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姜堰市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姜堰市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08-11-07 14:3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姜堰市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九年级历史试题
命题:九年级历史命题组 审校:钱厚林
(总分:5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题号 一 二 总分 合分人
得分
第Ⅰ卷 选择题(共20分)
得分 评卷人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为符合题意的答案,答案必须填入表格中,否则不给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北京2008年奥运会有一口号“One world, One Dream”。下列事件中将相互隔绝和孤立发展的各个地区连成“One World”历史事件是
A 基督教的传播 B 新航路的开辟
C. 文艺复兴运动 D. 殖民扩张
2.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作品《十日谈》中有这样的一则故事:一个从小与世隔绝的青年,跟父亲下山进城,路遇一群年轻漂亮的姑娘,青年问父亲这些是什么东西,虔诚信仰天主教的父亲答道:“她们全是祸水,叫绿鹅。”他嘱咐儿子低下头去,眼睛盯着地面,别去看她们。谁知儿子却说:“爸爸,让我带一只绿鹅回去吧!”这则故事想要说明
A.人的自然天性无法阻挡 B.人生的目的是追求幸福
C.将女人比作祸水很愚蠢 D.青年人从来不盲从盲信
3.他是文艺复兴运动时期的先驱,他的作品“认为人对自己的命运具有不可推脱的责任,提倡追求知识,反对愚昧”。这部作品是
A 《神曲》 B 《奥赛罗》 C 《李儿王》 D 《哈姆雷特》
4. 如图是巴黎卢浮宫,其收藏的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是名画《蒙娜丽莎》,对这一艺术作品的描述错误的是?
A. 作者为意大利人达·芬奇?
B. 又名《最后的晚餐》?
C. 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
D. 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
5. 史学界在谈到17世纪英国的国王与议会的关系时说“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这说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使?
A. 议会的地位发生了变化,国王的地位没变?
B. 议会和国王共同掌握国家大权?
C. 国王和议会的地位都发生了质变?
D. 政权形式发生了变化,本质未变
6 .把“光荣革命”作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的标志,最主要的依据是它
A 彻底结束了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
B 它有利于《权利法案》的颁布
C 它完成了资产阶级夺取政权的目的
D 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
7.第一次确认“民事权利平等”“财产所有权无限制”和“契约自由”等基本立法原则,为资产阶级国家第一部民法典的是?
A 《米兰赦令》 B 《拿破仑法典》 C 《商法典》 D 《刑法典》
8. WWW.法兰西文化年专题进行了一个网民调查。在“最了解的法国人”中,拿破仑高居榜首。拿破仑一生最主要的功绩是?
A. 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
B. 颁布了《法典》,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
C. 发动了对外战争,扩大了法国疆域?
D. 发动政变,夺取了政权
9.在某一次战役中,美军对被包围的英军散发传单说:“自独立战争开始两年来,尽管我们遭受了巨大的困难和挫折,但今天,你们必须投降,因为上帝正全力支持着我们正义的事业。”据此判断这场战役大约发生于
A 费城 B 波士顿 C萨拉托加 D克约镇
10、比较、评价历史人物,是历史学科能力要求之一,华盛顿、拿破仑作为资产阶级政治家,其历史作用的相同之处是
A 赢得了民族独立 B 维护了国家统一
C 打击了欧洲教会势力 D 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进程
11. 下列有关资产阶级革命、改革的概括不正确的是:?
A.英国——剥夺王权保留王位的革命
B.俄国——避免革命的改革?
C.日本——武士领导的社会变革
D.美国内战——为民族独立而战?
12. 列宁指出:“当拿破仑建立法兰西帝国,奴役欧洲许多早已形成的有生命力的民族大国的时候,法兰西的民族战争便成了帝国主义战争,而这种帝国主义战争反过来引起了反对拿破仑帝国的民族战争。”这里的“帝国主义战争”是指
A 帝国主义争霸战争 B 对外侵略战争
C 正义的民族解放战争 D 对外殖民战争
13.纪录片《大国崛起》中评述,_____________缔造了工业革命的钥匙,__________拿着这把钥匙打开了工业革命的大门,这两位人物分别是( )
A 哈格里夫斯 瓦特 B 牛顿 哈格里夫斯
C 牛顿 瓦特 D 哈格里夫斯 牛顿
14.参与右图,你知道使工业生产冲破自然条件的限制,大大加速了工业革命进程的重要发明是:
A 改良蒸汽机的发明与使用
B 火车机车的发明与使用
C 珍妮机的发明与使用
D 汽船的发明与使用
15. 约翰·威尔金斯于1840年成为英国蔓彻斯特一家棉纺织工厂的厂主。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他的工厂使用以蒸汽为动力的纺纱机
B. 他的车间里使用电灯照明?
C. 他能够坐火车上班
D. 有时他到伦敦乘汽船在泰晤士河观光游览
16.探究历史发展的共性是学习历史的任务之一,请找出俄国1861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共同点
A 推翻了旧政权 B 由资产阶级领导
C 废除农奴制 D 改变了社会性质
17.俄国1861年改革是农奴主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其主要依据是
A 改革是由农奴主实行的
B 改革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
C 改革是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D 改革是对农民的一场残酷掠夺
18.美国政府发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所起的直接作用是( )
A 废除奴隶制
B 扫清资本主义发展障碍
C 维护国家统一
D 发动群众力量扭转战局
19. 导致19世纪中期俄国经济状况的根源是
国别 生铁 铁路总长
俄 26万吨 1500俄里
英 385万吨 15000俄里
法 10000俄里
A. 农奴制盛行 B. 工业革命尚未开始?
C. 俄国科学技术落后 D. 垄断组织尚未产生
20、俄国农权制改革和美国内战解决的共同问题是( )
A 市场 B 资金 C 自由劳动力 D 资源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30分)
二、 分析题(30分)
得分 评卷人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535年某画家写道:“许多已湮没的事物将要再生。”
材料二:“1533年时人们都相信,存在着一千年的精神黑暗,相继而来的将不会是新生,而是真理的重新恢复”。 ——《巨人传》
材料三: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极为欢欣。他们认为这是一次精神的再生,而不像花开花落那样,只是周而复始的重复。
材料四:18世纪的学者费内隆写道:在16世纪,人们将“文艺复兴”一词只理解为恢复古代传统。 ——保罗·富尔《文艺复兴》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已经被湮没的事物”指的是什么?材料二中所指的“精神黑暗”指什么?文艺复兴的根本目的何在?(3分)
(2)材料三中所说的成就表现在哪几个方面?举例说明。(2分)
(3)材料四与哪一材料有矛盾?表现在什么地方?(2分)
(4)文艺复兴的性质如何?作用如何?(2分)
得分 评卷人
22、蒸汽机的发明,引起了社会各个领域的连锁性的大变动,请阅读下面的“蒸汽机发明、应用、推广大事年表”:
1769年 英国科学家瓦特为他所发明的蒸汽机申请到专利权
1782年 英国人威尔金发明了蒸汽锤,使锻压工艺(指利用工具和外力改变金属的形状,制成各种机器零件)走向了机械化的道路
1786 大不列颠面粉厂装备了两台蒸汽机,一周内生产出了16000蒲式尔面粉,其他的小面粉厂的厂主惊慌失措,合力制造了一场小火灾焚毁了这间工厂。
1800 英国机械师莫茨利基本上完成了今天各种机床的全套设计。(注:第一台蒸汽机是手工机械制造出来的,蒸汽机的出现促使机器各金属部件的加工由手工向机械转变。)
1808 美国人富尔顿设计的蒸汽机船“克里孟梭”号试航成功。同年,英国人也自行设计出了蒸汽船。
1814 英国人史蒂芬孙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有使用价值的铁路蒸汽机车。
1835 由于解决了动力问题,英国的棉纺织业突飞猛进。本年英国工业消耗的棉花达31800万磅,1780年仅550万磅。
1841 英国棉纺织业中心曼彻斯特的人口达到35万人,而在1770年该城市仅有1万人。
1845 大量的资金流入铁路制造业。本年12月份在伦敦证券交易所挂牌的铁路股票不少于260种。
1850 从事铁路制造业和运输业的英国工人大约为60万人。
1851 英国人口约2100万,其中农业人口190万,棉纺织业人口48.5万,煤矿工人21.9万,铁矿工人2.8万。
1852 英国的生铁产量达到270.1万吨,而1720年仅为2.5万吨
根据上述材料,请你从技术、经济、政治三个方面论述蒸汽机的发明如何促进英国社会的发展的。(6分)
得分 评卷人
23.19世纪中后期,俄国、日本先后进行了近代化改革的实践。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请回答:(1)你认为材料一反映的情形是否真实?请简要说明理由。(2分)
(2)材料二的场景反映了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哪些方面的改革措施?这些措施的实行起到什么作用?(2分)
(3)材料一、二所反映的改革有哪些共同特点?(2分)
得分 评卷人
2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读下图
图1 1853年“黑船事件”:佩里舰队叩关 图2 1871年日本使团出访欧美
材料二 日本新领导人(注:指明治维新的领导者)不赞成这种不加区别地奉承所有西方东西的做法,他们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成分感兴趣。……他们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
讲究实际的日本领导人得出了这一明确结论:每个民族必须为自己去掠夺,软弱和胆小将一无所获。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材料四 日本明治维新时……参照法国模式变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1889年颁布的《日本帝国宪法》以《德意志帝国宪法》为蓝本,确立了同欧美各国民主政体大相径庭的天皇制度,走上了近代化之路。
材料五 19世纪末,年轻皇帝光绪意识到必要对帝国进行一切彻底的改革。1898年夏他颁发了系列的改革法令,该段日子被称为“百日维新”。他们将地方政府集中在北京的领导之下,建立新学校传播欧洲的学风,鼓励西方式的生产方法,按西方式建立一支军队。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图1、图2之间的关系。(2分)
(2)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日本新领导人” 感兴趣的那些“增强民族力量”的西方文明是什么?举例说明日本民族是怎样“为自己去掠夺”的?(4分)
(3)据材料三、四、五归纳中日两中改革在内容上有何相似之处?(2分)最大的不同又是什么?(1分)
姜堰市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九年级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A B C C B B C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B A A B D C D A C
二、 分析题
21、(1)希腊、罗马文化(1分) 封建教会的精神控制(1分)
维护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1分)
(2)文学:《神曲》(1分) 艺术:《蒙娜丽莎》(1分)
(3)与材料三矛盾。材料三认为文艺复兴是“精神的再生”,而材料四认为简单恢复传统文化。(2分)
(4)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1分)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1分)
22、(1)技术:1782、1786、1800、1808、1814年。蒸汽机的发明使工业生产由手工向机械化转变,并且迅速运用到交通运输部门。(2分)
(2)经济:1835、1845、1852年。蒸汽机的发明使英国的经济生产量大幅度提高。(2分)
(3)政治:1841、1850、1851年。蒸汽机的发明改变了人口的就业结构,城市人口从农村人口分离出来,工业人口从农业人口中分裂出来,从而导致社会政治结构的大变动。(2分)
(有些史料可以同时从多个方面分析,如1841年和1851年的史料,既可以从经济角度去分析,也可以从政治角度去分析,只要学生言之成理,即可给分。)
23、(1)第一种看法:不真实。这是作者美化统治者,因为改革实际是对农民进行的残酷掠夺。(如答出具体内容也给分。)(2分)
第二种看法:真实。通过改革,农奴获得人身自由,认为是沙皇赐予的,感激统治者;与此同时农民还可以赎买份地。(如答出具体内容也给分。)(2分)
(2)生活习俗西化,引进西方文明。(1分。如答倡导“文明开化”也给分)让更多的日本人认识和了解西方文明,促进了日本社会—的近代化。(答出其中一点即给1分)
(3)依靠原有的统治者;主张发展资本主义;改革影响了人民的生活。(2分)
24、(1)关系:1853年,美国军舰入侵日本,日本民族危机加剧。日本在推翻幕府统治后,1871年派出大型使节团历访欧美,学习西方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2分)
(2)文明: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殖产兴业,积极修建铁路,兴办工厂,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文明开化,发展近代教育,提倡资本主义文明(3分。如果只答:建铁路、穿西服、生活西化等直观的信息者给1分)
举例:发动甲午中日战争(1分)
(3)相似:向西方学习,涉及经济、军事、教育改革。(2分)不同:未涉及政治制度改革。(1分)
PAGE
9
第 9 页 共8 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