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1张PPT。第15课 理性之光 青州二中
李永国教学目标: 课标要求: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学习重点:启蒙思想家的思想主张及启蒙运动历史影响。
学习难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一) 启蒙运动兴起1.启蒙运动的含义:启迪和开导人们的反封建意识,给处在黑暗中人们带来光明与希望。
2.启蒙运动的核心:“理性”即人自己的思考,运用自己的智力去认识、判断和理解事物的能力。它强调凡事要以人的思维去判断,而不是依赖天意或神的旨意,其目的是为了保障人的自然权利。
历史概念:探究:启蒙运动到来是偶然的吗?如果不是,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兴起的条件。 (1)不是。
(2)条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根源),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封建制度阻碍资本主义发展;文艺复兴解放了人的思想;宗教改革打破了天主教神学的思想禁锢;自然科学进步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背景:启蒙运动的主要观点及性质主要观点:理论上提倡理性,尊重科学;实践中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宣扬自由、平等和博爱;批判封建制度及其宗教思想体系。性质:资产阶级反封建制度和教会特权的思想文化运动。总结:启蒙思想家把理性作为判断是非的惟一标准,他们不再承认外界的任何权威,不管是神学的还是王权的,一切都要受到理性的批判。把批判的锋芒直指封建专制制度及其宗教思想体系。(二) 启蒙运动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1. 孟德斯鸠:(1)作品:《论法的精神》(2)观点: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3)影响:成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孟德斯鸠 孟德斯鸠(1689—1755), 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哲学家。 1716年继承伯父的波尔多议会议长职位。后来,他卖掉官职,游历欧洲。认真考察了英国的政治制度,经过长期的辛勤研究,终于写出了《论法的精神》这部资产阶级的早期法学经典著作。 知识运用:材料二: 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要害怕这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这些法律。
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同立法权合而为一,则将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专断的权力,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而为一,法官便将握有压迫者的力量。
如果同一个人或是由重要人物、贵族或平民组成的同一个机关行使这三种权力,即制定法律权、执行公共决议权和裁判私人犯罪或争讼权,则一切便都完了。
——摘自《论法的精神》材料一: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自由仅仅是,一个人能够做他应该做的事情,而不是强迫他不应该做的事情。 ——孟德斯鸠
问题:结合提供的材料思考,孟德斯鸠认为如何才能防止滥用权力行为的?据此他提出了什么学说?其实质意义是什么? 请举例说明其具体运用。答案(1)以权力制约权力,即保持权力的相互制约与平衡。
(2)提出了三权分立的学说。
(3)实质意义:否定君主专制。
(4)运用:美国出现了1787年宪法,形成了联邦制共和政体;中国辛亥革命后的《临时约法》都体现了这一思想原则。
2. 伏尔泰:自由与平等 伏尔泰(1694-1778)(1)观点:强烈反对天主教会和君主专制制度;倡导生而平等,信仰自由,民主政治; 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2)影响:是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后人评论说:“18世纪是伏尔泰的世纪”。伏尔泰不只是一个人,而是整整一个时代。
——雨果 随着启蒙运动的深入,很多启蒙思想家的著作受到广泛欢迎。当时,很多贵族和高级教士都以读伏尔泰等人的作品为时尚,一些人还把伏尔泰和卢梭等人的画像挂在自己的书房里。本图是一位法国贵妇人在自己的沙龙和朋友在伏尔泰塑像的注视下读伏尔泰的作品。知识运用:材料一: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愿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伏尔泰
材料二: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项上带着项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之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的人
摘自《伏尔泰语录》
以上材料体现了什么思想?应如何评价?自由平等和天赋人权。对反对封建专制主义起了促进作用。3. 卢梭:社会契约、人民主权 卢梭(1712-1778) 祖籍法国,出生在瑞士日内瓦一个钟表匠家庭。幼年辍学,当过佣人和家庭教师,饱尝人间的辛酸。他同情民众疾苦,不满特权阶级的专横,对人间的严重不平等现象极为愤慨,他用自己的笔同特权社会抗争,一生写下了许多不朽名著。 卢梭的作品:《社会契约论》
观点:阐述了“天赋人权”的学说。提出了“人民主权”的口号、主张社会契约和主权在民,建立民主共和国。
历史地位:卢梭是批判封建制度、宣传理性至上的启蒙思想家中最为激进的民主主义者。 问题:结合课文材料,概括卢梭是如何论证“社会契约”、“人民主权”的?他的观点对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什么影响? 概括:人生而平等、自由,但受专制暴君压迫,其靠暴力进行的统治,违背人民意志,人民有权用暴力推翻暴君。影响: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革命理论。知识运用:(三) 启蒙运动扩展 康德(1724—1804) 德意志著名哲学家,著有《纯粹理性批判》等著作,对理性作了更彻底的哲学探讨,又为人们打开了一扇智慧的大门。他的哲学是对启蒙运动的理论总结。(1)康德 :人非工具 人,实际上一切有理性者。所以存在,是由于自身是个目的,并不是只供这个或那个意志任意利用的工具。因此,无论人的行为是对自己的或是对其他有理性者的,在他的一切行为上,总要把人当作目的。
——康德:《伦理学的形而上学的基本原理》问:材料中体现了康德怎样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应如何理解康德的这一观点?他的观点有何意义?观点:人非工具。
指人不是他人的工具,而是自身的目的,换句话说,人应当把人当人看。人应该尊重别人的感受,而不是视他人为便利自己的工具。意义:最终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也对启蒙运动作了理论总结。(四)启蒙运动的影响 探究:启蒙运动产生了哪些影响?能否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由此可得到怎样的启示?
答: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舆论准备,为人类社会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例略。
启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
小结: 启蒙运动是欧洲继文艺复兴之后一场更为激进的思想解放活动。启蒙思想家们高举理性的大旗,提倡科学与民主,宣传平等与自由,尖锐抨击封建制度和麻痹人们精神的基督教,用理性之光照亮了欧洲近代社会发展的道路,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课堂检测: 1、欧洲启蒙运动的主要内容是( )
A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B全面否定罗马天主教会
C提倡理性精神 D争取实现普选
2、孟德斯鸠 倡导三权分立政治体制的主要目的( )
A实现天赋人权 B避免暴君体制 C实现司法独立 D建立平等社会
3、伏尔泰说:“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愿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这表明( ) ①他提倡自然权利说 ② 他强调人民参政议政的权利 ③ 他主张人人平等 ④ 他主张思想自由
A ①②③ B ② ③ 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4、卢梭的主张不包括( )
A “天赋人权”学说 B“人民主权” C “主权在民” D 实行君主立宪制
5、康德为人们打开了一扇智慧的大门,因为他( )
A提出了主权在民的原则 B对理性作了更彻底的哲学探讨
C推动法国启蒙运动达到高潮 D 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
6、下列有关启蒙运动产生的巨大影响,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为即将到来的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动员
B 有力地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动摇了封建统治思想基础
C 启迪了人们的思想,所宣传的学说形成强大的社会思潮
D中国的戊戌变法、美国的《1787年宪法》、英国的《权利法案》是具体体现 CBCD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