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市滨城区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学业水平测试
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请将唯一正确的答案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题1分,共20分)
1.“打一场禁毒的人民战争”是中国政府在扫除毒品中的响亮口号。169年前,一位民族英雄在广州已经用行动表达了中国人民禁烟的决心和勇气,他就是
A.左宗棠 B.林则徐 C.魏源 D.邓世昌
2.中国有一座城市,因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冠上他的名字受辱,它是
A.南京 B.天津 C.北京 D.上海
3.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他所说的“长技”在当时不可能包括
A.军事技术 B.政治制度 C.科学技术 D.文化制度
4.在下图所示的残垣断壁是历史上哪一次侵华战争的见证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5.“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这首诗颂扬了一位清代名将率军收复新疆、治理边疆的业绩。这位名将是
A.林则徐 B.左宗棠 C.邓世昌 D.丁汝昌
6.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一个国家,马克思曾经说它在中国“不花费一文钱,不出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这个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俄国
7.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日军在下列哪一地点对我国居民实行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
A.上海 B.南京 C.旅顺 D.广州
8.”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致远鼓楫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请根据所学历史知识,在下列选项中指出与此诗相关的历史事件
A.辽东半岛战役 B.平壤战役 C.黄海海战 D.威海卫战役
9.《辛丑条约》签订后,美国公使田贝说,“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可以“任意斥责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这表明
A.美国取得了在华势力的优势 B.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瓜分完成了
C.外国公使帮助清政府管理官吏 D.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10.北京大学的前身是1898年设立的
A.燕京大学 B.京师同文馆 C.太学 D.京师大学堂
11.近代史上,实际掌握清朝最高统治权力时间最长是
A.咸丰皇帝 B.慈禧太后 C.光绪帝 D.道光帝
12.20世纪初中国居民王某有四个儿子,他们的工作、生活情况不符合事实的是
A.老大在天津外国人开办的工厂干活 B.老二住在上海租界内
C.老三在北京东交民巷买了一套房子 D.老四参加了反清起义
13.历史课上,老师介绍铁路工程师詹天佑(1861—1919年)“从少年时代就赴美留学,学习铁路专业”,他能受到这种教育应得益于
A.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14.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维新派发动和领导的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
B.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
C.戊戌变法从开始至失败历时103天,因此又称“百日维新”
D.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15.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要去实地考查辛亥革命的首发地,他们应该去
A. 南京 B.上海 C.北京 D.武昌
16.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求救国救民的出路。下列选项搭配不正确的是
A.李鸿章→洋务运动 B.魏源→戊戌变法
C.孙中山→辛亥革命 D.陈独秀→新文化运动
17.你若想了解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篇幅白话小说,应该阅读
A.《文学改良刍议》 B.《狂人日记》
C.《文学革命论》 D.《新青年》
18.2005年是中国电影诞生100周年。百年前,我国拍摄的第一部电影是
A.《马路天使》 B.《渔光曲》 C.《定军山》 D.《十字街头》
19.董必武于1961年写了一首怀念战友的诗:“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董老诗中写的“四十年前会上逢”是指哪一次会议?
A.八七会议 B.遵义会议
C.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20.大连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参观“陆军军官学校”旧址,他们应该去的地方是
A. 广州 B. 武汉 C. 上海 D. 南京
二、辨析题(判断下列各题表述是否正确并简要说明理由。本题共3个小题,每题5分,共15分)
21.如果没有禁烟运动就不会爆发鸦片战争。
22.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23.辛亥革命彻底失败了,因为它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三、识图释图(15分)
24.观察下图后回答问题:(7分) (1)下图是反映红军长征的场面,你能为这三幅画写个题目吗?(3分)
(1) (2) (3)
(2)你还能举出例子说明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经过了哪些地方,遇到了哪些困难吗?(2分)
(3)21世纪的今天,我们是否有必要发扬红军精神,请谈谈你的看法。(2分)
25.观察下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8分)
(1)按从左到右顺序写出上面历史人物的姓名。(4分)
(2)简要概括每位人物的最主要贡献。(4分)
四、简答题(本题3个小题 共24分)
26.请你设计一个关于近代历史上三个不平等条约的表格。(12分)
27.你能举出来源于中国近代史事件的三个节日名称吗?计算出这三个节日距今(2008年)多少年?(6分)
28.中国近代曾经先后三次提出向西方学习,你能列出是哪三次吗?请举例子说明。(6分)
五、材料题:阅读材料(12分)
29.材料一:1998年5月4日,江泽民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的大会上,向北大同学,所有学校学生,全国各界青年提出四点希望: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和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从祖国人民需要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
材料二:北京大学生的游行队伍照片。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北京大学”的前身是近代 ,它诞生于 运动之中。(2分)
(2)材料二中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1分)
(3)简述这两次运动的意义?(6分)
(4)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你怎样发扬图中学生的精神?(3分)
六、探究论述题(14分)
30.近代化主要是指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确立的过程。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中国近代化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起步。
(1)中国主要经历了哪些重要的变革?
(2)这些变革体现了什么样的思想主张?
(3)这些思想对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分别产生了什么积极作用?
(4)从这些思想主张的发展变化,可看出近代化的起步有什么特点?
2008-2009学年度滨州市滨城区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学业水平测试
历史试卷参考答案
1、 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
1.B 2. A 3. B 4. B 5. B 6. D 7. C 8. C 9. D 10.D
11.B 12.C 13.A 14.D 15.D 16.B 17.B 18.C 19.C 20.A
二、辨析题(本题共3个小题,每题5分,共15分)
21.错误。(1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是必然的。19世纪上半期,英国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强国。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产品和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必然侵略。禁烟运动只是一个发动战争的借口,只是加速了战争的爆发。如果没有禁烟运动,鸦片战争仍然会爆发。(4分)
22.正确。(1分)理由:因为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4分)
23.正确。(1分)理由:因为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4分)
三、识图释图(共两题15分)
24.(1)飞夺泸定桥 (2)爬雪山 (3)过草地(2)例子能说明红军的困难即可给分。(3)不怕艰难险阻,顽强的意志,百折不挠的精神,坚定的革命信念等。
25.图:(1)林则徐、张謇、严复、孙中山。(2)①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中国近代民族英雄。②为了解决国家的危难和富国强兵,张謇兴办大生纱厂,后来逐步发展成一家较大规模的棉纺织企业。③严复译述《天演论》,把西方进化论学说介绍到中国,推进了维新运动的发展。他是中国近代的启蒙思想家。④孙中山创建兴中会;创立中国同盟会;领导辛亥革命;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创建黄埔军校,实现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等。
四、简答题(本题3个小题,共24分)
26. 设计了表格,项目合理,如条约名称、签订国家、签订时间、主要内容、影响等;内容完整;其中主要内容可细化为赔款数目、割占领土、开放通商口岸等。
27.“五四”青年节,89周年;“八一”建军节,81周年;“七一”建党节 87周年
28. 洋务运动:如提出“自强”“求富”的口号,学习西方技术。戊戌变法:如以西学理论鼓吹变法,发布了一系列学习西方的法令。新文化运动:如提出民主与科学的口号
五、材料解析题(12分)
29.(1)京师大学堂(1分),戊戌变法(2)五四运动
(3)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以五四运动为标志,中国的民主革命进程发生了质的变化,五四运动成为旧民主主义革命结束,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里程碑,从此,中国的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思想上、干部上准备了条件,等等。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符合中国历史发展趋势,具有进步意义;也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激发了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使中国变法图强的社会思潮日益高涨,等等。(4)。
六、探究论述题(14分)
30.(1)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2)(3)言之有理即可的得分。
(4)从经济变革到政治变革再到思想文化的变革(或从学习西方技术到改变封建制度再到解放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