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那个星期天 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6 那个星期天 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五四学制)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2-26 18:25:35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6 那个星期天
精讲巧练·启迪导学
一、主题探究
本文讲述了在一个___________,母亲答应带作者外出,作者从_________等到_________,再到天色暗下去,最终___________的事,表达了作者的__________之情。
二、疑难探究
1.请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在这一天里,作者的心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2.文章的开头有什么作用?
实战演练·化难为易
A 基础知识必达标
一、基础达标
1.文学常识。
本文作者_________,北京人,作家。代表作有小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散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读重点字
盼望( ) 昏暗( ) 吓唬( ) 拨弄( ) 耽搁( )
揉动( ) 泡沫( ) 缥缈( ) 急遽( )
3.识多音字
(1)他欣然应( )允了我的请求,答应( )和我一起参加书法比赛。
(2)光阴似箭,自离开老屋到现在,一晃( )已经3年了,我还时常想起老屋前那棵在风雨中摇晃( )的小树。
(3)老师很重( )视这个问题,请重( )说一遍。
4.辨形近字
(1)màn( )长而炎热的夏天终于过去了,凉爽怡人的秋天 màn màn( )( )走来。
(2)她轻轻bō( )弄着琴弦,弹出美妙动听的乐曲。她在所有表演者中出类bá( )萃。
(3)生命须经过沉diàn( )才能zhàn( )放出夺目的光彩。
5.解关键词。
(1)( ):消失
(2)荒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指一直沉默不语,一句话也没有说过。
6.感知课文。
本文不是表现童年的____________,而是以一段铭刻心头的记忆缅怀_______________,诠释母爱的至纯至真。本文有着强烈的感染力,这主要得益于对人物的____________描写。
二、品读达标
阅读全文,回答问题。
7.结合全文,说说“我”为什么对“第一次盼望”记忆犹新。
8.文章结尾“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运用了环境描写,请分析其作用。
9.你如何评价母亲没有实现承诺带作者外出这件事?
B 能力拓展巧提升
(时间:50分钟分数:50分)
一、基础提升(30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9分)
惊 huáng( ) 依wēi( ) 消shì( ) wǎn( )回 huāng( )凉翻箱dǎo( )柜 念dao( ) 一声不kēng( ) 阳光明mèi( )
2.依据文章内容,填写词语。(6分)
(1)我蹲在院子的地上,用树枝( )着一个蚁穴,爬着去找更多的蚁穴。
(2)我想衣服一洗完我马上拉起她就走,决不许她再( )。
(3)我现在还能感觉到那光线漫长而( )的变化,孤独而( )的黄昏到来。
(4)(男孩儿)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 ),一派( ).
3.写出下列语句运用的描写方法。(6分)
(1)(母亲)一边亲吻着我一边不停地说:“噢,对不起,噢,对不起……”( )
(2)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 )
4.(2018·临沂)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金融办等六部门联合开展打击和防范非法集资、非法传销等系列宣传活动,致力于守护好老百姓的“钱袋子”。
B.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大数据人才的迫切需求,近年来,教育部已陆续批准35所高校设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
C.5月15日,2017年度临沂见义勇为英雄颁奖典举行,王守明等16位同志被授予“临沂市见义勇为英雄”。
D.外卖小哥雷海为夺得第三届《中国诗词大会》总冠军,缘于他痴迷于古典诗词,13年坚持不懈日积月累的结果。
5.(2018·成都)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第54届世乒赛男子团体决赛中,半决赛淘汰了瑞典队的中国队卷土重来,成功卫冕。
B.在这片劫后重生的土地上,人人各得其所,各展其长,满怀信心创造幸福美满的生活。
C.充分发挥丝绸之路的纽带作用,可以让历史背景不同的亚欧各国息息相通,共同繁荣。
D.《经典咏流传》以崭新的形式推介古典诗词,对弘扬传统文化具有不容置疑的作用。
6.(2018·东营)依次填入空缺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白日里浑然一片的泉鸣,此时却能分出许多层次;那柔曼如提琴者,______________;那清脆如弹拨者,_______________;那厚重如贝斯轰响者,_______________;那雄浑如铜管齐鸣者,______
______________。
①应为万道细流汇于空谷 ②是草丛中淌过的小溪
③定是激流直下陡壁,飞瀑落下深潭 ④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
A.①②④③ B.②④①③ C.②④③① D.④②①③
二、品读提升(2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老海棠树
史铁生
①如果可能,如果有一块空地,不论窗前屋后,要是能随我的心愿种点什么,我就种两棵树:一棵合欢,纪念母亲;一棵海棠,纪念我的奶奶。
②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好像她们从来就在一起。
③老海棠树有两条粗壮的枝ㄚ,弯曲如一把躺椅,小时候我常爬上去,一天一天地就在那儿玩。奶奶在树下喊:“下来,下来吧,你就这么一天到晚待在上头不下来了?”是的,我在那儿看小人书,用弹弓向四处射击,甚至在那儿写作业。“饭也在上头吃吗?”对,在上头吃。奶奶把盛好的饭菜举过头顶,我两腿攀紧树丫,一个海底捞月把碗筷接上来。“觉呢,也在上头睡?”没错。四周是花香,是蜂鸣,春风拂面,是沾衣不染海棠的花雨。奶奶站在地上,站在屋前,站在老海棠树下,望着我……
④春天,老海棠树摇动满树繁花,摇落一地雪似的花瓣。我记得奶奶坐在树下糊纸袋,不时地冲我唠叨:“就不下来帮帮我?你那小手儿糊得多快!”我在树上东一句西一句地唱歌。奶奶又说:“我求过你吗?这回活儿紧!”我说:“我爸我妈根本就不想让您糊那破玩意儿,是您自己非要这么累!”奶奶于是不再吭声,直了直腰,又凝神糊她的纸袋。
⑤夏天,老海棠树枝繁叶茂,奶奶坐在树下的浓荫里,又不知从哪儿找来了补花的活儿,戴着老花镜,埋头于床单或被罩,一针一线地缝。天色暗下来时她冲我喊:“你就不能劳驾去洗洗菜?没见我忙不过来吗?”我跳下树,洗菜,胡乱一洗了事。奶奶生气了:“你们上班上学,就是这么糊弄?”奶奶把手里的活儿推开,一边重新洗菜一边说:“我就一辈子得给你们做饭?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这回是我不再吭声。
⑥有年秋天,老海棠树照旧果实累累,落叶纷纷。那时我大些了,在外工作,从陕北回来看她,奶奶已经腰弯背驼。早晨,天还昏暗,奶奶就起来去扫院子,“唰啦唰啦”的声音把我惊醒,我赶紧跑出去:“您歇着吧,我来,保证用不了三分钟”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你刚回来,去歇息着吧。”
⑦冬天,窗外,风中,老海棠树枯干的枝条敲打着屋檐,摩擦着窗。奶奶常常在灯下学习。她曾经读一本《扫盲识字课本》,再后是一字一句地念报纸上的头版新闻。那一回,奶奶举着一张报纸,小心地凑到我跟前:“这一段,你给我说说,到底什么意思?”我看也不看地就回答:“不知道。再说,您学那玩意儿有用吗?”奶奶立刻不语,唯低头盯着那张报纸,丰天半天目光都不移动。我的心一下子收紧,但知已无法弥补。“奶奶。”“奶奶!”“奶奶—”我记得她终于抬起头时,眼里竟无对我的责备。
⑧……
⑨如今,奶奶已离我而去。而在我的梦里,老海棠树也便随之飘然而去,跟随着奶奶,陪伴着她,围拢着她;奶奶坐在满树的繁花中,满地的浓荫里,望着我,或不时地要我给她说说:“这一段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形象,逐年地定格成我的思念,和我永生的痛悔。
7.文章写了关于奶奶的哪些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分点概括。(6分)
8.请简要分析下面句子中人物描写的方法和人物的心理状态。(4分)
奶奶把手里的活儿推开,一边重新洗菜一边说:“我就一辈子得给你们做饭?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
9.文章是回忆奶奶的,为什么要在第③段写“我”在老海棠树上的活动?(4分)
10.从全文看,以“老海棠树”为题有什么好处?(6分)
C 直击中考提素养
(2018·潍坊)综合性学习活动。
在社区组织的推进“全民阅读”活动中,你参与了部分工作。请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任务。材料1 当前“全民阅读”渐成共识,各种与阅读相关的活动层出不穷,堪称丰富多彩,诸如图书漂流、阅读接力、名人讲座、新书签售……不一而足。但阅读活动毕竟不是阅读本身,阅读活动就如同食物散发出来的香味,足以诱人,但不能饱腹。阅读活动的数量、质量、参与者等都不是评价阅读的指标,评价阅读的指标只能是读者的阅读收获。
材料2 数字阅读有利于迅速获取信息,能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与管理,还有利于进行搜寻式阅读。纸质阅读是一种主动性行为,能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其中,有利于进行深度阅读和持续性阅读。材料3 俞敏洪始终坚持在适当的时候读纸质书;他还读电子书和碎片化文章,购买了3000多本电子书,收藏了近一万篇微信群的文章。
1.阅读“材料1”,你认为推进“全民阅读”应该重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2”“材料3”,针对“智能时代,如何读书”这一话题,谈谈你的看法。
3.下面是社区阅读调查报告的部分内容,其中有多处语病,请指出两处并提出修改意见。
①大众阅读作为社区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一直受到各方关注。②在推进“全民阅读”活动中,我们社区居民的纸质阅读量和数字阅读量都呈现双升趋势。③阅读的目的,不仅是长知识,增技能,而是让人成为更加完美的人。④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书人,关键在于有浓厚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1)_________处,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处,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及解析
精讲巧练·启迪导学
一、星期天 早晨 中午 没有外出 伤感
二、1.“一个人平生第一次盼一个日子”表达了作者的盼望之情;“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等母亲回来”表达了作者的焦急、兴奋之情;“但这次怨我,怨我自己,我把午觉睡过了头”表达了作者的懊悔之情;“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表达了作者的失落惆怅之情;“(母亲)发现他在哭,在不出声地流泪”表达了作者的难过、悲伤之情。
2.开篇点题,交代了第一次盼望,自然引出下文盼望的故事。
实战演练·化难为易
A 一、1.史铁生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命若琴弦 务虚笔记 我与地坛 合欢树 病隙碎笔
2. pàn hūn xià bō dān róu mò miǎo jù chóu
3. (1)yīng ying (2)huǎng huàng (3)zhòng chóng
4.(1)漫 慢慢 (2)拨 拔 (3)淀 绽
5.(1)消逝 (2)人烟少;冷清。 (3)亲热地靠着;紧挨着。 (4)一声不吭
6.无知 逝去的母亲 心理
二、7.(1)第一次盼望对于孩子来说很重要。(2)盼望中兴奋期待、焦急无奈、失望委屈等心理感受,令“我”印象深刻。(3)母亲没有兑现承诺给幼小心灵带来的痛苦,令“我”难以忘怀。(4)母亲忙碌辛劳的身影,也在“我”的记忆中挥之不去。
8.写出了光线荒凉的特点,衬托了作者盼望无法实现的悲伤心情。
9.示例一:这位母亲既有对孩子的疏忽,又有对孩子发自内心的关爱。母亲用话语敷衍孩子,最终没有遵守承诺,是她对孩子感受的疏忽,但从她始终没有拒绝孩子和看到孩子伤心难过时惊惶失措并且道歉,又体现了她对孩子的关爱。
示例二:这是一位真实感人的母亲,她像大多数母亲一样,为生活而操劳,难免疏忽了孩子的感受,她答应带孩子去玩,但又被生活琐事牵绊,不能兑现对孩子的承诺。但即使忙得不可开交,她也没有用呵斥或直接拒绝的方式去伤害孩子,而是对孩子满怀歉意。她的无奈令人心酸,她对孩子的爱又令人感动。
B 一、1.惶 偎 逝 挽 荒 倒 叨 吭 媚
2.(1)拨弄 (2)耽搁 (3)急遽 惆怅 (4)消逝 荒凉
3.(1)动作描写、语言描写 (2)心理描写、环境描写
4.B [解析]A项,语序不当,“打击和防范”应改为“防范和打击”;C项,成分残缺,应在结尾添加“的荣誉称号”;D项,句式杂糅,可删掉“的结果”或将“缘于”改为“是”。
5.A [解析]“卷土重来”比喻失败之后重新恢复势力,多含贬义。该词用在这里与语境不符。
6.B
二、7.树下唤孙、送饭、糊纸袋,补花,洗菜,扫院子,灯下学习(读《扫盲识字课本》、读报、请教)。
8.通过对奶奶的动作、语言描写,表现了奶奶对一份有尊严的工作的渴望和对孩子不理解自己的不满。
9.表现“我”在老海棠树上的快乐,借以反衬奶奶对“我”的关心;为下文进一步写“我”与奶奶的亲情做铺垫。
10.以“老海棠树”为线索;“老海棠树”象征了奶奶,在“我”的记忆里与奶奶的形象不能分开;含蓄、形象地表现了奶奶和“我”之间浓浓的祖孙情。
C 1.让读者有阅读收获
2.(1)纸质阅读和数字阅读并不相悖,相得益彰。
(2)根据不同的需求,采取不同的阅读方式。
3.(1)②去掉“都”。
(2)③将“而”改为“而且”。
(3)④去掉“能否”。(任取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