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与书法

文档属性

名称 汉字与书法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08-10-16 15:4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8张PPT。第7课汉字与书法南安市华侨中学
梁小瑜岳麓版必修Ⅲ文化发展历程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教材分析教学程序分析学法分析教法分析教学反思分析第七课 汉字与书法岳麓版必修Ⅲ文化发展历程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教材分析 1、课程标准:
概述汉字的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法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2、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汉字是传承中国悠久辉煌文明的载体,经历了7000年的发展,至今仍充满活力。而由汉字构成的书法艺术,是中国在世界上独树一帜的艺术成就。而今天许多中学生存在书写不工整、错别字连篇的现象,因此,学习本课具有现实意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重点难点教材分析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重点难点 ①课前:指导学生收集、整理有关汉字与书法作品的资料;
②课堂上:观察探寻汉字的演变,探究时代变迁对书法艺术的影响,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历史的意识;学生展示资料或作品,巩固所学,体现积极学习、勇于表现的学子风采。
③课后:完成作业,学以致用。教学目标教材分析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重点难点 ①认识到汉字和书法是祖国优秀文化传统的一部分,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热爱。
②认识书法艺术与社会历史发展的关系,明白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哲学原理。教学目标教材分析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重点难点
重点:①概述汉字和书法的发展历程,感受汉字与书法的魅力;
②用本节课所学知识分析解读所收集的材料

难点:①概括汉字的演变规律;
②探究时代变迁对书法艺术的影响,理解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关系。教学目标教材分析学情学法分析1、学情分析:
对于本课内容学生在初中历史学习时接触过,知道一些感性知识,在现实生活中也接触过一些书法作品,但对它的认识比较肤浅,大多停留在表层,没有形成系统、深刻的认识。我校学生素质较高,又拥有丰富的乡土教学资源,有利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学生对历史课表现出极大的热情。
2、学法指导:
(1)学会收集、整理资料:引导学生从各种渠道收集信息、甄别资料。
(2)自学—引导法:尽可能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
(3)观察学习法:培养学生观察解析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4)合作探究法:在交流与合作中体验历史、理解历史。教法分析 采用“一体三辅”的教学方法,即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教材辅助和多媒体辅助的方式。 教学程序图片感知:导入新课 古印度梵文古埃及
象形文字古巴比伦楔形文字中国汉字教学程序1、汉字的发展演变: 观察左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鱼”字的演变可以
推断汉字演变的过程;
(2)从“鱼”字的演变中总结
汉字演变的基本规律;
(3)简要分析汉字演变的
原因。阅读课文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秦统一六国后要采取统一文字的措施? (2)它的具体做法是什么? (3)这种措施对当时和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 教学程序2、书同文字: 教学程序合作探究:突破难点教学程序3、书法艺术的发展:(1)中国的书法艺术兴起的条件是什么?
(2)中国的书法艺术具有什么基本特征?
学生自主小结:意义建构知识教 学 小 结1、汉字的起源和发展演变:
图画文字 甲骨文 金文 籀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2、汉字演变的基本规律:由繁到简、字形字体逐步规范化、稳定化
3、中国书法的基本特征:汉字的书法通过自由变化的线条和疏密得宜的布局,同时将绘画艺术的情境美和书写的内容融合在一起,成为一种表现士人追求自我理想和个性的独特的艺术。
4、中国书法的发展脉络:
A、秦篆汉隶属于自发的书法艺术;
B、魏晋南北朝时发展为自觉的书法艺术;
C、东晋的王羲之成为“书圣”,其行书“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D、隋唐时期:张旭、怀素的草书狂放不羁
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的楷书注重规范法度
E、宋代:书法艺术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
代表: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F、明代:书法艺术更强调个性化的创造。
代表:祝枝山、文徵明行书
草书小小邮票学问大: 左边是秦《泰山刻石》邮票。比一比,谁能准确读出上面的字,并说出它使用的字体?来!来!来!有奖竞猜。答对了叫老师奖励,答错了,你们奖励我,我再告诉你们。学 以 致 用旅游增长见识: 去过福建昙石山吗? 墙上的文字就是……学 以 致 用明信片里藏知识: 这张明信片上有一幅书法作品,提到王羲之、《兰亭集序》。可见,这作品的字体是??学 以 致 用学 以 致 用 下图体现中国古代汉字书法注重规范法度的是( )。BCDA 看看我的杰作:想想这印刻的是什么? 同学们,今天学了这么多种书法字体,你们都能辨别出来吗?试试看,看谁对得最多。甲骨文大篆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请您欣赏请您欣赏请您欣赏A、谈古话今说奥运: 谈一谈2008
年北京奥运会
会徽设计的
艺术门类
和艺术风格。
余兴未尽,课后探究
B、我们学校旁边有座名山,叫“九日山”。山上号称“无石不刻字”。同学们可以去参观九日山,看看山上的摩崖石刻都有哪些字体,体现怎样的艺术成就?根据参观结果写一篇调查报告。
C、调查作文中的错别字,针对这一现象,写一篇小论文。余兴未尽,课后探究教学反思 1、这节课的设计本着“育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根据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和学情,通过资料收集、分析,合作探究等方式,关注学生如何掌握知识、如何运用知识、在个人成长方面会有哪些发展,使学生充分体验到学习也可以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2、这节课避免教师的“一言堂”,践行新课程“用教材教”的理念,真正使教材成为学生的知识之舟,能力之桥,心灵洗礼之地。谢谢指导谢谢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