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 课件(共6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 课件(共6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2-25 00:08: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61张PPT。温故知新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空前的经济危机,各国是怎样摆脱经济危机的?面对经济危机,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结果?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
德日意先后建立起法西斯专制统治。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具体原因:1、经济危机加速了德、日建立法西斯专政,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2、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气焰。
3、世界局部反法西斯战争失利,法西斯势力大大增强。
4、苏联的独立自保政策,客观上纵容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 德国突袭波兰1939年9月,
德国闪击波兰。英国
和法国
被迫对
德宣战标志二战
全面爆发 想一想:波兰迅速灭亡的原因是什么?1、英法:
“静坐战争”2、军事落后:波兰用落后的骑兵对抗德国坦克 1940年4月 德军只用4个小时灭亡丹麦。
1940年5月 德军占领卢森堡、荷兰、比利时。
1940年6月 德军占领挪威。
二战初期,德国的闪击战攻势凌厉,27天内征服了波兰,4小时征服丹麦,23天内征服挪威,5天内征服荷兰,18天内征服比利时,39天内征服号称“欧洲最强陆军”的法国。闪击战挟最新高技术、兵器以最小的损失,突然、迅速地达成战争目的,其理论魅力至今依然不减。闪击战强忍亡国之痛的马赛市民
我没什么可以奉献,
有的只是热血、辛劳、眼泪和汗水……
我们将战斗到底
……我们决不投降!
We shall go on to the end
We shall never surrender!
——英国首相丘吉尔“不列颠之战”1940年秋,德意日正式结成军事侵略同盟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1、苏德战争爆发苏 联1941年6月22日
德军突袭苏联2、太平洋战争的爆发1941年12月7日
日本偷袭珍珠港 1941年6月到11月,德军占领了苏联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控制了苏联大约百分之四十的人口以及大部分工业区。二战的扩大:苏德战争爆发红军、海军和苏联全体公民
必须保卫每一寸苏维埃土地,
战斗到最后的一滴血,来保卫城镇和村庄。莫斯科战役,
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大东亚共容圈”计划1940年
确 立日美矛盾的激化严重损害了英美
这一地区的利益增 加 援 助限制乃至禁止向日本出口战略物资 1941年12月7日晨(夏威夷时间),日本未经宣战,偷袭美军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当日,日本在2个小时内出动350余架飞机突然袭击夏威夷珍珠港的美军基地,炸沉炸伤美军舰艇40余艘,炸毁飞机200多架,毙伤美军4000多人,美军主力战舰“亚利桑那”号被击沉,舰上1177名将士全部殉难。2、最大规模:太平洋战争爆发罗斯福在对日宣战书上签字  12月8日上午,美国总统罗斯福发表紧急讲演:
  “昨天,1941年12月7日——一个永远蒙受耻辱的日子,美国遭到日本帝国海军和空军的蓄意进攻……我们的领土、我们的人民、我们的利益,正面临着严重的危险。”日军偷袭珍珠港(英国首相)丘吉尔得知珍珠港事件后当夜提前就寝,美美地睡了一觉,这也许是对德宣战以来最安稳的一觉。日军偷袭珍珠港(法国将军)戴高乐知道此事后高兴地说:“现在,战争肯定无疑地
打赢了。日本人将被碾成粉末。”(日本海军上将)山本五十六面对络绎不绝前来祝贺的官兵们,他不无忧虑地重复着他曾说过多次的那句话:“我们不过是唤醒了一个沉睡的巨人!”国际反法西斯
联盟的建立
参与国家建立时间建立标志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1945年2月苏联的雅尔塔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1.决定打败德国以后,
要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
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
2.还决定成立联合国。
3.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
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本
西斯的作战。雅尔塔会议雅尔塔会议地点时间内容与会首脑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每一【签字国】政府各自保证对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 1942年1月,中、美、英、苏、法等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逐渐扭转了战争的形势。二战性质:正义的反法西斯战争联合 1942年7月,德国集中兵力进攻苏联战略重镇斯大林格勒。
单是空袭斯大林格勒就先后出动了飞机10万架次,投掷炸弹100多万枚,把市中心炸成了废墟。
欧洲战场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在持续200天的整个斯大林格勒战役过程中,法西斯共损失150万人,3500辆坦克和强击火炮,1.2万门大炮和迫击炮,3000架飞机。
苏军—— 开始战略进攻,并掌握了主动权。
德军——元气大伤,由战略进攻转为防御。 德国从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是欧洲战场的转折点,也是二战的转折点。转折两军力量对比1943.9
诺曼底诺曼底登陆 1944年6月6日,美、英和加拿大等国盟军5个步兵师、3个空降师在法国诺曼底沿海登陆。为此次登陆盟军集结兵力达287.6万人,6500艘战斗舰艇和运输船只,11000架作战飞机及2700架运输机。这是世界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两栖登陆战。
1944年6月6日美、英等反法西斯盟军有人说,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为什么这么说?盟军发动了诺曼底战役,开辟了一个新的战场,这是区别于当时苏德战场的另外一个战场,所以被称作欧洲第二战场。 诺曼底登陆诺曼底登陆时间国家雅尔塔会议召开 1945年2月,丘吉尔、罗斯福、斯大林三国首脑召开雅尔塔会议。政治联合内容:
◆消灭德国法西斯,战后分区占领
◆决定建立联合国
◆苏联在德国投降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 丘吉尔 罗斯福 斯大林 为彻底打败法西斯国家创造了条件;
实际上划分了战后世界的势力范围,
确立了战后的世界两极格局。波茨坦会议 1945年7月,美、英、苏三国首脑召开波茨坦会议,重申雅尔塔会议精神,并以中、美、英的名义发表《波茨坦公告》,重申《开罗宣言》的条件必须实施。政治联合 1943年12月,中、美、英发表《开罗宣言》。宣言明确规定:日本所窃据的中国领土,例如中国东北、台湾和澎湖列岛等,必须归还中国。
全称《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由美国起草,英国同意,邀请中国参加。1945年7月26日在波茨坦会议期间向全世界广播发表。德国投降三部曲1945年4月,盟军总攻柏林,希特勒自杀身亡。5月2日,柏林守军投降5月8日,德国正式签署投降书1945年5月8日,德国代表在柏林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标志着二战欧洲战争结束。德国投降加速日本投降的三件大事1.中国等亚洲各国人民对日本侵略者展开了猛烈的进攻。
2.美国8月上旬,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
3.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和朝鲜。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日本投降二战的结束时间:标志着:1、性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2、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影响、
胜利原因、历史启迪声明声明二战伤亡统计照片上显示的仅为死难者的一半不到。
他们大多数是饿死或被枪杀的列宁格勒的累累白骨犹太集中营巨大的焚尸炉 中国人的“哭墙” 犹太人的“哭墙” 一个女人在日记中写道:“对我们和妈妈来说,战争并没有在5月9日结束,它伴随了她一生,而且将延续我的一生。” 二战不仅仅给被侵略国家带来无尽的苦痛,它也给法西斯国家的人民带来灾难……长崎,原子弹爆炸后,行走在废墟瓦砾间的3岁儿童。 被炸后的广岛以史为鉴 1970年12月7日,在波兰访问的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在华沙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下跪,表示自己要“替所有必须这样做而没这样做的人下跪”。勃兰特以此举向二战中无辜被纳粹党杀害的犹太人表示沉痛哀悼,并虔诚地为纳粹时代的德国认罪、赎罪。此举使德国被波兰等国宽恕接纳。
阅读下面历史资料,德国和日本政府是如何
对待法西斯罪行的?史料一:以史为鉴 德国总理默克尔的言论:
“对于纳粹的罪行,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受害者,特别是大屠杀的受害者,德国应该承担起永恒的责任。这种反思必须一代一代保留下去。”

不仅总理积极反思纳粹罪行,反纳粹教育在德国已经成为法律。
史料二:2013年8月20日,德国总理
默克尔访问达豪集中营纪念
馆哀悼死难者以史为鉴村山 富市 ,日本第81任首相
(1994年6月30日~1996年
1月11日)。 1995年,村山首相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50周年纪念会上,首次承认日本的“殖民统治和侵略”,“给亚洲国家人们造成巨大伤害和痛苦”,并表示“深切反省”和“由衷的歉意”。这就是著名的“村山谈话”。

史料三:以史为鉴 日本政府参拜靖国神社的政要首脑:
1982年,日本首相福田赳夫参拜靖国神社
1983年秋天,内阁总理大臣中曾根康弘参拜靖国神社
  1996年7月,首相桥本龙太郎参拜靖国神社
  2001年8月13日,首相小泉纯一郎第一次参拜靖国神社
  2002年4月21日,小泉纯一郎第二次参拜靖国神社
  2003年1月14日,小泉纯一郎第三次参拜靖国神社
  2004年1月1日,小泉纯一郎第四次参拜靖国神社
  2006年8月,小泉纯一郎第五次参拜靖国神社
  2007年8月,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郎参拜靖国神社
  2011年4月,自民党总裁谷垣祯一参拜靖国神社
  2012年4月,自民党总裁谷垣祯一再次参拜靖国神社
  2012年8月,民主党内阁参拜靖国神社
  2012年10月,新任自民党总裁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
靖国神社与日本军国主义和对外侵略战争的历史有着密不可分
的关系,其中供奉着东条英机等14名甲级战犯及1000多名乙、
丙级战犯,参拜意味着对侵略历史的肯定。 史料四: 3月12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国会答辩时公开质疑东京审判,宣称:对甲级战犯的判决是根据“战胜国的判断裁定的罪名”,而非日本人的定罪。
4月21日开始,靖国神社举行例行春季大祭,安倍晋三当天以首相名义供奉了名为“真榊”的祭品。168名日本国会议员23日参拜了靖国神社。
安倍内阁的议员参拜靖国神社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曾在当选前参
拜供奉二战战犯的靖国神社
史料五: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①战争正义性
②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重要保证
③反法西斯阵营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物质基础
④轴心国集团内部缺乏紧密合作和战略协同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1941年6月,德国突袭苏联。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美军基地珍珠港,美国对日宣战。 1942年-1943年, 斯大林格勒战役。1944年6月6日,诺曼底登陆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 1945年5月8日,德国正式签署投降书。我们要时刻防范日本军国主义抬头,维护世界和平。
我们要铭记历史耻辱,发奋图强,以重铸中华辉煌、彻底消灭日本军国主义为己任。
思考:
回顾日本在历史上的所作所为与如今的言行,
我们应该怎么做?1937.7.7东方主战场七七事变1939.91941.61942.119421944德国突袭波兰诺曼底登陆全面爆发
德国进攻苏联联合斯大林格勒战役转折扩大日本偷袭珍珠港1941.12最大规模《联合国家宣言》第二战场1945雅尔塔会议1945结束5.8德国投降9.2日本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过程(欧洲战场)(太平洋战场)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1914年 7月
至1918 年11月1939年
9月1日

1945年
9月2日
同盟国与协约国德意日法西斯与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德国闪击波兰凡尔登斯大林格勒德国投降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帝国主义的战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浩劫浩劫,彻底改变了世界面貌,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珍爱和平,远离战争 (2010·河北)17.德国入侵波兰后,许多人提出了疑问:“他们(指英国、法国)扔出了两个‘小孩’(指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再扔出另一个‘小孩’(指波兰)给‘狼群’以求躲避灾难的政策还能有收益吗?”材料中的“政策”应是
A.殖民主义扩张政策 B.委任统治政策
C.绥靖政策 D.“冷战”政策
(2010·山东聊城)31.“我要求国会宣布:自1941年l2月7日——星期日日本进行无缘无故和卑鄙怯懦的进攻时起,合众国和日本进入战争状态。”日本的“进攻”是指
A.全面侵略中国 B.突袭苏联
C.偷袭珍珠港 D.诺曼底登陆CC课堂练习(2010·江苏徐州)13.2010年5月9日,胡锦涛主席出席了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65周年庆典。这次伟大的卫国战争开始于( )
A.德国突袭波兰   B.德国东侵苏联
C.日本偷袭珍珠港 D.莫斯科保卫战
(2010·山东东营)23.罗斯福曾说,1941年12月7日是“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美国遭到了“突然和蓄谋的进攻”。那么,在这个“日子”发生的事件是( )
A.慕尼黑阴谋 B.日军偷袭珍珠港
C.诺曼底登陆 D.美国轰炸南联盟
(2010·湖南岳阳)23.下列哪些事件使第二次世界大战扩大( )
①德国进攻波兰 ②德国入侵苏联 ③日本偷袭珍珠港 ④诺曼底登陆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BBB(2010·四川资阳)26.1940年4、5月间,德军迅速向北欧和西欧推进,英国首相张伯伦受到强烈谴责,其主要原因是( )
A.他是法西斯侵略的罪魁祸首
B.他推行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
C.他是丘吉尔的政敌
D.他推行和平外交政策
(2010·山东淄博)8.某同学使用右面的地图开展研究性学习,他确立的研究主题是( )
A.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B.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进一步扩大
C.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
D.欧洲第二战场开辟BB(2010·四川达州)34.当法西斯德国在欧洲大陆疯狂扩张时,一直追随英国推行绥靖政策,最后却自食其果遭致亡国的是( )
A.奥地利 B.波兰 C.意大利 D.法国
(2010·四川攀枝花)20. 将绥靖政策推向顶峰的历史事件是( )
A.慕尼黑阴谋 B.国会纵火案
C.巴黎和会 D.华盛顿会议
(2010·江苏无锡)17.中国人常用“饮鸩止渴”来告诫人们,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将来的祸患。世界上英法把“饮鸩止渴”的绥靖政策推向顶峰的会议是( )
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C.慕尼黑会议 D.雅尔塔会议DAC(1)文件中的三国指的是哪三国?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 (2)出自哪个文件?标志着哪一组织的形成?(3)从文件中看出,调动了哪些有利因素?这个文件签订后增强了哪一方的力量,对最终胜利有何作用?《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联合了一切人力、物力、财力。每一个政府各自保证对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 - —-1942年 增强了反法西斯联盟的力量,为最后胜利打下基础。
欧 洲 主 战 场(苏德战场)材料一:“红军、海军和苏联全体公民必须保卫每一
寸苏维埃土地,战斗到最后的一滴血,来保
卫城镇和村庄“ ——斯大林 1.材料一是斯大林指挥的什么战役?有何意义?
2.材料二提到的转折点指哪一战役?为什么说是转折点?
材料二:“是你们制止了侵略的浪潮,成了盟军反侵
略的转折点。”——罗斯福致斯大林的信斯大林格勒战役,德军元气大伤,苏军开始反攻莫斯科保卫战,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思考1:[08吉林学业]材料分析题 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二:1938年9月,德、意、英、法四国政府的首脑在德国的慕尼黑举行会议。慕尼黑会议期间,当事国的代表却被拒这于会议之外……。协定签字后,英法代表只向当事国代表宣布了会议结果,并蛮横地声称“这是无权上诉和不能修改的判词”。
问:材料二中的“当事国”指哪个国家?“协定”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英法代表的做法体现了什么政策?造成了什么恶劣影响?(4分)捷克斯洛伐克把苏台德等地割让给德国
绥靖政策
使法西斯国家侵略野心膨胀;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每一(签字国)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某宣言《联合国家宣言》 保证了各国用自己的全部力量,联合起来,打垮法西斯国家。 1942年1月1日 华盛顿中英美苏等26国标着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了起来,团结了反法西斯力量,为最终打败法西斯侵略奠定了基础。请回答:①这份宣言的名称及其内容。
②这份宣言签订的时间和地点?
③这份宣言有哪些国家参与签订?
④这份宣言的签订有历史意义?
1. 此次会议的参加国是哪些?参加会议的“三巨头”是谁?
2.主要商议战后处置哪一国家?还决定成立什么国际组织?联合国总部(美国纽约)
1945年成立国际联盟(瑞士日内瓦)
1920年成立欧 洲 战 场 大 盘 点材料一:红军、海军和苏联全体公民必须保卫每一寸苏维埃土地,战斗到最后的一滴血,来保卫城镇和村庄。
---- 斯大林材料三: 1.材料一是斯大林指挥的什么战役?结果如何?有何意义?
2.材料二提到的转折点指哪一战役?为什么说是转折点?
3.语言描述材料三、四涉及的战役及其意义。材料二:是你们制止了侵略的浪潮,成了盟军反侵略的转折点。”
--- 1943年2月罗斯福致斯大林的信材料四: 1. 1938年,捷克斯洛伐克外长说:“我不知道你们的国家是否会从……决定中得到好处,但肯定无疑的是,我们不会是最后一个受害者……”这里的“决定”出自( )
A.《九国公约》 B.慕尼黑会议
C.《凡尔赛和约》 D.雅尔塔会议
2.德国入侵波兰后,许多人提出了疑问:“他们(指英国、法国)扔出了两个‘小孩’(指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再扔出另一个‘小孩’(指波兰)给‘狼群’以求躲避灾难的政策还能有收益吗?”材料中的“政策”应是( )
A.殖民扩张政策 B.委任统治政策
C.绥靖政策 D.“冷战”政策BC3.下图为丘吉尔在1940年5月就任首相时的演讲。请问丘吉尔所说的“胜利”是( )
A.摆脱经济危机 B.反法西斯战争
C.争霸世界 D.抢占殖民地
“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可以用一个词来答复:胜利——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胜利。无论多么恐怖,也要争取胜利。因为没有胜利就没有生存……”B4.下面是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制作的一个反映世界史上重要会议的年代尺。在这个年代尺上标出的会议中,决定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及苏联参加对日本法西斯作战的是( )
D5. “70多年前爆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世界和平带来空前的灾难。世界各国人民同仇敌忾,携手反法西斯侵略,保卫世界和平;与此同时,中国人民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我们不会忘记,大批苏联红军远赴中国东北战场,同中国军民肩并肩对日作战,为中国夺取抗日战争最终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胡锦涛会见参加抗日战争的俄罗斯老战士时讲话
请回答:(1)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标志是什么?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的军事行动指什么?
(2)“苏联红军远赴中国东北……”是哪次会议的决定?
(3)“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开始于哪一事件?
列举中国军民抗击日本侵略并取得胜利的重大战役两例。
(4)回顾这场战争,你有什么感想?
和平来之不易,悲剧绝不能重演;人类在对付共同挑战时,应团结一致;加强合作,才能求得共同发展;远离战争,珍爱和平……签署《联合国家宣言》。诺曼底登陆战。雅尔塔会议 七七事变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2012湖南株洲)
19.1944年6月,盟军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使法西斯德国陷入盟军两面夹击之中的战役是
A.斯大林格勒战役 B.诺曼底登陆战
C.阿拉曼战役 D.中途岛海战
真题回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