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广东省佛山市)

文档属性

名称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广东省佛山市)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08-11-04 11:22:00

文档简介

课件26张PPT。第十五课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一、八一南昌起义背景:
时间:
地点:
领导人:
结果:
意义: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 1927年8月1日南昌朱德 周恩来 贺龙、叶挺占领南昌城起义胜利,部队撤离南昌在转战中失败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叶挺:南昌起义时任前敌总指挥兼第十一军军长。周恩来:中国共产党前敌委员会书记朱德:南昌起义时任第九军副军长贺龙:南昌起义时任总指挥兼第二十军军长 。周恩来策划南昌起义为什么以“八一”作为 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南昌起义成为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它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开辟了一个新的时期。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二、革命摇篮井冈山1、秋收起义 1927年9月 毛泽东2、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3、井冈山会师 朱毛红军远名播4开辟井冈山根据地的影响探索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开始秋收起义绵延不绝的井冈山毛泽东为什么要到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 在城市中敌人的力量强,而农村中敌人的力量相对较弱,并且中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数的绝大部分。因此,只有先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积蓄革命力量,发展革命势力,然后才能由农村包围城市,夺取城市政权。井冈山会师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好香,餐餐吃得精打光。干稻草来软又黄,金丝被儿盖身上,不怕北风和大雪,暖暖和和入梦乡。 红军不怕远征难时间:1934.10---1936.10转折点:遵义会议重要长征路线:结果:历史意义:背景:红军为什么要进行长征红军为什么要进行长征党的左倾错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长征红军负重长征召开: 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长征途中召开意义: 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放光辉瑞金遵义金沙江大渡河大雪山水草地吴起镇会宁长征路线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 雪 山过 草 地甘 肃陕北革命根据地泸定桥大雪山胜利大会师红 军 会 师 地 点 会 宁 城 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经过长征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前来接应的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的会师,宣告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毛泽东长征的意义长征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本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长征是宣言书”,宣告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是不可战胜的力量;
“长征是宣传队”,它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理论和政策;
“长征是播种机”,它到处播下了革命的火种。小结:八一南昌起义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革命摇篮井冈山是中国共产党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正确革命道路的开始“红军不怕远征难”完成了伟大的战略转移;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巩固练习1.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是
A.南昌起义B.秋收起义C.广州起义D.辛亥革命
2.毛泽东、朱德井冈山会师后,改编的军队是
A.工农红军第一军 B.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C.国民革命军第四军D.中国人民解放军
3.2007年8月1日,将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多少周年纪念日?
A.60周年 B.70周年 C.80周年 D.90周年ABC4.毛泽东曾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形容中国革命的发展,“星星之火”最早指的是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井冈山的斗争 D.井冈山会师
5.想一想,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采取了什么军事行动?
A.大兵团作战 B.战略防御 C.战略进攻 D.战略转移
6.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发生过很多重大事件,其中关系到党和红军生死存亡的是
A.遵义会议 B.八七会议 C.甘孜会议 D.会宁会师
7.小张要沿着当年红军长征的足迹作一次体验旅游,请你给他一条最佳的路线①赤水②乌江③金沙江④大渡河⑤吴起镇
A.①②③④⑤B.②①③④⑤C.③②①④⑤D.②③④①⑤CDAB课程目标:
知道南昌起义,讲述朱德和毛泽东井冈山会师的故事,了解中国共产党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讲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经历体会红军的革命精神,认识中国革命历程的艰难曲折。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⑴简述南昌起义、井冈山会师的故事,认识中国共产党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⑵讲述红军长征的故事,认识中国革命历程的艰难曲折。
能力目标:
通过对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的学习,培养学生概括历史事件以及初步的分析能力。
引导学生对“为什么要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进行讨论思考,培养学生对从我国国情出发,将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这一原则进行理解和分析能力。
通过对武装起义,创建红军及建立根据地三者关系的分析,培养学生对事物之间辨证关系的认识,从而提高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到起义创建了红军,红军和根据地的发展,使井冈山星火成了燎原之势,并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工农武装割据是中国革命唯一正确的道路。培养学生勇于探索,英勇卓绝,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红军的长征,遵义会议。
难点: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的原因及武装起义和创建革命根据地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设计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复习引入
① 从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国共两党合作,是不是意味着中国能从此摆脱被侵略及军阀混战的局面呢?
② 大革命失败后,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残酷统治,如果你是当时的共产党员,你觉得应该怎么办呢?
导入新课:
中共党人武装反抗敌人的白色恐怖,并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毛泽东曾经用八个字来描述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后中国革命的发展形势。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5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投影] 第15课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学生稍作思考后回答:①没有,由于蒋介石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所有的共产党员处于白色恐怖的包围之下
② 反抗。他们拿起了枪继续战斗。
学习新课
找出起义的背景、时间、地点、领导人等内容
你知道红军长征还经过我们韶关吗
起义的结果如何呢?(学生归纳)
师强调起义的意义: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所以8月1日也成为了一个特殊的纪念日-----
(过渡)南昌起义失败后,中共在汉口召开会议,决定在1927年秋收时再次发动武装起义。
(课件显示:二.革命摇篮井冈山 1.秋收起义)
教师设问:(指导学生看图)①、秋收起义的目标是攻占哪里?(长沙)②、你从长沙所在的地理位置以及革命的形式分析一下这个目标能否实现?(在同学讨论发言的基础上,教师归纳)
所以起义军在进攻长沙时遭到敌人的围攻,部队损失惨重。这时,有一部分人提出继续攻打长沙,而毛泽东则提出向井冈山进军的口号。毛是怎么说服他们的呢?
请同学们想一想,毛泽东为什么要到农村去建立革命根据地呢?师点拨:城市里敌人力量强大,敌强我弱,攻打和占领大城市是不可能的;而以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作为落脚点,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这是当时唯一正确的选择。
师过渡:毛建议去井冈山,谈到那里有什么优势吗? (课件显示:??2、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
得知毛泽东在井冈山建立根据地后,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军辗转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会师。他们和战士们过着同甘共苦的生活。(显示:井冈山会师图及板书)
想想毛泽东为我们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什么样的道路呢?
教师总结:井冈山根据地建立后,各地共产党人纷纷效仿建立根据地,其中中央革命根据地是最大一块。毛泽东如此形容它们——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请问“星星指谁?燎原指什么?”
对比:苏俄攻打大城市;我们借鉴苏联的经验不适合中国的国情,中国共产党找到了适合自己的道路:以武装夺取政权,农村包围城市。
引申:改革开放——适合国情——走自己中国特色的道路
(过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根据地迅速发展,但是,国民党反动派会不会让革命根据地发展呢?敌人对根据地进行了多次围剿,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为了保存实力,红军进行战略大转移。这就是长征。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可以说是领导人的战略失误造成的,在长征开始时这种错误还在延续,给革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这样的错误后来纠正了吗?
(显示:板书 遵义会议放光辉)
(显示长征路线图)
师总结并突出重要地点,指出敌人的凶猛和建立了正确领导的红军巧妙地突出重围
历尽千辛万苦,终于胜利了(显示:三大主力会师)
小结:罗列本课三个内容的重要性。强调长征精神
作业:收集关于长征的图片以准备下节探究课
学生讲述朱德设鸿门宴及贺龙两把菜刀闹革命的故事
学生讲述“工农红军过粤北”的故事,加强乡土史教育
学生归纳要点:占领南昌城起义胜利,部队撤离南昌在转战中失败
学生齐声回答:建军节
学生议论,回答(长沙是交通枢纽所在地,是交通重镇,敌人一定会派重兵把守,而人民军队作为刚建立的军队,力量比较微弱,攻打长沙不合理)
学生表演情景剧:毛泽东文家市决策
学生思考、交流、讨论
认识到革命是艰苦的,请学生介绍“红米饭南瓜汤”的歌谣或讲述“朱德扁担”的故事,从中体会红军的乐观精神
学生: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引导学生对从我国国情出发,培养对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这一原则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学生找出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及历史意义
学生归纳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
学生补充红军的故事。
学生通过图片体会胜利的喜悦心情,并归纳长征胜利的意义
学生明确自己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