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测试卷 (?https:?/??/?www.21cnjy.com?/??)
姓名 座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合分人 复分人
得分
温馨提示:
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1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
②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③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
④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⑤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陆游《游山西村》)
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共6分,每句1分,有漏字、添字、错别字的,该句不得分)
(2)根据提示写相应的名句。
①王安石《登飞来峰》中,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②《陋室铭》中作者以古代名贤自况,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表明陋室的主人也有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共4分,每小题2分,有漏字、添字、错别字的,该句不得分)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9分)
现在只有三个疲惫、羸弱的人吃力地拖着自己的脚步,穿过那茫茫无际、像铁一般坚硬的冰雪荒原。他们疲倦已极,已不再抱任何希望,只是靠着迷迷糊糊的直觉支撑着身体,迈着蹒跚的步lǚ。天气变得愈来愈可怕,每到一个贮藏点,迎接他们的是新的绝望,好像故意捉弄他们似的,只留下极少的煤油,即热能。3月21日,他们离下一个贮藏点只有20公里了。但暴风雪刮得异常凶猛,好像要人的性命似的,使他们无法离开帐蓬。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
羸弱(léi) 蹒跚(pán) 步lǚ(履)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帐蓬”,正确写法是“帐篷”。(2分)
(3)“羸弱”在文中的意思是:瘦弱。“羸”的意思是:瘦。(2分)
(4)上述语段主要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2分)
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4分)
(1)《骆驼祥子》叙述了祥子“三起三落”的经历:第一次,他攒钱买了一辆车,却很快被大兵抢走了;第二次,车还没买上,钱就被孙侦探敲诈去了;第三次,为埋葬因难产而死的虎妞不得已把车卖掉。(2分)
(2)《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了诺第留斯号潜艇的故事,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带着仆人乘坐这艘潜艇进行了一次海底探险旅行。(2分)
4.七年级某班拟开展以“我爱语文”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12分)
(1)【品读语文】语文课上,小华为同学们朗读了一首诗,但是这首诗第④句的节奏他读得不对,请你帮他改正。(3分)
①你/是/常春藤
②你/拥抱着/整座森林
③使/所有落叶/飞上枝头
④把洁净的/天空/重新/藏起
把/洁净的天空/重新/藏起(共3分。每处1分)
(2)【实践语文】某同学为广播站写了一则消息,其中有一些问题,请你按要求帮他改正。(5分)
为了丰富毕业班同学的课余生活,加强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某班最近组织了毕业晚会活动。【甲】同学们踊跃参与,认真准备,各逞其能。【乙】晚会内容丰富,节目形式多样,有歌舞、朗诵、合唱、相声、小品等……。活动中,大家增进了友谊,展望了未来。晚会过后,同学们又精神饱满地投入紧张的学习之中。
①【甲】处画线句存在用词不当的语病,应将“各逞其能”改为“各尽其才”。(2分)
②【乙】处画线句存在语义重复的语病,应删去“合唱”。(1分)
③【乙】处画线句有一处标点使用有误,应删去“……”或“等和句号”。(2分)
(3)【说说语文】你准备制作一期语文小报,展示你学习语文的收获。请在小报报头位置写一句类似格言警句的话,概括出你心中的语文是什么,并简要说明。(4分)
【示例】语文是窥视人类心灵的窗口,语文能陶冶人的情操。我和小组的同学表演了课本剧《皇帝的新装》,这是我们第一学期组织的语文活动。看,皇帝的王冠是纸做的,“大臣”的袍子是斜披着的床单,“骗子”的胡须是用笔画在脸上的。再看大家学习得多么认真。语文,带给我们多少难忘的回忆啊!(共4分。类似格言警句的句子2分,概括2分。意思对即可)
二、阅读(5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一】(18分)
有些路不能省略
龚细鹰
每年9月3日,卡尔顿都会来到南迦·帕尔巴特。对着巍峨的雪山,他轻轻说道:“老朋友,你还好吗?我来看你来了。”他把一束鲜花、几本地理杂志放在一块石头上,拿出经书念诵经文,虔诚地祈祷。
异国朋友秋野长眠于此已有10年。
10年前,卡尔顿工作的合资公司来了一位日本工程师秋野。他是个狂热的登山爱好者,他来巴基斯坦工作,主要缘于对南迦·帕尔巴特雪山的神往。南迦·帕尔巴特位于喜马拉雅山脉西段巴基斯坦境内,海拔8 126米,因坡度小于珠穆朗玛峰,所以许多登山爱好者喜欢把它作为挑战目标。此前,卡尔顿曾经多次挑战南迦·帕尔巴特峰,但均因体力不支以失败告终。同样的登山爱好,使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那年9月3日,做好充分准备后,秋野与卡尔顿来到南迦·帕尔巴特。湛蓝的天空下,被积雪覆盖的山峰闪着圣洁的光芒,秋野鲜红的羽绒服在白雪的映衬下格外醒目。卡尔顿在山下随时注意天气动向,他看到秋野一步一步向山上攀登,那点红色越来越小。
下午,情况突变,南迦·帕尔巴特被浓云笼罩。卡尔顿通过望远镜寻找秋野的身影,却一无所获。对讲机里传来秋野的声音:“现在山上下起了大雪,风很大,能见度很低,我找不到路了。”秋野的声音被劲风吹得时断时续。
卡尔顿焦急地对他说:“你赶紧下撤吧。”
“不,我再等等,已爬了一大半了,我不能放弃。”秋野回答道。【甲】
秋野告诉卡尔顿,他已支起了帐篷,以躲避这场暴风雪。许久,秋野又对卡尔顿说:“现在风小了,雪也停了,但山上还是阴云密布,看来今天不能继续登了。今晚我就在这儿安营扎寨,明天再登山。”
【乙】
卡尔顿立即劝阻他:“不行,如果晚上再下大雪怎么办?你赶快下山!”
秋野在那边轻松地笑了,【丙】几十分钟后,秋野说,他已重新选择了休息的地方,是块背风、平坦的开阔地,钻出帐篷就可望到山顶。
那一晚,天气奇迹般地好转,皎洁的月光倾泻而下,洁白的南迦·帕尔巴特雪山在明月的映照下,如处子般纯洁、安宁。秋野兴奋地把山上的美景描述给卡尔顿听。
第二天清晨,卡尔顿用对讲机呼叫秋野,对方却悄无声息。卡尔顿有种不祥的预感,他反复呼叫,寂静的山中只回荡着他的声音。不久,噩耗传来,昨天晚上,南迦·帕尔巴特发生雪崩,秋野不幸遇难。
卡尔顿有三个儿子,在每个孩子举行成人礼那年,他都会选择在秋野祭日那天,带着孩子来到南迦·帕尔巴特,向他讲述秋野的故事,并告诉他:“在未来成长的路途中,你需要攀登许多高山,但一定要记住,当抵达胜利的峰顶无望时,应明智地选择撤退,养精蓄锐,在下一个适宜的时候进行新一轮冲刺。不要惋惜以前的努力需要重来,有些路是不能省略的。”
(选自《读者》,有改动)
5.同样作为登山爱好者,秋野和卡尔顿对待登山的态度有何不同?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回答。(4分)
秋野:狂热地爱好登山,执着于目标,比较冲动盲目。卡尔顿:虽然爱好登山,但头脑冷静,会判断分析,明智选择。(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6.文中两处画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
环境描写。(1分)不仅突出南迦·帕尔巴特景色的美丽,(1分)而且为后文写南迦·帕尔巴特的天气瞬息万变,美景中暗藏险情做铺垫。(2分)
7.下面的句子是文章的原句,请仔细揣摩秋野当时的心理活动,它在文中最合适的位置是(C)(3分)
“不,如果下去,明天我又要重走这段路。放心,我的运气不会那么差。”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8.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标题“有些路不能省略”的含义。(3分)
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有可能遭遇失败,我们要正视挫折,接受失败,返回原地,养精蓄锐后重新开始。(3分,意思对即可)
9.我们一直认为人生就是一个“不能放弃”的过程,今天当我们读到这篇文章,尤其是读到文末卡尔顿对自己孩子说的那段话时,你有什么新的体会?请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的感悟。(4分)
【示例】明智地选择撤退,学会适当地放弃,从头再来,不是软弱,它是源于我们对现实和对自身的清醒认识,是直面失败的痛苦历练,是吸取教训的经验积淀,是下一次更好前进的养精蓄锐,是更成熟理性的人生态势。比如我在写文章时,经常写了一大半却发现无法继续但又舍不得已经写好的内容,导致仓促结尾,质量低劣。读了本文后,我意识到直面失败,舍得放弃,重新总结经验,从头再来,方是面对绝境时的应有选择。(4分,体会2分,联系实际生活2分)
【二】(22分)
“坚忍号”遇难
[美]卡若琳·亚历山大
①这是乌云密布、雾气浓重的一天。冰压的迹象到处都可以看到和听到,冰面隆起到难以想象的高度,但探险船本身很平静。麦克尼什仍然在轮机舱内奋战,在其所修建的两层隔板间灌注水泥,并用扯开的毯条捻缝。
②“形势似乎有好转的迹象,”沃迪在当天稍晚些时候记录道,“艳阳高照是一方面,而且我们也希望围堰能够成功。”从下午4点一直到午夜,排水泵一直在连续工作,直到漏进来的水得到控制才停下来。所有物资都搬离了船尾,这样船尾可以升到水面之上,当冰面打开后,船可以继续漂浮。只有舱底泵在整夜工作,尽管从船底不断传来模模糊糊的水流声,令人忧心忡忡,但精疲力竭的人们还是抓住片刻的机会小憩了一会儿。“花栗鼠”麦克尼什仍在围堰处忙碌。
③26日清晨,除了少量轻柔的浮云,天空很清澈,充盈的阳光洒落在冰面上,显得波光粼粼。冰压的喧嚣依然在耳畔回响,春日的静谧之美和垂死挣扎的“坚忍号”之间,形成了离奇诡异的强烈对比。沙克尔顿的内心颇受打击,站在船桥上,他亲眼看到冰压实实在在地将自己的爱船挤成了弓形,而这在沃斯利看来,她就像在抓紧时间喘上一口气。然而,船又漏了,比上次还严重,疲惫的人们轮班奋战在排水泵旁——每15分钟一班——然后站着打个盹儿。晚上9点,沙克尔顿命令将救生船和雪橇下放到稳固的浮冰上。漏水趋缓,但从某种程度上讲,这是因浮冰的运动而止住的。
④“只要能保住探险船,我们不放弃任何希望。”赫尔利写道。话虽如此,他还是小心翼翼地用防水布将相册包好——“如果我们被迫转移到浮冰上,这将是我力所能及所做的工作的唯一记录。”“坚忍号”已经安静了下来,但当晚发生了一起令人不安的事件,当时尚有几名水手待在甲板上。八只帝企鹅郑重其事地靠拢过来,这样大群的帝企鹅一起旅行是很少见的。它们聚精会神地凝视了一会儿探险船,然后仰起头发出了一阵怪异而深情的叫喊。
⑤“我得承认,我此前从未听到,而且此后也不会听到,它们发出任何像那天那样难以揣测的呼喊声,”沃斯利写道,“我无法解释这一事件。”似乎帝企鹅是为探险船唱起了挽歌。麦克劳德,这位最迷信的船员,转身朝麦克林说:“你听到了吗?我们再也回不了家了。”
⑥他们守着排水泵一直干到第二天早上。10月27日的黎明,天气晴朗,但温度较低,只有华氏零下8.5度。冰面并未停止呼号,但人们太累了,已经没人会去仔细聆听了。排水泵启动越来越频繁,有人甚至和着这节奏唱起了劳动的号子。整个白天,冰压在持续增加,到下午4点时达到了最高点。此刻船尾再也坚持不住了,随着冰压的一次猛击,一块运动的浮冰扯掉了船舵和船尾柱。之后浮冰松弛下来,受到重创的“坚忍号”在水中下沉了一些。甲板开始向上折断,龙骨散架了,海水立刻汹涌而入。
⑦一切都结束了。下午5点,沙克尔顿下令弃船。
(选自《周末画报》,有删改)
10.选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4分)
探险船被浮冰猛击泄露后,沙克尔顿在抢救不成功的情况下下令弃船(4分。意思相近即可)。
11.为了抢救“坚忍号”,船上的人们做了哪些补救措施?请列举四条。(4分)
①在修建的隔板间灌注水泥,并用毯条捻缝(1分);②将所有物资都搬离船尾(1分);③轮班奋战在排水泵前(1分);④将救生船和雪橇下放到稳固的浮冰上(1分)。
12.第③段画横线句属于什么描写?其作用是什么?(6分)
26日清晨,除了少量轻柔的浮云,天空很清澈,充盈的阳光洒落在冰面上,显得波光粼粼。
环境描写(2分),突出清晨的静谧之美,与垂死挣扎的“坚忍号”形成强烈对比(2分),反衬出船员们内心的沉重(2分)。
13.请说说第④段帝企鹅发出“怪异而深情的叫喊”的原因是什么。(4分)
“怪异”是因为帝企鹅对眼前发生的一切感到奇怪(2分)。“深情”则表达出帝企鹅对这群南极探险者的崇敬之情(2分)。
14.在自然环境严酷,科考设备落后的情况下,沙克尔顿仍然去南极探险,你认为这种探险有必要吗?(4分)
【示例】有必要,虽然条件艰苦,设备简陋,但南极探险是人类认识自然、挑战自我、实现生命价值的科学考察。无论成败,科考队员的探索精神都给后人以精神的鼓舞(4分)。
【三】(15分)
【甲】河中石兽
①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②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③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乙】杜处士好画
蜀中有杜处士①,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②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画,有牧童见之,拊③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④入两股间,今乃掉⑤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注释】 ①杜处士:姓杜的读书人。②戴嵩:唐代画家。③拊:拍。④搐(chù):收缩。此指“夹”。⑤掉:摆动。
15.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分)
(1)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 阅:经过,经历
(2)湮于沙上 湮:埋没
(3)遂反溯流逆上矣 遂:于是
(4)所宝以百数 以:用
(5)一日曝书画 曝:晒
16.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洪水冲走呢?
(2)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
蜀地有个姓杜的读书人,爱好书画,(他)珍藏的书画有成百件。
17.结合语境,用自己的话说说下列句中“笑”的具体原因。(2分)
(1)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1分)
原因:讲学家笑寺僧弄不清沙轻石重的性质,不在原地找,而是顺流而下去寻找
(2)有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1分)
原因:牧童笑杜处士珍藏的斗牛画把尾巴画错了,斗牛时牛的尾巴应当夹在两条大腿之间,而画家画的牛的尾巴却是翘起(摆动)的(1分)。
18.谈谈你读了【甲】【乙】两文后分别得到的启示。(4分)
【甲】文:我们考虑问题要全面,不能片面地理解,更不能主观臆断;实际经验有时比书本知识更可靠(2分)。
【乙】文:做什么事都应该尊重事实,不能想当然;要注意观察生活,向生活学习,做生活的有心人;要注意细节(2分)。
附【乙】文参考译文:
蜀地有个姓杜的读书人,爱好书画,(他)珍藏的书画作品有成百件。有一幅戴嵩画的《牛》,他特别喜爱,用锦囊装起来,用玉石作画轴,经常随身携带着。有一天他晾晒书画,一个牧童看到了这幅画,拍手大笑说:“这画上画的是角斗的牛呀,牛在角斗时力量集中在角上,尾巴夹在两条后腿中间,现在这幅画上牛却摇着尾巴角斗,画错了啊!”读书人笑了,认为牧童说得对。古话说:“耕地应当去问男奴,织布应当去问婢女。”这句话是不可改变的。
三、写作(55分)
1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5分)
攀登是一种向上的姿态,也是一种追求的过程;攀登意味着体力的付出,更意味着意志的坚定;攀登是一种情感的挣扎,攀登意味着位置的变化,更意味着境界的开拓……攀登是克服外部的困难,攀登是战胜内在的自我。环顾身边的社会,攀登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大至国家、民族,小至单位、个人,无不在攀登中表现“真我”,决出胜负。
请以“攀登,使我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提示与要求】
(1)请从“快乐、自信、成功、坚强”中选择一个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
(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4)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作文略
四、卷面书写(5分)
含卷面书写5分,评分标准参见2018年安徽省中考卷面书写要求及得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