意”。在得到日方的保证后,清王朝派兵1 500人到达朝
鲜,并通知日本,一旦朝鲜平定叛乱,清方立即撤兵。其实,清王朝已经落入
日本的圈套。早在清出兵之前,日本内阁已通过决议,以保护在朝鲜的日本侨
民为借口,出兵朝鲜,并控制汉城等要地。起义平息后,清王朝建议中日同时
撤兵,日方不仅不撤,反而大量增兵,并于7月23日包围朝鲜王宫,囚禁朝鲜
国王李熙,组织傀儡政权,迫令其邀请日军驱逐在牙山的中国军队。清王朝被
迫于8月1日宣战。
黄海海战中,中国北洋舰队在执行运兵任务后返航,途经黄海海面遭到日
本舰队的突然袭击,北洋舰队缺乏准备,匆忙迎战。海军提督丁汝昌率旗舰定
远号居中,其他各舰分列左右,整个舰·队共10艘战舰,呈一字形排开,全队官
兵奋不顾身,勇往直前。但战斗开始不久,丁汝昌受伤,旗舰定远号受损,失
去指挥能力,北洋舰队处境不利。这时,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率全舰将士沉着应
战,决不后退。在弹药用尽、舰体受损的情况下,毅然决定冲向日军主力舰“吉
野”号,决心与日舰同沉,但不幸被敌人施放的鱼雷击中,全舰官兵250多人壮
烈牺牲。
黄海之战从下午战至傍晚,共五个多小时,中方损失五艘战舰,日方旗舰
松岛号中弹起火,弹药仓爆炸,吉野号失去战斗力。日方首先退出战场,转航
逃跑。北洋舰队在李鸿章“避战保船”的方针下,躲进威海卫,从此失去了主
动出击的机会,日军由此控制了黄海海域的制海权。1895年初,日军海陆两路
夹击威海卫,北洋舰队腹背受敌,全军覆没。
[《马关条约》]
日军攻陷威海后,扬言要进攻北京。清王朝惊恐万状,慈禧立即命李鸿章
为全权代表。1895年、3月19日,李鸿章到达日本的马关,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
和外相陆奥宗光进行谈判。条约内容早已拟订,只允许李鸿章表态签还是不
签。在日本的威逼之下,4月17日,李鸿章在马关的春帆楼与日本签订了丧权
辱国的《马关条约》,内容主要有:清政府承认朝鲜“独立自主”,割辽东半
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
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马关条约对中国的影响是
巨大的:①朝鲜独立自主,意味着中朝之间宗藩关系的解除。②割台湾等领
土,不仅严重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而且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③空
前的赔款数目,要求清王朝三年内还清,而清王朝的年收入只有白银8000万
两;为了筹款,清王朝只有加紧搜刮百姓或向列强借贷;列强通过贷款不仅控
制了中国的财政,而且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
度。④开埠通商,使日本的侵略进入到中国最富裕地区。⑤而开设工厂一条是
马关条约第一次提出,虽然甲午中日战争以前外国在中国开设工厂已经出现,
但并无条约依据,马关条约使外国资本在中国设厂“合法化”,其他国家依据
“片面最惠国”条款,享有“利益均沾”的特权,纷纷在中国开设工厂;通过
这种方式,列强榨取的利润不仅远远超出在本国设厂,而且沉重打击了中国的
民族工业,阻碍了中国生产力的发展。不管从哪一条内容看,它的危害性都超
出了《南京条约》。所以,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
约,它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瓜分中国的狂潮]
本目介绍了瓜分狂潮的背景、概况和影响。
背景:一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国际间的
争夺更加激烈,争夺殖民地、半殖民地成为帝国主义时代突出的特点;二是甲
午中日战争以后,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的《马关条约》刺激和加剧了列强对中
国的争夺,从而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概况:课文首先介绍了“三国干涉还辽”事件,这是瓜分中国狂潮开始的
标志。 《马关条约》的签订,引起长期向东北扩张的沙俄的极大恐慌,围绕东
北霸权问题,日、俄展开了激烈的斗争。1895年4月17日,沙俄正式邀请德、
法两国就辽东半岛问题对日本进行干涉,德、法出于本国在远东和欧洲利益的
考虑,立即接受邀请,决定联合干涉。三国公使走访日本外务省,要求日本退
出辽东半岛,三国军舰同时出现在日本海面,对日本施加军事压力。日本考虑
到对三国还不具备开战的实力,本着“对三国即使最终不得不完全让步,但
对清帝国则一步不让”的精神,于5月4日同意退还辽东半岛,并向中国索
取3000万两“赎辽费”,三国干涉还辽结束。这一事件后,沙俄立刻向清政府
索取“报酬”。1895年冬,清政府给予俄军舰在胶州湾“过冬”的特权。随即
德国向清政府提出租借要求,并与沙俄达成协议,辽东半岛归俄国,山东省归
德国。随后,法、英、日等国纷纷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具体情
况课文做了较详细的介绍。美国由于陷入美西战争等原因,无暇顾及对中国的
争夺,战争结束后,鉴于中国的现状,美国提出了不再追随西方的“门户开
放”政策。课文中的《时局图》形象地反映了列强的瓜分情况。 ‘
影响:在《强学会序》中指出“中国处于他们的包围之中,岌岌可危”。
重点难点 重点为黄海海战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和《马关条约》的内容及
其影响;难点是如何理解《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
条约。掌握人民解放战争发展的基本线索,加深对重要历史事件之间相关性的
理解。
了解历史资料的丰富性,知道收集历史资料有着多种途径,学习选择和初
步整理历史信息的方法。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学唱优秀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抗日救亡歌曲,重温历史,加深对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解放战争的理解。
从抗日救亡歌曲的词曲内容、创作背景中获取丰富的历史信息,提高从艺
术作品的角度来了解历史和感知历史的能力。
在学唱抗日救亡歌曲的过程中,真切体会抗日战争时期亿万民众奔赴战
场、捍卫中华民族的爱国情感和万众一心、同仇敌忾的高昂斗志。
学习通过多种途径查找相关资料、学唱抗日救亡歌曲,以及交流学唱后的
感受,培养主动获取历史知识的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收集资料、布置场景、合唱救亡歌曲,培养互相帮助和集体
协作的精神。知识与能力 —
了解严复的主要思想,,—知道其对近代思想发展的积极影响。
了解“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提
高客观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
:·思考“维新派与洋务派主要思想的异同”等问题i增强阅读和比较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
: 读、:讲、’:议结合,通过对问题的思考,提高阅读;、分析和比较的能力/
·选播优秀影视片的有关片段十增强感性认识,提高学习兴趣。 ’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 、:
·; 认识蓟戊戌变法兴起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之时,旨在救亡图存,是一场爱
国的、进步的变法运动,:推动子中回近代化的进程。
学习康有为、严复、谭嗣同等一代知识分子勇于向先进的国家学习,敢于
开拓进取、创新变革的精神和高度的历史使命感、责任感。
教学内容分析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大背景下,维新变法运动与洋务运动、辛亥革命
和新文化运动等重大事件—样,在推动中国近代化步伐的同时,更承担了挽救
民族危亡、:探索救国之道的历史使命。·可以说,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中,维新
运动是一个承上启下的事件,它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中国的政治思想传统,同
时又为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起了良好的思想启蒙作用。
按照事件的兴起:发展、高潮和结局这一线索,教科书用三个子目进行了
介绍: “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揭开了运动的序幕; “警世洪钟《天演
论》”——推动了运动的发展; “短暂的百日维新”——是运动的高潮。由于
顽固派的极力反对,变法最后失败。
[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l
本目讲述了“公车上书”的背景、简单经过和影响。
背景。 《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民族危机+-促使一部分仁人志士认识到,
在学习西方科技舶同时,还必须要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这也是整个维新变法
运动兴起的时代背景子 ’。
简单经过。教科书介绍了“公车上书”的时间、地点、发起人和上书的主
要内容。这次上书反对议和、要求变法等,反映了康有为、梁启超等一批先进
的知识分子要求抵御外侮、救亡图强的心声。 · :
课文小字部分谈到了康有为的主要政治思想,即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黼
度。这也是维新派与洋务派政治思想的主要区别。
影响。 “公车上书”虽然没有达到拒和和即刻变法等目的,但揭开了维新
变法运动的序幕,冲破了长期以来清朝黑暗统治下政治舆论沉闷的局面,推动
了维新运动的发展。
[警世洪钟《天演论》] :l’
本目主要讲述了为了推动变法运动,维新派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婚别介绍
了严复和他译述的《天演论》。 · ·’’ ;;:斗÷: ·’::
主要活动。创办报刊、组织学会、开办学堂、培养维新火才和译述西方著
作等二通过这些活动,维新派积极地宣传维新思想:为变法儡造舆论寺讲述中
可补充介绍一些有关知识,如最有影响的报纸是北方的{回陬报》:;奶电方的
(时务报》,最早的学会是、÷1895年成立于北京的强学会,·著名的学堂有泉有为
在广州创办的万木草堂和谭嗣同在长沙发起的时务学堂,“、似严复译述的西方著
作(天演论》最为著名,等等。
严复和{天演论》。 “标准”中要求了解严复的主要思想;因此,首先应
强调指出严复在政治上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是中国近代一位重要的启蒙
思想家;然后讲述《天演论》的主要内容,严复在译述中通过进化论思想来阐
述自己的政治观点,认为只有进行变法维新;中国才能独垡怠强;最后总结其
作用,即推进了维新运动的发展。
[短暂的“百日维新”] , ·’
“百日维新”是变法运动的高潮和结局,同时也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课
文分四个层次加·以讲述: · ’
开始。课文首先强调了光绪皇帝下定决心实行变法的背景,即《马关条
约)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日趋深重;接着介绍了变法开始
的标志,即1898年6月,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因为1898年是农
历戊戌年,故又称戊戌变法。 · ”,
主要内容。经济上,发展农工商业;军事上,训练新式陆海军;政治上,
开放言论,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文化教育上‘;开办新式学堂培养
新式人才,废除科举考试中的殷文’创办,报刊。
影响。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但不可能实现救亡图存的愿望6。不可
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 ;:-: ’ +:+.+;
结局。变法最终失败。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四禁光绪/:搜
捕维新派,废除变法法令,变法最终失败了。关于失败原因,,:是因为密法触犯
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瀑韵利益,遭到了:他们韵极力反对/,而当时的国
家大权正是掌握在他们手中。 , 小、’; ,‘
戊戌变法持续了103天,因此又称t(百日维新”。‘它的失败, 标志着整个
维新变法运动的基本结束。 ; ’ : : …,:·’ ’;
重点难点 重点是了解“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和严复的主要思想,,l认识
戊戌变法的影响;同时加强阅读、·分析;比较等能力的培养,体会维新人士勇
于创新变革的精神。难点是如何客观认识戊戌变法的社会影响和认识戊戌变法
失败的原因。 . ,。 ;备课时间:5月10日 教案序号:25
课题:第9课 “贵姓何来”:中华诸姓的来历
课型:活动课 课时安排:一课时 第 1课时
学情:
活动目标:
以中国诸姓的知识为载体,重点激发学生喜爱历史、热爱中华民族的态度和情感。
通过探寻自己姓的由来,培养学生热爱家庭的伦理观。
通过活动,锻炼学生用查阅历史资料的方法来研究历史现象,培养探究精神,以及与人协作的态度。
活动准备: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活动建议,按照分类,可以把学生分为五组。第一组的活动主题是:研究本班同学各个姓的渊源;第二组的主题是:研究与历史朝代或诸侯国名相关的姓;第三组的主题是:研究少数民族改汉姓的问题;第四组的主题是:研究中华姓氏的作用;第五组的主题是;研究中国姓氏与西方姓氏的区别。可由学生自由挑选活动主题。
活动过程:
【小结】:(5分钟)
【作业】:(10分钟)
课后记:在居住的乡村或社区范围内,调查工矿企业、学校教育、交通运输、文化
事业等的发展历史,了解它们对社区发展所起的作用。
学习开展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培养进行历史调查和社会调查的能
力,并学习撰写调查报告。
通过社会调查,培养从实际出发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从历史
发展的角度看待问题。
通过对调查和了解社区发展的历史,感受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发展变化,
加深对我国基本国情的认识,增强热爱家乡的观念,树立学好本领、建设美好
家园的志向;同时培养交流意识和合作精神。备课时间:3月15日 教案序号:11
课题:第12课 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
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一课时 第 1课时
教材与学情分析:
1、教材:两宋时期,是继隋唐我国封建经济繁荣之后出现的又一个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的时期。这一政权并立时期经济继续发展的趋势,主要通过宋朝的社会经济体现出来的。尽管宋朝时,政治上国家并没有出现统一强大的局面,特别是南宋时更知识偏安东南一隅,但经济上却在前代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并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我国经济重心移到了南方。
2、学情:本课的学习内容较为抽象和难于理解,特别是对于初中学生而言,经济重心以及南移的原因学生不容易接受。所以本节课主要采用举例证明的方法和前后比较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宋代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列举宋代南方农业、手工业发展和商业繁荣的史实,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和识图能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小组讨论学习,培养同学间相互协作的学习品质。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宋代南方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的史实,形成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概念。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经济重心南移和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教学创意:通过提问思考、学生解答、教师总结的方法,使学生理解宋代时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通过小组讨论、选派代表发言并在图示卜标注出各经济中心的方法,使学生了解宋代南方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的史实。
课后记:
教学过程与方法:
【导入新课】:(5分钟)
复习:宋金南北对峙。
两宋时期,是继隋唐我国封建经济繁荣之后出现的又一个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的时期。尽管宋朝时,政治上国家并没有出现统一强大的局面,特别是南宋时更知识偏安东南一隅,但经济上却在前代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并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我国经济重心移到了南方。这一政权并立时期经济继续发展的趋势,主要通过宋朝的社会经济体现出来的。
【讲授新课】:(25分钟)
一、经济重心南移:
1、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思考:什么叫经济重心?长期以来我
国的经济重心在哪里?经济重心是经济和技术较为发达,对整个国家产生较强影响的地区。区域内有许多不同种类的经济中心。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心以自然分水岭秦岭——淮河为界。从远古到西晋:北方的经济发展远远超过南方,政治经济的重心都在北方。
切入正题指出:我国的经济重心经历了一个由北向南转移的过程。从西晋末年到隋唐五代: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经济发展从南北基本趋于平衡到南方开始超过北方;从北宋到清朝鸦片战争前:经济重心已不可逆转地移到了南方,并不断巩固和发展。
2、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从西晋末年开始经济重心不断的南移?”引导学生结合西晋末年的少数民族大量内迁——“五胡内迁”进行思考。东汉末北方战乱,大量人口南迁给南方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使南方的经济得到了发展;魏晋南北朝时,北方长期战乱,而南方相对稳定,特别是人口大量南迁,使南方进一步开发;两宋时期北方人民抗击周边少数民族入侵,南方相对稳定,正所谓“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强调:宋代初年,全国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让学生通过读书找出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人口;太湖流域——产粮区;出现一批经济中心。
二、农业和手工业:
1、 宋代农业:
指出:两宋时期,农业经济迅速发展,农业生产出现了新的气象。指导学生以自学为主,通过读书找出两宋农业的新特点。
农业人口的增加:人口达一亿;
农业生产工具的发展:秧马;
农田水利方面的进步:钱塘江海塘;
耕作技术的提高,水稻种植普遍推广,逐渐跃居粮食产量首位:占城稻、太湖流域。
2、宋代手工业:
指导学生以自学为主,通过读书找出两宋手工业的新特点。
采煤业:开采量居世界首位,除用于冶炼,更多用于普通居民的生活;
冶炼业:铁、铜等产量和质量都位于世界先进水平;
陶瓷制造业:规模和水平都超过前代。
三、商业繁荣和海外贸易兴盛:
1、宋代商业繁荣:
指出:两宋时期商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城镇的兴起、纸币的出现和使用,海外贸易的兴盛。
指导学生以自学为主,通过读书找出两宋商业的繁荣的表现。
城镇的兴起:城镇的兴起是商业发展的结果,它是由贸易集市发展而来的;
纸币的出现和使用:北宋时期,四川地区出现了最早的纸币——交子;
2、宋代海外贸易兴盛:
指导学生以自学为主,通过读书找出两宋海外贸易兴盛的原因和表现。
原因: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周边民族的兴起,迫使宋与中亚地区的陆路往来中断,必须通过海路与外国发展贸易关系;高度发达的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政府的鼓励政策。
表现:“蕃客”、“蕃坊”、“蕃市”、“蕃学”的出现;重要外贸港口的出现;市舶司的出现;外贸范围广。
【小结】:(5分钟)
两宋时期,是继隋唐我国封建经济繁荣之后出现的又一个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的时期。经济重心南移,经济上在前代的基础上继续发展。你能说出:“经济重心南移的范围吗?”
;“你能说出两宋经济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吗?”
【练习】:(10分钟)
一、材料阅读:
二、自我测评:指导学生列表。
三、活动建议:
四、目标检测:备课时间:9月21日 教案序号:10
课题:第10课 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
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一课时 第 1课时
教材与学情分析:
1、教材:中国传统的教育与文化事业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位于世界领先地位,到了近代却渐渐落后了。旧式学堂与科举制度不利于对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没有现代的传媒手段,也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成熟,因此改革和创新势在必行。以京师大学堂等新式学堂的建立和科举制度的废除为标志,中国的教育开始步入近代化;《申报》和商务印书馆给中国社会的文化事业带来了新鲜的、丰富的内容,它们是中国近代传媒的先行者,在传媒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2、学情:学生对于一些内容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所以本节课的重点是启发学生思考这些制度措施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京师大学堂的创办、科举制度的废除,简洁地说出中国近代教育发端的基本情况。
知道<申报)和商务印书馆,了解它们的特色和意义。
通过解答“想一想”和材料阅读题,培养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清末民初教育与文化事业情况的学习,了解中国近代教育与传媒事业正在跟随世界潮流前进和发展,认识到教育改革的必然性,建立大众传播媒体的重要性以及积极影响,从中感受创办者的开拓敬业和献身精神。
教学重点:知道中国近代教育的发端和早期的大众传播媒体产生的基本史实,了解它们对于近代社会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比较真切地感受到这些文化教育事业的变化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认同、学习先驱者们的开拓创业精神。
教学创意:收集有关封建社会学堂、清末明初新式学堂和现代学校的基本情况,将它们进行比较,谈谈自己的看法。
收集商务印书馆发行的书籍,了解其编印、出版书籍的特色。
课后记:
教学过程与方法:
【导入新课】:(3分钟)
中国传统的教育与文化事业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位于世界领先地位,到了近代却渐渐落后了。旧式学堂与科举制度不利于对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没有现代的传媒手段,也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成熟,因此改革和创新势在必行。以京师大学堂等新式学堂的建立和科举制度的废除为标志,中国的教育开始步入近代化;《申报》和商务印书馆给中国社会的文化事业带来了新鲜的、丰富的内容,它们是中国近代传媒的先行者,在传媒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讲授新课】:(25分钟)
一、京师大学堂的开办:
从三个方面介绍京师大学堂——诞生、地位、影响。
1、诞生。
引导学生回忆“戊戌变法”,指出这是维新派在“戊戌变法”中的内容。京师大学堂是在戊戌变法期间由光绪帝正式下令批准设立的。戊戌变法失败以后,维新派的改革措施几乎全被废除,只有京师大学堂保留了下来。1912年,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
2、地位。
让学生来评价“京师大学堂”在当时中国的地位。是近代中国第一所由国家建立的高等学府,是全国的最高学府,也是全国的最高教育行政机关。
3、影响。
开展评一评、议一议的方法,结合现在的教育课程,运用类比的方法总结它的影响。并举例论证。它所倡导的办学思想和办学原则对中国近代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废科举,兴学堂:
引导学生回忆科举制确立的过程以及带给社会的影响。隋朝的时候确立,唐朝的时候完善;科举制度的建立,扩大了统治阶级的统治基础。然后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到了近代科举制却阻碍了社会的发展?科举制度变得十分严密,各种弊端也愈发严重。为了在科举考试中获得好成绩,学生从小就死背经书,练习八股文的写作,完全脱离现实生活,无法培养实际能力。八股文这种死板的考试形式,在明初到清末的五百多年里,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使应试者都向酸腐迀拙、不学无术方向发展。舞弊现象也时有发生。(看抄满经文的绸内衣),科举制走入了死胡同。
在时代潮流的影响下,迫于社会的压力,清政府进行了以制订新学制、开办新式学堂、废除科举制度为标志的教育改革。
1.新学制的制定——《奏定学堂章程》:
新学制制定的原因。清朝末年,西学东渐的广泛影响以及当时社会上存在的教会学校的示范作用,使部分中国人看到了中国教育的落后面貌;中国刚刚起步的近代工业也迫切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人才;同时,清王朝为了安定人心,决定在教育上采取一些改革的手法。新的学制由此而生。
新学制的制定和主要内容。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以教育法令的形式公布了新学制,并在全国施行。该章程对国家的教学体制和新式学堂做了比较全面、明确的规定。
新学制制定的影响。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各地逐渐建立起各级新式学堂,清政府也废除了科举制。
2.各级新学堂的开办。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小字部分。让学生将当时的科目与我们今天有的科目简单的比较一下。说一说:这些科目的开办可以培养哪些人才?有何意义?
3.科举制度的废除。
指导学生说一说:废除科举制有什么意义?
三、《申报》的创办:
1、《申报》的创办。
指出:在《申报》创刊之前,中国已经有外国人办的报纸。1872年4月30日,英国商人美查在上海创办(申报)。1909年,中国入席子佩认购了全部的《申报》股权,全面主持《申报》业务。这样,《申报》的产权和管理权完全转归中国人手中。
2、《申报》的特色。
指导学生阅读52页第二段小字后,评一评《申报》的特色:紧密结合生活、商业性质的报纸,内容丰富,新闻量很大并注重真实性等。
3、《申报》的影响。
根据今天报刊对社会的影响,组织学生讨论一下《申报》在当时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申报》是中国新闻史上形态最完备的近代报纸,对后世报业的发展和壮大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商务印书馆的兴办:
1、商务印书馆的创办和发展。
首先让学生根据课本的介绍和图片,说一说:什么是商务印书馆?并简单介绍它的历史。商务印书馆是中国第一家现代出版企业。她的诞生标志着中国现代出版事业的开始。1897年在上海创办,由最初的一个小小的印刷所发展为中国近代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出版物遍及各个门类;并且发行各种杂志;印行珍本善本古籍。
2、商务印书馆的出版特色。
介绍:以编印新式教科书、工具书和翻译介绍西方的学术著作为主,出版范围上注重科教类。1904年商务出版了中国第一套科目齐全的中小学教科书《最新教科书》,出版教科书从此成为商务的传统。商务致力于引进西学、介绍新知,出版了以《天演论》为代表的一系列西方学术著作,到1929年,汇聚成《汉译世界名著丛书》。商务的期刊如《东方杂志》、《小说月报》、《教育杂志》和《儿童世界》等,或记录社会现实,反映公众舆论;或传播知识,昌明教育,推进学术,都享有盛誉。
2、商务印书馆对近代文化的贡献:
在继承和发扬祖国文化传统方面,商务整理出版了大量古代典籍。商务还注重记录中国现代学术成果,近代大多数学者的重要学术著作均通过商务的推介为世人所知为中国近代文化、学术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小结】:(3分钟)
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说一说中国近代的教育文化呈现出什么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
【练习】:(9分钟)
一、每课一得:
插入《申报》的创办这一目,作为史料来用。
二、材料阅读:
结合课堂中讲过的特点让学生归纳总结。
三、自我测评:
组织讨论。
四、目标检测:备课时间:8月19日 教案序号:3
课题:第3课 甲午中日战争 (多媒体实验课)
课型:多媒体新授课 课时安排:一课时 第 1课时
教材与学情分析:
1、教材:本课主要讲述在武则天和唐玄宗统治时期,由于采取正确的措施,政治清明,社会经济高度繁荣,因而使得唐朝步入鼎盛的基本史实。
2、学情:通过影视作品,学生对于唐朝有或多或少的了解。对一些历史人物和事件,如武则天、唐玄宗等比较熟悉,可以利用学生的已有认知来协助教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知道武则天和“开元盛世”的基本史实。
通过对以上基本史实的了解,学习搜集课本中有关说明“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这一观点的材料的方法,培养从历史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武则天与唐玄宗有关用人的史实的了解,明白“用贤则昌,失贤则亡”的道理;了解曲辕犁这一先进生产工具的发明与使用对社会生产的积极推动作用的史实,树立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从唐朝气度恢弘的隆盛风采中, 增强民族自豪感,以及树立为今天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奋发学习的决心。
教学重点:武则天和唐玄宗统治措施的基本史实。
教学难点:理解武则天和唐玄宗的有效统治与社会经济繁荣的相互关系。
教学创意:通过对武则天图像的观察及描述,了解武则天的基本史实;通过课文中(唐语林)中记载一段有关唐玄宗统治史料,了解“开元盛世”的基本史实;通过收集课本中有关说明唐朝前期经济繁荣的史料(如杜甫诗、“唐朝疆域图”、丝织品、唐三彩陶俑图片、曲辕犁等),学习搜集有效信息进行验证史料的方法,明白任何一个史实都要有支撑点的道理。
课后记:
教学过程与方法:
【导入新课】:(5分钟)
通过提问简单复习上节课讲到的内容,并导入本节课。
复习:①火烧圆明园是在哪次侵略战争中发生的?是哪几个国家制造了这一事件?(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
②哪个国家趁火打劫,割占了中国多少领土?(沙俄;共计150多万平方千米)
③收复新疆的是清朝哪一位爱国将领?左宗棠)
教师导入:中国与日本一衣带水,在古代一直是友好邻邦。但近代以来,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后,日本政府制定了对外扩张的大陆政策,并将其定为基本国策,由此积极对外扩张,先后侵略其近邻:中国的台湾和朝鲜,迫使朝鲜签订《江华条约》。1894年,又寻找借口,挑起了中日有史以来第一次大规模的侵略战争——甲午中日战争。这场战争对两国历史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讲授新课】:(27分钟)
1、 甲午中日战争——黄海海战:
1、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
通过援引材料、列图表的方式向学生展示: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
首先,展示援引材料:“全皇国为一大城,则若虾夷(北海道)、吕宋、台湾、满清、朝鲜、皆皇国之屏藩也。虾夷业已从事开拓,满清可交,朝鲜可伐,吕宋、台湾可唾手而得矣。”
这段材料反映了日本的意图和野心是什么?让学生了解:日本在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以后,确立的国策和发展方向。从而让学生理解:甲午中日战争并不是一个偶然事件,而是日本政府蓄谋已久的。
然后,利用多媒体图表的方式向学生展示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
指出:1894年的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长期以来推行对外扩张政策和蓄谋侵略中国的必然结果。
2、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
由于“黄海海战”是甲午中日战争中的一役,因此不可能突兀的讲述“黄海海战”。为了让学生对整个历史事件有完整的了解,所以,我通过多媒体展示的方式将甲午中日战争的过程简单的连贯起来。当然,要重点强调“黄海海战”。
演示如下:
仓促应战
希望停调
避战自保
3、黄海海战:
作为甲午中日战争中最为关键的一役,要让学生掌握以下几方面:
1 掌握海战的大体经过:通过多媒体再现当时的场面
图片,让学生对战役经过有一个详细的了解。展示:《黄海海战图》、《致远舰》、《吉野舰》、《致远舰部分官兵像》、《邓世昌》等图片帮助学生了解“黄海海战”。
②能够通过学过的史实,对邓世昌等抵抗将领做出一个正确的评价。组织学生讨论:邓世昌的举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什么精神?
③思考:北洋舰队为什么会全军覆没?指出:黄海海战历时5个小时,日方首先退出战场。但北洋舰队却在李鸿章“避战自保”的方针下,躲进威海卫。从而丧失了黄海制海权,导致了北洋舰队后来全军覆没。据此,让学生来讨论上面的问题。
4、思考: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为什么会失败?引导学生从两方面来考虑:①从日本方面:蓄谋已久;②从清政府方面:政府的软弱、政策的失当。
二、《马关条约》:
指出:甲午中日战争结束后,日方扬言进攻北京。慈禧派李鸿章为全权代表赴日本马关签订了《马关条约》。多媒体演示:《春帆楼》、《李鸿章》、《伊藤博文》、《签约表》。
在此先引导学生简单回忆清政府同外国侵略者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和侵略战争:《南京条约》(鸦片战争);《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和中俄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然后利用多媒体展示,让学生来了解《马关条约》的内容和它对中国造成的影响。展示如下:
李鸿章————————————-————伊藤博文
指出:《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大大加深了民族危机。
三、瓜分中国的狂潮:
由于本目为小字部分不是重点。所以,我准备采取简单直观的演示方法向学生展示“19世纪末列强瓜分中国狂潮形势图”。
首先,向学生指出列强瓜分中国的背景:争夺殖民地、半殖民地是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的突出特点;《马关条约》也刺激和加剧了列强对中国的争夺。
然后,通过多媒体出示“19世纪末列强瓜分中国的时局图”。让学生通过读书了解:这幅《时局图》中的熊、狼、蛙、鹰、虎、太阳各表示着哪个国家?并用多媒体展示答案。并且让学生结合课本和图示说一说:这幅《时局图》展示了当时的什么现实状况?它有什么含义?
最后,教师总结后用多媒体展示《19世纪末列强瓜分中国表》,让学生更理性地理解“19世纪末列强瓜分中国狂潮”。并思考:列强瓜分中国会带来什么影响?
国别 割占或租借地 势力范围
德 胶州湾 山东
俄 旅顺、大连 东北
法 广州湾 广东、广西、云南
英 新界、威海卫 长江流域
日 台湾、澎湖列岛 福建
美 门户开放政策
【小结】:(3分钟)
19世纪末期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马关条约》的签订以及瓜分中国狂潮的出现使中国民族的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人民为反抗列强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救亡图存的探索。
【练习】:(5分钟)
一、每课一得:
阅读材料后,组织学生讨论:“甲午战争后中国的巨额赔款对中日两国产生了哪些影响?”
二、材料阅读:
阅读材料后,结合本课内容,鼓励学生通过讨论解决材料问题。
三、自我测评:
1、邓世昌;
2、让学生制表完成。
四、目标检测:
中国惨败,签订《马关条约》
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威海卫战役
辽东半岛战役
黄海海战
平壤战役
中日战争正式开始
丰岛之战
清 政 府
日 本
增兵
针对
支援
求助
(东学党起义)
朝鲜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
(1894——1895年)
中国
资本主义发展要求殖民地
日本
《中日马关条约》(1895年)
内 容
清政府承认朝鲜“独立自主”;
割辽东半岛(后赎回)、台湾和澎
湖列岛给日本。
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白银。
增开重庆、沙市、苏杭二州为通
商口岸。
开辟内河新航线。
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中国国土进一步沦丧,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举借外债,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中国的财政经济。
使列强的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结果: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影 响备课时间:8月21日 教案序号:4
课题:第4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一课时 第 1课时
教材与学情分析:
1、教材: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制度创新的一个重要时期,其科举制的创立与逐步完善影响极其深远。科举制度是一种以王朝设科而士人投考为特点的官员录用制度,其历史达一千三百多年之久,在中华帝国的政治文化结构中,该制度始终处于中心地位的制度之一。科举制焕发出的活力,影响着唐人的生活,显示出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
2、学情:学生对于科举制以及唐朝时期的衣食住行通过影视作品有简单的了解。利用这些初步的印象,结合课本中的资料史实,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去体会盛唐的社会风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隋唐朝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
通过对唐朝衣食住行的时尚和博大宏放的精神风貌的了解,感知制度创新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
通过想像唐人的生活,培养丰富的想像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想像唐人的生活情况,体会盛唐时代生机勃发的活力和博大宏放的精神风貌,以增强对民族的自豪感,发扬奋发向上的精神及塑造自信大度的气质。
教学重点:隋唐科举制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如何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奋发向上的良好气质。
教学创意:通过阅读课文及讨论,想像自己作为一个唐朝考生参加科举考试的情况,以此了解唐朝科举制度的基本内容。
通过阅读课文及讨论,想像自己作为一个唐人时的衣食住行情况,借此体会盛唐博大宏放的精神风貌。
课后记:
教学过程与方法:
【导入新课】:(3分钟)
首先引导学生复习:近代以来有哪些国家发动过侵略中国的战争?大规模的战争有哪几次?结果怎样?都签订了哪些不平等条约?(英法俄日;三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
然后导入新课:历史进入20世纪,中国的主权和国家尊严再一次遭到破坏。八国联军的侵华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辛丑条约》的签订也使中国人民陷入了苦难的深渊。
【讲授新课】:(25分钟)
一、八国联军攻占北京:
1、八国联军侵华借口——义和团:
首先,对于“八国联军”要让学生进行识记:“英俄德法,美日意奥”(因祸得福,美日依靠)。同时,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八国联军为什么要发动侵华战争?他们的借口是什么?”(列强在华掀起瓜分狂潮后,经济、政治和精神上的侵略引起了中国人民的反抗,其中以义和团运动最具代表性。因此,1900年八国借口义和团运动损害了他们的在华利益,发动了又一次的侵华战争。)
其次,对于“义和团”指导学生通过读书了解以下几个问题即可。①义和团是个什么组织?成员有哪些?(民间秘密组织、农民和手工业者;)②义和团的兴起原因是什么?(清末的阶级矛盾)③义和团的壮大原因是什么?(民族矛盾的激化)④它为什么要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在民族矛盾激化的情况下,被清政府利用。)⑤你认为应当如何看待在当时情况下的“义和团运动”。(它是一支比较松散、落后的团体,可以一时抵抗侵略,但最终要失败;但是,它体现出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英勇抵抗的巨大力量。)
2、八国联军侵华过程:
对于八国联军的侵华过程,引导学生利用地图册从两个阶段来掌握。
第一阶段:从1900年6月发动战争到廊坊阻击战。侵略军人数:2000多人,西摩尔(英);进攻路线:大沽——天津——廊坊;中国人民的抗击:廊坊、杨村等地阻击战;结果:侵略军狼狈败回天津。
第二阶段:从1900年7月到8月攻陷北京。侵略军人数:2万人;进攻路线:天津——北京;结果:7月攻陷天津,8月攻陷北京;原因:侵略军准备充分,在京各国使馆卫兵和传教士积极配合。中国人民的抗击:义和团和清军围困西什库教堂和外国使馆。
3、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的暴行:
由于此部分为小字,所以,以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学为主。但需要学生掌握三方面:
①北京沦陷后,清朝统治者如何对待?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慈禧太后携光绪皇帝仓皇外逃西安,并在途中下达了对义和团的斩杀令,希望以此换取与侵略军的和谈。
②义和团的命运如何?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失败。(问:还有哪一次农民运动的命运和它相似?——太平天国运动;)
③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的暴行。对此教师首先指出:联军在攻陷北京后,在中南海设联军司令部,对北京实行各国分区占领,特许军队公开抢劫三天。然后指导学生在读书后找出:联军在北京犯下了哪些罪行?(从烧、杀、抢、掠几方面来引导学生。)
二、《辛丑条约》:
1、《辛丑条约》的签订:
要求学生掌握:条约签订的时间、代表和意义。(1901年9月;清政府全权大臣李鸿章与英俄德法美日意奥等国;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最终结果,而且条约的内容和影响都是空前绝后的。)
2、《辛丑条约》的内容和影响:
作为课文的重点和难点,采用列表格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辛丑条约》的内容和影响,同时训练学生列表格的能力。因此采用以下两个表格:
①《辛丑条约》的内容和影响:
条款 内容 影响
赔款 4.5亿两白银,本息共计9.8亿两,39年还清。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 增加了人民的负担,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圈地 划北京东郊民巷为使馆区,中国人不得在内居住,各国派兵保护。 在使馆区的监控下,清政府的内政外交完全处于洋人的控制之下。
打击人民反抗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中国人民受到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清王朝成为洋人的朝廷。
军事 拆毁军事防线,允许列强派兵驻扎沿线要地。 中国在军事上也失去自主权。
指出:《辛丑条约》的签订影响深远。虽然这一条约没有割让领土、开放通商口岸等条款,但却提出设立军事据点和占领区等,表明这一时期帝国主义侵华的新特点,帝国主义全面掠夺的本质也暴露无遗,清王朝完全成为洋人统治中国的工具。这一条约的签订,也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完全确立,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
②比较:《辛丑条约》与《南京条约》、《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签订国家 中与俄英法美日意德奥等国 中英 中日
赔款 4.5亿两白银,本息共计9.8亿两, 2100万银元 2亿两白银
土地 划北京东郊民巷为使馆区 割占香港岛 割占台湾、澎湖列岛、辽东半岛
其他 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拆毁军事防线,允许列强派兵驻扎沿线要地。 五口通商(沪厦福宁广)、协商进出口货物税款; 通商(沙市、重庆、苏、杭);在通商口岸设厂
影响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的主权开始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的主权进一步遭到破坏,大大加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总结:无论是从政治、经济,还是军事和外交上,《辛丑条约》对中国的损害较之以前的不平等条约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
思考、讨论:“为什么说《辛丑条约》后,清政府变成了‘洋人的朝廷’”?
【小结】:(3分钟)
进入20世纪后,新世纪的曙光并没有给中国人民带来丝毫喜悦,相反,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的签订,使古老的中华民族陷入灾难的深渊,虽然有义和团和部分清军的抵抗,但由于封建制度落后于资本主义制度、清政府的腐败等原因,这种弱势中的反抗还是失败了,清王朝成为洋人统治中国的代理人。中国怎样才能不受外辱?当时的一些有识之士已开始在积极的搜寻救国之路。
【练习】:(9分钟)
一、每课一得:
让学生了解“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定义。
二、材料阅读:
阅读材料后回答问题:《时局图》;中国面临被列强瓜分的社会状况;《辛丑条约》。
三、自我测评:
条约名称 签订国家 割占领土 赔款数目
《南京条约》 中英 香港岛 2100万银元
《马关条约》 中日 台湾、澎湖列岛、辽东半岛 2亿两白银
《辛丑条约》 中俄英法美日意德奥等国 4.5亿两白银
四、目标检测:备课时间:8月23日 教案序号:7
课题:第7课 维新变法运动
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一课时 第 1课时
教材与学情分析:
1、教材: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大背景下,维新变法运动与洋务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等重大事件—样,在推动中国近代化步伐的同时,更承担了挽救民族危亡,探索救国之道的历史使命。可以说,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中,维新运动是一个承上启下的事件,它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中国的政治思想传统,同时又为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起了良好的思想启蒙作用。
按照事件的兴起:发展、高潮和结局这一线索,教科书用三个子目进行了介绍:“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揭开了运动的序幕;“警世洪钟《天演论》”——推动了运动的发展;“短暂的百日维新”——是运动的高潮。由于顽固派的极力反对,变法最后失败。
2、学情:鉴于学生对当时整个社会大的背景已经有了系统的了解。因此,从整个事件的大背景入手,指导学生认识这是维新派救亡图存的运动。它失败了。启发学生思考:它与洋务派有什么相似之处?它为什么失败了?它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严复的主要思想,,—知道其对近代思想发展的积极影响。
了解“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提高客观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思考“维新派与洋务派主要思想的异同”等问题i增强阅读和比较的能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戊戌变法兴起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之时,旨在救亡图存,是一场爱国的、进步的变法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学习康有为、严复、谭嗣同等一代知识分子勇于向先进的国家学习,敢于开拓进取、创新变革的精神和高度的历史使命感、责任感。
教学重点:了解“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和严复的主要思想,认识戊戌变法的影响;同时加强阅读、分析;比较等能力的培养,体会维新人士勇于创新变革的精神。
教学难点:如何客观认识戊戌变法的社会影响和认识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教学创意:读、讲、议结合,通过对问题的思考,提高阅读、分析和比较的能力。
选播优秀影视片的有关片段,增强感性认识,提高学习兴趣。
课后记:
教学过程与方法:
【导入新课】:(5分钟)
复习:为了挽救国家统治危机,封建地主阶级倡导了一场什么运动?它是否使中国走上了富国强兵的道路?标志是什么?为什么?(洋务运动;否;中日甲午战争的惨败;洋务运动这种革新是基于统治阶层内部的,只是统治阶层为了巩固自身地位而采取的,故而是很不彻底的,很保守的。因此,它不可能使中国走上富国强兵的道路。)
导入:指导学生阅读导言后,指出:“维新变法”是以救国为宗旨变法运动。
【讲授新课】:(25分钟)
一、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揭开了运动的序幕:
1、背景:让学生从课本中找出“公车上书” 的背景——即发起的原因。在谈到《马关条约》时,组织学生一起回忆它的内容和对中国产生的影响,从而让学生们体验当时“公车上书”时的时代背景和举人们担心国家兴亡的爱国激情。
指出:《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民族危机,促使一部分仁人志士认识到,在学习西方科技的同时,还必须要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在这里将“维新派” 和“洋务派”做一个简单的比较,通过双方对救国方法的认识的比较,让学生认识到:“维新派”比“洋务派”更进步。
二、严复与《天演论》——推动了运动的发展:(重)
1、维新派的主要活动:
让学生通过读书找出:这一时期维新派都有哪些活动?并适当的补充材料让学生了解的更全面。如下表所示:
方面
主要表现
创办报刊
北方的《国闻报》
南方的《时务报》
组织学会
最早的——1895年成立于北京的强学会。
开办学堂
康有为的万木草堂(广州)
梁启超的时务学堂(长沙)
译述西方著作
严复的《天演论》
2、严复和《天演论》:
介绍:严复是中国近代一位重要的启蒙思想家,他在政治上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他和他译著的《天演论》在当时的思想界引起了极大的震动。
然后提出问题让学生归纳讨论:《天演论》是一部什么方面的书?它宣扬的主要观点是什么?(西方进化论专著;“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通过生存竞争,自然淘汰的自然法则来论证“西方胜过中国的不仅在器械,而且在制度”, “要变法维新,才能自强保种”。)
最后,通过上述归纳引导学生讨论:“你认为严复思想的先进之处在哪里?为什么?”(他通过进化论思想来阐述自己的政治观点,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发展。)
然后结合课后的“材料阅读”,让学生理解“戊戌变法”的背景。提问:为什么光绪皇帝下决心变法?(中国当时正被列强瓜分,国力衰弱,面临亡国的严重危机,光绪皇帝也将是亡国之君。所以他痛下决心,实行变法。)
2、主要内容:
结合课后的“自我测评”,让学生通过列表的方式归纳出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如下表所示:
类别
主要内容
经济上
发展工商业;
军事上
训练新式陆海军;
政治上
开放言论,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
文化
教育上
开办新式学堂,培养新式人才,废除科举考试中的八股文,创办报刊。
3、影响:
试一试:让学生将“戊戌变法的内容”和洋务派的措施加以简单的比较。说一说:“戊戌变法和洋务派的相似处有哪些?它的进步之处在哪?有何意义?”(经济、军事措施相似;首次提出政治、文化措施;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但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中国的惨败也说明了:它同洋务运动一样,不可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然后提出问题:“为什么‘百日维新’不可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①在中国行不通,注定要失败;②不符合中国的国情。)

中国近代化的历程说明了,在中国无论是实行以“自强富国”为目标的军事经济革
二、材料阅读:
中国当时正被列强瓜分,国力衰弱,面临亡国的严重危机,光绪皇帝也将是亡国之君。所以他痛下决心,实行变法。
三、自我测评:
类别 主要内容
经济上 发展工商业;
军事上 训练新式陆海军;
政治上 开放言论,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
文化教育上 开办新式学堂,培养新式人才,废除科举考试中的八股文,创办报刊。
四、目标检测:
最有影响——山东省青岛第六十二中学教学案
本案共 页 第 页
课 题 授课日期
课 型 课 时
教学目标
重点
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媒体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山东省青岛第六十二中学教学案
本案共 页 第 页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山东省青岛第六十二中学教学案
本案共 页 第 页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山东省青岛第六十二中学教学案
本案共 页 第 页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山东省青岛第六十二中学教学案
本案共 页 第 页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山东省青岛第六十二中学教学案
本案共 页 第 页
板书设计
课后自评
备注。 知识与能力
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掌握制作大事年表的基本技能。
眷/了解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成立的精况,评价辛女革命的历史意义。
;:i过程和方法 十
制作大事年表,了解孙中山进行的主要革命活动。
一.:巧设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
杳找有关材料,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探讨辛女革命的历史意义,培
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情感裔度与价值观 。÷
、、遇过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和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学习一代伟人
伊吾志所向,往无前,意挫愈奋i再接再厉”的革命精神;继承他·唤起民
众” ·振兴中华”的伟业,使自己具有胸怀祖国、为实现中华民族全面振兴面
督斗的历史责任撼和使命感。
教学内容分析
中华民族在20世纪走过了一条漫长而又曲折的道路,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
变。辛女革命是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巨变,是中国近代化艰难起步进程中
99重要环节。它推翻了统泊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章义上的
堑代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进步打开了闸门。从这个意义上说,也可以把中国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看做是辛女革命的继续和发展,看做
是它最磐结出的硕果。从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来看,洋务运动的历史功绩是为近
抗牝留下了虽然菲薄却又极其珍贵的物质遗产,维新派的历史功绩则是为近代
化留下了虽然是昙花一现却影响深远的政治遗产。这样,中国早期近代化进程
的艰难和曲折,成为呼唤辛亥革命到来的社会要求和强大推动力;而早期近代
化的最初成果,则为辛亥革命准备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和精神条件。辛女革命
后,中国人民的革命洪流汹涌澎湃,势不可挡,新文化运动、w13t~动相继
爆发。
孙中山是20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个伟人,他一次又一次革命的
努力,最终促成了辛亥革命的爆发,推翻了满清王朝,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
国——中华民国。本课共有三目,分别是“孙中山创立同盟会” “武昌起义”
和“中华民国的成立”。它们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在孙中山领导下,革命
党愈挫愈奋、一次又一次的武装起义,最终推动了武昌起义的爆发,这些武装
起义基本上是革命党人在同盟会的纲领和旗帜下进行的,也正是由于武昌起义
的成功,中华民国才得以于1912年元旦成立。
[孙中山创立同盟会1
首先,讲述了孙中山创立同盟会的背景;为了汇聚革命力量,振兴中华,
兴中会的创始人——孙中山联络其他革命团体共同奋斗。
其次,讲述了同盟会成立的时间、地点及其性质。中国同盟会于1905年
8月在日本东京成立,其性质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最后,课文讲述了同盟会的革命纲领、目标和旗帜。同盟会以·驱逐鞑
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把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
民主共和国作为革命目标;把三民主义作为领导革命的旗帜。
关于“兴中会” “同盟会”及“三民主义”的详细内容,请参阅“资料与
注释”。
[武昌起义]
课文主要介绍了武昌起义的背景、经过、结果及影响。
武昌起义的背景:同盟会成立后,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党人发动了一次又一
次的武装起义,虽然起义失败了,但扩大了影响,振奋了全国人心,推动了革
命高潮的到来。
武昌起义的经过:1911年10月10晚,武昌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熊秉坤
首先串军起义,新军兵营纷纷响应,随后占领了楚望白军械库;经过一夜血
战,起义军占领了武昌城,取得了起义的胜利。
武昌起义的影响: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响应。到1911年11月,全国
有14个省宜布独立,清政府统治从此土崩瓦解,为中华民国的成立创造了条件。
[中华民国的成立]
课文主要介绍了中华民国成立的时间、地点、领导者、采取的措施及历史
意义。t911年12月,起义的15省代表齐集南京开会,孙中山众望所归,在缺
席的情况下,仍被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
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中国两干多年的封建帝制终于结束。为了
巩固新生的政权,临时政府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及外交等方面采取
了一系列措施,井颁布了具有资本主义共和国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o
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日益深人人心。有关临时政府在政治、经济、文化,社
会生活等方面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以及《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具体内容,
请参阅·资料与注释”。
重点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辛女革命;难点是如何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
义。辛女革命酌历史意义深远,如何通过史实总结出来,这需要运用分析归纳
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而这些能力对中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知识与能力 ·
通过列举洋务派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以及对近代交通和通讯事
业发展史的了解,帮助学生体验在深重的民族危机中中国近代化起步的艰难。
通过对洋务派代表人物李鸿章、民族实业家张謇和民族科技精英詹天佑等
历史人物的了解,逐步培养正确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
课前,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预习,阅读课文内容并写出中国近代工业兴起
的内容提要。
课堂上,在教师的引导下对课文中的问题进行思考并展开讨论,开展研究
性质的学习。
课后,要求学生完成一篇有关历史沿革的调查报告。
通过上述活动,培养主动学习、乐于与他人合作、共同学习的习惯,并能
够多角度、多层次、多途径地探究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了解我国近代工业兴起的艰难历程,感受中国社会发
鳖灼翟刻变革,形成振兴祖国;自强自立的民族认同感。学习张謇和詹天佑施
己惭长、报效国家的爱国操行,;:树立勤奋学习;振兴中华的远大志向。 ,
教学内容分析
根据新的《标准》, “中国近代史”学习板块由五个单元组成,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艰难起步”在整个中国近代史教学中起着。承前启后的桥梁和纽带作
呵:因为,随着近代工业’的兴起,中国的资本主义开始产生和发展起来,·这为
维新派实行变法革新,革命派实施武装斗争、推翻封建帝制,先进知识分子掀
起·新文化运动”提供了经济基础,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本课讲述了中国近代工业兴起的历程。教科书从洋务派开展的从“自强”
到·求富”的洋务运动,轮船、铁路和电报业,的出现,民族资本家张謇创办实
曼和中国近代科技精英詹天佑主持建造京张铁路的四个方面阐述了近代工业的
发展:
[从“自强”到“求富”]
教科书主要阐述了两个方面的内容: ;
1.洋务派及洋务运动的概念。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侵略加剧和太平天国运
动的打击下,封建统治阶级面临统治危机,封建地主阶级已不能再按统治老路
走下去了。封建统治阶级的内部发生了分化,产生了洋务派,在中央以恭亲王
奕沂为代表,在地方上则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为代表,他们
提出了“自强” “求富”的口号。所谓“自强”,即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
和练兵方法,建设近代化的国防,以达到镇压人民、维护清朝封建统治的目
的;所谓“求富”,即洋务派兴办了一批民用工业,以满足大量的军费开支,
这就是洋务运动。· 、·
2.洋务运动的内容。 ·
首先,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购买外国机器+学习西方技术,创办军
事工业,由此促成中国近代工业的兴起。教科书首先具体介绍了李鸿章创办的
最大的军火工厂——江南制造总局以及左宗棠成立福州船政局;其次,为壮大
清朝军力,·从而实现“自强”的目的,洋务派积极筹建新式陆海军,采用西方
训练方式操练,使用洋枪,并建立起初具规模的北洋水师;再次,为解决军事
工业急需大量费用的困难,,洋务派又提出“求富”的口号,创办民用工业。
[轮船。铁路与电报业的出现]
教科书从近代化军事与国防建设需要的角度出发,切人近代交通工具和信
息传递工具的变革,着重介绍了轮船招商局的成立和唐胥铁路的建成这两件交
通运输业的大事,以及电报在中国的使用,让学生感受到近代化的气息。
洋务运动的评价属于课文中的隐性知识内容,要对学生分析讲清,让学生
了解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洋务运动这种革新是基于统
治阶层内部的,只是统治阶层为了巩固自身地位而采取的,故而是很不彻底
的,很保守的。他们所谓酌“自强”是为了加强军队的战斗力,以便更好的镇
压人民的反抗、抵御外国的侵略,使统治得以巩固,而“求富”则是在为了解
决大量的军费开支才相继提出来的·。所以,要引导学生从历史角度分析问题,
看清历史的真实情况,做到将书本知识彻底理解,并能够做出比较正确的判
断。其次,教师还应该从两点论出发,既要阐述洋务运动的本质,也要说明它
的客观影响。因:为,虽然洋务运动是统治阶级为维护自身统治所采取的措施,
但它从另一方面对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了促其形成、发展的作用。·在洋务
运动的带动下,·中国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相继出现并得以壮大,在一定程度
上抵制了外国侵略势力的经济入侵。而各种实业的兴办,使中国的民族资产阶
级得以产生,他们代表着新的生产力的形成,客观上加速了封建生产关系的瓦
解。同时,大批的留学生不仅带回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技术,也逐渐接受了
新思想+新文化,并加以传播。洋务运动间接地推进了中国的革命,这是洋务
运动的倡导者们始料不及的。 ;
[状元实业家l
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后,外国资本直接在中国内地设厂开矿,进行经济
掠夺。为了抗拒外国资本入侵,为了解决国家的危难和富国强民,以张謇为代
表的部分官僚、地主、商人决心自己:创办民用企业。教科书以张謇兴办实业为
例,介绍了张謇舍弃仕途、抱定实业救国的初衷、创办了大生纱厂,但其发展
又受到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势力的双重压迫、惨淡经营的史实,;、说明了中国民
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一个艰辛曲折的历程。 、 ;’
[詹天佑与京张铁路r · : ,: 。。;:
教科书从近代工业发展的角度上肯定了我国科技人员的光辉成就,特别介
绍了詹矢佑主持设计建造京张铁路的历史史实,:展现了詹天佑不迷信外国权
威、勇于挑战困难、大胆创新设计、终于建成京张铁路的民族科技精英的形象,
本课各目之间有着内在联系,洋务派发动的洋务运动,标榜着*自强”
‘求富”的口号,虽没有使中国走上真正自强、’富裕的强国之路+但它采用西
方先进技术,创办了我国近代工业,‘使中国走上了近代化道路。自此,中国有
了自己的近代军事、民用工业,实现了中国交通通讯事业的近代化。近代工业
的发展刺激了富有强烈爱国;救屠意识的中国人,投身于设厂;开矿、兴办实
业、救国救民的事业中,张謇即是其中一员。在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势力的双
重压迫下,他创办实业,历经艰难。尽管中国近代化发展困难重重,但中国人
民是永不屈服的,以詹天佑为代表的中国近代科技精英,’‘展示了当时我国科技
发展水平,振奋了民族精神。 ,·
重点难点 ’<4从‘自强’到;‘求富’” “状元实业家”是本课的主要内
容,可重点介绍;本课难点是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 ::
确定从“自强”到“求富”一目为本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因为洋务运动
促成中国近代工业的兴起。洋务运动是一场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和练兵方
胀,建设近代化国防的自救运动。它包含三方面的内容,即兴办近代军事工
盘,建立海军i’创办民用工业。通过本目的学习,学生对中国是怎样走上近代
化,9道路有了一定了解,知道了中国近代工业艰难曲折的开端。
将“状元实业家”.二,目作为重点,主要考虑到以张謇为代表的爱国知识分
子,始终站在救国救民斗争的最前列。他们投资设厂,兴办实业,以求振兴中
华。特别是张謇,放弃了状元的仕途,兴办大生纱厂等企业,走上艰难的发展民
族资本主义的道路,这也说明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是一个艰辛曲折的历程。在这
里,可以弘扬中国人民爱国主义的传统品德,教育学生时刻以民族利益为主旨,
孵立报国的远大理想√:“詹天佑与京张铁路”可以起到丰院教育的作用。
确定对祥务运动的评价为难点;主要是基于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初中生,他
们要准确理解洋务运动有一定的困难。洋务运动的评价属于课文中的隐性知识
内容,学生不易理解,因而需要老师进行阐释。对此,可结合本课材料阅读先
组织学生开展讨论,然后加以指点,再做总结,·’以帮助学生培养正确评价历史
事件的能力。 ÷ ·’’知识与能力
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沙俄割占中国东北、西北领土以及太
平军痛击洋枪队,左宗棠收复新疆等基本史实。
能够正确评价历史人物
说出圆明园残迹留给我们的启示。
分析两次鸦片战争在目的上的共同之处。
过程与方法
要求学生紧扣课文标题,从劫难与抗争两条线展开分析、归纳,得出本课
的学习内容。
运用情景教学法,通过幻灯、图片和地图向学生展示圆明园被焚前后的变
化,中国边疆领土的变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认识到列强的侵略扩张是人类文明遭到破坏的重要原因,中国
人民从来就有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反抗侵略,维护统一是每一个中国人都要
继承的爱国传统。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共列四个子目,从时间上看,跨度为30年,即从19世纪50年代到
19世纪80年代。从线索上看有两条:一是鸦片战争后列强进一步侵略中国,即
中国仍处于劫难之中;二是中国人民不甘受辱,在弱势中顽强抗争的史实,体
现了“哪里有侵略,哪里就有反抗”的理念。
[英法联军火烧圃明圃]
本目首先介绍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及名称由来,其次重点描述了英法
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史实,旨在说明侵略者的强盗行径和人类文明所遭受的浩劫。
本目在小字部分介绍了清王朝面对侵略的表现:咸丰帝逃之天天,奕沂签订了不
平等的《j匕京条约》,清王朝的腐败是列强得寸进尺、步步进逼的根本原因。
[沙俄趁火打劫]
中俄边界在《尼布楚条约》中早已有明确规定,但沙俄利用英法联军发动
第二次鸦片战争、清王朝无暇北顾的机会,也加入到侵略者的队伍当中。其侵
略手段是先武力强占领土,后强迫签订条约承认,以侵占领土为主。从19世纪
50年代末到80年代,沙俄割占了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所以是趁火打
劫。教材用一个表格和一幅示意图直观地层示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被割占的
情况。在侵占领土方面,沙俄是空前绝后的,中国再次遭到劫难。
[太平军痛打洋枪队]
太平军兴起的原因:列强人侵,清王朝的搜刮使得民不聊生,太平军揭竿而
起。但这时的农民起义和以往不同,反抗外来侵略是其新的时代特点。因此,本
目重点介绍了太平军反抗侵略的斗争,而仅在小字部分对反清做了简单的介绍,
这与以前的表述不同,应加以重视。从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地点——江浙一带,
战果——破敌营垒30多座、活捉副领队、击毙洋枪队头目华尔等反映了太平军
的声势及其不畏强敌的勇气,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大灭了敌人的威风。
[左宗棠收复新疆]
这是中国人民抗争的又一重要史实,它展示了左宗棠的谋略和胆识,以及
不畏强暴、反对分裂、维护祖国领土完整的民族精神。本目首先指出第二次鸦·
片战争后,中国并没有因战事结束而得到安宁,边疆出现了危机局面,特别是
新疆地区。新疆的危机主要包含三个方面:浩罕汗国阿古柏入侵新疆;俄英支
持阿古柏;俄国出兵侵占伊犁。这也是左宗棠收复新疆的背景。其次介绍了收
复新疆的经过以及能够收复新疆的原因,即周密的计划,人民的支持,曾纪泽
外交配合。其中伊犁是通过外交途径签订《伊犁条约》收回的,该条约是一个
不平等的条约(可参见教科书中的“俄国割占中国北方领土示意图”)。新疆的
收复,不仅打击了侵略者的气焰,而且维护了国家的利益,民族的尊严,同时
对新疆的建设和开发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重点难点 重点为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左宗棠收复新疆;难点为第二次
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知识与能力
了解林则徐广州禁烟的史实,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培养阅读理解
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知道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南京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影
响,进而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培养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知识
迁移的能力。
了解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的主要思想及其作用。
过程与方法
收集有关虎门销烟的信息,编写虎门销烟的故事讲稿,讲述虎门销烟的故事。
观察“鸦片战争形势图”中香港岛和五个通商口岸的位置特点,讨论导致
这一位置特点(位于东南沿海)的原因;若条件许可,可组织讨论这些地区的
开放与今天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设计“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影响简表”,学习采用多种方式
(包括表格方式)陈述历史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虎门销烟的史实的了解,认识林则徐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
雄,学习其在禁烟中表现出来的刚正不阿、坦荡无私的品质。
通过学习,认识英国发动战争是无耻的、非正义的;受到战败求和的刺
激,一些爱国的知识分子开始开眼看世界,·提出向西方学习的主张,这是对闭
关自守的传统观念的挑战。
通过学习,认识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
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通过学习,培养适应社会变化、与时俱进、面向世界的人生态度。
教学内容分析
就世界史的范围来说,鸦片战争是当时已经完成产业革命芝量强大的资本
主义国家——英国,对一个正处在封建主义迟暮中步履蹒跚田三乏国家——中
国所发动的侵略战争;就中国史的范围来说,它引起了中国社会一系魏的变
化,在历史上形成了一个从来不曾出现过的局面。换句话说,它是中禹近代史
的开端和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起点,也是整个中国万史
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
课文共分三个子目, “林则徐虎门销烟”介绍了鸦片走私的原因和危害,
以及林则徐广州禁烟的史实; “中英《南京条约》”介绍了鸦片战争的经过、
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魏源发愤编著《海国图志》”介绍了
新思想萌发的原因和《海国图志》的主要内容。三目标题的逻辑关系是: “林
则徐虎门销烟”旨在说明鸦片战争的起因(含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 “中英
《南京条约》”介绍了鸦片战争的经过和影响; “魏源发愤编著《海国图
志》”也是鸦片战争的影响之一,即引起了中国新思想的萌发。
[林则徐虎门销烟]
本目主要介绍了以下三个内容:
L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
英国在17世纪中期实现了资产阶级革命,18世纪60年代又开展产业革
命。19世纪初,英国的工业,首先是棉纺织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到19世纪中
期,机器大生产取代了手工生产,生产效率和质量大大提高,强大的工业生产
能力需要寻找广阔的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正是英
国理想的侵略对象。起先,英国商入主要向中国输出毛织品和印度棉花,而从
中国输入茶丝等物。由于中国社会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经济形态,加上政府
在对外贸易中实行限制和防范的闭关锁国政策,英国商人未能在中国为自己的
商品打开市场,因而出现贸易逆差。如1781—1790年间,中国茶叶输英总值是
9626万元,而大约同期的1781—1793年间,英国毛织品等输华总值是1 687万
元,仅及中国输英货价的六分之一。在这种情况下,英国商人发现了鸦片不仅
可以获得比成本高得多的利润,而且它又具有一种特殊性质,即人们只要吸食
成瘾,就不能不经常地、愈来愈多地需要它。中国人口众多,鸦片市场前景广
阔。于是,英国商人非法向中国大量倾销鸦片。据不完全统计,1787年,英
国输华鸦片是200箱(每箱约100斤或120斤);1800—1804年间,每年平均
3 500箱;1820--1824年间,每年平均7 800余箱;到1838年,竟达4万余箱。
由于鸦片的激增,中英间的贸易逐渐发生了变化,英国由贸易逆差(即人超)
变为贸易顺差(即出超)。
2.鸦片走私给中国社会造成的危害。
鸦片的大量走私给中国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具体表现如下:
(1)损害身心健康。据记载,鸦片战争前,吸食鸦片者已达200多万人,
吸食者有官员、绅士、幕僚、兵丁和太监等,吸食地区从沿海扩展到十数省。
鸦片是一种慢性的杀人毒药,对吸食者的身体和精神都有严重的损害。魏源指
出,鸦片“槁人形骸,蛊人心志,丧人身家,实生命以来未有之大患,其祸烈
于洪水猛兽”。英国人蒙哥马利·马丁也说: “不是吗, ‘奴隶贸易’比起
‘鸦片贸易’来,都要算是仁慈的。我们没有毁灭非洲人的肉体,因为我们的
直接利益要求保持他们的生命;我们没有败坏他们的品格、腐蚀他们的思想,
也没有毁灭他们的灵魂。可是,鸦片贩子在腐蚀、败坏和毁灭了不幸的罪人的
精神存在以后,还杀害他们的肉体。” 、
(2)白银大量外流。1821—1840年间,中国白银外流至少在1亿元以上,
相当于当时银货流通总额的五分之一。白银外流的结果,造成了银贵钱贱的现
象。1794年,一两白银折换铜钱1 000文左右,1838年增至1 600多文。清代
币制是银钱并用,民间日常交换多为铜钱,而缴纳赋税却需要换成白银,农民
的实际负担加重而日益贫困。而且,银贵钱贱对社会经济和国家财政造成了破
坏,加深了清廷的统治危机。
(3)吏治腐败,军队丧失战斗力。
总之,鸦片走私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也直接威胁到了清政府的
统治。1838年,鸿胪寺卿黄爵滋上奏道光帝,痛陈鸦片的危害,提出“重治吸
食”的办法。同年7月,林则徐上书道光帝说,如果听任鸦片泛滥,那么数十
年后,中国“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道光帝深感银荒兵弱
的严重威胁,决心严禁鸦片。1838年12月,道光帝派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
广州查禁鸦片。
3,林则徐虎门销烟。
1839年3月,林则徐到达广州。他在两广总督邓廷桢的支持下,采取了下
列措施:严令捕拿烟贩,惩办受贿官吏,限期令外国人交出鸦片。他允许外国
商船进行正当贸易,但决不允许从事鸦片交易。他严肃地表示了禁烟的决心:
“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1839年6月3日至6月25日,林则徐率领地方官吏,在虎门海滩将缴获的
鸦片当众销毁。虎门销烟的意义在于,它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鼓舞了中
国人民的斗志,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维护民族尊严和反抗外国侵略的决
心。林则徐在禁烟斗争中表现出来的无私无畏的精神品质值得后人学习。
[中英{南京条约》]
本目简单介绍了鸦片战争的起因经过,重点介绍了中英《南京条约》的主
要内容和影响。
1.鸦片战争的起因和经过。
英国政府发动鸦片战争,除了保护鸦片走私外,还有更深刻的原因,就是
已成为工业强国的英国要把中国变成它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关于鸦片战争的经过,课文将其分为三个阶段:从1840年6月,英国舰队
侵入广东海面战争爆发,到1840年8月英国舰队北上天津大沽口为第一阶段;
1841年1至5月,从英国攻占香港岛开始到《广州和约》订立为第二阶段;
1841年8月至1842年8月,英舰从广东海面北上直至《南京条约》签订为第三
阶段。战争以中国战败求和签订屈辱的《南京条约》而告结束。
对于鸦片战争的性质和中国战败的原因可简单了解。鸦片战争是英国发动
的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也是中华民族反抗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中国
在这场正义的战争中战败受辱的原因主要有经济落后、政治腐败、武器落后等。
2.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和影响。
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是: (1)五口通商。即开放广州、福州、厦
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从此,中国经济逐渐被卷人世界资本主义市
场,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2)赔偿英国军费、鸦片费以及偿还
广州行商所“欠”英国商人的款项共2100万银元。这使清政府财政更加吃紧,
中国人民的负担大大增加。 (3)割让香港岛,中国的领土完整遭到破坏,香港
岛成为以后英国侵略中国的基地。 (4)协定关税。条约规定通商口岸“应纳进
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这使得中国丧失了关税自主权。
课文随后分析了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鸦片战争以前,中国在政治
上主权独立、领土完整,经济上是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
然经济,社会性质是封建社会。鸦片战争以后,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
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
国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原有的主要矛盾,即封建主义
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更加尖锐,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
另一个主要矛盾,并且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中国人民开始肩负起反侵
略反封建的双重革命任务。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
开端。
[魏源发愤编著《海国图志》] “
本目主要介绍了两个问题。
1.新思想萌发的原因。
很久以来,中国一直以“天朝上国”自居。鸦片战争中, “天朝上国”被
一个西方岛国打败。在严峻的现实面前,一些爱国的知识分子从“天朝上国”
的梦幻中惊醒,开始睁眼看世界。于是,鸦片战争后出现了探求西方知识、学
习西方军事技术以御外侮的新思潮。魏源是新思想的杰出代表。
2.魏源编著《海国图志》。
魏源是林则徐的好友。1841年夏天,已被革职查办发配新疆伊犁的林则徐
途经京口(今江苏镇江),魏源在家迎候接待。临别时,林则徐把在广东搜集
到的全部关于外国的资料及编译的(四洲志》初稿等都送给魏源,嘱托他撰写
一部介绍世界的著作。魏源不负林则徐的愿望,在{四洲志》的基础上,增补
了大量中外资料,写成《悔周图志》一书。这是第一部由中国人编纂的、较为
系统地介绍世界各国的地理、历史、政情的专著,也是探寻西方富国强兵之道
的启蒙之作; 《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新思想,主张学习西
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以抵抗外国的侵略并战胜敌人;这是对闭关自守的传统观
念的挑战,对其时和后来的思想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中国早期的近代
化做了思想准备。 ·
重点难点 重点是虎门销烟的有关史实、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难点为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知识与能力
知道重庆谈判,通过学习重庆谈判期间国共两党政治较量的有关史实,理
解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做出的努力,培养依据基本历史史实分析历史问
题的能力。
通过了解蒋介石镇压国内民主运动的情况、全面内战爆发的情况,认识国
民党独裁内战的本质。
过程与方法
联系旧知识分析抗战胜利后的国内局势,结合有关史料,探讨蒋介石三次
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用意,毛泽东冒着巨大风险亲赴重庆的原因,以及重
庆谈判所取得的成果。
通过多媒体展示、资料展示、或通过阅读地图,结合教科书文字描述,分
析全面内战焊发的原因,了解人民解放军粉碎国民党军对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
的基本史实。
本课主要采用问题教学法和史论结合学习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做出的努力,认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广大
人民群众利益的代表。
通过学习国共双方在和平民主与内战独裁之间的较量,理解民主与和平是
中国人民的心声。
教学内容分析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面临着两种命运、两种前途的决战。中国共产党为
争取和平民主做出了很大努力,国民党则采取了反革命两面派手法:一面打出
了“和平统一”的旗号,玩弄“和平谈判”的阴谋,三次电邀共产党进行和干
谈判,为发动内战制造借口和争取时间;另一方面在国共和谈的同时积极准备
内战。中国共产党与之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国共两党在重庆和平谈判期间
展开了激烈的较量,国统区人民也开展了反内战运动。在国内人民要求民主苣
压力下,经过43天的谈判,国共双方签订了(双十协定)。但是蒋介石发动内
战的野心未变,当他做好了发动内战的准备后,悍然发动了反共反人民的内战:
本课共有“谈判桌上的较量” “蒋介石加快内战步伐” “全面内战的烽
火”三个子目。
[谈判桌上的较量1
本目主要包括抗战胜利后的国内形势、重庆谈判期间国共两党复杂的政治
斗争、 <双十协定》的签订三方面内容。
一是抗战胜利后的国内形势。
这里需要引导学生注意三个问题:
1.抗战胜利后,饱受战争之苦的中国人民渴望着和平、民主,课文插匿
“抗战胜利后,各地群众在平毁碉堡”就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一情况。这覆
明抗战胜利后,中国人民要求和平、反对内战,要求民主、反对独裁的愿望
非常强烈。
2.抗战胜利后国共双方情况的变化,使国共两党成为决定中国前途和命运
的两大政党。中国共产党八年抗战,八年发展,抗战胜利后已成为一个拥有120万
党员的大党,有着120万的人民军队、约占全国总面积的四分之一、总人口芦
四分之一的大小19块解放区和220万人的民兵的政党;八年抗战使中国共产量
在全国人民心目中享有崇高的威信,已经成为决定中国前途命运的举足轻重e9
力量。通过抗战,国民党保存并扩充了一支庞大的军队,总兵力达430万人.
正规军248个旅(整编前的师)约200万人,其中一部分是完全由美国训练与装
备的;同时,国民党政府通过接收日伪产业、银行、工矿企业,控制了全昌人
口、领土面积、城市的各四分之三左右;通过接收,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空酋毒
胀,骤增至200亿美元之多。所有这些,再加上美国政府的援助,构成了国匡
党发动内战的军事和经济基础。
3.面对抗战胜利后的新形势,国共两党采取了完全相反的方针。中国共声
党在清醒估计战后国内外形势的前提下,制定了正确的方针和策略。1945年8声
25日提出了“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口号,力图通过和平途径实现中国蛇芝
步与发屉;而国民党却企图垄断抗战胜利果实,在全国恢复建立国民党一竞专
政的独裁统治。早在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时,国民党就将大部分军队退缩到西瞒
和西北地区, ·坐山观虎斗”,以保存实力。1945年5月国民党“六大”召
开,蒋介石在政治报告中说: “今日的中心,在于消灭共产党!日本是我们国
外的敌人,中共是我们国内的敌人!只有消灭中共,才能达成我们的任务。”
这就清楚地暴露了国民党反共反人民和准备发动内战的本质。
二是重庆谈判前后两党复杂的政治斗争。这一内容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可
以分解为以下三个问题:
1.课文中说: ·蒋介石发动反共内战的方针已经确定”,那么国民党为什
么不立即发动战争 这一问题隐含在教科书中,需要结合抗战胜利后的局势加
以分析:一方面全国人民要求和平、反对内战情绪高涨;另一方面国民党运兵
占地也需要时间。
2.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赴渝谈判,其用意何在 课文小字部分对这一问
题做了详细分析:如果毛泽东不来,就可把内战责任推卸到共产党身上;如果
毛泽东来了,一可诱使中国共产党交出军队和解放区政权,二可争取时间部署
内战。
3.面对蒋介石设下的“鸿门宴”,毛泽东去还是不去 张学良的前车之
鉴,人们记忆犹新。如何对付美蒋和平阴谋,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了反复的审
慎研究,分析了蒋介石的真正目的在于利用和谈争取备战时间,推卸内战责
任。最终决定耀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赴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课文用两
句话言简章骸地指出了毛泽东赴瀹的目的: ·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
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用事实教育人民群众和争取中间势力。毛
泽东的这个行动向全中国和全世界说明了,中国共产党是真诚地谋求和平的,
一贯地代表人民愿望的,同时也有力地揭露和孤立了蒋介石。
关于毛泽东赴渝后各界的反响以及谈判过程,课文用小字傲了简要介绍。
三是重庆谈判的结果,国共双方签订(双十协定)。
<双十协定)具体内容包括十二项,课文针对初二学生的认知水平,主要
介绍了国共会谈取得的主要成就,即国民党不得不接受中共提出的和平建国的
基奉方针。另外还介绍了谈判中的两个焦点问躇:解放区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
法地位问题。双方未能就此达成协议。可以看出,通过重庆谈判,国民党没有
达成预期目的,中共的和平民主的主张取得了胜利。重庆谈判“击破了国民党
说共产党不要和平、不要团结的谣言。”(引自毛泽东(关于重庆谈判))正如
毛泽东所说: “以后国民党再发动内战,他们就在全国和全世界面前输了理,
我们就更有理由采取自卫战争,粉碎他们的进攻。”
[蒋介石加快内战步伐]
本目为小字内容,主要介绍了国共两党在进行政治谈判的同时,蒋介石加紧了
内战的准备。本目内容不要求学生掌握,教师可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这部分内容,加
深对蒋介石玩弄反革命两面手法的认识,认清其“假和平真内战”的实质。
本目主要从以下几点揭露了蒋介石积极备战的事实:(1)毛泽东抵瀹的第二
天,即8月29日,蒋介石就密令何应钦重新印发所谓的(剿匪手册),在其军
队中实行反共内战的动员;(2)美国帮助国民党将大批军队运往内战前线,并直
接出兵替国民党抢占战略要地和交通线;(3)国民党通过抢夺抗战胜利果实,接
受了大批日军武器装备,收编了大量伪军。
另外,本目还从蒋介石对要求和平的民主人士的镇压,进一步说明了蒋介
石“假和平”的阴谋。
[全面内战的烽火l
本目应注意以下两点:
1.1946年6月,国民党反动派对中原解放区发动进攻,是全面内战爆发的
标志。课文用小字简要分析了中原解放区敌我力量的对比情况,说明了这场战
争的性质是:美帝国主义出钱出枪、蒋介石出人的一场反共反人民的战争。
2.面对敌人的进攻,中国共产党制定的作战方针及作战情况。中原解放军
在中央军委“生存第一,胜利第一”的指示下,胜利完成突围转移的任务。
重点章点 重点为重庆谈判和全面内战的爆发;难点为国共双方在重庆谈
判期间复杂的政治斗争。知识与能力
简述南昌起义、井冈山会师的故事,认识中国共产党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
的意义,找到中国革命道路的特殊性所在。
讲述红军长征的英勇故事,指导学生认识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曲折。
过程与方法
革命前辈的英雄故事多是本课的一个显著特点。课前指导学生收集英雄故
事,课堂上请学生演讲,但要注意引导学生将所讲的各个故事串在一条历史主
线上,即革命先辈们对中国革命道路的不懈探索与奋斗的过程,帮助学生由点
到线、再到面地掌握历史知识,以立体地再现历史情景。
指导学生深情地朗诵毛泽东诗词<七律·长征),加深学生对红军长征的
理解和崇敬之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南昌起义到井冈山会师,以毛泽东为代裹的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
遭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以农村包围城
市的革命道路,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创造了条件。
体会先烈们不畏艰难、勇于献身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学习先烈们排除万
难、不断前进的坚强意志。
教学内容分析
大革命失败后,面对蒋介石的暴力屠杀政策,中国共产党人没有被吓倒,
他们总结了经验教训,又继续对中国革命的道路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探索。南昌
起义的枪声,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中共开始独立领导武装
斗争,创建人民军队。井冈山上的红旗,犹如“垦星之火”,燃成了“燎原之
势”,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新道路,揭开了中国革命的新篇章。二万五千里长征
向世人证明,中国革命的道路虽然是曲折的,但是英勇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
农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一定可以战胜千难万险,让革命烈火熊熊燃
烧,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伟大任务。本课介绍了中共在探索革命道路过程中的三
个重大历史事件。
[八一南昌起义]
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反动振暴力清党,以极端残酷的手段镇压革命人
民,从1927年3月到1928年上半年,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被杀害达31万多
人。面对白色恐怖,中国共产党人没有被吓倒。从大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里,
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武装斗争的重要性,为了挽救革命,中共决定用武装起
义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
1927年7月下旬,中共决定将自己掌握的军队集中于南昌发动起义,并派
周恩来担任南昌方面的前敌委员会书记,负责筹划和领导这次起义。7月21日,
周恩来由武汉秘密到达南昌。26日,贺龙、叶挺率领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和第
十一军第二十四师开进南昌。27日,周恩来召开前敌委员会会议,成立了由贺
龙、叶挺、刘伯承等组成的起义总指挥部,部署起义计划。8月1日2时,周恩
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率领党直接掌握和影响的军队两万余人在南
昌宣布起义。由于部署严密,对敌军进行突然袭击,仅五个小时的激战,就全
歼守敌,占领南昌。起义胜利后,起义部队进行了整编,仍沿用国民革命军第
二方面军的番号,下辖三个军,任命贺龙为代总指挥,叶挺为代前敌总指挥。
一支由无产阶级独立领导的军队诞生了。8月3日至7日,起义部队按照预定计
划,相继撤离南昌,经过赣南、闽西,直奔广东潮汕,途中遭到优势敌军围攻
而失败。保存下来的部队,一部分进人梅陆丰地区,与当地农民武装会合,另
一部分在朱德、陈毅率领下转移到湘南开展游击战。
南昌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它是中国共产党
第一次独立领导的武装斗争,是反抗国民党叛变革命、实施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标
志着人民军队的创建。因此,8月1日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诞生的光荣节日。
但这次起义也有探刻的教训。由于受俄国革命模式的影响,起义以夺取敌
人力量强大的大城市为目标,即使在起义暂时失利的情况下,也没有深人农
村,发动土地革命,武装农民。这些错误是幼年的中国共产党难以完全避免
的,表明了探索中国革命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它为探索中国式的革命道路
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i
[革命摇篮井冈山] i
教科书从三个方面介绍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立。把革命的队伍带到井冈山的直接原因是秋收起:
义的失利。继南昌起义的失败,秋收起义的失利再次证明了俄国的革命模式,
即通过城市武装暴动或攻占大城市来夺取革命胜利在中国是行不通的。井冈山
的便利条件是在此创建革命根据地的客观原因。井冈山位于湘赣边界罗霄山脉
中段,地势险要,进可攻,退可守;革命群众基础好,敌人统治力量薄弱;远
高中心城市,四周都是产粮区,很利于军事割据。毛泽东善于把中国革命实际
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结合是根据地创建的主观原因。1927年9月20日,毛泽东
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开始了向井冈山的战略进军。29日,到达江西省永新县
的三湾村,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10月
3日,部队抵达宁冈县古城,毛泽东主持召开前委扩大会议,讨论和决定了在井
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的决议。27日,部队抵达井冈山的中心茨坪,开始了创建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艰苦斗争。
井冈山会师。1928年4月底,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留下的部队和湘
南暴动后组成的农民自卫军到达井冈山,在宁冈著市与毛泽东的部队会师。
5月4日成立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后改称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
泽东任党代表。在根据地,红军采用“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
我迫”的游击战术,多次打退敌军对根据地的围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后来进
一步发展为湘赣根据地。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的影响。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是中国革命史
上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它为大革命失败后继续坚持革命斗争找到了一条正
确的道路,这就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它犹如中国
革命的一点“星星之火”,终会形成“燎原之势”。
[“红军不怕远征难”1
教科书从四个方面进行了介绍。
1.红军为什么要进行长征。长征是红军在反击国民党军第五次“围剿”失
利后被迫进行的战略转移。1933年9月,蒋介石对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空前规模
的第五次“围剿”,企图以“步步为营,节节进剿”的战法,消耗红军主力,
从而进一步消灭红军。蒋介石发动的这次围剿,得到了众多帝国主义国家的支
持,美英提供购买军火的贷款,德国七十多个军事专家被聘为顾问,美、英、
德、日、法、意等国帮助运辖武器装备。但是敌人的强大并不是造成红军反
“围剿”失利的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由于博古、李德等人执行了王明的
“左”倾路线,中共临时中央放弃了红军前四次反“围剿”胜利的经验,实行
进攻中的冒险主义,防御中的保守主义,使红军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
1934年10月初,国民党已推进到中央苏区的腹地,中央红军即决定主力撤出中
央苏区,突围转移,长征开始。
2.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长征开始后,中共中央继续执行·左”倾错
误,使虹军蒙受巨大损失,人员由近Io万人减少到3万余人。在毛泽东的建议
下,红军转兵贵州,强渡乌江,来到遵义。为了总结经验教训,挽救危机中的
红军和革命事业,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
遵义会议肯定了毛泽东等人的正确军事路线,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选举
毛泽东为政治局委员。会后,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了三人军事指挥
小组。遵义会议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结束了
“左”愤教条主义在中共中央的统治,是我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
义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会议,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它挽救了
党和红军,是中共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确保了中国革命沿着正确的航道
继续前进。
3.红军继续长征及其胜利结束。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在党中央的指挥
下,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苹地,于
1935年6月在四川的懋功和红四方面军会合,共同北上。1936年10月,红二
方面军、四方面军等先后到达甘肃会宁,与红一方面军会师。二万五千里长征
胜利结束。
课本最后分析了长征的意义。主要是两点:第一,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
关键。党中央和红军主力胜利完成战略转移,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扼杀中国革
命、消灭共产党和红军的企图。长征保存了革命的骨干力量,构成了以后领导
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主干。第二,长征的传奇故事传遍国内外,表明中
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重点难点 重点是了解南昌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立和红军长征的
故事,体会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认识中国革命的特殊历程及艰难曲折;难点
是充分认识中国革命的道路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
革命实践相结合、不畏艰难曲折探索出来的,是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之路。知识与能力
知道照相和电影在中国的出现和发展。 、 —
了解民国初年剪发辫、改称呼的基本史实,并试分析其原因。
了解清末民初人们服饰的变化和中山装、旗袍的基本知识,尝试通过服饰
的变化来了解社会的变化。 。
通过思考“为什么清末民初中国的社会生活会有如此大的变化”等问题,
培养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 、
过程与方法
搜集老照片、旧服饰等,建立班级展览角,以形成对百年来中国社会习俗
变迁的直观认识。 、
阅读(老照片} (百年中国)等书籍和资料,观看相应的影祝作品如《西
洋镜)等。加深对清末民初社会生活状况的了解。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中逐步认识到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人类文明的发展、世界文化的交
流等,人类的生活必会发生重大的变化。中国社会接受西方传人的照相和电影,
剪发辫、改称呼以及服饰受西方影响发生变化等反映了时代发展的必然性。
今天我国的旗袍在世界服饰界占有重要的地位,人类对美好的事物能够形
成共识。
教学内容分析
课本主要从照相和电影等在中国的出现,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改称
呼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为我们介绍丁清末民初社会生活的变迁,突出了社会
生活也随着时代潮流不断进步的特点。
{照相与电影的出现l
关于照相,课本介绍了照相术发明并传人中国的情况,及其对中国社会
生活产生的作用。
照相术的发明与传人。19世纪30年代,法国人达盖尔发明了照相术,40年
代就传人中国。最早到中国摄影的人,是法国人于勒,埃及尔(Juleshier),即
教材上提到的那位法国海关官员。1844年,他到中国参加中法通商条约<(黄
浦条约》)的谈判时,在广东、澳门等地拍了不少的照片。同一时期,一些中
国人留下了关于照相的文字介绍。
照相融人中国社会生活。19世纪晚期,照相术在清朝的宫廷十分盛行,慈
槽太后、末代皇帝溥仪和末代皇后婉容等都十分喜欢拍照片。特别是慧禧太
后,她一生共留下七八百张照片,其中有生活照,也有化装照,还有自己专门
的技术很高的照相师裕勋龄。后来,照相术为人们所广泛接受,逐渐在社会中
流行起来。照相术在中国的主要传播方式是开照相馆,以师带徒。
照相术的作用。不但为当时的人们留下了美好的瞬间,更为后人提供了珍
贵的历史资料。
关于电影,课文主要介绍了电影的传人和中国近代电影的发展。
电影的诞生与传人。1895年,电影诞生于法国,其后不久便传人了中国。
在中国,当时被称为“西洋影戏”。第一次放映“西洋影戏”是1896年8月在
上海徐园的“又一村”茶楼。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影片是北京丰泰照相馆
拍摄的由谭蠢培表演的京剧(定军山)。
中国近代电影的发展。在中国,一开始都是外国人放映电影,内容都是国
外的风光、人物等,同时他们也在中国拍摄影片,记录中国的风光和人民的生
活,有的在中国放映,但大部分是在国外放映的。因此,最早的以中国生活为
题材的影片,并不是由中国人拍摄、在中国放映,而是由外国人拍摄、在国外
放映。由于电影受到人们的欢迎,部分中国人受经济利益的刺激,自己也开始
拍摄影片。 《定军山)之后,更多的人开始拍摄影片,还出现了电影公司。到
20世纪30年代,以上海为代表的中国电影事业初具规模,并且涌现了一大批优
秀的演员和电影作品。
照相与电影在中国的出现和发展,是中国与世界交流和共同发展的一个表
现。它们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色彩,人们的生活因这些事物的出现而
丰富了许多。
I剪发辫 改称呼1 .
本目介绍了民国初年,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发布的两个法令:一个是
要求全国的男子在限定时间内剪去象征清王朝的发辫;一个是废除“大人”
“老爷”等这些有着封建等级色彩的旧称呼,政府职员之间称职位,民间百姓
之间称“先生”或“君”’。
¨限期剪辫令。÷
发辫的由来。中国古代的人们笃信儒家关于“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
毁伤,孝之始也”的教训,男子与女子一样蓄发不剪,或披散于肩,或束发于
顶。这种汉睡族的风俗经历了四千年,没有太大的变化。周边的少数民族,有
的剃掉一部分,有的留一部分蓄辫。宋朝时的金人是剃掉头顶发,编辫垂肩。:
满人的发式同金人一致,因为他们同出于女真族。清人关以后,为了铲除汉人
的民族意识,清王萌以“天下一家,君犹父也,父子一体,乜容违异”为由,
于顾治二年:(164,)颁布剃发令,全国男子一律剃发留辫。当时这个法令遭到
汉族人民的强烈反对,但这些反对最终都失败了。天长日久,人们剃发蓄辩成
了习惯,拖在脑后的一条长长的辫子就成了清朝国民外貌的最大特点。
; 内容。要求全国韵男子在限定时间内剪去象征清王朝的发辫。
“目的。’去除旧俗,更是向清王朝和封建传统挑战,做一个真正的中华民国
的公民。 ··
: 剪辫的浪潮并不是在民国初年才兴起的,事实上,清朝末年已经有很多有
识之士提出剪辫的口号,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严矗鸦片战争以来,西方人来到中国,就像中国人讥笑他们“夷俗”一
样,他们也在讥笑中国人的辫子,更有甚者以“猪尾巴”称之,这便激起了中
国人雪耻振兴的决心。二是排椭运动、反清革命的兴起,辫子作为汉族屈从满
族;臣民奴于君上的标志,理所当然成为革命人士攻击的目标;辫子由三股头
发端结面成的,被附会为“三纲”,被认为是祖制,不可更改,成为中国封硅
道傅和侍境的象征。这样一来,剪辫子就成了向清王朝以及封建主义传统的挑
战。三是人们认识到长长的发辫在当时的那种社会发展情况下,清洗不及时,
成为繁殖蚺苗、’传播疾府酌温床。
辛亥革命焊发以后;军民所到之处和革命浪潮波及到的地方,人们纷纷行
动起来,剪去辫子,剪辫子几乎成了衡量人们政治倾向的标志。1912年3月,
孙中山以临卧大总统的各义颁布了限期剪辫令,要求留有发辫的男子在20天内
剪去辫于;违令者以违法罪论处。但是j剪辫也遭到了封建传境势力的阻碍,
剪辫与反剪辫的斗争十分激烈。反对剪辫的人,有清廷的遣老遣少,他们以保
留辫于表示对d0王朝的怀念与忠城;也有一些普通的群众,他们有的怕毁了发
肤,对父母不孝,有的怕皇帝再坐龙庭,会杀无辫之人,有的说不出理由,只
是感到留了几中年,有点舍不得。他们在被人剪了辫子以后,或抱头痛哭,或
破口犬骂:或硬要剪蜂予的人赔偿损失o
2.改称呼。
内容。孙中山下令革除带有封建色彩的“大人” “老爷”等称呼,一律改
称官职,井规定民间普通的称呼为“先生”或“君”。
·目的。璞唐的职员垂人昆的公仆,不是特殊的阶级;不应有非分的名称。
霞称蚌i:革除了封建色彩,体璐了资产阶级追求平等的意队
结果。 “先生”和“君”之类的称呼,二三十年代以后在中国就已经普遭
被使用;新中国咸立以后, “同志”一词取代了有资产阶级之瓣的‘先生”;
文革中国为菁鼍使用‘同志”一词容易模糊阶组界限,一个本来有霉特定含义
的’师傅”一词慢在社会上流传开来,一直到现在仍有许多人羹用‘师傅”来
称呼别人;辖肇杜会的发展和世界交流的频繁, “先生”一词卷土重寒,其含
义又恢复了最稿96本章i这种称呼的演变正好反映子我国近现代社会的变迁b÷
· I服饰的耋化1 , ’ ” …;: ’’
本目主要讲述了清末民初人们服饰的变化情况。 ·,’”:
1.原因。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冲击,近代人们的殷饰也产
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表现。西服的引进、中山壤船出瑰以及女士商倾服装的盛行。
西服的引进。西服是西方人的传境服装,主要由外国人和中国留学生带人
进来。由于西服设计科学,穿着方便,逐渐被广大中国人接受,到了20世纪三
四十年代,西服已经在中国城市中十分盛行了。解放之后,由于西服有资本主
义之躇,和旗袍厶样长期在中国社会生活中消失。文革以后,’特DJ是改革开放
以来,由于中国社会与世界的接轨,西服再次在中国盛行开来,:逐渐鹰为男性
重要的服饰之一和正装首选。 : ;·
中山装的出现。中山装是这一时期最具特色的服装,由于孙中山的锄铡和
带头穿着而得名。它是西式与中式服装的完美结合,在很长的一段羼史时期内
成为革命的象征,其阶级性与西服完全相反,是真正属于中国人的服饰。新中
国建立以后,我国的领导人在出席正式场合时,·都身穿中山装;a常生活中,
普通老百姓也将中山装作为自己的正装;但因其特性,多为城市知识分于穿
着。文革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山装的主导地位萧渐被西罐取代,氢篱配
经很难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见到它的身影了。虽然中山装已经退出了历史的舞
台,但服饰的变化是多端的,从电山装的制式衍生出的一些新的款式,明显带
有传统中山装的部分特点,可以算是中山装的发展。
女士高领服装的盛行。是由当时的人们吸取了西服洋装的特点;对糟族女于
的旗袍加以改良而成。后又经改革发展成为流行至今的旗袍,被蕾遍认为是中国
女性的代表服饰,昼最具有中国特色的服饰。’ ’
旗袍是清朝满族女子的服饰,其特点是宽大、平直,下长至足,衣上绣满
花纹,领、袖、裙都滚有宽阔的花边。西服洋装传人中国以后,促进了中国情
境服装的改良。宽大的衣裤逐渐收小,阀条的滚边也随之缩减,袖子缩短了,
像只喇叭,露出一截手腕;衣服的锁子则是高高的,它是模仿西式女鞋敞开而
高耸的翻领样式,将旗袍改成为把脖子紧紧襄住的中国式高立便。后来又将衣
服的腰身收拢,胸部衬起,成了流行至今的旗袍的样式。显然,旗袍是依照西
方流行的人体曲线美加以重新剪裁、演变的。 ’
由于旗袍是根据人体曲线设计而成,合身得体,搭配繁多,穿着起来,垦
得身型窃窕,气质高雅,深受中国女性的喜爱,于是很快在中国流行开来,成
为独具中国特色的服饰。特别是在解放前,旗袍是中国女性的必备服饰,一年
四季都穿着;样式和质地种类很多,有长袖、短袖、中袖,有高领、中领、低
粳,’有单袍、·夹袍、棉袍,等等。新中国建立以后,和西服一样,旗袍被认为
是具有费产阶缎情调的服饰,渐渐地被人们抛弃。此后旗袍风光不再,中国女
性肤根率上改焚了穿着习惯,特别是在文革期间,军装、列宁服成为时尚。女
性很少穿裙子;更不要说旗袍了,很多精致的旗袍都被人们压在于箱底,中国
女性的服饰前所未有的变褥单调。文革结束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女
性在服饰上也有了巨大的改变,逐渐与屠际接轨。当今时代,不管是色彩还是
样式,’中曰女性都船够走在世界流行的潮头了。但是,由于旗袍虽精致漂亮、
但对体形的要求较高,且行动不甚方便,加之女性在服饰上的可选择性的提
高,旗袍没有再次成为中国女性的日常服装首选。值得一提的是,近些年复古
风再次魔行,旗袍似乎又开始流行,经过进一步改良的旗袍,还有一些带有旗
袍部分风格的服装给中母的女性增添了一些妩媚,并且在国际服装界占有了一
席之地。’;·; · 。
:;;现在,旗袍在很多的场合仍被使用,如一些服务性行业的工作服和一些正
式着仑的杜氍等。’中山装和旗袍都是沿用西式服装的价值观念和审美习俗,结
合中国人穿着的习惯和传统服装的式样而创制的新服饰,在醉际上蟹视为最具
有申醋气澈的民族服装。
:;:÷露纛摩虞 本课的敷是了解清末民初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情况,即知道
照相、电影的出理以及剪发辫、改称呼、易服饰等社会生活变化的表现。难点
鼍分柝剪发辫、改称呼的原因和尝试从服饰的变化中了解社会的变化与发展。
教师要gD以’J博:,根据分析,学生能够知道这些法令的出台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是有厚因帆僵历史发展韵必然。备课时间:8月5日 教案序号:1
课题:第1课 鸦片战争的烽烟
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一课时 第 1课时
教材与学情分析:
1、教材: 隋唐时期不仅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和鼎盛时期,更是中华文明在各方面都取得巨大成就的辉煌灿烂时期。在整个中国古代史教学中,这一时期一直是重中之重。
隋朝虽然很短暂,但它却是历史上一个及其重要的朝代。原因:结束了长达四百多年的分裂,完成了统一;达到了空前的繁荣;创立了一系列重要制度,如科举制、三省六部制;开凿了举世闻名的大运河;为唐朝的强盛奠定了基础。
2、学情:通过上一个学期中国古代史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一些基本的状况,弄清了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的产生及社会的变革,统一国家的建立和封建社会前期的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等重要内容。这有利于学生对本册历史的学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下列基础知识:隋的建立、隋文帝杨坚、隋统一的条件和影响、隋朝的疆域、隋朝的富庶、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大运河的概况及其影响。
通过对隋文帝、隋炀帝的了解,逐步培养正确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通过识读“隋疆域图”和“隋大运河示意图”,逐步培养和提高识读历史地图的能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应懂得国家统一的重要和民族团·结的可贵,知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一位历史人物总是功过集于一身,隋炀帝如此;了解隋的大运河是世界上最古老、最长的运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汗水和智慧的结晶,她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又一重大贡献,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教学重点:贯通南北的动脉——大运河。
教学难点:隋统一的条件。
教学创意:围绕本课导言中的两个问题进行课前预习,并尝试写出本课内容的知识结构体系;课堂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围绕相关问题进行思考,开展讨论,大胆表述自己的看法或观点;课后,能独立或与别人合作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通过上述活动,使学生感知中华文明的伟大成就,体会到主动学习的乐趣,学会探究式学习和合作学习,学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课后记:
教学过程与方法:
【导入新课】:(3分钟)
今天是新学期的第一节历史课。经过上学期的学习,我们已经对中国古代史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通过复习对上学期的内容进行简单回顾,并由此导入本课:
哪一位同学能将中国封建社会的朝代按顺序排列下来?(秦、西汉、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北宋、南宋、元、明、清)
对于清朝通过电视我们许多同学都非常的熟悉,有哪位同学能将清朝皇帝的世系表排列出来?(表格形式——皇太极、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清朝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朝代,而且是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朝代。它不但经历了中国社会向近代化的转变,而且还遭受了外国殖民者的侵略。因此,学习清朝历史可以让我们更好的来了解中国近代史上那段不堪回首的过去。我们学习历史的目的是希望同学们能:铭记历史,勿忘国耻,从历史中得到借鉴和经验。
【讲授新课】:(27分钟)
1、 导火索——林则徐虎门销烟:
1、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
①英国的发展:通过向学生简单介绍英国发展状况,让学生了解英国对外扩张的必然。由于英国最先适应历史的发展潮流,建立了与近代化因素相适应的政治体制——君主立宪制;并进行了产业革命,使机器大生产取代了手工生产。使得英国在19世纪上半期成为头号工业强国。由于机器大生产效率很高,因此大量的工业产品需要倾销,而本国原料也难以满足机器大生产的需求。因此,寻找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成为英国发展迫切需要的条件。
②中英贸易:引导学生回忆上学期讲到的“中英贸易”,以及双方在贸易中所居的地位。从而为“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的原因”做好铺垫。早在乾隆时期英国就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希望可以打开中国巨大的市场。在最早的中英贸易中,英国向中国输入棉花和毛织品,中国则输出茶丝瓷器等。中国的商品在英国很受欢迎,供不应求;而英国的产品却在中国滞销。(问;你知道原因吗?——中国的闭关政策和自给自足的经济形态决定的。)为了扭转贸易上的逆差,英国商人开始非法向中国输入可以牟取暴力的——鸦片。
2、鸦片走私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危害:
启发学生通过讨论、自由发言的形式来了解: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得危害。问:你知道鸦片是什么吗?它有什么危害?英国商人向中国输入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什么危害?
鸦片俗称大烟,原产于南欧及小亚细亚由罂粟果内乳汁制成,是一种强烈的麻醉剂。早在七八世纪,阿拉伯商人已经将它带入中国,但只为药用,不知吸食。后葡萄牙人曾向中国贩卖过鸦片,但数量有限。
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危害;损害身心健康(吸食者达200多万人、十数省,有官员、绅士、幕僚、兵丁和太监。);吏治败坏,军队战斗力下降;白银大量外流(20年间流失1亿元以上,为流通总额的1/5),造成政府统治危机。
鸦片流毒对中国的危害让许多有识之士深感忧虑,他们上书给道光皇帝希望可以禁烟,但并为引起朝廷重视。后林则徐又上书道光帝,道光帝任命他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问:为什么道光皇帝采纳了林则徐的禁烟请求?)
3、林则徐虎门销烟:
通过启发式引导学生学习“林则徐虎门销烟”。从而让学生认识林则徐,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①林则徐禁烟:
林则徐,福建侯官人。19岁中举人,26岁中进士。他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被史学界誉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问:林则徐到达广州后采取了哪些禁烟措施和主张?通过这些措施可以看出林则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措施有力:收缴鸦片、严惩贩运、虎门销烟。主张合理;不禁止中外正常贸易。可以看出林则徐禁烟坚定,而且有远见-不盲目排外。
②虎门销烟:
引导学生讲述“虎门销烟”的故事。通过讲述激活课堂气氛,并进而指导学生对“虎门销烟”做出正确的评价。时间:1939年6月3—26日(共23天);地点:虎门海滩;鸦片量:110多万公斤;过程:15丈方池、盐卤、石灰、涵洞;
反映:中国百姓——扬眉吐气,外国商人——钦佩。
问:虎门销烟起到了一个什么作用?(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我们该如何评价领导了虎门销烟的林则徐?(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民族英雄。)
通过提出一系列问题导入鸦片战争:虎门销烟损害了谁的利益?他们会善罢甘休吗?为什么?
二、经过和结果——中英《南京条约》:
1、鸦片战争的起因和经过:
①起因:运用启发式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学生对于原因可以说出:直接原因——虎门销烟;根本原因——保护鸦片贸易。除此之外,还要强调:在同清政府的交往中,英国人发现了清政府的腐朽无能,及清朝官员的腐败、军队的废弛,因此不远万里发动战争。
②经过:指导学生通过识别历史地图的方法,简单了解鸦片战争的经过,能正确认识鸦片战争的性质和中国战败的原因。
通过看图让学生找出:鸦片战争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840年6月英舰队侵入广东海面战争爆发——1840年8月英舰队北上天津大沽口,英军提出割地、赔款、通商要求(问:英军提出这些要求的目的是什么?——建立侵略据点、满足侵略要求、扩大侵略),道光帝将林则徐撤职查办;第二阶段:1841年1—6月,英军攻占香港岛并订立《广州和约》;第三阶段1841年8月—1842年8月英军从广东海面北上南京,迫使清政府签署《南京条约》。
鸦片战争以中国战败求和签定屈辱的《南京条约》而告结束。讨论:你能说出鸦片战争的性质吗?中国在这场战争中落败的原因是什么?(英国发动的侵略战争;经济落后、政治腐败、武器落后等。)
2、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和影响:
指导学生通过列表格的形式识记《南京条约》的内容和造成的影响,并了解英国人侵略中国的实质。
条款 主要内容 影响
割地 割香港岛给英国 中国的领土完整糟破坏;成为日后侵略中国的基地 中国社会开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赔款 赔款2100万银元 中国人民负担大增;清政府财政吃紧
通商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中国经济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关税 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
指出:①香港岛并非香港地区。今天的香港包括:香港岛、九龙司地方一区和新界;②1银元=0.72两白银,(2100万银元=1512万两白银)
思考:《南京条约》中中国的哪些主权遭到破坏?(领土、关税)中国社会原有的格局被打破,社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此说,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三、魏源发奋编著《海国图志》:
1、新思想萌发的原因:
随着鸦片战争中国的战败求和以及屈辱和约的签定,中国人心目中的“天朝上国”的迷梦被打破。面对严峻的现实,一些爱国的知识分子开始睁眼看世界。因此,鸦片战争后,中国出现了探求西方知识、学习西方军事技术以御外侮的新思潮。
2、魏源编著《海国图志》:
指导学生了解魏源,他是新思潮最杰出的代表。
通过设置下列问题,让学生通过讨论对《海国图志》的内容和作用有一个深层认识。问:《海国图志》是一部介绍什么的书?你能说出并解释其新思想的精髓是什么吗?你认为“师夷长技”能够“制夷”吗?
【小结】:(5分钟)
鸦片战争的烽烟使中国蒙受了羞辱,中国历史发生了转折。对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到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危害。问:你能说出有哪些危害吗?(领土完整被破坏、主权受损害、白银外流、市场被强占、资源被掠夺、人民负担日益加重。)当然,我们也要正确认识到鸦片战争在客观上给中国社会带来的积极变化。问:你能说一说有哪些积极变化吗?(封建的自然经济解体、出现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练习】:(5分钟)
一、每课一得:“你知道什么是主权吗?”结合本课内容,通过学生阅读了解:何谓“主权”?
二、材料阅读:阅读材料后,结合本课内容,鼓励学生通过讨论解决材料问题。
三、自我测评:答一答: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对中国社会造成了什么影响?
结合课堂中列的表格“《南京条约》的内容和影响”来解决这个问题。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