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第一单元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历史第一单元练习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8.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08-10-31 09:4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七年级历史第一单元练习
一、选择题。
1. 人和动物最根本的区别是( )
A.人能直立行走 B.人会使用火
C.人能制作工具 D.人过着集群聚居的生活
2.生活地点在今北京周口店一带的远古人类有( )
A.元谋人、蓝田人   B. 元谋人、北京人
C.蓝田人、山顶洞人  D.北京人、山顶洞人
3.下列史实,标志着我国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是
A.尧传位于舜 B.舜传位于禹
C.禹传子,家天下 D.启打败有扈氏
4.今天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
A.三星堆青铜立人像  B.司母戊鼎  C.虎耳铜鼎  D.四羊方尊
5.历史上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是在
A.西周  B.春秋  C.战国  D.秦朝
6.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
A.打击奴隶主贵族  B.确立封建统治
C.官吏由国君委派  D.实行土地私有
7.中国人开始使用铁农具是在
A.春秋  B.战国  C.西周  D.夏朝
8.商周的一些青铜器上也铸刻有文字,被称为
A.甲骨文  B.青铜文  C.金文  D.铜文
9、战国七雄中,由晋国分裂而成的三个国家是
①齐国 ②楚国 ③燕国 ④韩国 ⑤赵国 ⑥魏国 ⑦秦国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④⑤⑥ D①④⑦
10、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最主要的原因是
A实行商鞅变法B更多使用铁制家具 C牛耕得到推广D重视水利工程建设
11、主张不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持续利用自然资源的思想家是
A墨子 B孟子 C荀子 D韩非子
12.春秋时期认为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的朴素辩证法的思想家是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孙子
13.中医沿用的望、闻、问、切“四诊法”来自于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
A.华陀  B.张仲景  C.扁鹊  D.鲁班
14.毛泽东讲“百代都行秦政制”,这个“制” 指的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宗法制  D.世袭制
15、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连接起来最早是在
A战国 B秦朝 C西汉 D隋朝
16.秦统一后,在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
A.刀形币  B.铲形币  C.圆形方孔钱  D.蚁鼻钱
17.下列选项中,迫使陈胜等在大泽乡起义的直接原因是
A.繁重的兵役 B.刑法严酷,误期杀头
C.赋税沉重,压迫残酷 D.到渔阳服兵役
18.秦长城的起止点
A.西到临洮,东到辽东  B.西到咸阳,东到河套
C.东到大海,西到陇西  D.西到河套,东到辽东
19.西汉进入鼎盛时期,是在下列哪位皇帝在位时?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
20、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主要目的是
A恢复和西域各国的交往 B加强对西域的控制
C联络大月氏夹攻匈奴 D打通“丝绸之路”
21、西域地区(含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开始于
A西域各国使节回访长安 B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C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 D东汉政府任命班超为西域都护
22、佛教传入我国后,很快受到封建统治者的积极提倡和支持。其根本原因是
A一些封建贵族信奉佛教 B虔诚地信佛,来世就可以得到幸福
C对我国文化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D对封建国家统治人民有利
23.对开通丝绸之路功劳最大的是
A.汉武帝  B.张骞  C.班超  D.甘英
24. 半坡氏族与河姆度的不同点是:(  )
A.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B.已经使用陶器
C.种植水稻      D.处于母系氏族繁荣时期
25. 下面一些经济文化的成就中,最能代表商朝文化的是:( )
A.发达的青铜器制造业  B.农产品种类丰富
C.用水力鼓风冶铁    D.出现刺绣的丝织品
26. 公元前200年在平城白登山围困汉高祖的冒顿单于属于下列哪一古老民族
A.鲜卑  B.匈奴  C.东胡  D.羯
27.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是在( )
A.公元前138年 B.公元前119年 C.公元前60年 D.公元73年
28. 今新疆地区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始于( )
A.秦朝的统一       B.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C.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  D.丝绸之路的开辟
29. 下面几位科学家中,对人类文化传播贡献大的是( )
A.张衡  B.蔡伦 C.张促景 D.华佗
30. 被后世尊称为“医圣”,其著作奠定了我国中医治疗学基础的人物是( )
A.华佗  B.张仲景  C.扁鹊  D.秦越人
二、填空。
31. 半坡氏族与河姆度氏族遗址的发掘,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_______和_______的国家。32.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是________。
33. 我国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那就是从殷墟中发现的________。
34. 战国时期,各个主要国家都实行变法,其中最早进行变法收益最大的是________。
35.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是_______。
三、成语归类。
(1)退避三舍 (2)破釜沉舟  (3)围魏救赵(4)约法三章 
(5)卧薪尝胆 (6) 纸上谈兵  (7)项庄舞剑
36、春秋战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7、秦末汉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四、历史诊断。
38.小红问:“小明,你最敬佩哪一个历史人物呢?”
小明说:“我最敬佩蔡伦,因为他发明了纸,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发展。“
诊断结果:
39.小红问:“小明,你知道佛教起源于哪里吗?
小明答道:"当然知道,我们中国这么多佛教寺庙,当然是起源于中国。
诊断结果:
四、材料解析题。
40、请阅读下列史实,回答问题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司马迁《史记·商鞅列传》
(1)文中的“卫鞅”指谁?
(2)文中反映了卫鞅的什么主张?
(3)你能分析一下卫鞅变法成功的原因吗?
五、问答题。
41、如何评价秦始皇?
七年级历史第一单元练习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C B B B A C C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A C B B C B A D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D B C A B A C B B
二、填空
31.粟 水稻 32.夏朝 33.甲古文 34.秦国 35.秦朝
三.成语归类:
36、春秋战国:(1)(3)(5)(6)
37、秦末汉兴:(2)(4)(7)
三、历史诊断:每小题2分,计6分。
38、蔡伦是改进了造纸术,在蔡伦之前的西汉早期,已经有纸了。
39、佛教起源于印度,是从西汉末年传入我国的。
四、材料分析题:
40、①商鞅
②主张按照现实需要改变治理国家的政策,不必因循守旧。
③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指导思想和变法措施符合秦国国情以及地主阶级的要求;变法的过程中执行得非常坚决;秦孝公的信任、重用。
五、问答题:
41、秦始皇原是战国时期秦国国君,公元前221年称始皇帝。他顺应历史潮流,灭六国统一了中国,结束了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巩固了统一,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通过统一战争,扩大了疆域,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以上说明秦始皇是对中国历史作出过巨大贡献、产生过巨大影响的皇帝。但是他又是统治残暴的封建皇帝。他广建宫殿陵墓,浪费了大量人力、财力,影响了人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他还制定残酷的刑法,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功过相比,秦始皇功大于过。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