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56张PPT。第七单元 27 鱼游到了纸上项冰如(1940—),浙江浦江人。1962年毕业于杭州大学中文系,1972年后历任《杭州日报》文学编辑,199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金台奇侠传》《神剑梅鹤泪》,散文集《千岛湖》《西湖月》,长篇传记小说《莲池大师传》等。1.正确读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
质;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重点)
3.理解“鱼游到了纸上”与“鱼游到了心里”的关系。(难点)要求会写的字g?ng港
【读音提醒】不要读成“gǎn”。
【生字释义】本课指地名。
【辨字组词】港(港口)(海港)(香港)
巷(xiàng)(巷子)(巷口)
【巧记有方】水沿巷边流。
【例句展示】香港是一个购物天堂。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巷”的撇捺舒展,盖住下面。chè澈
【读音提醒】不要读成“cè”。
【生字释义】水清。
【辨字组词】澈(清澈)(澄澈)
辙(zhé)(南辕北辙)(如出一辙)
【巧记有方】撤掉手儿洒点水(氵)。
【例句展示】在那清澈的小溪中,可以看见小鱼在自由游动。
【成语在线】清澈见底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氵”略呈弧形;“ ”的捺舒展。hú
壶【生字释义】一种有把儿有嘴的容器,通常用来盛茶、
酒等液体。
【辨字组词】壶(水壶)(茶壶)(暖壶)
壳(ké)(蛋壳)(甲壳)
【巧记有方】上“士”压住秃宝盖(冖),下边“业”
字把水卖。
【例句展示】我一口气把一壶茶全喝了。
【成语在线】箪食壶浆、悬壶问世
【谚语链接】壶中无酒难留客。
【歇后语】壶里煮粥——不好搅
【书写指导】“士”扁小,竖压在竖中线上;“冖”偏
小,托上而盖下。gāng缸
【生字释义】盛东西的陶器,圆筒状,底小口大。
【辨字组词】缸(水缸)(饭缸)(鱼缸)
缺(quē)(缺少)(缺点)
【巧记有方】工人击缶。
【例句展示】鱼缸里,几只金鱼自由自在地游着。
【书写指导】“缶”略向右上斜,“工”略小。bà罢 【读音提醒】不要读成“pà”。
【生字释义】[罢了]用在陈述句的末尾,表示“仅此而已”。
【辨字组词】罢(罢休)(作罢)(罢免)
摆(bǎi)(摇摆)(摆布)
【巧记有方】网(罒)去一场空。
【例句展示】我只是说说罢了,没想到姐姐反而当真。
【成语在线】善罢甘休、欲罢不能
【书写指导】“去”扁宽,上横短写在横中线上,下横较长。g?u苟【读音提醒】不要读成“jù”。
【生字释义】①姑且,暂且;②马虎,随便;③假如;
④姓。本课“一丝不苟”的“苟”应取义项②。
【辨字组词】苟(苟且)(苟安)(苟全)
荀(xún)(姓荀)(荀子)
【巧记有方】草草(艹)一句话。
【例句展示】他对待任何事情都是一丝不苟。
【成语在线】一丝不苟、苟且偷生
【书写指导】“艹”扁宽有覆盖之势;“句”的横折钩
略宽阔。xiù绣【生字释义】①用丝线等在绸、布上缀成花纹或文字;②绣成的物品。本课“绣花”的“绣”应取义项①。
【辨字组词】绣(绣花)(锦绣)(刺绣)
锈(xiù)(铁锈)(锈迹)
【巧记有方】抽(纟)很优秀。
【例句展示】妈妈最近迷上了绣花。
【成语在线】锦绣前程、锦绣山河
【谚语链接】麻袋绣花,底子太差。
【歇后语】绣花枕头稻草心——外表好看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纟”的起笔较高;“秀”略瘦长,下面的撇较长。huī挥
【生字释义】①指挥;②散出,甩出;③挥动,挥舞。本课
“挥笔”的“挥”应取义项③。
【辨字组词】挥(挥手)(指挥)(挥舞)
浑(hún)(浑厚)(浑然)
【巧记有方】军人摇手(扌)。
【例句展示】李爷爷挥笔写下了四个大字:勤俭节约。
【成语在线】挥汗如雨、挥洒自如
【歇后语】盲人坐镇——瞎指挥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军”的竖为悬针竖。huī徽
【生字释义】①标志;②美好的;③指安徽省徽州。本课
“厂徽”的“徽”应取义项①。
【辨字组词】徽(国徽)(厂徽)(帽徽)
微(wēi)(微笑)(稍微)
【巧记有方】微风山下系小丝。
【例句展示】爸爸上班的时候总要别上厂徽。
【歇后语】宋徽宗的鹰,赵子昂的马——好活(画)儿
【书写指导】注意字的间架结构,笔画间宜紧凑。l?ng聋
【读音提醒】不要读成“lún”。
【生字释义】耳朵听不见声音,通常把听觉迟钝也叫聋。
【辨字组词】聋(聋哑)(耳聋)(聋子)
耸(sǒng)(耸动)(高耸)
【巧记有方】龙耳听不清。
【例句展示】对于聋哑人,我们要给予帮助。
【成语在线】装聋作哑、震耳欲聋
【谚语链接】瞎子善听,聋子善观。
【歇后语】聋子的耳朵——摆设
【书写指导】“龙”扁宽,“耳”的横间距均匀,下横较长。y?哑
【读音提醒】不要读成“yā”。
【生字释义】①由于生理缺陷或疾病而不能说话;②嗓子干
涩发音困难或不清楚;③无声的。本课“聋哑”的“哑”应
取义项①。
【辨字组词】哑(哑巴)(哑剧)(嘶哑)
亚(yà)(亚军)(亚麻)
【巧记有方】有口难言(字义)。
【例句展示】为了学生,他依然用嘶哑的声音上课。
【成语在线】哑口无言、哑然失笑
【歇后语】哑巴拜年——多磕头少说话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口”小而偏上;“亚”的左竖写
在竖中线上。一字多音同音字词读写错混提示1.“苟”读“gǒu”,不读“jù”;“澈”读“chè”,不读“cè”。
2.“港”的右部下边是“巳”,不是“ ”;“徽”中部下边是“系”,不是“糸”。新词解释工笔:中国画的一种画法。特点是用笔工整细致。
速写:在较短的时间内,在现场以简练的手法,把对象的主要特征和动态描写出来的绘画。
举止:指姿态和风度。
境界:事物所达到的程度或表现的情况。
泉白如玉:泉水像玉石一样晶莹清澈。
一丝不苟:形容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也不马虎。
融为一体:融合在一起。文中用这个词突出表现了青年人观鱼、画鱼时的忘我。
赏心悦目:看到美好的景物而心情舒畅愉快。文中指品茶赏鱼这种氛围令人心情舒畅。近反义词近义词:
清澈——明澈 赞叹——赞美
秀气——清秀 活泼——活跃
仍旧——仍然 细致——仔细反义词:
聚集——分散 细致——马虎
骄傲——谦虚 特别——一般
活泼——安静词义辨析 聚集——汇集 课文解读 西湖有很多地方可以观鱼。我喜欢花港,更喜欢“泉白如玉”的玉泉。[句解:用形象的比喻写出了玉泉得名的原因,点明了故事发生的地点。]
玉泉的池水清澈见底。坐在池边的茶室里,泡上一壶茶,靠着栏杆看鱼儿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真是赏心悦目。茶室的后院还有十几缸金鱼呢,那儿也聚集着许多爱鱼的人:有老人,有孩子,也有青年。
段析:玉泉池边的茶室后院聚集着许多爱鱼的人,为青年的出现作好铺垫。金鱼科学家已经查明,金鱼起源于我国普通食用的野生鲫鱼。它先由银灰色的野生鲫鱼变为红黄色的金鲫鱼,然后再经过不同时期的家养,由红黄色金鲫鱼逐渐变成为各个不同品种的金鱼。知识链接就在金鱼缸边,我认识了一位举止特别①的青年。他高高的身材,长得很秀气,一对大眼睛明亮得就像玉泉的水。②[句解:通过青年的身材、长相写出了他的外貌特点。]
说“认识”,其实我并不了解他,只是碰到过几次罢(bà)了。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句解:“认识”“特别”是引用上文,对其加以解释,因而加引号。]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句解:具体地通过青年的神态、动作来写他的特别。“老是”“呆呆地”“静静地”突出了他观察鱼的专注。]段析:写就在金鱼缸边,“我”认识了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写“我”在玉泉认识了一位爱鱼到了忘我境界的青年。
一个星期天,我到玉泉比平时晚了一些。金鱼缸边早已挤满了人,多数是天真活泼的孩子。这些孩子穿着鲜艳的衣裳,好像和金鱼比美似的。[句解:这儿写孩子们好像是与金鱼比美,突出了金鱼的美丽和可爱。] “哟(yō),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句解:侧面描写。女孩惊奇的赞叹从侧面说明青年画的金鱼很逼真。从“游”字可以看出他把金鱼画活了。]一个女孩惊奇地叫起来。
我挤过去一看,原来是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句解:两个“有时”写出了青年画金鱼慢时专注,快时流畅,突出了青年对金鱼观察仔细,掌握了如何将金鱼跃然纸上的高超技艺。]
段析:写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唯一没有任何反应的是他自己。③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句解:这句话充分表达了当时青年人的忘我状态。在围观的人赞叹议论时,他没有任何反应,除了因为他是聋哑人外,更重要的是他专心致志,眼中所见、心里所想、笔下所画都是鱼,好像和金鱼融合在了一起,才把鱼画活了,说明这位青年画鱼非常专注。]
段析:写青年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第二部分(第5?8自然段):写星期天,“我”遇到了青年在画鱼,女孩说他的鱼游到了纸上。我仍旧去茶室喝茶,等到太阳快下山才起身往回走,路过后院,看到那位青年还在金鱼缸边画画。他似乎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自己。[句解:亲眼所见青年画金鱼时的勤奋,两个“忘记”突出了青年画金鱼时的专注与投入。]
“你真专心哪!”我忍不住轻声对他说。没想到他头也不抬,理也不理我。[句解:对于“我”的夸奖,青年置之不理,“我”很疑惑。]
“好骄傲的年轻人。”[句解:写出了作者的心理变化,由欣赏到误解。]我正想着,目光落到他胸前的厂徽(huī)上,心不由得咯(gē)噔(dēng)一跳!“福利工厂”,原来,他是个聋(lóng)哑(yǎ)人![句解:当“我”知道他是个聋哑人时,很惊讶,同时也因自己对他的误解感到内疚,顿生敬佩之情。]
我们开始用笔在纸上交谈。[句解:写“我们”之间独特的交谈方式。]他告诉我,他学画才一年多,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④
段析:通过“我”与青年的“交谈”,知道了勤奋努力、坚持不懈是他绘画成功的关键原因。
我把那个女孩说的话写给他:“鱼游到了你的纸上来啦!”⑤[句解:用别人的话来赞扬他,是对他最公正的评价,是对他执著精神的肯定。]
段析:“我”告诉他别人对他的评论。
他笑了,笑得那么甜。[句解:他体会到了成功的快乐。]他接过笔在纸上又加了一句:“先游到了我的心里。”⑥[句解:青年的话说出了画鱼能栩栩如生的真正原因。青年通过长期反复的观察,把金鱼的每个部位、每个细微的动作都深深地刻在心里,做到了心中有鱼。正因为有了鱼先游到了心里这个前提,才有了最终的结果——鱼游到了纸上。]
段析:写青年对画画的理解。
第三部分(第9~14自然段):“我”和青年攀谈,了解到他是一名聋哑人,他说鱼先游到了他心里,这是他绘画成功的主要原因。释疑解惑①联系下文说说为什么说青年“举止特别”?
因为他看鱼总是“呆呆地”“静静地”“从来不说一句话”,看得忘我,看得入迷。②这一自然段是对青年哪方面的描写?这里用泉水来比喻青年的眼睛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呢?
是对青年的外貌描写。把青年的眼睛比作“玉泉的水”,为下文写青年“先游到了我的心里”那句话作了铺垫。③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运用了侧面描写,作用是衬托出青年画技的高超。④两个“忘”字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青年看金鱼时很勤奋,很专注,达到忘我的境界。⑤“鱼游到了纸上”在文中出现了几次?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鱼游到了纸上”在文中出现了三次,一次是女孩惊奇的赞叹,一次是作者的描写,再一次是作者与聋哑青年的笔谈。这是对聋哑青年画作的最高赞赏,赞美其画技高超,画的鱼栩栩如生,像在纸上游动一样。⑥“鱼游到了纸上”和“鱼先游到了我的心里”是什么关系?
是因果关系游到了心里是原因,游到了纸上是结果。要想把鱼画像、画活,必须长期观察,对鱼非常熟悉,抓住金鱼的特点,在脑海中形成准确生动的形象,也就是让鱼游到心里。这篇课文主要讲一位聋哑青年勤奋专注、画技高超,画的金鱼栩栩如生仿佛游到了纸上,表达了作者对这位残疾人的敬佩之情。1.人物描写细致入微,对聋哑青年的外貌、“特别”的神态、动作刻画传神。
2.语言平实而含义深刻,很有启发性,令人回味无穷。文中青年专注的神情让人深有感悟。专注是一种精神、一种境界。它汇聚力量,让你像光一样,穿透所有的障碍而直达目标。专注让我们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有了专心致志的精神,就算在遇到了诱惑、遭受了挫折的时候,也能不为所动、勇往直前,直至最后的成功。课内:
花港 清澈 鱼缸 绣花 挥笔
厂徽 聋哑 赏心悦目 一丝不苟课外:
画家名言:
为什么艺术不能是美的呢?世界上丑恶的事已经够多的了。
——雷诺阿
当一位艺术家对自己的作品感到完全满意的时候,也许就是他死的时候。 ——张大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