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1张PPT。隋唐时期的对外友好交往隋唐时期的对外友好 交 往对外交往发达的原因对外交往发达的表现与新罗的交往与日本的交往与东南亚、印度半岛与中西亚的交往与欧非的交往特点主要形式影响启示一.对外交往发达的原因政治:国家安定统一经济:繁荣文化:先进对外政策:开放交通:发达陆路(长安)
水路(登扬)东达朝鲜西通印度、伊朗、阿拉伯和欧非许多国家东达韩、日经马来半岛、印度,最远达波斯湾洛阳1.新罗双方交流唐朝留学生中,新罗人最多,其中以崔致远最著名长安和沿海许多城市设有“新罗坊”、“新罗馆”唐文化对新罗的影响政治上:新罗立国,参用唐朝制度经济上:从唐引入茶种文化上:设立国学,教授儒学;喜读写唐诗、雕版印刷术和制瓷、制铜技艺生活习惯上:有浓重的中华文化色彩(姓氏 服饰等)二.交流表现:和新罗的友好往来崔致远先生新罗商人的足迹,从中原达到江浙,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商品的首位,它反映了唐朝和朝鲜半岛国家贸易交往的频繁。 2.日本双方往来遣使隋唐:隋时互遣使,遣唐使十多次贸易频繁:日本出土大量“开元通宝”,中国出土了日本的银币唐文化对日本的影响政治:大化改新, 以唐制为蓝本.文化:学校教授儒学;建筑艺术深受唐朝影响生活习惯上也受唐影响双方交往中有突出贡献人物吉备真备(日本)鉴真(中国)日本到中国唐朝的使者“遣唐使”此像是鉴真弟子忍基等人按其真容制作。此像至今供奉在唐招提寺开山堂内,被视为日本的国宝。 3.与东南亚、印度半岛各国的往来与东南亚的 往 来政治上:互派使节经济上:交换土特产品与天竺的往来天竺的概念:相当于现在的印度半岛双方往来表现代表人物:政治:遣使来唐经济:贸易频繁,天竺送来郁金香、菩提树文化:唐太宗派人去学习熬糖法,中国的十进位记数法传入天竺以佛教为纽带玄奘、义净(中国)P814.与中亚的往来政治:遣使经济:贸易5.与西亚的往来波斯 (西汉时称之为安息)政治隋时已互遣使节唐时遭大食侵扰,其王及儿子先后来唐求援经济:波斯商人在唐开设波斯店大食(阿拉伯)的往来政治:唐高宗时,开始遣使来唐文化:造纸术唐时传大食6.与欧非的往来与欧洲的往来政治:唐与东罗马有使节往还经济文化:东罗马医术、杂技传中,唐丝绸、瓷器运欧唐与非洲的来往波斯琉璃盘
是唐朝与波斯交往的见证1954年山西省长治市王琛墓出土高89.7厘米、长26.5厘米这件陶骆驼形体高大。背骑胡人深目浓眉,高鼻,络腮胡,身穿翻领皮毛褊衣,腰束带,系一小香囊,坐在横搭于驼背的行囊上,左手执缰绳,右手高举,作挥鞭状。唐代的丝绸之路连结中国和中亚、西亚乃至欧洲诸国。在丝绸之路上,许多波斯、阿拉伯商人、技艺人前往长安。此俑生动再现了奔波在丝绸之路上的西域商人形象。 大食旅行者陶俑陕西省西安市出土高27厘米
唐朝与大食往来关系密切唐朝新罗日本波斯大食天竺隋唐时期的对外友好交往三.特点广泛对外开放,与各国交流同亚洲国家交往最为密切兼收并蓄,吸收和容纳外国先进事物促进了世界文明的进步四.交往的主要形式政治经济:文化使节往来派遣留学生经贸往来技术交流艺术交流宗教传播五.影响唐朝对外关系的发展,使唐文明在世界上产生了重要影响,促进了亚洲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进一步促进了唐朝经济文化的繁荣,也丰富了人民的经济文化生活六.启示应大力发展经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应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发展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应坚定不移的实行对外开放,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扩大对外贸易,加强与外国的经济技术合作应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练一练1.与唐和东南亚、西亚、欧非的交流相比,唐和日本朝鲜交流内容最主要的不同点是( )A.政治制度 B.生产技术 C.宗教 D.建筑A2.唐朝的对外关系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况.出现这个盛况的最根本的原因是( )A.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B.政治制度领先于世界各国 C.开辟了发达的水陆交通路线 D.统治者以开明的态度吸纳世界先进文化A3.唐玄宗派使者出使新罗时说:“新罗号为君子国,颇知书礼,有类中华.以卿学术,善以讲论,故选使充此.”这反映了( )①新罗文化十分发达 ②新罗和唐朝关系密切 ③中国文化对其影响大 ④新罗已学会印刷术 A. ①②③ B.③④ C. ②③ D.①②③④A4.唐玄宗在长安可能( ) ①看到“波斯店” ②看到郁金香 ③吃到天竺风味的糖果 ④看到东罗马的杂技A.①② B.①②③ C. ①④ D.①②③④D5.唐朝的对外交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频繁局面,原因是( )
①唐朝的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②对外交通发达
③唐政府实行较为开放的对外政策 ④西欧处于文化低潮时期
⑤唐朝统治者大多推行三教并行的宗教政策
A.①②③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6.从唐朝传入新罗的技术包括( ) ①雕版印刷术 ②制瓷 ③制铜 ④唐诗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AC7.在隋唐与各国的交往中,中国有三位高僧作出重要贡献,他们是( )
①一行 ②义净 ③玄奘 ④法显 ③鉴真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③⑤ D.②③⑤
8.在汉唐对外贸易中占重要地位的是( )
A.瓷器 B.丝绸 C.纸张 D.茶叶 9.唐朝时,中国与天竺交往最大的特点是( )
A.民间商贸交往 B.使臣互往通好 C.以佛教为纽带 D.技术交流 DBC10.唐朝时,从中国传到大食的手工技术是( )
A.制瓷技术 B.造纸术 C.雕版印刷术 D.冶铁技术
11.隋唐时,中国与周边各国往来的主要方式( )
A.民间商贸交往 B.互通使臣 C.以宗教为纽带 D.技术交流
12.下列国家在与中国交往中,受唐政治制度影响较大的是( )
A.日本、天竺 B.新罗、东罗马 C.新罗、日本 D.天竺、大食 BBC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贞观四年起,日本不断派“遣唐使”到中国来,至唐后期894年止,遣唐使到达中国的有十三次。随同大使、副使来的还有学者、学问僧、留学生、画师、医生、工匠、水手等。
材料2:647年,天竺摩揭陀国遣使来中国;随即,唐太宗派人到天竺,“取熬糖法,即诏扬州上诸蔗,作沈如其剂,色味愈西域远甚。” 材料3:唐初,阿拉伯半岛上大食兴起,651年侵占了波斯,波斯国王插斯路和他的儿子泥捏斯来到唐朝,客居长安,后来先后客死长安.波斯商人的足迹遍于长安、洛阳、扬州、泉州、广州.他们贩买珠宝、香药及西域、南海一带的土产.中国的丝绸、瓷器、纸张等商品也大量运往波斯.并被波斯商人转销到西方.
材料4:大食于651年遣使和唐朝相通……安史之乱时,唐借大食兵帮助收复长安和洛阳.
——均摘自《中外关系史讲义》
依据上述材料,从历史条件、双边关系和相互影响方面评述唐朝的对外政策.
要求:表述成文,限180字. 13.唐朝时,国家统一,政局稳定;国力强盛,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对外交通发达,中外交往频繁。唐朝实行较为开放的对外政策,促进了本国经济文化的发展,也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唐文化在政治经济制度、城市建筑、文化习俗诸方面对周边国家和地区产生了重大影响 .14.汉唐时期,中外交往的特征有何不同?试分析产生不同的原因。 不同特征:①汉朝以陆路为主,唐朝水陆并举.②汉朝以商贸为主,唐朝使臣往来、商贸交往、文化交流全面展开.③汉朝以丝、丝织品为主,唐朝有丝绸、瓷器、纸张、茶叶等商贸物品大为增加.④汉朝商贸单向性明显,唐朝中外交往双向性明显.
原因:汉朝时经济重心在黄河流域,江南经济较为落后;唐朝疆域广大,国力强盛,经济、文化更加发达,经济重心逐渐南移,造船业发达,因此中外交往出现前所未有的盛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