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古诗词三首 课件(5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5 古诗词三首 课件(5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2-24 23:14: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55张PPT。第二单元 5 古诗词三首吕岩 字洞宾,唐代京兆人。号纯阳子,自称回道人。世称吕祖或纯阳祖师,为民间神话故事八仙之一。咸通举进士,曾两为县令。值黄巢起义,携家人入终南山学道,不知所终。
杨万里 (1127—1206),南宋诗人。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主张抗金,正直敢言,有气节。以善写田园诗著称,与陆游、范成大、尤袤并称“南宋四大家”“中兴四大家”。主要作品有《小池》《宿新市徐公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等。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辛弃疾历任湖北、江西、湖南安抚使等职,一生坚决主张抗金。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他的词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与苏轼齐名,并称“苏辛”。1.会认、会写生字。能正确读写新词。背诵课文,默写《牧童》。
2.理解诗词的意思,感知诗词的大意,想象诗中的情景,能用自己的话讲述出来。(重点)
3.通过重点诗句的学习,体会童年生活的无邪和美好。(难点)要求会写的字mù牧
【生字释义】放养牲口。
【辨字组词】牧(牧羊)(牧草)(放牧)
枚(méi)(一枚)(不胜枚举)
【巧记有方】靠着牛背看文章。
【例句展示】内蒙古草原是一个天然的牧场。
【成语在线】不牧之地
【书写指导】“牛”下横变提,右出头少“攵”短撇稍
陡,下撇起笔偏左,捺与撇相协调。suō蓑
【生字释义】蓑衣,用草或棕毛制成的雨衣。
【辨字组词】蓑(蓑衣)(蓑苙)
衰(shuāi)(衰弱)(衰退)(衰老)
【巧记有方】“一”字横穿“哀”的口,头顶草(艹)帽雨不愁。
【例句展示】这件蓑衣是爷爷留下来的。
【成语在线】烟蓑雨笠
【书写指导】“艹”两竖上开下合,下部点正,中横长,捺伸展。zhē
遮【生字释义】①掩盖;②一物体处在另一物体的某方位。
本课“遮”应取义项①。
【辨字组词】遮(遮住)(遮盖)(遮掩)
蔗(zhè)(甘蔗)(蔗糖)
【巧记有方】边走边吃甘蔗头。
【例句展示】他极力遮掩自己的内心。
【成语在线】遮天蔽日、遮人耳目
【书写指导】“庶”点横配合,撇长,里横稍长,“辶”
的捺伸展。zuì醉
【生字释义】①饮酒过量,神志不清;②过分爱好;③用酒泡制。本课“醉”应取义项①。
【辨字组词】醉(醉态)(醉汉)(陶醉)
碎(suì)(碎石机)(碎片)(破碎)
【巧记有方】小“卒”喝酒无水(酉)喝进肚里神魂水。
【例句展示】我陶醉在这优美的音乐中。
【成语在线】纸醉金迷、醉生梦死
【书写指导】“酉”上横宜短,内横居中,“卒”点横不连,下横长,竖用悬针宜长。mèi媚 【生字释义】①有意讨人喜欢、巴结;②美好,可爱。本课“媚”应取义项①。
【辨字组词】媚(明媚)(妩媚)(媚俗)
眉(méi)(眉毛)(眉眼)(眉目)
【巧记有方】女子眉如柳。
【例句展示】阳光明媚的春天,孩子们在田野里玩。
【成语在线】春光明媚、千娇百媚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书写时右下的“目”宜窄且长。chú锄【读音提醒】翘舌音,不要读成“cú”。
【生字释义】①松土和除草的农具;②铲除;③用锄松
土除草。本课“锄”应取义项③。
【辨字组词】锄(锄草)(锄头)(铁锄)
助(zhù)(帮助)(助手)(助理)
【巧记有方】这边出钱(钅),那边出“力”,“且”
在中间。
【例句展示】我家有一把锄头。
【成语在线】锄强扶弱
【书写指导】“钅”三横间距均等,“且”底横变提。bāo剥【读音提醒】多音字,另读“bō”。
【生字释义】去掉外面的皮或壳。
【辨字组词】剥(剥皮)(剥花生)
绿(lǜ)(绿色)(绿草)(绿树)
【巧记有方】别后(刂)“录”用。
【例句展示】我们要爱护树木,不要剥树皮。
【成语在线】抽丝剥茧
【书写指导】“录”内横短,下横宜长,下四点斜度应相同,“刂”竖钩要直挺有力。要求会认的字一字多音同音字词读写错混提示1.“蓑”读suō,不读“shuāi”;“遮、锄、棹”都是翘舌音。
2.“醉”在书写时不要丢掉“酉”内的横;“蓑”中间是“ ”,不要写成“口”;“媚”右上部是“ ”,不要写成“尸”。新词解释铺:铺满。
弄:逗弄。
篙:撑船用的竹竿或木杆。
棹:船桨。
媚:有意讨人喜欢。
媪:年老的妇女。
横野:广阔的原野。
蓑衣:棕或草编的外衣,用来遮风挡雨。
安仁:县名。在湖南省东南部,宋时设县。
怪生:怪不得。
吴音:吴地的方言。
亡赖:同“无赖”,这里形容顽皮、淘气,逗人喜爱。
清平乐:词牌名。近反义词近义词:
卧——躺 舟——船
遮——盖 黄昏——傍晚反义词:
卧——站 张——收
低小——高大 归来——离去词义辨析 黄昏——傍晚 课文解读牧童①
[唐]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
绿草如茵,铺满广阔的原野,一望无垠。笛声在晚风
晚风三四声。
中断断续续地传来,悠扬悦耳。
句解:这两句给读者视觉和听觉上的感受。放眼望去,原野上碧草如茵;仔细倾听,晚风中牧童的笛声悠扬。诗句中一个“铺”字,表现了草的茂盛和草原的广阔无边,同时也给人平缓舒服的感觉;一个“弄”字,突出了一种牧童吹笛的闲适情趣。这样,未见牧童,先闻其声的意境,给人无限美好的想象空间。这里的“六七里”“三四声”不是确指的数字,只是为了突出原野的宽阔和乡村傍晚的静寂。 归来 饱饭黄昏后,不脱
牧童放牧归来。在黄昏饱饭后,他连蓑衣都没脱,就
蓑衣卧月明。②③
躺在草地上,在明月的照映下休息了。
句解:诗人在这里笔锋一转,由写景转为写人,展现了饱饭后的牧童缓缓归来,卧倒休息的情景。诗人把牧童以地为床,以天为被,困来即眠,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形象
刻画得活灵活现。舟过安仁
[宋]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gāo)停
一叶小渔船上,有两个小孩子 ,他们收起了竹篙,停下
棹(zhào)坐船中。
了船浆坐在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
哦,怪不得没下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呢,原来不是为了遮雨,
遮头是使风。④⑤⑥
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啊!
句解:朗读时,语速适中,语调稍高,读出诗人的顿悟和赞赏、欣喜之情。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
房子是用茅草盖的,屋矮檐低;门前有一道溪流,岸边
青青草。⑦
长满青草。
句解:写乡间生活环境简朴,但很美。 醉里吴音相媚好,
不知是谁家的一对斑斑白发的老夫妻喝过几杯酒后,
白发谁家翁媪(ǎo)?⑧
醉醺醺地用地道的土语对话,互相取悦。
句解:写老公公和老婆婆,他们讲话的声音带着醉意,愈加显得温柔、有趣,可以看出老年人生活的安详,从“媚好”可以看出他们精神的愉快。读来觉得有无限温情充溢胸中。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大儿子在河东的豆田里锄草,二儿子正在编织鸡笼子。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bāo)莲蓬。
我最喜欢的顽皮的小儿子正在河边趴着剥莲蓬玩。
句解:写大儿子和二儿子勤劳工作,而小儿子顽皮可爱。“最喜”表达了他对小儿的喜爱之情,这喜爱之情缘于小
儿趴着剥莲蓬的憨态可掬,也不乏词人看到这样安详的农家生活状态后心里产生的愉悦之感。词牌名 的来源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词共有一千多个格式,人们给它们起了一些名字,这些名字就是词牌。词牌来源:①本来是乐曲的名称。如“菩萨蛮、西江月、卜算子、蝶恋花”等,都是属于这一类的。这些都是来自民间的曲调。②摘取一首词中的几个字作为词牌。如“忆秦娥、忆江南”等。③本来就是词的题目。如“渔歌子、浪淘沙”等。知识链接释疑解惑①《牧童》一诗中是哪两句诗写作者视觉和听觉上的感受?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②《牧童》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由远及近。③诗人通过这首诗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抒发了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的生活状态的一种向往。④诗人在这里省略了什么内容?
省略了诗人看到的两个孩子撑伞的事,省略了心中产生的疑问,而直接把疑窦顿解的愉悦写了出来。诗人看到孩子的异常行为,认真观察、思考,结果当然是恍然大悟:哦,怪不得没下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呢,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啊!知道了原因,作者一定是哑然失笑,为小童子的聪明,也为他们的童真和稚气。⑤诗句中“张”“使风”表现了这是两个怎样的孩子?
这是两个淘气、可爱和天真的孩子。⑥诗人喜欢这两个孩子吗?
诗人对儿童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对他们的童真和稚气,对他们在玩耍中透出的聪明伶俐赞赏有加。⑦“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感受?
这句话形象地描绘出江南的潺潺小溪、翠绿的小草和低矮的农家茅屋,体现了人物活动的场景,生活气息浓郁。⑧“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读了这句话,你仿佛听到了什么?
温婉的吴语悠悠传来,老公公和老婆婆讲话的声音带着醉意,显得温柔、有趣,而且话语中互相取笑,开着老夫妻之间的玩笑。《牧童》描写了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展示了牧童生活的安然与恬静,表达了作者对安然自得的生活状态的向往。
《舟过安仁》展示了无忧无虑的两个小渔童的充满童稚的行为和行为中透出的只有孩童才有的奇思妙想,表达了作者对儿童溢于言表的喜爱之情。
《清平乐·村居》以简练的笔触勾画出一幅优美的田园景物,描绘出一家五口各具情态的形象,借此表现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流露出诗人极富情趣的内心世界。采用融景于事的写法。融景于事,就是把景物描写与事情叙述融合在一起,达到彼此映衬,相得益彰的效果。本文所选的三首诗词,都是叙事诗,在叙事的过程中,进行了恰当的景物描写。如《清平乐·村居》中,诗人在叙述了一家老小其乐融融的乡村生活的同时,进行了景物(“茅檐、小溪、青草”)的描写,这些景物为事情的发生、人物的出场,安排了一个优美的背景,真是人美、事美、景美,情更美。
古代儿童的生活无忧无虑,陶醉在自然的怀抱中,充满了童趣。新时代的少年儿童不应太沉醉于电脑及其他的电子产品中,应多走进自然,感受更多的生活情趣,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课内:
横野 一叶 媚好
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课外:
描写神情的词语:
心旷神怡 心平气和 气定神闲 呆若木鸡
愁眉苦脸 愁眉紧锁 目瞪口呆 眉开眼笑
容光焕发 无精打采 楚楚可怜 横眉怒目
描写童趣的诗句: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高鼎《村居》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