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0 灯光(4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0 灯光(4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2-24 23:58: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0张PPT。第三单元 10 灯光 王愿坚 (1929—1991),当代作家,山东诸城人。1943年以前在家乡读书,1944年到抗日根据地参加革命工作,次年参加八路军,在一个军分区宣传队当宣传员。解放战争期间,在华东野战军第三纵队的报社任编辑和记者。1947年入党,1952年调《解放军文艺》任编辑。1956年至1966年,参加革命回忆录《星火燎原》的编辑工作。1972年和1975年先后两次到长征路上采访。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党费》《粮食的故事》《七根火柴》《普通劳动者》《足迹》《路标》以及电影文学剧本《闪闪的红星》(与陆柱国合写)。1.读读记记“围歼、茂密、突击、歼灭、注视、陷入、憧憬、阻击、点燃、性命、焦急”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重点)
4.从郝副营长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中,理解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从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中理解先烈的无私奉献精神。(难点)一字多音同音字词读写错混提示1.“黑魆魆”的“魆”读“xū”,不要读成“yuè”;“千钧一发”的“钧”读“jūn”,不要读成“yùn”。
2.“豫”字的左边是“予”,不要多一撇错写成“矛”;“胸”字不要把右边少写一短竖错写成“ ”。新词解释倚:靠着。
照耀:(强烈的光线)照射。
漫步:没有目的而悠闲地走。
挺进:(军队)直向前进。
宏伟:(规模、计划等)宏大雄伟。
胸墙:为了便于射击和减少敌人火力可能造成的损失,用土堆砌起来的齐胸高矮墙。
注视:精神集中地看。
憧憬:向往。
璀璨: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课文里是指广场的灯光耀眼。
华灯:雕饰华美或光华灿烂的灯。
清明节:是一年中24个节气之一,在4月4、5或6日,民间习惯在这几天扫墓。
围歼战:把敌人包围起来加以歼灭的战斗。
黑魆魆:形容黑暗。
突击连:对敌突然发起攻击,为大部队开路的连队。
聚精会神:集中精神,高度集中注意力。
自言自语:自己跟自己说话,独自低声说话。
震天动地:震动了天地,形容声势浩大。
后续部队:接着上来的部队。
千钧一发:钧:古时重量单位,一钧合30斤。千钧重的东西悬挂在一根头发上。比喻情况极其危急。近反义词近义词:
尤其——特别 宏伟——雄伟
赞叹——称赞 茂密——浓密
沉思——深思 憧憬——向往
微弱——脆弱 暴露——显露反义词:
宏伟——渺小 温暖——寒冷
赞叹——批评 挺进——撤退
茂密——稀疏 微弱——强烈
漆黑——明亮 暴露——隐蔽词义辨析 茂密——茂盛 课文解读 我爱到天安门广场走走,尤其是晚上。广场上千万盏
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使人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①[句解:第一次写到灯光:天安门广场上的千万盏灯。]
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我又漫步在广场上,忽然背后
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我心头微微一震,是什么时候听到过这句话来着?[句解:“震”字体现了“我”当时的反应特别强烈。“多好啊”是在赞美天安门的灯光。]噢,对了,那是很久以前了。于是,我沉入了深深的回忆。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讲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作者漫步在天安门广场,听到“多好啊”的赞叹声,引起了对往事的回忆。
1947年的初秋,当时我是战地记者。[句解:这里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及作者当时的身份。]挺进豫皖苏平原的我军部队,把国民党军五十七师紧紧地包围在一个叫沙土集的村子里。激烈的围歼(jiān)战就要开始了。天黑的时候,我摸进一片茂密的沙柳林,在匆匆挖成的交通沟里找到了突击连,来到了郝(hǎo)副营长的身边。 师 由若干个团(或旅)及战斗、勤务保障分队编成的军队一级组织。团或旅的上一级,通常隶属于军或集团军。为基本战术兵团,依任务、装备和编成,区分为步兵师、摩托化步兵师、机械化步兵师、坦克(装甲)师、炮兵师、高炮师、空降师、航空兵师、空中机动师、海军陆战师等。在近代军队组织中,师的数量和质量常作为衡量作战实力的标准。知识链接 郝副营长是一位著名的战斗英雄,虽然只有22岁,已经打过不少仗了。[句解:这里对主人公作了简单的交代,说明他是一个年轻的战斗英雄。]今晚就由他带领突击连去攻破守敌的围墙,为全军打通歼灭敌军的道路。大约一切准备工作都完成了,这会儿,他正倚着交通沟的胸墙坐着,一手拿着火柴盒,夹着自制的烟卷,一手轻轻地划着火柴。[句解:胸墙,为了便于射击和减少敌人火力可能造成的伤害,用土堆起来的齐胸高的矮墙。战斗前他倚着交通沟的胸墙坐着,看出他面对即将开始的战斗,是多么平静。说明他是一位身经百战的战斗英雄。]他并没有点烟,却借着微弱的亮光看摆在双膝上的一本破旧的书。书上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一盏吊着的电灯,一个孩子正在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书。他注视着那幅图,默默地沉思着。
“多好啊!”他在自言自语②。突然,他凑到我的耳
朵边轻轻地问:“记者,你见过电灯吗?”
我不由得一愣,摇了摇头,说:“没见过。”我说的是真话。我从小生活在农村,真的没见过电灯。 “听说一按电钮,那玩意儿就亮了,很亮很亮。”他又划着一根火柴,点燃了烟,又望了一眼图画,深情地说:“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③[句解:这句话写因为看了插图引起郝副营长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希望和憧憬。“多好啊!”在文中第三次出现,这是郝副营长对未来幸福生活的憧憬,其中寄托了他的梦想和希望,也成为他后来英勇献身的精神动力。]他把头靠在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④
段析:第5~7自然段通过语言和神态写出郝副营长对光明的向往及对未来的憧憬。
半个小时以后,我刚回到团指挥所,战斗就打响了。三发绿色的信号弹升上天空,接着就是震天动地的炸药包爆炸声。守敌的围墙被炸开一个缺口,突击连马上冲了进去。没想到后续部队遭到敌人炮火猛烈的阻击,在黑暗里找不到突破口,和突击连失去了联系。[句解:写出了战况的紧急,同时也为郝副营长的英勇献身埋下了伏笔。]
段析:主要写战斗打响后,在黑暗中后续部队与突
击连失去了联系。
整个团指挥所的人都焦急地钻出了地堡,望着黑魆(xù)魆的围墙。突然,黑暗里出现一星火光,一闪,又一闪。这火光虽然微弱,对于寻找突破口的部队来说已经足够亮了。[句解:这句话写出了当时这火光的重要作用。]战士们靠着这微弱的火光冲进了围墙,响起了一片喊杀声。
段析:突然,黑暗中一星火光指引了部队。
后来才知道,在这千钧(jūn)一发的时刻,是郝副营长划着了火柴,点燃了那本书,举得高高的,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路。可是,火光暴露了他自己,他被敌人的机枪打中了。[句解:这里点明了火光的来源,突出表现了郝副营长舍己为人的英雄壮举。]
段析:是郝副营长点燃了那本书指引了部队,而他自己被敌人打中了。 这一仗,我们消灭了敌人的一个整编师。战斗结束后,我们把郝副营长埋在茂密的沙柳丛里。这位年轻的战友不惜自己的性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⑤
段析:战斗胜利了,而郝副营长牺牲了。
第二部分(第3?11自然段):叙述了关于灯光的往事。
事情已经过去很长时间了。在天安门前璀(cuǐ)璨(càn)的华灯下,我又想起这位亲爱的战友来。⑥
段析:呼应开头,写在一盏盏华灯下,作者又怀念起自己的战友。作者在这句话里寄托了哀思和愿望——无论过去多少时间,生活在幸福中的人们也不要忘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谁为我们开创的,不要忘记那些革命先烈。
第三部分(第12自然段):写在一盏盏的华灯下,作者又怀念起自己的战友,暗含着不要忘记革命先烈的愿望。释疑解惑①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这是作者看到天安门广场的灯和宏伟建筑后的感受,表达了作者幸福、自豪的心情,也饱含着对祖国的爱。②“多好啊!”指什么?怎么理解?
“多好啊!”是指孩子在这光亮的灯下学习、生活是多么幸福啊!郝副营长的话道出了他的美好的心愿,反映了他崇高的精神境界,他想的是祖国的下一代,希望能够给他们创造一个优越的学习条件。③从郝副营长的话语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什么?
可以体会到前辈们不图索取,只求奉献的崇高品质。他们的条件虽然艰苦,但他们可以奉献自己的力量,自己的热情,更可以为了祖国的解放,为了人民的幸福奉献自己的生命。④怎样理解在大战即将开始前,郝副营长对未来的憧憬?
从郝副营长的憧憬神态中,我们完全能理解他英勇战斗的崇高理想和伟大动力,完全能感受到他那颗为解放中国人民,为造福中国人民而跳动的心。“漆黑的夜空”是实在的景象,在这里正好反衬郝副营长对光明的向往。⑤为什么称郝副营长为“年轻的战友”,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称“年轻的战友”,是对年仅22岁就在战斗中牺牲的郝副营长的痛惜。为了后代的幸福和安乐,他献出了自己的鲜血和生命,在此强调了郝副营长是为了理想而英勇献身的。⑥本文的开头与结尾很有特色,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本文开头运用倒叙的手法,由天安门广场上的灯光写起,叙述过去的事情,现在结尾又回到写灯光,与开头照应,显得结构紧凑。作者通过回忆郝副营长为了给部队照亮前进的道路而英勇牺牲的事,颂扬了革命先烈为了理想、为了下一代的幸福勇于献身的精神,表达了作者对先烈的缅怀和纪念,也告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1.联想的表现手法。本文通过联想与回忆,将郝副营长的“一星之光”、先烈的“生命之光”与天安门前的“胜利之光”有机地融为一体,巧妙地讴歌了以郝副营长为代表的先烈们为人类的崇高事业献身的高贵品质,使文章主题得到升华。
2.倒叙的写作方法。课文采用了倒叙的写作方法。首尾照应,结构紧凑,文脉相通,含义深刻。作者把事情的结局提到文章的开头来叙述,中间插进的往事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最后再回到现在。这样叙述增加了文章的生动性,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并造成悬念,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读完课文,想想窗外万家灯火,灯光璀璨,不由得为郝副营长没能看见电灯一眼而感到惋惜。我心头为之一震,不禁想到:郝副营长等千千万万的革命先烈正是因为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才拥有这种大无畏、无私奉献的精神,他们不就是我们生活、学习的明灯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拥有献身精神的英雄们用鲜血、用生命凝聚成的,我们要学会珍惜,努力学习,回报祖国。课内:
围歼 茂密 歼灭 注视 漆黑 陷入
憧憬 阻击 焦急 暴露 璀璨 华灯
聚精会神 自言自语 震天动地 千钧一发课外:
关于生命的名言: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生命如同寓言,其价值不在长短,而在内容。
——塞内卡
为了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去自己的生命。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 ——巴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