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趋势(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

文档属性

名称 经济全球化趋势(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70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08-11-27 20:3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2张PPT。张开辉第3讲 经济全球化趋势课标要求:
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探讨经济全球化中的问题.
复习目标:
1.经济全球化出现的原因有那些?其表现怎样
2.运用辨证和发展的历史唯物观点正确看待经济全球化
3.中国应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
4.理解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关系. 共同探究:问题设计一
材料一 “经济全球化是近年来国际问题中的热门话题,专家认为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初……全球化之所以发生在这个时候 ,每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前者为全球化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后者为全球化提供了体制上的保障。”
——陈宝森《经济全球化进程刚刚开始》
材料二 1961年,一条长达154千米的“柏林墙”隔开了东西柏林,随着苏联的解体和两极格局的结束,这条将东西柏林分隔28年的高墙被推倒,墙两侧的德国人民终于可以自由往来。
材料三:位于美国
纽约海尔办公楼
(1)根据以上材料分析经济全球化的原因。答案:市场经济制度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普遍认可和接受;新科技革命的促进作用。两极格局的结束消除政治障碍;新型通讯方式提供基本技术手段;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强有力推动者 一位联合国秘书长强调:经济全球化不仅集中在金融贸易,而且涉及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请你各举两例各抒己见 探究问题设计二
材料一 新航路开辟后,各大洲之间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开始形成一个统一的市场,到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的19世纪50~60年代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到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后的20世纪初,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成型。到今天,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日益发展,它已变成包括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真正的世界大市场,其代表性组织就是世界贸易组织。
(1)简述世界市场形成过程中的几个主要阶段。
开始形成:新航路开辟;初步形成:19实践中期的工业革命;最终形成:20世纪初 (2)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请结合史实加以说明。
二战后,召开布雷顿森林会议,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稳定了世界金融秩序,促进世界贸易,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1947年<<关贸总协定>>签订,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贸易体系建立促进了世界经济的交流与合作,从而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3)综合上述各问,归纳总结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

开始出现:新航路开辟
初步形成 :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最终形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 经济全球化 二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90年代以来:区域集团化和
全球化加强 探究问题设计三
材料1:1975年,日本千叶市川崎炼铁厂将严重污染的铁矿石厂转至菲律宾,这个事件在当时的日本被认为是一件两全其美的好事,污染转移到其它国家,不致危害本国公民,又有充分理由向世人宣称,这是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赚取外汇和工人就业煌机会。——赖余贵《污染转移与生态殖民》
(1)根据材料1所言,你是否认为这是“一件两全其美的事”?为什么?答案:否。这是一个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污染转移事件。全球化过程中,在环境问题引起国内关注的情况下,发达国家将一些重污染的企业迁移到发展中国家。(2)反全球化者的示威游行是世贸组织会议常见一景,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反全球化是与全球化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联系在一起。但从根本上看,全球化的趋势难以改变,人类社会应当理智地对待、解决全球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3)如果你是一位发展中国家的官员,你从哪些方 面来劝说人民退出反全球化示威抗议活动。 参考答案:提纲:①从人类的历史进程看,全球化是不可避免的。②全球化进一步打破人类群体的地域封闭型和狭隘型,促进了交流,丰富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③虽有风险与挑战,但也带来机遇,主要在合作化进程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制定合理的政策,大力引进外资,技术 和先进管理经验。开拓国际市场,趋利避害,化害为利,积极主动谋求发展才是真正选择。 探究问题设计四
有专家指出:“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经济全球化刚刚起步之时,中国开始改革开放;上个世纪90年代初经济全球化潮流真正形成之时,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本世纪初经济全球化加速扩张之时,中国入世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在近三十年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中国踩着历史的节奏每一步都没有落空。”
(1)近30年来,中国是怎样踩着这三个历史节奏,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的?从中可以总结出哪些成功的经验?
答案:三个节奏:①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②1992年,中共十四大,做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策;③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经验:坚定不移地坚持解放思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符合中国国际的实验出发);顺应世界潮流,抓住发展机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
(2)21世纪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融入全球化大潮中,你做为一个中国人请出谋划策,我国应如何面对全球化的挑战
问题探究五材料一19世纪中叶英国经济学家史丹莱·英杰温斯对当时的大英帝国是这样描述的:
实质上,世界的五分之一是我们的自愿进贡者:北美和俄罗斯大平原是我们的谷物种植园;芝加哥和敖德萨是我们的粮仓;加拿大和波罗的海沿岸是我们的森林;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放牧着我们的羊群;在阿根廷和北美的西部大草原则逐牧着我们的牛群;秘鲁运给我们白银;黄金则从南美和澳大利亚流到伦敦;中国人为我们种植茶叶,而印度把咖啡、茶叶和香料运到我们的海岸;西班牙和法国是我们的葡萄园;地中海沿岩各国是我们的果园;我们的棉田,长期以来都是分布在美国南方,而现在差不多扩展到地球上各个热带地区去了。
材料二美国克林顿政府的一位官员曾经举了这样的一个例子:
有个美国人向通用汽车公司的庞蒂亚克购买了1辆勒曼兹车,他在无意间促成了一系列国际交易;在他付给通用汽车公司的1万美元中,有近3000美元付给了韩国,作为例行劳动和装配工作的报酬;1850美元付给日本,用于购买先进的部件(发动机、驱动桥和电子设备);700美元付给前联邦德国,作为车的款式与设计工程的费用;400美元付给台湾、新加坡和日本,用以购买小零件;250美元付给英国,作为广告及营销服务的费用…… 结合上述材料,想一想19世纪的世界贸易与现代社会的世界贸易在贸易主体和贸易性质上有何不同?参考答案:在贸易主体上,由殖民国家变为跨国公司;在性质上,彻底的不平等的殖民贸易到今天尽管存在不平等行为,但是相对要公平合理一点。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