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控制性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基因控制性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02-24 11:45: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基因控制性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列举生物的性状;举例说明不同性状和相对性状。
(2)列举性状在亲子代间延续的现象。
(3)阐述性状与基因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尝试通过分析实验现象推导出其所包含的生物学本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注转基因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二、重点难点
重点
性状、性状与基因间的关系。
难点
性状与基因间的关系。
三、课前准备
教师
1.准备同学熟悉的性状、相对性状的图片资料,做成ppt文件。
2.和学生内容顺序一样的性状调查表。转基因鼠实验过程的投影片。
3.转基因作物、动物、食品等图片资料。
学生
统计好的家庭成员性状调查表。
四、讲授新课
教师导入:
我们一起讨论了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了解了植物、昆虫、两栖动物以及鸟类的生殖方式和发育过程。了解到通过生殖和发育,生物圈中的生命才能得以不断地延续。我们在座的各位都是经由母亲十月怀胎来到这个世上的,想一想自己有哪些特征像父亲,哪些特征像母亲,哪些特征与父母都不像?为什么会同父母既像又不像呢?再看图,这是一个猫家庭,它们彼此之间各有相同和不同的特征;而我国首例用成年牛体细胞克隆出的五头牛,它们几乎一模一样,这又是为什么?现在我们已进入了遗传和变异现象的探究了。通俗地说,遗传是指亲子代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生殖和发育而实现的。而人们对遗传和变异的认识,最初是从性状开始的。
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图片并思考:
1.观察提供的几种生物性状的图片。
2.小组成员间相互观察人体的下列性状:
(1)耳朵有没有耳垂?
(2)眼睛是单眼皮还是双眼皮?
(3)能否把舌头由两侧向中央卷曲?
(4)能否使大拇指向背侧弯曲?
3.讨论:
(1)仅凭肉眼的观察或简单的测量,就能知道自己所有的性状吗?
(2)试着概括什么是生物的性状。
(3)通过观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举例说出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常有哪些不同的表现形式。
(4)任选上述一种人体性状,看看你与父亲或母亲是否相同,如果不同,再看看你与父母的父母是否相同,这说明什么?
(5)生物体的所有性状都是能遗传的吗?如果不是,请举例子说明。
(6)在观察和讨论过程中,你还有哪些问题?请与同学交流,并试着作出解释。
学生:学生观察、思考并讨论相关问题
教师:父母的许多性状为什么会在我们的身上出现呢?我们知道精子和卵细胞都没有携带任何性状,那么,父母究竟是把什么东西传给了子代,才使子女像父母呢?
学生:思考;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分析资料。资料分析:转基因鼠的启示;
讨论:
1.研究中,被研究的性状是什么?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是什么基因?
2.转基因超级鼠的获得,说明性状与基因之间是什么关系?
由此推论,在生物传宗接代的过程中,传下去的是性状还是控制性状的基因?
学生:学生阅读分析书本资料,并讨论。
教师:小结。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的转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
启发学生思考。目前,已有多种正在栽培的转基因作物和饲养的转基因动物,市场上有转基因食品,医院里有转基因药品。想一想,你还知道哪些转基因生物?对于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遗传下去的不是性状本身,而是控制性状的基因,你还有怀疑吗?
学生:思考回答相关问题。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主要给大家讲述了关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的一些最基本的知识,如什么是遗传、变异?什么是性状、相对性状?以及基因是怎么样控制性状的,希望大家在课下要好好复习,巩固知识。
六、教学点评
该教学案例较好地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的教改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启发学生思维,注重学生学法的指导,无论从知识、能力,还是情感价值观方面都达到了应有的教学目标。倡导探究性学习,分析资料,并结合多媒体展示,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层层深入,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