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四年级下册 21 古诗词三首课件(5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四年级下册 21 古诗词三首课件(5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2-26 20:35: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52张PPT。第六单元 23 古诗词三首翁卷 字续古,一字灵舒,永嘉(今浙江省温州)人。南宋诗人,一生没有做官。与赵师秀、徐照、徐玑合称“永嘉四灵”。他的诗大多讲求技巧,诗风清苦。主要作品有《思远客》《送刘几道》《山中采药》等。
范成大 (1126—1193),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南宋诗人。诗与陆游、杨万里、尤袤齐名,合称“南宋四大家”。晚年根据农村生活所作《四时田园杂兴》60首,分为“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组,每组12首。这些诗反映了农民一年四季的劳动和生活以及民生的疾苦,内容极为丰富,是古代田园诗的集大成者。主要作品有《石湖居士集》《菊谱》《梅谱》等。张志和 唐代诗人,字子同,金华(今浙江金华市)人。十六岁时,举明经。献策于肃宗,令待招翰林,授左金吾卫录事参军。后被贬官,不再复仕,放浪江湖间,自称“烟波钓徒”。主要作品有《玄真子》,今流传《渔歌子》五首。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耘田、箬笠、蓑衣”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古诗词,会默写《乡村四月》和《四时田园杂兴》。(重点)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难点)要求会写的字cán蚕
【读音提醒】平舌音,不要读成“chán”。
【生字释义】家蚕,又叫“桑蚕”。昆虫,吃桑叶长大,
蜕皮时不食不动,俗叫“眠”。
【辨字组词】蚕(养蚕)(蚕丝)(蚕蛹)
吞(tūn)(侵吞)(吞没)
【巧记有方】天生的虫儿能吐丝结茧。
【例句展示】我养的蚕已经开始吐丝了。
【成语在线】蚕食鲸吞
【谚语链接】春蚕到死丝方尽。
【歇后语】田埂上的蚕豆——一路
【书写指导】“天”的撇捺舒展成覆盖之势;“虫”的
中竖在竖中线上。sāng桑
【读音提醒】平舌音,不要读成“shāng”。
【生字释义】落叶乔木,开黄绿色小花,叶子可以喂蚕。果实叫桑
葚,味甜可吃。木材可以制器具,皮可以造纸。
【辨字组词】桑(桑树)(桑叶)(采桑)
嗓(sǎng)(嗓音)(嗓子)
【巧记有方】又一双木筷来自桑树。
【例句展示】姥姥家的后院有一棵枝叶繁茂的桑树。
【成语在线】沧海桑田、指桑骂槐
【谚语链接】桑要从小育,人要从小教。
【歇后语】桑木扁担——宁折不弯
【书写指导】上面的“又”略大于下面的两个“又”;“木”略较
长,托住上面。zhòu昼【读音提醒】翘舌音,不要读成“zòu”。
【生字释义】白天。
【辨字组词】昼(昼夜)(白昼)(昼夜兼行)
查(chá)(查找)(查询)
【巧记有方】“日”进“一”“尺”。
【例句展示】工人们昼夜不停,终于按时完成了施工任
务。
【成语在线】昼夜不停、不舍昼夜
【谚语链接】昼之所为,夜之所梦。
【书写指导】“尺”的撇捺舒展,盖住下面,“旦”的
下横较长。yún耘
【生字释义】除草。
【辨字组词】耘(耕耘)(耘田)(耘锄)
耗(hào)(消耗)(耗神)
【巧记有方】耕到云边来。
【例句展示】常言说得好: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成语在线】寒耕暑耘
【谚语链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书写指导】笔画间宜紧凑;“耒”略向右上斜,竖起笔较高;“云”略小。jì绩 【读音提醒】不要读成“jī”。
【生字释义】①把麻搓捻成线或绳;②功业,成果。本课“绩麻”的“绩”应取义项①。
【辨字组词】绩(成绩)(绩麻)(功绩)
债(zhài)(讨债)(借债)
【巧记有方】债务缠身人(亻)不见。
【例句展示】她就着昏暗的灯光绩麻到天亮。
【成语在线】丰功伟绩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注意笔画间的穿插迎让。sài塞【读音提醒】多音字,另读“sāi”和“sè”。
【生字释义】边界上的险要地方。
【辨字组词】塞(塞外)(要塞)(边塞)
赛(sài)(竞赛)(球赛)
【巧记有方】寒天滴水全无( ),只剩一处干
“土”。
【例句展示】这是一个军事要塞,我们必须要守住。
【成语在线】塞翁失马
【谚语链接】人倒霉时喝凉水都塞牙。
【歇后语】张飞嗑瓜子——不够塞牙缝
【书写指导】“宀”扁宽,撇捺舒展盖住下面;“土”
的竖写在竖中线上。lù鹭【读音提醒】声母是“l”,不要读成“nù”。
【生字释义】水鸟名。翼大尾短,颈和腿很长,常见的有白鹭、苍鹭、绿鹭等。
【辨字组词】鹭(苍鹭)(白鹭)(鹭鸶)
路(lù)(公路)(路边)
【巧记有方】路上有一只鸟。
【例句展示】白鹭飞向蓝天。
【谚语链接】墨染鹭鸶染不黑。
【歇后语】雪隐鹭鸶——飞始见
【书写指导】“路”略扁,捺舒展;“鸟”的横宜长。lì笠
【读音提醒】声母“l”,不是“n”。
【生字释义】斗笠,用竹篾等编制的遮阳挡雨的帽子。
【辨字组词】笠(斗笠)(竹笠)(草笠)
立(lì)(站立)(立刻)
【巧记有方】竹子( )独立戴头上。
【例句展示】下雨了,老农戴上了斗笠继续干活。
【成语在线】烟蓑雨笠
【歇后语】鲤鱼戴斗笠——愚(鱼)人
【书写指导】“ ”不宜过宽,“立”略扁宽,下横较长稳
住重心。要求会认的字一字多音同音字词读写错混提示1.“蚕”读“cán”,不读“chán”;“蓑”读“suō”,不读“shuō”。
2.“桑”上部分的三个“又”最后一笔都是点,不要写成捺;“昼”下面是“旦”,不要写成“亘”。新词解释了:结束。
供:从事,担任。
傍:靠近。
山原:山陵和原野。
杂兴:各种兴致。
未解:不懂。
耘田:除去田里的杂草。
绩麻:指麻搓成线。
鳜鱼:一种淡水鱼,味道鲜美。
箬笠:用竹篾编制的斗笠。
蓑衣:用草或棕制成的防雨用具。
白满川:指稻田里的水色相映着天空的光辉。近反义词近义词:
昼——日 才——刚
肥——胖 归——回
不须——不用反义词:
昼——夜 闲——忙
新——旧 归——去
肥——瘦词义辨析 遍——满 课文解读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
山陵和原野一片绿色,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空的光辉,
子规声里雨如烟。①
只听见杜鹃鸟不停地在如烟似雾的细雨中叫着。
句解:这两句重在写景。绿原、白川、子规、雨,诗人
用寥(liáo)寥几笔就把江南水乡初夏时特有的景色勾
勒了出来,有静有动,优美和谐。乡村四月闲人少,②
四月到了,农民都开始忙农活,没有人闲着,刚结束了蚕
才了蚕(cán)桑又插田。
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句解:这两句重在写人。“才”“又”两个平实的字,充分地说明了农民劳动的紧张繁忙,诗人把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之心、赞美之情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昼(zhòu)出耘(yún)田夜绩麻,村庄
白天锄地,夜间搓麻线,农家儿女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
儿女各当家。
各有自己拿手的本事。
句解:生动描绘出农家人日夜劳碌,紧张劳动的情景,体现出他们朴素、善良、勤劳的品性。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热爱。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
小孩子不懂得耕田织布,也靠在桑树下,模仿着大人
种瓜。③
的样子种瓜。
句解:一个“学”字让天真可爱的儿童形象跃然纸上,流露出诗人对热爱劳动、天真可爱的农村儿童的赞扬。渔歌子④
[唐]张志和
西塞(sài)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
春天了,西塞山附近白鹭展翅飞翔。两岸的桃花已经
鳜(guì)鱼肥。
盛开,溪水里正是鳜鱼肥美的时候。
句解:诗人抓住了景物的特点,描写山,描写水,把春天的美景尽情展现。青箬(ruò)笠(lì),绿蓑(suō)衣,
江岸一位老翁戴着青色的箬笠,披着绿色的蓑衣。
斜风细雨
沐浴着斜风细雨坐在船上,这么细小的雨丝落身上很舒
不须归。⑤
服,根本不需要回家避雨。
句解:描写了渔父捕鱼的情态。渔父戴青箬笠,穿绿蓑衣,在斜风细雨中乐而忘归。“斜风”指微风。全诗着色明丽,用语活泼,生动地表现了渔夫悠闲自在的乡村生活。
词 词包括词牌和词调。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如“西江月”“蝶恋花”。词调是写词时所依据的乐谱。有的词牌原来就是词的题目,如
《渔歌子》就是写渔人的,《忆江南》就是写对江南的回忆。但是后人写的《渔歌子》《忆江南》,其内容就和渔人、忆江南无关了。词对句子的多少,句式的长短等都有严格的规定,词牌定了,整首词的字数也就定了。知识链接释疑解惑①第一、二句中,诗人描写了哪些景物?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描写了绿原、白川、子规、烟雨等景物。“绿”写出了树木的葱郁,“白”写出了水光映天的景象;子规声声鸣叫,细雨如烟似雾,富有意境,描摹传神。②诗人为什么不说农人很忙,而说“闲人少”呢?
诗人不直说农人忙,却说闲人很少,故意说得舒缓、委婉一些,为的是在人们的一片繁忙、紧张中保持一种从容悠闲的气度,与诗歌前两句相呼应。③哪个字最能体现儿童天真、可爱的形象?你从这两句诗中体会到什么情感?
“学”字写出了儿童的天真、可爱。这两句写的是农村常见的现象,十分有趣,也颇(pō)有特色,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流露出诗人对热爱劳动的农村儿童的赞扬。④《渔歌子》这首词描写了哪些景物?有哪些特点?
这首词描写了西塞山、白鹭、桃花、流水、鳜鱼、箬笠、蓑衣、斜风、细雨。颜色鲜明,景色清新,令人向往。⑤风雨中垂钓的人为什么不想回家?
一方面,因为江南水乡的风景太美了;另一方面,从深层次来说,因为诗人厌倦了朝廷和官场的明争暗斗,向往自由的生活。《乡村四月》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景象。前两句着重写初夏,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后两句写农民们紧张、繁忙的劳动情景,勾画乡村四月农家的忙碌气氛。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欣赏,也表现出作者对劳动生活、劳动人民的赞美。《四时田园杂兴》中,诗人描写了乡村农人耕织以及儿童学着大人的样子耕种田地的情景。展现了农家夏忙时热闹的劳动场面,塑造了农村儿童天真、勤劳、可爱的形象。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有趣,流露出诗人对热爱劳动的农村儿童的赞扬。
《渔歌子》描写了春季西塞山附近,桃花盛开,白鹭飞翔,鳜鱼跳跃,一位头戴青斗笠、身披蓑衣,斜风细雨中垂钓的人不想回家的情景。生动地表现了渔夫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乡村四月》
1.这首诗有静有动,绘声绘色,鲜明如画。
2.以白描手法来描写景象,写景写人相结合,景物的描写是为劳动者勾勒的背景。
《四时田园杂兴》
1.以老农的口气写出了乡村男女老少忙碌的情景。
2.语言概括、朴素,又能反映出儿童从小爱劳动的天真情趣。
《渔歌子》
1.动静结合,景美人也美,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
2.突出渔翁雨中悠然的性情。这三首诗词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幅优美的江南画卷:绿原、白川,子规声里烟雨霏霏;西塞山前,白鹭飞翔,桃花夹岸的溪水之中鳜鱼肥美。而在这如诗如画的风景中,是乡下农人恬淡、平静的劳动生活。四月的乡间,农人忙完了蚕桑之事又该下田插秧了;夏忙之时,男人锄地,女人搓麻,就连小孩子也学着在桑树下种瓜;当然也有那头戴斗笠,身披蓑衣,在细雨中也不想回家的垂钓者……这是多么诗意的乡村风景啊!课内: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课外:
描写田园风光的词语:
沃土千里 阡陌交错
山环水绕 依山傍水
蜿蜒盘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