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09级文科综合月考三历史试题(上传者原创)
2008年10月24日是嫦娥一号卫星发射成功一周年。科教文化事业的传承发展,推动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请回答12-14题:
12.以下最能说明封建政府重视天文事业发展的事实是
A、战国编写了最早的天文学著作《甘石星经》
B、东汉作出了关于月食最早的科学解释
C、唐朝发现了实测子午线长度的科学方法
D、元朝设立太史局编制新历法,设观星台观测天象
13.请你找出破坏文化传承行为的反证的例子
①、孔子编订儒家经典“五经” ②、敦煌莫高窟是最大规模的佛教艺术宝库
③、纪昀为编纂最大丛书而禁毁大量书籍 ④、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4.你认为下列措施中无法选拔或者培养出经世致用人才的是
A、北宋设明法科专考律令与断案
B、1859年太平天国兴办新式学校培养人才
C、1872年清朝派30名幼童赴美留学
D、1898年设立京师大学堂,兼习中西学科
中共中央十七届三中全会的核心主题是关注民生。而最近国家又拨款四万亿资金用于民生建设。请回答15-17题:
15.请选出无法给与民众地位以保障的事件
A、雍正王朝实摊丁入亩政策 B、咸丰王朝准许华工出国
C、光绪王朝曾准许官民上书言事 D、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禁止蓄奴
16.以下最能全面体现中国农民阶级反抗斗争时代新意的是
A、陈胜提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为“布衣将相”奠定思想基础
B、李自成提出“均田免粮”使农民斗争进入新阶段
C、义和团提出“扶清灭洋”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
D、湖南农民提出“一切权力归农会”建立政权武装配合了北伐战争
17.请你为某个历史探究小组的同学挑选一处最早的基础建设工程作为其考察对象
A、芍陂 B、都江堰 C、郑国渠 D、大运河
2008年北京奥运盛会,是世界文化交融的盛会。东西文化的交融发展,是世界文明统一发展的基石。请你回答18-20题:
18.在东学西渐中,最晚传入西方并得到资产阶级推崇为“开明的专制
君主制的典范”的是
A、四大发明 B、均田制度
C、科举制度 D、儒家学说
19.明显加速西学东渐进程的是
A、罗马使者 B、意大利商人
C、荷兰传教士 D、英国工业资产阶级
20.世界文化交融发展的潮流迫使清朝作出一些自救统治的变革,其中客观上刺激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应该是
①设立总理衙门外交机构 ②创办湖北织布局与汉阳铁厂
③实施新政奖励实业 ④设立责任内阁进行宪政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在此刻,我们回首2008年会发现自然与人为的灾难不停困扰着中国。请回答21-23题:
21.古代黄河流域中下游经常泛滥成灾,于是引发了
A、两汉时期大力治理黄河 B、南北朝时期大量北民南迁江南
C、唐朝经济重心南移江浙地区 D、明朝新定经济立法以治理黄河
22.她(西部一文化古城遗址)曾经拥有威服外国、狭制丝路、左右西域的辉煌,然而今天我们面对荒漠只能以叹息凭吊她那远去的文明。她处于今天的
A、陕西 B、宁夏 C、甘肃 D、新疆
23.下图所再现的是为民除害的战争,它所要达到的目的应该是
A推翻清朝腐朽统治 B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
C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共和 D统一全中国
37题:2008四川汶川地震中,全国人民众志成城面对灾难。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32分)
材料一:贞观元年,他对大臣们说:"正主任邪臣,不能致理;正臣事邪主,亦不能致理。唯君臣相遇,有同鱼水,则海内可安。朕虽不明,幸诸公数相匡救,冀凭直言鲠议,致天下太平"
――――《贞观政要》
材料二:1919年的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顾维钧(时任驻美大使)慷慨陈词:“胶州和胶济铁路所在地的山东省是中华文明的摇篮,孔子和孟子的诞生地,对中国人而言,这是一块圣地。全中国人的目光都聚焦于山东。”
在当年的5月,发生了中国北京、天津、上海等地的以青年学生为先锋,以工人阶级为主力,以及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参与的一次示威游行、请愿、罢课、罢工、罢市暴力对抗政府等多形式的爱国运动。
――――《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现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务须依照余所著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及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继续努力,以求贯彻………”
――――孙中山《国事遗嘱》
问题:
(1)依据材料一指出唐太宗所希望的君臣关系的特征(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太宗对此是如何运作的?(4分)并指出产生了怎样的重大效果?(2分)
(2)依据材料二指出它所反映的重大史实及其反映的直接口号(4分);这件大事反映出当时怎样的力量气势特征?(2分)并实现了怎样的外交成就?(2分)
(3)依据材料三指明孙中山致力革命的目的及其实现的途径?(6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中心议题及其成功的作用?(6分)
(4)综合以上回答,你认为中国要成就历史大事的秘诀是什么?(2分)
41题:2008年从美国开始的世界金融海啸席卷全球。在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20分)
材料一:明有施复夫妻两口,别无男女。家中开张?(绸)机,每年养几筐蚕儿,妻络夫织,甚好过活……后几年间就增上三、四张?机,家中颇颇饶裕……夫妻依旧省吃俭用,昼夜营运,不上十年,就长有数千金家事。又买了左近一所大房居住,开起三、四十张?机,又讨几房家人小厮(雇佣众多机工),把个家业收拾得十分完美。……
――――《施闰泽滩阙遇友》
材料二:康熙五十一年(一七一二年)记载:江宁省会士民周文贞等,机户经纪王聘等,缎纱等项匠役蒋子宁等,丝行王楷如等,机户张恭生等,浙江杭嘉湖丝商邵鸣皋等许多机户、匠役、丝行、丝商都是受织造府(官营)直接和间接控制的。他们实际上是经常和织造府发生矛盾的。因为织造府限制:“机户不得逾百张,张纳税五十金,织造批准纳税给文凭,然后敢织。”
――――《红楼梦》背景
材料三:1900年10月,荣氏兄弟与人合伙创办了第一个面粉厂——保兴面粉厂,产品极受欢迎。1913年荣氏兄弟出资4万元与人合资创办福新面粉厂,开工不到一年,即获利3.2万元,盈利率达80%。到1921年止,荣氏兄弟经营开设的面粉厂共有12家,分布于上海、无锡、汉口等地,各厂面粉畅销全国,其“兵船”牌面粉,更远销英、法、澳及东南亚各国,一战间出口达80万吨,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盛誉。成为中国有名的“面粉大王”。
1915年荣氏兄弟出资18万元,创办申新纺织公司。1922年止,申新已有4个厂,产纱绽达13万余枚,成为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纺织企业公司。申新的“人钟”牌棉纱与“兵船”牌面粉一样,畅销于市场,成为全国闻名的棉纱之一,荣氏兄弟因此又被誉为旧中国的“棉纱大王”。
―――――《百度百科》
问题: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什么经济现象?(2分)结合材料二分析材料一中的经济现象到清朝发展的状态及其政策原因?(6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政策的根源是什么?(2分)
(2)依据材料三指出民国经济发展程度(2分)及其最发达的行业?(2分)结合当时的形势分析其发达的重要内外原因?(4分)
(3)分析材料一三反映的经济现象,找出两者的根本区别(2分)
历史参考答案: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D
A
B
B
D
A
D
D
C
A
D
C
37题:
(1)君臣关系特征:君臣同鱼水关系融洽;大臣耿直进谏,君主笑纳直言。(4分)
动作:知人尚任,量才受职;虚怀纳谏。(4分) 效果:人才济济,进谏成风,出现贞观之治。(2分)
(2)史实:五四运动。(2分) 直接口号:拒绝在和约上签字。(2分) 力量特征: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实现了革命力量大团结。(2分) 外交成就:没有在和约上签字。(2分)
(3)革命目的:建立自由平等的中国。(2分) 途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4分)
中心议题:改组国民党。(2分) 作用:建立起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标志着国民革命运动蓬勃兴起。(4分)
(4)秘诀:团队精神是成功的关键。(或者:团结的力量才是成功关键)(2分)
41题:
(1)经济现象:资本主义萌芽。(2分) 发展状态: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2分)
原因:限制规模,征收重税。(4分) 根源: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2分)
(2)发展程度: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或者出现短暂的春天)。(2分)
行业:纺织业和面粉业。(2分)
重要原因:辛亥革命推翻君主专制建立民国,扫除一些发展的障碍;欧洲各帝国主义国家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对华输出的资本与商品减少。(4分)
(3)根本区别:生产力上。材料一反映手工生产技术;材料三反映大机器生产技术。(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