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世界历史九年级(上)期末模拟测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三世界历史九年级(上)期末模拟测试题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2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08-12-20 17:1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初三世界历史九年级(上)期末模拟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答案写在后面的答题格子中)
1、以下法律文书中,产生时间最早的是( )
A、《拿破仑法典》 B、《权利法案》 C、《汉谟拉比法典》 D、《独立宣言》
2、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所倡导的社会思潮是 ( )
A、民族主义 B、复古主义 C、自由主义 D、人文主义
3、下列领导人中,反对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是 ( )
1克伦威尔 2华盛顿 3拿破仑 4玻利瓦尔 5林肯
A、24 B、135 C、245 D、12
4、林肯成为美国历史上受人尊敬和爱戴的总统,主要是因为 ( )
A、他维护了美国统一,解放了黑人奴隶 B、他消除了种族歧视
C、他出生贫寒却当上了总统 D、他是第一位遇刺身亡的美国总统
5、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俄国是通过改革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与俄国相似的还有哪个国家?( )
A、英国 B、法国 C、日本 D、美国
6、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利用议会同国王进行斗争的是( )
1种植园主 2教士 3新贵族 4资产阶级
A、12 B、34 C、13 D、24
7、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性质都是( )
A、自上而下的资产阶阶级革 B、自上而下的地主阶级改革
C、自下而上的资产阶级改革 D、自下而上的地主阶级改革
8、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
A、攻占巴士底狱 B、颁布《人权宣言》
C、第一共和国成立 D、雅各宾派专政
9、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上述内容应该出自下列哪次事件?( )
A、彼得大帝改革 B、日本明治维新
C、美国南北战争 D、俄国1861年改革
10、下列关于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共同点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都以失败而告终 B、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C、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运动 D、都在文化教育方面采取了重要措施
11、14-15世纪,由于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而产生了一系列的历史活动,下列与资本主义萌芽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1新航路的开辟2文艺复兴3殖民主义的扩张4美国独立战争
A、1234  B、124  C、134  D、123
12、从美国南方种植园主的角度看,美国内战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
A、北方工业的发展超过了南方农业的发展
B、南北双方在奴隶制存废问题上的矛盾变得日益不可调和
C、南北双方在西部开发问题上的矛盾日益突出
D、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
13、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这样,英国建立起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在这里,“君主立宪制”的含义是 ( )
A、资本主义国家君主权利受宪法限制的君主制
B、资本主义国家君主权利不受宪法限制的君主制
C、资本主义国家由君主制定宪法的君主制
D、资本主义国家根据宪法产生君主的君主制
14、工业革命又称产业革命,它最早产生于( )
A、机械制造业 B、采矿冶炼业 C、交通运输业 D、棉纺织业
15、19世纪中期,美国经过内战,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又一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这里所说的“又一障碍”是指( )
A、西进运动 B、殖民统治 C、保护关税 D、奴隶制度
16、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
A、巴黎公社成立 B、《国际歌》词曲的完成
C、《共产党宣言》发表 D、十月革命的胜利
17、下列各项中不具有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性质的是( )
A、美国内战 B、洋务运动
C、日本明治维新 D、俄国1861年改革
18、日本是近代亚洲唯一个没有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而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国家,它之所以避免了类似其他亚洲国家的厄运,是因为它成功地实施了( )
A、大化改新 B、明治维新
C、天皇专制 D、幕府将军的统治
19、1992年,一支船队为纪念某航海家开辟新航路五百周年,从西班牙出发,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的西印度群岛。这条航线当年是由哪一位航海家开辟的?( )
A、迪亚士 B、达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
20、玻利瓦尔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为了纪念他而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国家是:( )
A、巴西 B、阿根廷 C、玻利维亚 D、委内瑞拉
21、美国独立战争和美国内战的相同点是:( )
A、赢得了民族独立 B、维护了国家统一
C、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D、解除了种族压迫和歧视
22、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 俄国1861年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
B、 林肯的伟大贡献在于维护国家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
C、 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
D、 英国是18世纪中期世界上最大的殖民主义国家
23、下列哪一观点不符合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 )
A、人是罪恶、卑微、消极的存在,只有上帝是完美的
B、落在人们头上的幸福或不幸取决于自己
C、神圣的种子不落在家族,而落在个人身上
D、真正的高贵并非天生的,而是自为的
24、下列航海家中,到达过太平洋的是( )
A、迪亚士 B、达·伽马 C、麦哲伦 D、哥伦布
25、林肯说:“一个妇人写了一本小册子,结果引起了一场战争。”这个妇人就是斯托夫人,这本小册子就是《黑奴吁天录》(又译为《汤姆叔叔的小屋》),这场战争就是( )
A、美国独立战争 B、美西战争 C、美国南北战争 D、朝鲜战争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题号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答案
二、图说历史(本大题共两小题,每小题12分,共计24分。)
26.下面三幅图都与美国的历史有关,仔细观察三幅图片回答问题:
请回答:
(1)图(1)反映的是哪个时期的美国?(2分)
(2)图(2)中自由女神的右手高举着火炬,左手拿着一本书,这本书内容的颁布宣告了美国的独立。请问这本书的名称的是什么?(2分)
(3)图(3)是什么?它与图(1)有什么联系?(2分)
(4)被称为美国的“开国元勋”的是谁?他的主要贡献有哪些?(6分)
27.仔细观察下面图片回答问题:
请回答:
(1)请将上述A、B、C、D四种交通工具,按照出现的时间顺序进行排列:(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左下表格是以交通工具的使用领域作为依据,对上述四种交通工具进行的分类。参照示例,将另一个表格补充完整。(4分)
使用领域 交通工具(序号)
陆地 A、B、C
空中 D
文明时代 交通工具
农业时代 B
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
(3)假如你生活在19世纪中期的英国。一天,你想从利物浦到曼彻斯特旅游,可供选择的最时尚、快捷的交通方式是乘坐什么交通工具(4分)
三、材料题
28、材料一: 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他们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有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如果遇有任何形式的政府损害这些目的,人民就有权利改变或废除它……
——《独立宣言》
材料二: 各州选举人应具有该州众议员之选举人所需之资格……(众议院议员人数及直接税额应按合众国所辖各州人口之多寡,分配于各州,此项人口数目包括所有公民及五分之三非公民。并包括须服役数年之人,但未被课税之印第安人不算。)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1787年)》
阅读材料后回答:
(1)、材料一发表于何时?由何机构发表?体现了资产阶级的什么思想原则?(3分)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保守性表现在哪里?(2分)
(3)、结合所学知识对1787年宪法做出客观评价。(3分)
2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70年前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并迅速运用于生产领域,形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浪潮。
材料二:第二次工业革命大大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世界经济的迅速增长。它也进一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请回答:
(1)举出两个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作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2分)
(2)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3分)
(3)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哪些发明创造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举出一到两个例子来说明。(2分)
三、问答题
30、19世纪中后期,我们的近邻日本曾经和我们有相同的经历以及相同的命运:封建专制统治,面临外敌入侵,民族危机严重。但是日本很快从一个极度贫穷落后、民族危机严重的封建国家崛起为一个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那么
(1) 日本是通过什么形式实现崛起的?(2分)
(2) 请你评价一下日本的这次崛起。(3分)
(3) 现在,我国正在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日本的崛起有哪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5分)
世界历史期末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C D A A C B B A D A D B A D
题号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答案 D C B B C C C A A D C A C
21.(1)独立战争时期的美国(2分)
(2)《独立宣言》,(2分)(3)美国的国旗,国旗上有13道红白相间的条纹,13道条纹代表独立前北美13洲殖民地。(4分)
(4)华盛顿。领导美国人民进行独立战争,颁布《独立宣言》;取得萨拉托加大捷,赢得国家的独立;开创美国历史民主政治的先河。(6分)
22.(1)B—→A—→C—→D (每空1分,共4分。)
(2) 蒸汽时代—A(2分); 电气时代:C、D。(4分)
(3)火车。 (2分)
三、材料题
28、(1)1776年7月4日。 第二届大陆会议发表。 体现了天赋人权学说、自由平等原则、人民主权学说。
(2)材料一宣称一切人生来都是自由平等的,而材料二则以纳税的多少,把人区分为公民和非公民,来限制选举权,与材料一精神相悖。
(3)1787年宪法体现了独立战争的重大成就,使联邦政府建立在资产阶级民主法制基础上,给美国带来了长期的稳定政治局面,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奠定了基础;但该宪法有关奴隶制和黑人、印第安人权利的规定,又打上了种族歧视的烙印,暴露了其局限性
29、
①印度民族大起义的爆发。原因:英国的殖民政策,加剧了下层人民的苦难,剥夺封建王公的权利,也导致封建王公的不满和抵制,最终激起了印度全民族的不满与反抗。
② A、改变殖民政策,撤消东印度公司,由英王直接统治。
B、安抚封建王公,保留王公的权利。
C、进行军事改革,调整军队构成比例。
D、赦免参加起义人员,缓解英国与印度的民族矛盾。
影响:分化瓦解了起义领导队伍,导致了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失败。
三、问答题
(1)、进行了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明治维新。
(2)、
1、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危机。
2、使日本从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脱亚入欧,跻身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行列。
3、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展。使从此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的道路。
(3)、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推动生产力的不断进步;重视科技和教育,重视人才,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保持政局稳定,为经济发展营造有利的环境。(学生只需围绕其中的任意两个个方面作答即可。如果答案超出上述范围,只要内容正确,符合题意即可。)
图(1) 图(2) 图(3)
A B C D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