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史(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文档属性

名称 中国现代史(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08-10-23 10:2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国现代史(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内容标准】
(1)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2008年·孝感市)20.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间有一个过渡时期。过渡时期从时间上看是指
A.1949—1952年 B.1953—1956年 C.1949—1956年 D.1956—1966年
(2008年·潍坊市)11、国民经济五年计划是报刊上经常出现的一个词。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
A、实行土地改革 B、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C、实现国家工业化 D、进行三大改造
(2008年·南京市)15.为改变下表中我国工业落后状况,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主要力量发展
A.农业B.轻工业C.重工业D.商业
(2008·泰州市)11.毛泽东诗词“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中的“一桥”是指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的
A.润扬长江大桥 B.南京长江大桥
C.武汉长江大桥 D.江阴长江大桥
(2008年·黄冈市)7.新中国成立后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下列成就属于这一时期取得的是(  )
A在长江上建造了第一座公路、铁路两用桥  B大庆油田打出了第一口油井
C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爆炸成功      D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建成
(2008年·贵阳市)16.直到“一五”计划实施之前,中国人民还不能自己制造汽车。而今天满大街都奔跑着中国人制造的汽车。中国人制造的第一批汽车是
A“解放”牌汽车 B“长安牌汽车” C“吉利”牌汽车 D“奇瑞QQ”牌汽车
(2008年·武汉市)21.西藏和平解放后,党和政府十分关心西藏的社会经济发展。右图是西藏人民欢庆青藏公路通车的场面,青藏公路修建成功是在
A.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B.文化大革命时期 C.改革开放以后
(2008年·太原市)8、“车轮飞转东西南北追风去,钢水奔腾春夏秋冬入眼来。”这幅春联描述了我国“一五”计划期间的两项建设成就。这两项成就是①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②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建成投产③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④大庆油田建成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08年·河南省)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大力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建设,通向“世界屋脊”的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的建成是在(  )
A.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B.“一五”计划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2008年·广安市)10.下列图片资料,不会出现在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成果展示会上的是
A.克拉克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B.宝成铁路建成通车C.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颁行 D.上海工商界代表荣毅仁等申请全行业公私合营
(2008年·威海市)35.新中国成立后,为建立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党和人民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探索和努力。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该计划从   年开始执行,集中主要力量发展   工业。(2分)
(2)中共“八大”是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它确定的党和人民在当时的主要任务是什么?(2分)
(3)2008年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多少周年?这次会议有何历史意义?(4分)
35.(1)1953;重(2分)(2)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2分)(3)30周年(1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3分)
(2008年·宁夏)8.从一九四九年十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一九五六年,……党确定的指导方针和基本政策是正确的,取得的胜利是辉煌的。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回答:
(1)列举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人民政府为了巩固新生人民政权采取的重大措施。(3分)
(2)分别简述1953-1956年间党领导人民取得辉煌胜利的重要史实和历史意义。(6分)
(3)联系所学知识,请你谈谈新中国建立后到1956年间我国取得辉煌胜利的根本原因。(1分)
8.(1)①和平解放西藏 ②进行了抗美援朝战争 ③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 ④稳定全国物价和反对贪污腐败
(回答出3点即可得3分,如考生回答其他方面内容,只要史实准确可参照得分。但本问题总得分不得超过3分。)
(2我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一大批工业项目建成投产或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局面。(2分)胜利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意愿的宪法或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2分)我国基本完成了对农业.重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分)。
(3)①新中国的建立是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的政治基础
②党确定了正确的指导方针和基本政策
③在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振奋的精神和工作热情
(本问要求学生依据史实作出自己的解释,具有拓展学习意义,考生只要回答出其中任意一点即可得1分。如考生回答其他方面的内容,只要符合客观史实可参照得分。但本问总得分不得超过1分。)

(2)知道1954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008年·湛江市)30.新中国成立初期,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奠定了初步基础的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2008·山东济宁市)23.右边的文献出自:C
A.遵义会议 B.七届二中全会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2008年·镇江市)8.1954年,讨论通过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会议是(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2008年·湘西州)9.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2008·重庆市)10.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颁布于
A.1949年 B.1953年 C.1954年 D.1982年
(2008·盐城市)19.1954年9月,王爷爷作为一名人民代表,到北京参加一次全国性的重要会议。他亲历的活动是
A.听取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 B.决定《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
C.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 D.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008·泰州市)10.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C.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共同纲领》
(2008·徐州市)22.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民国约法》
C.《共同纲领》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008年·福建省宁德市)23.1954年新中国颁布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A B
错误: 改正:
23错误: B 改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知道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
(2008年·福建省三明市)11.希望中学历史兴趣小组要完成关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调查报告,准备今年6月访问一位经历过“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农民,最适合的是
A.林大爷(78岁) B.谢伯伯(52岁)C.田大叔(46岁) D.杜阿姨(38岁)
(2008·南充市)10.( )政策是三大改造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A.拍卖 B.兼并 C.赎买 D.没收
(2008·泰安市)10、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的召开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开始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2008年·镇江市)9.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新中国的成立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西藏和平解放
(2008·盐城市)20.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新中国成立 B.西藏和平解放 C.土地改革结束 D.三大改造完成
(2008·江苏省苏州市)10.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
A.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三大改造的完成
C.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D.一五计划的完成
(2008年·长沙市)19.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的标志是
A.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B.1952年土地改革的完成
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D.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2008年·天津市)9.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标志是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
C.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D.第一个五年计划胜利完成
(2008年·包头市)8、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时间是( )
A、18世纪50年代 B、 19世纪50年代C、19世纪60年代 D、20世纪50年代
(2008年·莆田市)15、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2008年·淮安市)10.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D.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4)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
(2008年·宁夏)3.下列内容发生在1958年的有
①党中央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②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③大庆油田建成投产 ④开展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08年·浙江省富阳市)24.“麻城建国一社出现天下第一田——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这则旧报纸上刊登的消息引起了某班同学的激烈争论,下列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的观点较为典型,你认为正确的是
A.甲说,该消息反映出农业生产合作社成立后,农民已经走向共同富裕
B.乙说,该消息说明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刚完成,生产迅速发展
C.丙说,该消息明显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产物
D.丁说,该报纸应该出版于二十世纪70年代以后,鲜明地反映了改革开放的成就
(2008年·杭州市)13.“麻城建国一社出现天下第一田——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这则旧报纸上刊登的消息引起了某班同学的激烈争论,下列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的观点较为典型。你认为正确的是
A.甲说,该消息反映出农业生产合作社成立后,农民已经走下共同富裕
B.乙说,该消息说明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刚完成,生产迅速发展
C.丙说,该消息明显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产物
D.丁说,该报纸应该出版于二十世纪70年代以后,鲜明地反映了改革开放的成就
(2008年·长春市)5.“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没有万斤的思想,就没有万斤的收获”,这些“豪言壮语”出现在
A.土地改革时期 B.“一五”计划时期 C.“大跃进”运动中 D.改革开放后
(2008年·常州市)26.1958年8月,党中央提出“以钢为纲,全面跃进”的口号,全国建起了上百万个土高炉。这年年底,钢产量达到1108万吨,但其中合格的钢只有800万吨。土法炼钢毁掉了大片山林,浪费了宝贵资源,还影响了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上述情况发生在
A.“一五”计划时期B.“三大改造”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文革”时期
(2008·南充市)11.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 )过程中的一次严重失误
A.一五计划实施 B.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C.土地改革 D.三大改造
(2008年·镇江市)10.20世纪中期,四川有一首歌谣:“稻米赶黄豆,黄豆像地瓜;芝麻赛玉米,玉米有人大;花生像山芋,山芋超冬瓜。”这首歌谣最早出现在( )
A.“大跃进”时期 B.“文化大革命”时期 C.土地改革时期 D.“一五”计划时期
(2008年·随州市)7.“大跃进”运动时一幅壁画上写道: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全社杀一口,足够吃半年。这是下列哪些“左”的错误的表现①高指标 ②瞎指挥 ③浮夸风 ④“共产”风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008年·莆田市)16、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曾经出现了亩产13万多斤的“中稻高产卫星”和一棵白菜重250斤、一个萝卜重千斤等“奇迹”。这种现象出现在
A土地革命时期 B解放战争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2008年·福建省宁德市)10.我国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有过成功的经验,也有过严重失误的教训.图5反映的现象发生在
A.解放战争时期 B.土地改革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2008年·长沙市)18.张艺谋的电影《活着》中最具震撼力的一个场景是:小孩找出父亲的铁皮包的箱子要交给街道干部用来炼铁。这个以大炼钢铁为中心的大跃进运动场景应该发生在20世纪
A.二十年代 B.三四十年代 C.五十年代 D.七十年代
(2008年·玉林市)7、1958年,中共中央北戴河会议预计当年粮食产量可达3—3.5亿吨,结果未能实现。1980年,我国粮食产量达到了这个水平,主要原因是
A.进行土地改革 B.实行三大改造 C.开展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008年·孝感市)16.为了战胜1959—1961年我国国民经济出现的严重困难,党和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提出“以钢为纲,全面跃进”
C.协调与苏联政府的关系 D.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2008年·福建省漳州市)23.图3所示的是一张旧报纸上的宣传画,这张报纸出版于改革开放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