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1张PPT。第28课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第28课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课标要求:1、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史实2、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第28课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一、扫盲教育1、措施②开办各种类型的补习学校 田间地头扫盲(50年代)工农教育, 识字为主第28课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一、扫盲教育1、措施②开办各种类型的补习学校 ③将“扫盲”写入宪法( 1982年)工农教育, 识字为主第28课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一、扫盲教育1、措施②开办各种类型的补习学校 ③将“扫盲”写入宪法( 1982年)④确立扫盲目标(1993年)工农教育, 识字为主第28课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一、扫盲教育1、措施2、成就①共扫除文盲2亿多人(建国50多年来)②摘掉了世界头号“文盲大国”的帽子③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2001、1、1)第28课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一、扫盲教育二、义务教育1、措施:①制定义务教育法(1986年)第28课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一、扫盲教育二、义务教育1、措施:①制定义务教育法(1986年)③实施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和希望工程20世纪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公益事业偏远贫困地区的小学中国第一所希望小学——安徽金寨希望小学 1992年年6月,邓小平以“一个老共产党员”的名义两次向“希
望工程”捐款5000元,该校成为这笔捐款的接受点,25名失学儿童
得到了小平同志的捐助,得以重返校园。如今,这25名受益儿童
已有4人大学毕业走上了工作岗位,另有11人正在读大学。 广西第一所希望小学——广西百色市平果县仕仁村小学第28课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一、扫盲教育二、义务教育1、措施:①制定义务教育法(1986年)③实施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和希望工程20世纪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公益事业第28课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一、扫盲教育二、义务教育1、措施2、成就: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2001、1、1)2001年1月1日,
江泽民宣布:我
国实现了基本普
及义务教育和基
本扫除青壮年文
盲的战略目标。第28课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一、扫盲教育二、义务教育1、措施2、成就: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2001、1、1)3、意义:有利于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改变中国的命运 第28课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一、扫盲教育二、义务教育三、高等教育——曲折发展1、历程:①建国初,照搬苏联模式——体制僵硬,培养目标过窄第28课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一、扫盲教育二、义务教育三、高等教育——曲折发展1、历程:①建国初,照搬苏联模式 ②1958年起, 实施“教育大革命”
A 以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核心,初步建立起教
学、生产劳动、科学研究三结合的教育体制B 片面强调“突出政治”和过多参加体力劳动, 打乱了
正常教学秩序;许多改革,造成教育界很大混乱——体制僵硬,培养目标过窄第28课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一、扫盲教育二、义务教育三、高等教育——曲折发展1、历程:①建国初,照搬苏联模式 ②1958年起, 实施“教育大革命”③1961年:全面调整高等教育——进入稳定发展轨道④“文革”期间高教遭到严重破坏 ——打乱秩序, 造成混乱——体制僵硬,培养目标过窄文革中清华大学校门被砸清华大学在批斗所谓反动学术权威大学不招生,知识青年 “上山下乡” 70年代初期,
大学开始招生,
废除高考制度,
推荐选拔工农兵
学员上大学,学
习 “以毛主席著
作为基本教材的
政治课;教学、
科研、生产三结
合的业务课;以
备战为内容的军
事体育课”。 第28课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一、扫盲教育二、义务教育三、高等教育——曲折发展1、历程:①建国初,照搬苏联模式 ②1958年起, 实施“教育大革命”③1961年:全面调整高教——进入稳定发展轨道④“文革”期间高教遭到严重破坏 ——打乱秩序, 造成混乱——体制僵硬,培养目标过窄停课“闹革命”大学不招生, “上山下乡”招“工农兵学员”导致民族文化素质下降, 人才断层, 拉大与发达国家差距——素质下降, 人才断层第28课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一、扫盲教育二、义务教育三、高等教育——曲折发展1、历程:①建国初,照搬苏联模式 ②1958年起, 实施“教育大革命”③1961年:全面调整高等教育——进入稳定发展轨道④“文革”期间高教遭到严重破坏 ——打乱秩序, 造成混乱——素质下降, 人才断层⑤“文革”结束后,教育拨乱反正,恢复高考制度——体制僵硬,培养目标过窄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高考大学迎来恢复高考后的新生第28课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一、扫盲教育二、义务教育三、高等教育——曲折发展1、历程:①建国初,照搬苏联模式 ②1958年起, 实施“教育大革命”③1961年:全面调整高等教育——进入稳定发展轨道④“文革”期间高教遭到严重破坏 ——打乱秩序, 造成混乱——素质下降, 人才断层⑤“文革”结束后,教育拨乱反正,恢复高考制度⑥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迅速发展——体制僵硬,培养目标过窄西藏大学培养的硕士毕业生民办大学校园一角民族和民办高等教育长足发展第28课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一、扫盲教育二、义务教育三、高等教育——曲折发展1、历程:1966年1976年1949年第28课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一、扫盲教育二、义务教育三、高等教育——曲折发展1、历程2、启示:“文革”期间,教
育遭受严重破坏人才断层
损失巨大改革开放以来
教育发展迅速国运兴衰
系于教育成就巨大
举世瞩目中国教育,必须坚持『三个面向』△巩固练习:1、新中国建立后,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是 ( )
A 义务教育 B 高等教育 C 扫盲教育 D 终身教育 C 2、最能体现国家对扫盲工作重视程度的是 ( )
A 1950年召开全国工农教育会议
B 政府开办各种类型的实习学校
C 1982年把扫盲列入宪法
D 1993年提出在20世纪末扫除文盲C3、国家普及青少年教育、扫除青少年文盲、提高人口
素质、培养合格公民的重要手段是 ( )
A 素质教育 B 高等教育 C 初等教育 D 义务教育 D4、为解决贫困学生的失学问题,国家启动了 ( )
A “希望工程” B “星火计划”
C “绿色工程” D “扶贫工程”A5、2001年1月1日,江泽民主席向世界庄严宣布的我国
的教育成就是 ( )
①基本普及义务教育 ②恢复高考统一招生制度
③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④启动“科教兴国”战略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C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在一个占世界人口1/5的
发展中国家做到这一点,是一项史无前例的壮举,
它改变了中国的命运”,这里的“壮举”是指( )
A 袁隆平的“超级杂交稻”
B 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C 中国载人航天取得成功
D 基本普及高等教育 B7、粉碎“四人帮”后,发展高等教育的第一个举措是
( )
A 新时期教育方针的确定 B 教育大革命
C 提出“三个面向”的方针 D 恢复统一高考招生制度D8、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制度,这 ( )
A 标志着十年动乱的结束 B 宣告了改革开放的开始
C 体现了社会公正的重建 D 意味着拨乱反正的完成C9、为彻底改变我国教育落后的局面,提高全民族的素
质,建国以来我国政府采取的措施有 ( )
①推行扫盲教育 ②普及义务教育
③大力发展高等教育 ④支持发展民办教育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B10、1983年,邓小平提出的关于教育 的“三个面向”不
包括 ( )
A 面向世界 B 面向未来
C 面向生产实践 D 面向现代化 C △作业:《优化设计》第29课(课本第28课)“同步测控”B层次班级只做选择题
A层次班级不做第11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