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6张PPT。第16 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层山中学 朱建群一、郑和下西洋二、戚继光抗倭第六节三、葡占澳 郑和,本姓马,
小名三宝,云南人,
回族。12岁入王府为
宦者,明成祖即位后,
赐他姓郑,升为内宫
监太监,世称三宝太
监。
西洋:指现在文莱以西的东南亚、
印度洋及沿岸一带。文莱郑和为什么能多次前往西洋?他去的目的又是什么?1.条件和目的1.条件和目的2.概况刘家港刘家港占
城今加里曼丹岛北部南亚国家欢迎郑和船队的到来今马来西亚马六甲一带今印度科泽科德榜葛剌今孟加拉国和印度西孟加拉邦一带天方刘家港刘家港红
海红
海占城今沙特阿拉伯的麦加阿拉伯地区国家欢迎郑和船队的到来天方木骨都束慢八撒刘家港刘家港红
海红
海占城非洲国家欢迎郑和船队的到来今肯尼亚蒙巴萨天方木骨都束慢八撒刘家港刘家港红
海红
海木骨都束慢八撒占城 1405年—1433年,郑和先后7次远航,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假如你是郑和船队的船员,你
所乘坐的宝船可能会运载哪些
货物?你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
你能帮郑和出谋划策解决这些
难题吗? 考考你1.条件和目的2.概况3.意义和影响 材料一:郑和下西洋后,浡泥、满剌加、苏禄的国王和王后回访中国。苏禄国王率300多人访问中国,归国途中病逝于中国,即在中国安葬。根据材料分析郑和下西洋的意义: 郑和下西洋,促
进了中外交流和友谊。材料二:郑和下西洋与欧洲航海家远航比较表 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材料三:郑和下西洋过程中和下西洋后,明朝有许多人到南洋(即今东南亚)去做工和经商。 郑和下西洋,促
进了南洋的开发。考考你郑和为什么能成功地实现
远航?1 .明朝前期经济发展,国力强盛;
2 .造船水平的高超;
3 .航海技术的掌握;
4 .指南针的使用;
5 .天文、地理知识的积累;
6 .有伟大的航海家郑和;
7 .优秀的经验丰富的船长、水手通 力合作等。考考你1.倭寇及危害2.戚继光抗倭戚继光:明代杰出的军事家,抗倭的民族英雄,字元敬,登州(今山东蓬莱)人。出身将门,17岁承袭父职任登州卫指挥佥事,担负起防御倭寇的任务。戚继光先后在山东、浙江、福建沿海抗倭,并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率领的军队被称为“戚家军”,他本人也与俞大猷等同为抗倭名将,声名远扬。戚继光
(1528—1588)
想一想:
戚继光抗倭为什么能够取得胜利? 为什么说戚继光是我国古代的民族英雄?你认为他有哪些高尚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封侯非我意,
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回目录葡萄牙殖民者租占澳门 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恢复了对澳门行使主权。 郑和下西洋(1405—1433年) 戚继光抗倭(明朝中期)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1533年)目的、条件、过程、影响民族英雄交 往冲 突明朝的对外关系1.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 )。
A 印度洋和红海沿岸 B 印度洋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C 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D 榜葛剌和红海沿岸
2.郑和率领船队出航,无论白天黑夜阴、大雾,船队都不迷失方向,最后成功到达西洋。你说这主要得益于什么条件 ( )。
A 丝绸之路的开辟 B 指南针的应用 C 我国同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 D 天然磁石的发现
3.“开心词典”有这样一道题: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表明他立志抗倭的决心。他是( )
A 岳飞 B 戚继光 C 郑和 D 林则徐 随堂练习cBB课外作业写一篇想象作文:我随郑和舰队下西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