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古诗二首
教材分析
《古诗二首》做为“战争”单元的起始课,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以诗歌的形式向我们展示了“战争”的性质、特点以及给人民带来的深刻影响,有一种能够让学生走进“战争”本质的力量。与此同时这两首诗也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历史上的曾经的“战争”画面,并认识了由此产生的“兵役制”等残酷的制度,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历史、了解“战争”。
《十五从军征》,是一首暴露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的汉代乐府民歌,反映了劳动人民在当时黑暗的兵役制度下的不平和痛苦。作品真实、深刻、令人感愤,催人泣下。全诗写得既含蕴简洁,又深沉凝重,内容的取舍剪裁,结构的布置安排,都恰到好处,独具匠心,很好地收到了“意在言外”、主旨尽在言与不言中、意境深远、韵味绵长的艺术效果。王昌龄这一首《出塞》,诗人以雄劲的笔触,对当时的边塞战争生活作了高度的艺术概括。这首诗着重表现的是对敌人的蔑视,是对国家的忠诚,是一种勇往超前、无所畏惧的英雄主义气概。这首诗由古到今,有深沉的历史感,场面辽阔,有宏大的空间感。字里行间,充满了强烈的爱国精神和豪迈的英雄气概。诗人通过对于时间和空间的意匠经营,以及把写景、叙事、抒情与议论紧密结合,在四句诗里熔铸了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使诗的意境雄浑深远,既激动人心,又耐人寻味。
《十五从军征》这来自社会低层的民歌和《边塞》这著名边塞诗人的千古传唱的七绝,让学生在不同特色的诗歌表达中感受诗中传达的对战争的厌恶、对兵役制度的抨击,对保家卫国的满腔热忱以及对和平的渴望和向往;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从诗歌的内容和形式两方面着手理解;为学生学习本单元后面的文章奠定思想认识和情感态度的基础。
学生分析:
学生在经过了五年的诗歌阅读和学习后,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诗歌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步骤,能通过资料和注释,以及对背景的了解对诗歌的大意进行自学理解。作为小学高年级的诗歌教学应更多的检测学生应用学习方法进行理解的效果,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对诗歌的鉴赏的兴趣和能力。从五年级起,我们已在着力培养学生的诗歌赏析的意识和习惯,借助北师大版教材主题鲜明,选诗精到的特点,让学生在学诗中进行诗歌比较、不同诗人诗歌风格的分析、名句赏析……切实感受到学生的理解和认识比以前更深、更广。同时,学生还存在理解诗歌有时不够深入,只是将资料中的话读出来,缺乏自己的思考过程,特别是在体悟诗歌情境、有感情的吟诵上还有着明显的不足。教师要帮助学生在头脑中更好的建构起诗中情境画面,因此解释起诗意时提示学生不能只是解字词义,而是要由诗句产生丰富的联想,体会诗歌的意象美,为学生能饱含情感的朗诵打基础,避免诵读中的平淡无味和拿腔做调。特别是这两首诗的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去甚远,教学中注意调动学生对诗句的联想,对相关的时代背景也要提前布置查询工作,让学生更快地走进诗歌中的“战争”。
教学设想与目标:
1.结合课前参与查找的资料,并运用联想和想象,深入诗歌理解诗句含义。
2.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3.理解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和不幸,加强对和平生活的热爱。
4.体会不同诗歌的风格,培养学生对祖国文学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
布置课前参与内容:查阅两首诗歌大意,注明自己不理解的词句;了解相关的时代背景资料;推荐了解唐朝“边塞诗”;可查找其他反映“战争”的诗歌。
教学重点、难点:
1.结合课前参与查找的资料,并运用联想和想象,深入诗歌理解诗句含义。
2.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教学过程:
(1——2课时)
七单元起始教学
一、打开书至第七单元:
提问:
1.本单元的主体是什么?(战争)
2.你对战争有什么认识?有什么看法?(谈话引入到本单元的学习,请学生谈对“战争”的看法,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把观点表达出来,与单元学习结束后的总结比较,看有什么样的提高。)
3.这个单元有几篇课文?分别是什么?
4.你喜欢那篇课文?为什么?
5.这个单元的实践活动是什么?(“抗日战争”的调查)你准备怎样做来参加这个实践活动?
二、教师的引导:
“战争”可能是人类一个永恒的主题,虽然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有正义感的人都并不希望战争的存在,但有时候,我们也无可奈何地看着战火的燃烧。希望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每个同学都能对“战争”有一个更为深刻地了解,让我们一起来祈求世界的和平。
《古诗二首》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国古典诗词源远流长,浩若繁星。在这笔丰厚的文学遗产中,反映战争的作品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其中有吟诵边塞风光的(如王维的《使至塞上》),有叙述边关战事的(如李贺的《雁门太守行》),有借以倾诉思乡之情的(如范仲淹的《渔家傲》),更有畅谈从军壮志抒发爱国之情的(如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可用课件出示以上古诗],那么我们今天来看一看这两首诗歌又是从哪方面来反映战争的?看看学习后是否让我们对“战争”有新的认识和感悟。
二、初步理解诗歌:
1.个人结合课前参与的资料进行理解,画出不理解的词句,提出不懂得问题。
2.小组为单位进行自学交流[投影出示步骤、要求]:
(1)朗读诗歌,读准字音;
(2)按“题目——作者/出处——诗句”的顺序交流理解;
(3)初步解决不懂的问题,重要问题提交全班讨论。
三、深入理解诗歌,有感情地诵读:
方案一:以学生的交流补充为主,教师适时地引导、提示。
(一)《十五从军征》:
1.《十五从军征》:汉乐府诗常常以首句为题,其中“征”字就揭示了封建兵役制度的残酷。
2.乐府诗:乐府,原是古代掌握音乐的官署,汉武帝时规模较大。后来将其演唱的诗歌称为乐府诗。
3.感知诗意、展开联想、诵读诗句:
(1)诗歌大意:
《十五从军征》这首乐府诗描述的是一位少年从征65年后返回故里的情景。一位衣衫褴褛、鬓发全白、手拄拐杖的老人茫然地站在曾经是那么熟悉,而今却家破人亡的故土,绝望地望着东方……这首诗通过主人公的遭遇揭示了封建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造成的苦难。
(2)展开联想,用自己的话说说老兵回到家乡看到的景象和当时的感受:
师在学生畅谈完之后,可用饱含情感的语言给学生以情感的升华和“联想”的生动具体的示范:
“这是我的家吗?顺着一个孩子手指的方向,一片荒芜的场院呈现在我面前。挪开倾倒的柴门,惊飞了草丛中一群群的雉鸟(野鸡)。在坍颓的墙壁下,几只野兔探出头来——他们为一个陌生人的到来而感到恼怒。
十五岁离开了家乡,走向战场。每当在刁斗声中看到那轮月亮,心里就会想起爹娘。多少次梦里回到了家乡,看到了静静的院落,白发的双亲,是那么的亲切。但却总是梦而已!将军们说战争就要结束了。我们一直盼,一直盼。但是我一次次死里逃生之后,却又被派往边疆做守卫去了。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一直到白发苍苍……
我采下野葵做了一顿饭,放在地上。我看到爹娘在一旁,兄弟在一旁,快乐地谈笑。但一转眼,却什么也没有了。 只有野草在生长,只有风声在吹响,只有鸟儿在凄唱。
生命就这样在战争中逝去了……
我老兵的心早已死亡!”
(3)带着这些想象和感受,请同学有感情地读出自己感受深的诗句,及说明理由或自己读时处理方法(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原因。注意读出自己体会到的情感,引导从这方面评读。
4.讨论探究:诗歌是怎样揭示出封建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造成的苦难的?(板书)
兵役的残酷
无限的凄凉 封建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造成的苦难
不尽的悲哀
(二)《出塞》:
1.《出塞》:唐朝边塞诗的代表作。对《出塞》历来评价很高。明代诗人李攀龙甚至推奖它是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杨慎编选唐人绝句,也列它为第一。这些评价未必恰当,但它确是一首思想性和艺术性完美结合的佳作。
2.王昌龄(689—757):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字少伯,京兆万年人。安史之乱,避难江淮,为濠州刺史闾丘晓所杀。他是盛唐时期最负盛名的诗人之一,有“诗家天子”之称。七绝与李白齐名,被视为“神品”。代表作有《从军行》、《出塞》、《闺怨》、《芙蓉楼送辛渐》等。
3.感知诗意、展开联想、诵读诗句:
(1)诗歌大意:
《出塞》一诗描绘了边关无良将驻守,致使匈奴频繁入侵的情况,表达了诗人对战乱的痛恨和对良将的思慕。 重点词句意思:飞将:指汉代飞将军李广,李广曾任右北平太守,因其英勇善战,匈奴称其为“汉之飞将军”。 阴山:即阴山山脉,起自甘肃,延绵内蒙古,是古代中原地区北方的屏障。
(2)佳句赏析:诗的首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七个字,即展现出一幅壮阔的图画:一轮明月,照耀着边疆关塞。诗人只用大笔勾勒,不作细致描绘,却恰好显示了边疆的寥廓和景物的萧条,渲染出孤寂、苍凉的气氛。尤为奇妙的是,诗人在“月”和“关”的前面,用“秦汉时”三字加以修饰,使这幅月临关塞图,变成了时间中的图画,给万里边关赋予了悠久的历史感。这是诗人对长期的边塞战争作了深刻思考而产生的“神来之笔”!接着,诗人触景生情,写出次句“万里长征人未还”。这一句既叙事又抒情。在深沉的感叹中暗示当时边防多事,表现了诗人对于久戍士卒的深厚同情。而这一句,又从空间的角度点明边塞的遥远。这样,诗人便创造了时空交织的意象,把读者带到万里以外的边塞,引进漫长的历史河流中去回忆、体验、思考。这两句包含了多少言外之意呵!秦汉时的边关,至今在月下依然如故,而战争一直持续不断。已有多少士卒血洒沙场,至死未归;又有多少战士仍然戍守着边关,不能归来。诗人借助阔大、悠久的时空意象,表现战争给秦、汉以来历代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立意既高,又看得深远,真可谓“发兴高远”。——学生不必理解到这种程度,在想象的基础上有一定的感受即可。
(3)诵读诗句,注意情绪的变化:
感叹、悲哀——渴望、斗志昂扬
方案二:教师以检测方式,考察学生掌握情况:
(一)《十五从军征》:
1.教师以语言描述这样一个故事开头,学生可选取相关的诗句呼应。
师:一个刚刚十五岁的少年,根据封建兵役制度就已经去参军了,从这个“征”字可以知道十五岁的他参军就上战场打仗了。经过65年的征战,大难不死的他回到故乡。尽管兵役时间这么长,可还能活着回来,已经很幸运了,高兴才对。可是他面对的是更残酷的现实:65年过去了,昔日少年变成了八十老翁,归乡的欢乐一下子凉透了心;家没了,只落下松柏参杂其间的一块墓地!
学生呼应: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垒垒。”
2.诗中间6句,可先让学生质疑。再请小老师答疑:
如“狗窦”(洞)“雉”(野鸡)“中庭”(院)
3.请小组学习,读、讲、想象、演最后4句。
教师深入其中,倾听指导,了解选择。选小组展示,同学评价。
有感情地读最后4句。
4.再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5.师生小结:戎边是国家的需要,人民安宁的需要,但兵役制度的不合理,同样给劳动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泪落沾我衣”滴的是从心里淌出的血呀!
(二)《出塞》:
1.先引发一个个同学放开读。教师指导,读的节奏可按音节划分,如“秦时/明月/汉时/关”,也可按意义单位划分“秦时明月/汉时关”
2.可对词语质疑,请同学帮助解疑。如“但使”(只要)。龙城(指卢龙镇,现在河北省)。飞将(汉代名将李广,匈奴称他为飞将军,不敢骚扰他守卫的地方)。胡(古代汉族通称西北地区少数民族为胡)。胡马(指敌人军队)。阴山(长城北面横亘于内蒙古自治区的山脉,汉代匈奴常越过此山骚扰内地)。
3.出示插图,教师以诗意引读。
诗人由月夜的关塞想到秦皇汉武时代与匈奴争取的胜利。引读“秦时明月汉时关”;
(如今由于战争失利)远征的战士还没有回来。“万里”,形容路途遥远。引读“万里长城人未还”;
学生可上台试以诗意引读:假使有李广那样的名将(只要有李广那样的名将)引读“但使龙城飞将在”;
敌人就不敢来侵犯了,引读“不叫胡马度阴山”。
四、比较探究:
这两首诗歌各是从什么角度出发来写战争的?(板书)你对战争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五、推荐阅读:
王昌龄——《从军行》(一、二)
王 翰——《凉州词》
六、课后延伸:
1.背诵默写
2.搜集关于反映战争的诗词
板书设计:
《十五从军征》——封建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造成的苦难。
《出 塞》——对战乱的痛恨和对良将的思慕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