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关系的突破

文档属性

名称 外交关系的突破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08-10-30 14:4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外交关系的突破(案例)
教者:周俊宏(徐州一中高一历史组,221140)
导入:1971年7月15日,美国西部时间下午2时45分,位于圣克利门蒂的西部白宫按照总统尼克松的指示,发出了一个闪烁其词的通知,说 5个小时以后,也就是美国西部时间下午7点(华盛顿时间晚上10点)总统将对全国的电视广播网发表一项“事关国家大局的重要的”简短公告。20分钟后,美联社发出了号外:“尼克松总统将于今晚10时(美国东部时间)对全国电视广播网发表一项‘重大声明’,题目保密,西部白宫拒绝事先透露。”
一向坦率而又不可一世的美国人为什么突然变得如此闪烁其词呢?到底这是怎样重要的一个声明呢?这个声明的发布将会产生怎样重要的影响呢?我不知道!不过听说现场评论员目瞪口呆得下巴都快掉下来了。全美国都在发愣。全世界都在吃惊。日本亲美反华的佐藤内阁也是在这个“尼克松冲击波”下很快倒台。
那这到底是怎样的一枚重磅炸弹呢?请大家结合学案相关问题来看记录片《中美关系解冻》,并思考问题答案。
视频材料主要内容介绍:①1971年7月15日,尼克松发表重要讲话,说:“基辛格在全球旅行中访问了中国,周恩来邀请我在适当的时机访问中国,我接受了邀请。” ②背景回顾:1969年尼克松入主白宫,承认世界有五大政治力量——美国、欧洲、苏联、日本和中国。1970年,尼克松对记者说:“如果我死前还有什么事情要做,那就是到中国去。”③当时,中苏矛盾开始激化,珍宝岛事件爆发,中苏处于敌对状态。④到了29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中美合作成为必要。⑤1970年国庆节,毛泽东邀请美国作家斯诺夫妇登上天安门。⑥乒乓外交,周恩来接见美国乒乓球运动员。
⑦美国宣布结束对华贸易禁令。
分组讨论,解决下列问题:
1、第一组:尼克松讲话的主题是什么?为什么举世震惊?结合你所知道的相关历史知识思考:尼克松为什么敢在这个时候冒天下之大不韪发布这样一个重要声明呢?你认为他是出于怎样的考虑呢?
基辛格秘密访华,周恩来邀请尼克松访问,尼克松接受了邀请。
因为:①历史问题:中美敌对22年,可以说是不共戴天;②意识形态问题:资本主义头号大国和社会主义大国;③现实问题:美国阻碍新中国重返联合国和收复台湾等
(提供背景资料)60年代末70年代初,冷战的色彩越来越浓,世界战略格局已经发生重大变化。 苏联军事力量迅速发展。1969年年中,苏联洲际导弹增至1060枚赶上美国,同时苏联还开始发展和部署反弹道导弹系统赶到了美国前面,而且苏联建成一支能对美国造成威胁的远洋海军。这一切使美国日益感到苏联已成为“非常强大有力和咄咄逼人的竞争者”。
美国:(1)认识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中国原子弹研制成功,综合国力在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上升,承认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2)与苏联争霸中处于守势,为了增加对付苏联的资本,打中国牌牵制苏联。(3)希望进入中国市场,获取经济利益。
2、第二组:声明中所提对应国是哪个国家?该国出于怎样的考虑作出了怎样的反映呢?你认为两国改善外交关系的共同出发点是什么?
(材料)此时,中苏关系发生急剧变化。1969年3月,苏军入侵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国一侧的珍宝岛,中苏两国军队发生激烈交火,珍宝岛之战将恶化的中苏关系降到冰点。中苏边境陈兵百万,剑拔弩张,大规模军事冲突有一触即发之势,这一切使中国人感到苏联已经蜕变为一个“社会帝国主义”国家,比美国更富有侵略性。
中国:(1)从整体上打破外交僵局,改善国际地位;(2)牵制和对付来自于苏联的威胁,缓解国家安全压力。 (3)有助于解决台湾问题,实现中国统一。
所以,中美改善长期敌对关系是双方共同愿望,也是双方各自国家利益所在。
3、第三组:两国小心翼翼地进行了哪些相互刺探相互暗示?之后,又通过怎样的小道具导演了一出精彩而又经典的外交活动呢? 世界外交史上称之为什么?
(1)1969年尼克松入主白宫发表讲话承认世界有五大力量,承认中国是五大力量之一;
(2)1970年尼克松向记者说:要到中国去!
(3)1970年国庆节,毛泽东邀请美国作家斯诺登上天安门等。
乒乓球。“小球转动大球”,“乒乓外交”
4、第四组:中美在“跨越了世界上最宽阔海洋”握手之后,签定了什么重要文件?文件里主要包括了哪些内容?特别是对我国的哪个重大地区作出了怎样的明确阐述?你如何看待这个文件?
发表了《中美上海联合公报》,强调两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建交,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并决定逐步从台湾撤军。1979年美与台湾断交。这个文件的签定标志着中美之间结束了二十多年的敌对状态,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为中美建交奠定了基础。
1978年发表《中美建交公报》,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从1979年元旦始两国正式建交。规定美国与台湾的关系仅限于文化、经济等非官方交往。
5、请回答中美关系变化的过程:
乒乓外交——基辛格秘密访华——尼克松访华——中美建交(1979年)
6、1972年尼克松访华被称为“破冰之旅”,敌对22年的中美关系终于解冻,但中美关系的发展并非一路春风,而是寒流频频!你知道有这些寒流的出现最主要是围绕哪些问题出现的?(贸易问题——纺织品贸易争端、半导体贸易摩擦升级,台湾问题,人权问题,知识产权问题,当前对华政策未定。)
7、请结合史实,谈谈你对中美关系的展望。写一篇小论文,课后发到我的电子信箱,我们可以继续讨论。
播放视频材料《中美关系解冻》(时间:4’23)学生讨论解决问题。
过渡:中美关系的缓和极大改善了中国的外交环境,提高了中国的政治地位。就在尼克松发表那份重要声明后不久,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工作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那就是重返联合国。
(介绍图片“乔的大笑”:中国代表团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这是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合法权利以后,中国代表团团长乔冠华坐在联合国会场的席位上,充满胜利的豪情、仰头大笑不止、笑得那么酣畅淋漓、极富感染力。这张照片曾刊登在国外许多大报上,并被公认为中国外交胜利的一个标志。这张照片还获得了国际新闻摄影大奖。下面请大家一起随着历史的镜头回到那激动人心的时刻。
(视频材料:中国重返联合国)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召开,阿尔及利亚等23国代表向联合国安全理事会提案,要求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联合国,驱逐台湾出联合国。根据有关规定,提案必须由大会进行表决,大多数国家同意才能通过,结果表决是76票同意,35票反对,17票弃权。当时整个会场就出现了激动人心的场面:大多数人在会场上欢呼、歌唱、有节奏的鼓掌声震动整个会场。中国代表更是兴奋不已。
(提问)1、中国为什么要加入联合国?一些弱小国家为什么支持中国加入联合国?
能更多参与国际事务,提高国际地位;中国是世界上弱小国家的代表,而且这时已经成为第三世 界的政治和军事大国,也成为弱小国家能反殖反霸,更好维护自身利益的希望。
2、还记得旧中国在一次重大外交活动中的失败吗?
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3、你认为新中国重返联合国从根本上反映什么问题?中国的不断强大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新中国终于恢复了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国的外交家们以他们独特的魅力征服众多国家代表的心!更令我们骄傲是,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乔老爷还是我们的老家人呢,他是我们江苏盐城人!所以我们江苏真的人杰地灵,不但走出去过周总理、江主席,以及众多的部长、院士,还有赫赫有名的外交家乔老爷呢。我想在不久的将来我们江苏还会走出更多的人中龙凤!乔老爷在九泉之下一定会笑得更加欢畅了!
中国强大了,中国重返联合国了,中美关系解冻了,这一切都极大地刺激着我们一个邻国领导人的神经!
设置情景:日本首相田中角荣的办公室。
田中角荣:不,这不可能!华盛顿抛弃了日本,日本现在变成了孤儿。(沮丧数秒,稍加思索后眼神里透露出找到希望的光芒)不行!既然华盛顿和北京开始握手,那我也只好和北京握手言和了。
问题:(1)日本为什么觉得被华盛顿 “抛弃”了?
二十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日本一直追随美国,敌视新中国,现在美国为了自身利益毅然决然地抛弃了它的盟友而与曾经的共同的敌人——中国开始亲善!尼克松的访华,让日本政府大为惊诧,仿佛被欺骗愚弄的弃儿一般感到无限悲伤与愤怒!
(2)成了“孤儿”的日本是怎样逐步实现“和北京握手言和”的?关于“中国”的阐述,《联合声明》与《中美上海联合公报》有何异同?有什么意义?
1972年7月5日,田中角荣当选为自民党总裁。7月7日田中内阁成立。在当晚举行的第一次内阁会议,田中表示,“关于外交,要尽快实现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邦交正常化”,把其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9月25日日本首相田中角荣来到中国访问。双方签署了《中日联合声明》,《声明》强调: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的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建立外交关系;日本深刻反省其发动的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严重损害等。中日邦交开始了正常化。
(3)中日之间的“不正常状态”是指什么?现在正常了吗?你们知道中日之间现在有哪些“不正常”表现呢?
“不正常状态”是指敌对状态。现在总体正常,但不时有非正常的表现。
“不正常”表现(图片):a.修改教科书,变“侵略”中国为“进入”中国等;b.参拜靖国神社,把一批“二战”战犯视为民族英雄,顶礼膜拜,如国民群起效之,岂非助长军国主义的复活?c.钓鱼岛归属问题等。这些严重违背了《中日联合声明》。
日本当局的种种行径已经再一次很深的伤害了曾经被他们极大伤害过的国家人民的感情!在这里我也要大声呼吁日本当局应该及时回头,深刻反省!因为我们中国有句古话:“多行不义必自毙”!还有一句古话:“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我们不指望他们“成佛”,但最起码还希望他们能做个堂堂正正的人,他们的民族做个堂堂正正的民族!同时,我也要呼吁我们善良的中国人民,对于徘徊在我们大陆东边的军国主义幽灵,要警惕啊!
由上面的学习,我们得知,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国在对外关系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即中美关系解冻,重返联合国和中日邦交正常化。其中,中美关系解冻更是其突破的关键。
回顾反思:从本节课的学习,你能得出什么认识?你还有什么疑问?说出来,大家一起来解决!
认识:新中国外交取得重大突破的原因有:1、中共的正确领导;2、新中国政治地位的提高;3、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大;4、新中国外交政策的不断调整。
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在当今世界,由于个别国家依仗自己的实力违背国际公约我行我素,实行强权外交。面对这种国际环境,我们该怎么办呢?(加快经济建设,提高综合国力,我们要努力学习,将来为建设好国家贡献力量。)我们要时刻警惕新时期的霸权主义和徘徊在我们大陆东侧的军国主义亡灵。
不过现在的中国早已不再是任人宰割的对象了,中国的综合国力正蒸蒸日上,让很多不可一世的人们也不得不刮目相看。就在前两天,美国总统布什于11月19日至21日刚刚对我国进行了友好访问。这次访问对于布什及共和党都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中国方面也做出了相应的积极反映。请结合下列几段文字重新理解认识新一阶段的中美关系。(包括布什在不同时期的三段讲话和胡锦涛讲话要点)
布什对华言论:(一) 中国是美国的战略对手,而不是战略伙伴。我们与中国打交道时不存恶意,但同时也不抱幻想。一个新的共和党政府将理解中国的重要性,但不会将中国置于其亚洲政策的中心。(2000年美国共和党竞选纲要)
(二)共和党人相信美中关系是我们推动亚太地区稳定、和平与繁荣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欢迎一个强大、和平与繁荣的中国的崛起。(2004年美国共和党竞选纲要)
(三)我想告诉中国人民,你们生活在一个伟大的国度,你们的国家正在良好地发展,我们想和你们建立良好的关系。胡锦涛主席是一个我喜欢拜访的人,他是个聪明的人,越熟悉他这个人,越能够更好地也更容易地制定出好的政策。(2005年11月布什接受凤凰卫视专访)
布什的三段讲话,反映了美国政府对中国的认识在不断改变,这主要取决于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使得美国不得不调整其亚洲政策及对华策略!
胡锦涛主席讲话要点:1、继续从实际出发建设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主要针对美国指责中国的“人权”问题; 2、中美愿在发展中逐步实现贸易平衡——主要针对中美贸易摩擦问题; 3、坚定不移地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主要针对人民币汇率问题; 4、中美将和各方共同推动六方会谈进程——针对朝核问题;5、重申中国致力维护台海和平,绝不容忍台独——针对中国的台湾问题。
布置作业:如果你是《人民日报》新闻评论员,你将如何展望中美关系?
请搜索相关资料,写一篇史论时政相结合的小论文。可以手写交给我,或以电子文稿形式发到我的电子信箱,我们可以继续讨论。
要求:要有自己见解,能自圆其说。字数不限。
相关网址:1、www./special/china ( http: / / www. ) 2、
3、 www.nanfangdaily./zm ( http: / / www.nanfangdaily. / zm )
周老师电子信箱:redzhou9999@
评课:《外交关系的突破》
徐州一中历史组:李园 胡昌军
在这次我校举行的苏北6校联谊活动中,我们历史组的周俊宏老师精心准备了一节大型公开课,那就是《外交关系的突破》。下面就这节课谈一些想法。
首先,认真研究了《历史新课程标准》,合理处理教材。
本节课的内容为三大板块,即重返联合国,中美关系解冻和中日邦交正常化。其中,中美关系解冻是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对外关系出现重大突破的关键,是重点也是难点,包括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背景、主要过程以及对中国和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以此为契入点、突破口就可以全局性把握本课内容。教材中关于中美关系的过程介绍得较多,但背景及影响则几乎没有涉及,而周老师则在这两个方面进行非常必要而充分的补充,从而使听课者可以很全面地了解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
其次,精心设计了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思路清晰,重点突出。
在导入时,周老师以一段充满激情的形象生动的语言描述,开门见山地设置了历史情境,直接切入主题,一下子把听课者带入到了错综复杂的中美关系之中。通过设问悬疑,让听课者带着疑问欣赏历史记录片《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解冻》,通过长达4分多钟的视频材料,详细介绍了中美关系解冻的背景及相互试探和乒乓外交等。之后,辅以文字材料,引导学生讨论问题。这样设计的意图重在引导学生理解、分析相关历史材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把中美关系解冻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全面系统地介绍给学生,使学生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并掌握处理历史资料的能力。
讲授中美关系时,重点设计了四组问题,引导学生根据材料,通过对历史史实的分析、综合、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培养学生阅读分析材料、搜集和处理历史有效信息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和质量。对于中美关系解冻的过程,教材叙述明确,所以作了淡化处理。这样既节约了课堂时间,而且使得重点突出。在介绍中美关系解冻的影响时,注意引导学生不仅分析当时的国际影响而且关注当今中美关系的发展概况及曲折,从而体现出历史的“学史鉴今”的功能,把学生从对历史问题的分析引向对现实政治的关注,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关心时事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最后,在“回顾反思”环节,在学生谈认识时,又适时加入了布什总统访华的相关材料,并布置学生以《人民日报》评论员的身份对中美关系进行展望。这样处理中美关系显得别具匠心,把“中美关系的历史——现状——未来”就巧妙地联成一线,使学生既对中美关系这一重大国际关系形成系统的认识,而且使学生初步掌握史论结合的历史思维方法。
在充分讨论、分析中美关系的基础上,周老师合理淡化处理了中国重返联合国和中日邦交正常化两个板块。但是仍然注意通过“乔的大笑”、视频材料再现了重返联合国的史实以及通过虚设历史情境设计问题解决中日邦交正常化的相关问题,注意培养学生树立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观点,并对学生进行真、善、美观念的教育。
再次,在教学过程中,转变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
通过联系当今世界中美关系与中日关系现状,指导学生就现状所反映的问题进行讨论,并布置研究课题,使学生带着问题去查阅、搜集、整理、运用和分析材料,从而寻找问题症结,培养学生关心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树立热爱国家,为实现国家强大提高综合国力而奋斗的远大目标。
在具体的过程中让学生对问题进行分组讨论,并将结论公布,然后师生交流共同研究、归纳总结,形成完整、正确的结论,不仅做到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而且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得到良好的个性发展。师生配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整个课堂充满了民主和谐的气氛。
同时,注意把现代化教育技术运用到历史教学中,做到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形式的多样化、现代化,力争构建新型的教师、学生、教材的理念。
总之,周老师这节课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和教学理念,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体现了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在重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努力实现学生历史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PAGE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