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3张PPT。同盟会的建立和革命形势的发展课前思考中国近代前期,
各阶层进行的
探索及其教训。一 组织上—同盟会的成立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革命团体相继建立即革命派形成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各地分散起义先后失败(1)建立:1905年于日本东京(2)组成: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3)内容章程
领导:总理----------执行庶务------
机构:本部—支部--孙中山黄兴政治纲领:驱除--恢复--创立--平均—
机关刊物:《民报》资产阶级队伍壮大(4)性质: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5)意义: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二、思想上1、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1)提出:《民报.发刊词》1.同盟会政治纲领与三民主义关系如何?
2.三民主义内涵是什么?
3.你如何认识三民主义?
思考民权主义民生主义民族主义[核心][前提][补充和发展](2)内容“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族主义民族主义①②积极性:消极性:没有明确提出反帝的主张正确认识清政府的本质摒弃了笼统排满的复仇主义[民族革命] 以暴力推翻满清封建统治 “创立民国”民权主义民权主义积极性:解决了资产阶级革命迫切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消极性:仅要求推翻封建专制政府而不消灭地主阶级,便利地主阶级投机革命[政治革命]是要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平均地权”民生主义民生主义积极性: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开始关注农民的土地问题消极性:不彻底,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使资产阶级革命缺乏坚实的群众基础[社会革命]近时志士,舌敝唇枯,唯企强中国以比欧美。然而欧美强矣,其民实困,吾国纵能媲迹于欧美,犹不能免于第二次革命……睹其祸害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孙中山
1.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的含义是什么?
2.答案:欧美资本主义制度的种种弊端导致即将到来的社会革命而提出的。(其民实困)
解决中国的社会问题,防止欧美弊端在中国出现
孙以什么为借鉴,提出“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想解决中国社会的什么问题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2.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1905——1907年《民报》——《新民丛报》要不要以暴力推翻清政府
要不要实行民主政治
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制度传播 推动(3)评价进步性完整的资级革命纲领民主
(表达要求、反映愿望)局限性没有明确的反帝要求
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维新派与顽固派革命派与保皇派讨论比较两次论战论战:要不要以暴力推翻清朝政府要不要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要不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要不要实行民主政治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制度要不要变法革命派 与保皇派维新派 顽固派三、军事上—革命党人发动的武装起义 萍浏醴起义1906、12刘道一第一次失 败浙皖起义1907秋瑾
徐锡麟失 败镇南关起义1907孙中山 黄兴 失 败黄花岗起义1911、4孙中山黄兴影响最大失 败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练习⒈ 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段的标志是﹙ ﹚
A 兴中会建立 B《 民报 》创刊
C 同盟会成立 D 武昌起义爆发中国同盟会的革命的纲领中没有涉及的问题是﹙ ﹚
A 推翻满族贵族的统治 B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C 驱逐帝国主义出中国 D 土地纲领三民主义的核心思想是﹙ ﹚
A 驱除鞑虏 B 恢复中华
C 创立民国 D 平均地权 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思想是指﹙ ﹚ A 创立民国 B 平均地权 C 反对民族压迫 D驱除鞑虏CCCD5.三民主义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 )
A中华民族同帝国主义的矛盾
B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C民族资产阶级和满洲贵族的矛盾 、
D资产阶级革命派与立宪派的矛盾
6.由于三民主义没有彻底的土地纲领,对革命造成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为( )
A使革命缺乏坚强的领导 B致使革命阵营成分复杂
C革命缺乏坚实的群众基础
D孙中山被迫对袁世凯妥协让步
BC7.之所以说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主要是因为它( )
A. 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和经济上的要求
B.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C.提出了平均地权以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D.适应了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要求
8.“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进行民主革命的政治纲领,其核心内容是( )
A 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建立民国 D平均地权
9.20世纪初期,同盟会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未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 B未制定出明确的革命纲领
C武装起义的计划不周密 D进行革命的条件尚不成熟
ACA明天是美好的!同学们,再见!2005-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