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课件(1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节 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课件(1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02-25 09:20: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5张PPT。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第七章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第三节 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学习目标1. 尝试完成对当地生态环境现状的调查和有关的分析讨论。
2. 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行动计划。
3. 认同作为地球的公民,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应尽自己的责任。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1.目的要求:
(1)通过调查当地____________,分析________,讨论拟定保护当地_________的计划。
(2)认同每位公民在保护____________方面都有自己的_______。课前预习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结果生态环境生态环境责任2.材料和用具:____________、_______。
3.方法步骤:①分组进行_______,收集各种相关资料;②针对一个具体存在的问题,通过进一步收集资料,写出_________;③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出现问题的______,写出保护__________的计划;④通过______、_____,完善并汇总全班的报告和计划,并向当地有关部门汇报。笔记本笔调查调查报告原因生态环境交流汇报夯实基础
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同步训练1. 下列人类活动,可以保护生物圈的是( )
回收废旧电池
B. 伐木毁林开辟农田
C. 焚烧农作物的秸秆
D. 围海造田A2. 下列活动中,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是( )
①大力推广开私家车出门
②旅游后携带新鲜水果回国
③退耕还草还林 ④电池直接扔到垃圾桶
⑤垃圾分类 ⑥使用再生纸 ⑦使用纸质购物袋
A. ①④⑤⑦
B. ①③④⑤
C. ③⑤⑥⑦
D. ②④⑥⑦C3. 下列措施中,哪一种对保持生态环境最有利?( )
A. 把大片沼泽地开垦为农田
B. 在菜地中喷洒农药以杀死菜青虫
C. 在田间施放性引诱剂,干扰雌雄害虫之间的通讯
D. 把工业废水排入发生“赤潮”的海域,让那些有毒藻类死亡
4.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下列做法中不恰当的是( )
A. 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变废为宝
B. 开发新能源,逐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C. 为减少“白色污染”,集中收集并焚烧废弃塑料
D. 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CCD5. 随着“低碳经济”“碳汇”等新名词的出现,“低碳族”应运而生,并迅速壮大。下列哪些是“低碳族”的生活习惯?( )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②③6.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把美丽中国建设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建设的重要目标,为了更好地实现美丽中国建设这一宏伟目标,下列哪项做法值得提倡?( )
A.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和杯子
B.电视机不用时没有及时切断电源
C.不乱扔废电池以免造成重金属污染
D.抓捕野生生物关入笼中当宠物饲养
CC7. 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下列做法中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
植树造林
B. 宣传环境保护的法规法纪
C. 大量使用农药、化肥
D. 对工业废水、废气进行处理
8.人类的下列活动中,对保护生物圈不一定有利的是( )
A.实施计划生育
B.引进和种植国外植物新品种
C. 垃圾分类,部分回收利用
D. 节能减排,减少污染B9.“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现在很多环境问题都是由人类随意处理垃圾引起的,我们要积极践行垃圾分类回收,留住碧水蓝天。下图中,“可回收垃圾”的标志是( )A能力提升
10. 温室效应是指由于全球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地球平均气温不断上升的现象。下图是某兴趣小组设计的模拟生物圈“温室效应”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A和B是一组对照实验,其中起对照作用的是____。
(2)图中生态瓶内有河水、水草、小鱼、泥沙等成分,因此,生态瓶实质上就是一个___________。作为模拟“温室效应”的一组对照实验,两个生态瓶中各种成分的量、大小等应尽量保持_______。
(3)实验一段时间后,如果B内的温度比A内的_____,则可证明“温室效应”会导致气温上升。
(4)为了减缓“温室效应”,人类应倡导低碳生活。作为一个中学生,应从自身做起。请写出你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一项日常行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A生态系统一致高随手关灯、节约用水等  塞罕坝精神
河北塞罕坝林场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典型范例。自1962年建场以来,三代塞罕坝人接续努力,在极其恶劣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下建成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创造了沙漠变绿洲、荒原变林海的绿色奇迹。
人与自然  2017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的重要指示中指出:“55年来,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唤,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塞罕坝人以忠诚使命为内核、以艰苦奋斗为底色、以绿色发展为追求,谱写了一首人类改天换地的绿色进行曲。塞罕坝人种下的不仅仅是一棵棵树木,更是一种信念、一种精神;造就的不仅仅是一座“美丽高岭”,更是一座受人景仰的“精神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