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科学技术革命》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近代科学技术革命》教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08-10-20 06:0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5课 近代科学技术革命
课标要求:
(1)了解经典力学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在近代自然科学理论发展中的历史地位,
(2)简述进化论的主要观点,概括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
(3)以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等为例,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从哥白尼到伽利略,牛顿的经典力学,达尔文与进化论,
瓦特与蒸汽机,爱迪生与电的应用
(2)能力培养:
阅读中概括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培养学生总结归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以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为例,说明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理论需要不断完善,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科学真理的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哥白尼太阳中心说的提出是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认识经典力学和进化论在近代自然科学理论发展中的地位;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推动社会发展。
教学难点:科学进步是对传统神学宗教思想体系的突破,科学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近代科学技术革命的原因:
1、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的兴起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2、资产阶级的兴起和欧洲思想解放的潮流催生了许多顶天立地的科学巨匠。
3、殖民掠夺、奴隶贸易和圈地运动使资本主义国家拥有了大量资本和廉价劳动力,奠定了工业革命的物质基础。
4、生产力的发展和新的社会需要又推动了科技创新,而科学技术领域的突破最终引发了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二、天文学革命和近代科学的创立
1、背景:中世纪末期,基督教宣扬的地球中心说在欧洲仍占绝对统治地位。随着观测技术的进步,一些具有进步思想的哲学家和天文学家对这一传统解释感到不满。
2、哥白尼:(波兰的天文学家)
(1)成就:提出太阳中心说
(2)地位:近代天文学的奠基人。
(3)意义:日心说改变人类对宇宙的认识,从根本上动摇欧洲中世纪宗教神学的基础。
三、伽利略:(意大利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
1、成就:
①证明了日心说的正确:1610年发现了木星的四颗卫星,为日心说找到确凿证据。
②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
③发现了著名的落体定律。
(他在比萨斜塔上做了“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著名实验,从此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物体落地下的速度和重量成比例”的学说)
④创制了天文望远镜。他观测到月球表面凹凸不平,并绘制了第一幅月面图。还发现了多种天文现象。
2、地位:被誉为“近代科学之父”。
3、意义:①开辟了天文学的新时代;②为牛顿经典力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四、牛顿
1、成就:
(1)物理学:建立经典力学基本体系。
①总结前人,在实验的基础上的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力学定律
②标志:1687年《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出版,建立一个完整的力学理论,
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的第一次历史大飞跃。
③应用、证明:海王星的发现是证明牛顿力学和万有引力定律有效性的最成功范例。
(2)数学:微积分的创立者之一
2、意义:
①牛顿的经典力学,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的第一次大飞跃。以严格的数学方法和逻辑体系把宇宙间的运动统一起来,对人类解释与预见物理现象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②牛顿力学是经典物理学和天文学的基础,也是现代工程力学及与之有关的理论基础。牛顿力学的创立,标志着人类科学时代的开始。
③牛顿力学和热学引发了以英国工业革命为起点的第一次工业革命。
④牛顿用数学方法精确描述宇宙运行的自然法则,还为法国启蒙思想和唯物主义哲学奠定了科学基础。
五、达尔文与进化论
1、进化论的背景:
(1)19世纪以前,神创论占统治地位,世界各地普遍把生物的起源归结于某种神力的作用。上帝造人说成为教会禁锢人们思想的教条。
(2)经过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洗礼,基督教神学受到重创,面向现实世界、重视实践、崇尚理性的追求蔚然成风。
(3)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的相继发生,科学技术长足进步,人类视野不断拓宽,思想文化更加开放。
2、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1)创立过程:
①1831年开始进行环球考察,并潜心研究。
②1859年发表《物种起源》:建立起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严密的生物进化理论。
说明一切动植物都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③1871年发表《人类的起源》:进一步论证了人类是从古猿进化而来的观点。
(2)主要内容: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3)论证:1863年,赫胥黎发表《人类城自然界中的地位》,进一步从解剖学的角度论证了人猿同祖的学说,进化论逐渐被科学界普遍接受。
(4)影响:
①从根本上改变了19世纪绝大多数人对人类和其他生物在生物界中位置的看法。
②推翻了“神创论”,是对上帝造人说的颠覆,引起教会的极大恐慌和围攻。
③成为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挽救民族危亡、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④成为帝国主义者推行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的理论依据。
六、瓦特与蒸汽机
1、背景:
(1)英国工业革命开始后,迫切需要解决动力不足的问题。
(传统的畜力、风力、水力很不稳定,严重制约工业革命向纵深发展)
(2)生产力的发展呼唤着方便、适用、高效的新动力支撑与推动。
2、纽可门蒸汽机:1705年,纽可门发明矿井用蒸汽抽水机,但效率不高、不实用。
3、瓦特发明新式蒸汽机:1769年,瓦特开始改良蒸汽机,历经20年,完成了对
纽可门蒸汽机的革新。
4、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