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土地改革 课件 (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土地改革 课件 (共2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2-24 15:20: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2张PPT。李自成:均田免粮洪秀全:有田同耕孙中山:平均地权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3课 土地改革(1950-1952)李天云要点梳理 成果展示知识点一、土地改革的原因
1.直接原因,新中国成立后,占全国3亿多人口的 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 ,获得土地。
2.根本原因, 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知识点二、土地改革的概况
1.时间: 年。
2.内容:中央人民政府颁布《 》,废除 的土地所有制,实行 的土地所有制。
3.措施: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没收 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 进行耕种。同时分给 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在劳动中改造自己。
4. 结果: 年底,除部分 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知识点三、土地改革的意义
1.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 制度,消灭了 ; 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2. 更加巩固,大大解放了 。
3.农业生产或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 建设准备了条件。[ 新解放区土地改革封建土地制度1950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地主阶级封建剥削农民地主农民地主1952少数民族封建土地地主阶级农民人民政权农村生产力工业化第一篇章:悯农--土地改革的原因第二篇章:惠农--土地改革的概况第三篇章:乐农--土地改革的意义第四篇章:兴农--富裕起来的新农村 材料: 在欢庆胜利的时候,中国共产党人清醒地认识到,这只是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序幕。这时的中国,是世界上最穷的国家之一。根据联合国亚太事务委员会的统计,1949年的中国,是 世界上最穷的国家之一。人均国民收入只有27美元。不仅不足印度57美元一半,也远远低于当时整个亚洲44美元人均收入。 农民辛勤劳作却极度贫穷,原因何在?第一篇章:悯农--土地改革的原因原因1:封建土地制度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发展(根本原因)。
老解放区
已完成土改
原因2:
新解放区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改。
第一篇章:悯农--土地改革的原因第一篇章:悯农--土地改革的原因●原因1:封建土地制度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发展(根本原因)。●原因2:
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第一篇章:悯农--土地改革的原因第二篇章:惠农--土地改革的概况第三篇章:乐农--土地改革的意义第四篇章:兴农--富裕起来的新农村在土改中,农民拔掉地主立的界碑土地改革-烧地契1950年6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得到农民群众的热烈拥护。第二篇章:惠农--土地改革的概况2.地区:3.法律依据:4.内容:新解放区《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6.完成: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大陆基本完成土地改革5.具体做法: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在劳动中改造自己土地所有制的转变:从“地主私有” 到“农民私有”第二篇章:惠农--土地改革的概况1.时间:1950年2.为什么在土地改革过程中,也分给地主一份土地?3.为什么在土地改革过程中要采取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使地主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有利于减少土改的阻力,孤立地主阶级,从而有利于土地改革的顺利进行 封建土地制度是农民遭受剥削的根本原因,严
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1.土地改革为什么要把地主家的土地分给农民?第二篇章:惠农--土地改革的概况想一想爷孙俩的争吵爷爷:哎呀,刚解放那会儿,可好啦,每家每户都有地儿,农民都翻身斗地主啦!
孙子:爷爷,这您可说错啦,土地可不是您的,是国家的,您只是有使用权,就是说您只能用,不能买。
爷爷:谁说的?那时候隔壁家的王大爷因为实在过不下去了,不就卖了自家地吗?你年轻人不懂就不要乱说哦···
孙子:明明就是您····唉呀,和您说不通····您老了,记性不好了
爷爷:你你你·····明确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区别,增加生活常识第二篇章:惠农--土地改革的概况第二篇章:惠农--土地改革的概况疑难探究 重点攻克封建土地所有制与农民土地所有制的异同点?名称类别农民
土地
所有制土地
占有者地主阶级
与农民关系不同点相同点地主阶级农民地主阶级与农民之间是剥削与被剥削关系地主
和农民一样参加劳动地主阶级占有绝大部分劳动成果农民自己占有
劳动成果土地归私人所有第一篇章:悯农--土地改革的原因第二篇章:惠农--土地改革的概况第三篇章:乐农--土地改革的意义第四篇章:兴农--富裕起来的新农村第三篇章:乐农--土地改革的意义阅读材料: 材料一: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这样,当做一个阶级来说,就是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样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材料2:辽宁农民土改后给毛主席的一封信(摘录): 敬爱的毛主席: 我们祖祖辈辈做梦也在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三亩、五亩的地,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那有多高兴啊!现在经过土改,这个梦想实现了。村民王明连说:“土改前我家四条腿是小板凳,带毛的是耗子,现在呢,牲口棚里拴着一头牛,一头驴,全是有毛的四条腿。 2.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材料3: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上,耕耘和收获。这就是劳动农民翻身做主人的感觉。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951年,中国粮食产量达到1.4363亿吨,比1949年增长了26.9%。3.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大大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
材料4:毛泽东也曾兴奋地说:“我为新中国数万万农民获得翻身的机会和国家获得工业化的基本条件而表示高兴表示庆贺。”4.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第一篇章:悯农--土地改革的原因第二篇章:惠农--土地改革的概况第三篇章:乐农--土地改革的意义第四篇章:兴农--富裕起来的新农村第四篇章:兴农--富裕起来的新农村参加管理“农民 工”拿到工资存折对承包的土地进行现代化管理子女接受现代化教育现代农民土地改革2、新解放区的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目的: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工业化开辟道路时间:1950年内容:结果:到1952年底,基本完成土改。意义:原因:1、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彻底摧毁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
2.农民翻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3.人民政权更加巩固,大大解放农村生产力4.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课堂小结地区:解放区建国初期重大历史事件回眸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西藏和平解放
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抗美援朝胜利单元小结【巩固提升】1.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占乡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和富农,占有70%—80%的土地;而占乡村人口90%的贫农、雇农和中农,却只占有约20%~30%的土地,他们终年劳作,仍不得温饱。上述材料反映的是( A )A土地改革背景 B土地改革内容 C土地改革性质 D土地改革影响
2.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人民政府公布的土地改革法令是( B)
A.1950年——《中国土地法》 B.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1951年——《中国土地改革法》 D.1949年——《中国土地法大纲》
3.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的重点地区是( A)
A.新解放区 B.老解放区 C.少数民族地区 D.边远地区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4. 1950年开始的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和财产,分配给( B )
A.知识分子 B.贫苦农民 C.领导干部 D.工人
5.在土地改革中,我国广大农民对获得土地拥有最重要的权利是( A )
A.所有权 B.使用权 C.经营权 D.管理权
6.我国封建土地剥削制度被彻底废除的事件是(C )
A.辛亥革命 B.新中国诞生 C.土地改革 D.三大改造
7. 1952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42%,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这则材料反映出( C )A.土地公有制建立 B.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C.农村生产力获得极大解放 D.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
8.材料分析:
材料一 为什么要进行这种改革呢?简单地说,就是因为中国原来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这就是我们民族被侵略、被压迫、穷困及落后的根源……这种情况如果不加改变,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就不能巩固,农村生产力就不能解放,新中国的工业化就没有实现的可能,人民就不能得到革命胜利的基本果实,而要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按照《 A》的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这就是我们要实行土地改革的基本理由和基本目的。──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材料二 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上耕耘和收获,农民的积极性大大提高。1951年,中国粮食产量达到1.436 3亿吨,比1949年增长了26.9%。
(1)材料一 中“原来的土地制度”指什么?“A”处应当填写的内容是什么?
(2)从两则材料,可以看出党和国家实行土地改革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3)结合材料,谈谈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封建土地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解放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略明天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