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第一节 自然环境(2)
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一节 自然环境(2)
【学习目标】
1.能够根据地图及相关资料,分析亚洲气候特点。
2.理解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初步学会分析各自然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
【重点难点】
能够根据地图及相关资料,分析亚洲气候特点。
【课前准备】
教学课件
【学习过程及指导】
一、导入新课,揭示学习目标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亚洲的地理位置、地形及河流,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亚洲的气候。即“第六章”的“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第二部分,学习目标——(出示“学习目标”投影)
学习目标 1.能够根据地图及相关资料,分析亚洲气候特点。 2.理解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初步学会分析各自然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
二、学习新课
1.自学指导(出示投影)
自学指导 认真自读课本P10-12,对照下列问题,能找到答案的在课本上圈点勾画,不能找到答案的小组成员讨论交流。约5分钟后检测自学效果,比谁自学效率高。 1. 亚洲的气候具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特点,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方面和地形方面分析原因。 2. 活动:读图6.15,以北美洲为例掌握学会分析一个地区(大洲)气候类型分布的方法。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督查
3、同桌或前后学生围绕疑难问题讨论交流
4、检测,点拨
(1)思考题①——
A.引导学生回忆亚洲的纬度位置北纬的81°到南纬11°南北跨纬度广——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最长的大洲。
1)指名填空,亚洲跨越了热带、温带和寒带。
2)指名填空:亚洲三面濒临海洋,西部深入亚欧大陆的腹地;
3)指名填空:亚洲在地形上,中间高四周低,起伏大;
4)老师引导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的综合影响,使得亚洲的气候更加复杂多样。
5)举例:北冰洋的寒带气候一年大部分时间银装素裹,冰封千里;东南部麻辣群岛热带雨林,森林常绿。西南部的阿拉伯半岛,沙漠广布。
B. 指名填空。老师引导学生回忆,亚欧大陆是世界最宽广的大陆,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暖,降水多,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大。
C.指名填空。老师引导分析,亚欧大陆是世界最大的大陆,三面濒临大洋,季风气候显著,成为世界季风气候分布最广,季风特点最为典型的地区。
D.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业生产,同时季风强弱不同,降水不稳定,容易发生旱涝灾害,结合本地实际,可用“长江常受洪灾影响”,如:1998年特大洪水,来具体分析,引导学生从洪涝和干旱两方面分析季风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2)思考题 2 ——
A.分组讨论后指名回答,北美洲主要气候类型:热带——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温带——亚热带湿润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寒带——寒带气候
B.老师引导,和亚洲一样,北美洲也主要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C.分组讨论后,指名回答,北纬40°自西向东,依次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湿润气候。
5. 学生质疑,教师释疑。
6.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并系统小结。
7. 学生复习巩固,同桌互相检测。
三、当堂训练
检测题一、单项选择: 1.下列气候类型中,在亚洲没有分布的是 A.热带季风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2.亚洲易发生洪涝灾害的地区是: A.东亚和南亚 B.西亚和南亚 C.中亚和东亚 D.北亚和西亚 3.亚洲三种季风气候的共同特点是 A.雨热同期 B.预热不同期 C.盛行西北风 D.盛行东南风 4.下列不是影响亚洲气候特点的主要因素的是 A.经度位置 B.纬度位置 C.海陆位置 D.地形因素二、探究题 南美洲与亚洲相比,季风气候不是很明显,试分析原因: 1.亚洲大陆是世界_______的大陆,东部是世界______大洋,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比北美洲大陆更_______。 2.图中A温带海洋性气候局限在太平洋沿岸狭长的地带,是因为: A.距海洋的远近的不同 B.受来自墨西哥湾暖湿气流的影响 C.受山地地形的影响 D. 受冬季北冰洋寒冷气流的影响
【教学反思】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