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三大改造(课件+教案+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三大改造(课件+教案+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2-25 18:41:44

文档简介

课件24张PPT。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第5课 三大改造1950-1953年土地改革的完成,使农民获得了土地,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变成了农民土地私有制。
土改后的问题:
土地买卖,农民因各种原因被迫出卖分得的土地;少数农民卷入租佃关系;高利贷重新出现,月息5%—10%,债主全部是中农。照这样下去,贫苦农民依然会回到旧社会的老路上去。怎么办呢?
导入新课学习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掌握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因,形式;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政策;三大改造的实质、意义和缺点。
2.通过学习认识到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过渡时期中,我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重点:三大改造的形式;三大改造的意义。
难点:三大改造的实质。
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一)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完成下列问题:
1.什么是三大改造?
2.对农业改造的原因、形式和经过;农业合作化的结果和意义;
3.手工业合作化的原因、方式和结果。1.什么是三大改造?
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称为三大改造。
2.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原因 :分散的个体经营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
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
要;农民也有进行互助合作的要求
(2)形式: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
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
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3)结果: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
生产合作社
(4)意义:农业合作化运动推动了手工业的合作化运动。
评农业合作化的形式农业合作化的三阶段农业生产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由几户至十几户组成,实行共同劳动、分散经营。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的集体经济组织。其特点是土地入股,耕畜、农具作价入社,由社实行统一经营;社员参加集体劳动。以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制为基础的集体经济组织。其特点是把劳动力、土地、耕畜、农具固定给生产队使用。(1)背景: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推动
(2)方式: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3)结果: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
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3.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评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1月农民代表向党中央和毛主席报喜。手工业者组织的木器生产合作社合作探究:依据材料,结合教材内容,说明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
造的原因。
材料:经过土地改革,广大农民得到了土地,农村生产力从封建制度
束缚下解放出来,农业生产恢复和发展起来了,但农民绝大多数还是靠
人畜经营……正因如此,今天农业生产的发展,还有许多困难的条件限
制了它,约束了它。
——邓子恢《在全国第一次农村工作会议上的总结报告》原因:分散经营影响农业的发展,也无法满足国家工业化的需要。二、公私合营
(一)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完成下列问题:
1.记住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目的、方式、政策和结果;
2.说出三大改造的结果、意义和出现的问题 。农民结队报名加入合作社1.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1)目的和时间:目的:为使私有制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时间:1954年-1956年
(2)方式:公私合营。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公方代
表居于领导地位
(3)政策: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
料实行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
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4)结果: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所谓公私合营,是我国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全行业的公私合营是指整个行业实行公私合营,企业的生产资料转归国家支配,资本家对企业的资产按固定的利率领取定息。年息为5%,即有代价地把剥削阶级的生产资料收归国有,这种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什么是公私合营?(1)在全行业公私合营以前,实行利润分配,就是
“四马分肥”,大致是资本家的红利占20.5%,国
家占34.5%,工人福利占15%,公积金占30%。
(2)在全行业公私合营以后,采取定息制度:十年内
每年由国家按照企业合营时核定的私股额,发给
股息,年息为5%,这一方式减少了资产阶级对社
会主义改造的阻力,便于使资本家成为一个自食
其力的劳动者,有利于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收归
国有。公私合营的两种形式乐松生 同仁堂经理 率先实行公私合营 后任北京市副市长 同仁堂的商标  北京同仁堂创建于清康熙八年(1669),创始人乐显扬。同仁堂自创建至1954年公司合营,近300年一直是世代相传,故又称为乐家老铺。1954年,乐氏第十三代传人乐松生带头申请公私合营,并成为同仁堂合营后的首任经理。北京同仁堂如今已发展成为跨国经营的大型国有企业──同仁堂集团公司。其产品以其传统、严谨的制药工艺,显著的疗效享誉海内外。“同仁堂”商标是中国驰名商标。(1)结果: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
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
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
公有制的转变
(2)意义: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这
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
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问题: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也存在着
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2.三大改造的完成合作探究:依据材料,结合教材内容,回答后面问题:
材料一:上海刚解放三天,永安百货公司就重新开门营业,但也只能惨淡经营。为帮助私营商业克服困难,上海市政府于1952年11月开始采取一系列措施。如:扩大商品的批发与零售差价,让出国营商业对部分商品的批发业务和零售业务。经过这一调整,永安百货公司的营业额大幅上升。企业主郭琳爽于是提出“滚雪球”计划,大赚一笔。然而他的计划还未及实施,就土崩瓦解了。从1953年11月开始,政府对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如粮食、油料、棉布
等实行了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1954年,一些主要的私营工业企业开始公私合营。
(1)依据材料一,说明建国初期政府对私营工商业政策上的变化。
变化:由恢复私营工商业变为对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方式是公私合营。议(深入学习)
材料二: 《1952年与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比较表》
(2)依据材料二,1952-1956年中国经济结构有什么变化?这种变化的意义是什么?

变化:公有制经济和集体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意义: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我国进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三大改造(1953-1956)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农业合作社手工业合作社公私合营
赎买政策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课堂小结1.随着工业化的起步,我国社会主义改造也迅速迈开了步子,这次改造的主要行业有 ( )
①农业 ②手工业 ③资本主义工商业 ④官僚资本 ⑤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④
2. 1956年底,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 ( )
A.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B.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C.新中国的成立???? ?D.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D课堂达标检测A3. 同仁堂是驰名中外的商标品牌。如果你要考察当年有关其公私合营的概况,你必须查阅哪一阶段的历史资料( )
A.1953—1956年 B.1956—1966年
C.1949—1953年 D.1945—1949年
4.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高潮的推动下,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也迅速展开。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采取的方式是 ( )
A.没收资本家的财产??????? B.采用合作化运动
C.开展公私合营??????????? D.组织生产合作社
AC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第5课 三大改造导学案(附答案)
学习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掌握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因,形式;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政策;三大改造的实质、意义和缺点。
2.通过学习认识到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过渡时期中,我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重点:三大改造的形式;三大改造的意义。
难点:三大改造的实质。
学习过程
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一)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完成下列问题:
1.什么是三大改造?
对农业改造的原因、形式和经过;农业合作化的结果和意义;
手工业合作化的原因、方式和结果。
合作探究:合作探究:依据材料,结合教材内容,说明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
造的原因。
材料:经过土地改革,广大农民得到了土地,农村生产力从封建制度
束缚下解放出来,农业生产恢复和发展起来了,但农民绝大多数还是靠
人畜经营……正因如此,今天农业生产的发展,还有许多困难的条件限
制了它,约束了它。
——邓子恢《在全国第一次农村工作会议上的总结报告》
二、公私合营
(一)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完成下列问题:
1.记住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目的、方式、政策和结果;
说出三大改造的结果、意义和出现的问题 。
(二)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依据材料,结合教材内容,回答后面问题:
材料一:上海刚解放三天,永安百货公司就重新开门营业,但也只能惨淡经营。为帮助私营商业克服困难,上海市政府于1952年11月开始采取一系列措施。如:扩大商品的批发与零售差价,让出国营商业对部分商品的批发业务和零售业务。经过这一调整,永安百货公司的营业额大幅上升。企业主郭琳爽于是提出“滚雪球”计划,大赚一笔。然而他的计划还未及实施,就土崩瓦解了。从1953年11月开始,政府对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如粮食、油料、棉布
等实行了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1954年,一些主要的私营工业企业开始公私合营。
(1)依据材料一,说明建国初期政府对私营工商业政策上的变化。
材料二: 《1952年与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比较表》
(2)依据材料二,1952-1956年中国经济结构有什么变化?这种变化的意义是什么?
课堂达标检测:
1.随着工业化的起步,我国社会主义改造也迅速迈开了步子,这次改造的主要行业有 ( )
①农业 ②手工业 ③资本主义工商业 ④官僚资本 ⑤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④
2. 1956年底,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 ( )
A.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B.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C.新中国的成立???? ?D.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3. 同仁堂是驰名中外的商标品牌。如果你要考察当年有关其公私合营的概况,你必须查阅哪一阶段的历史资料( )
A.1953—1956年 B.1956—1966年
C.1949—1953年 D.1945—1949年
4.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高潮的推动下,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也迅速展开。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采取的方式是 ( )
A.没收资本家的财产??????? B.采用合作化运动
C.开展公私合营??????????? D.组织生产合作社
答案:
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一)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完成下列问题:
1.什么是三大改造?
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称为三大改造。
2.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原因 :分散的个体经营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 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 要;农民也有进行互助合作的要求
(2)形式: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3)结果: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 生产合作社
(4)意义:农业合作化运动推动了手工业的合作化运动。
农业合作化的形式:
农业合作化的三阶段:农业生产互助组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3.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背景: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推动
(2)方式: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3)结果: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
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二)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依据材料,结合教材内容,说明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
造的原因。
原因:分散经营影响农业的发展,也无法满足国家工业化的需要。
二、公私合营
(一)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完成下列问题:
1.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1)目的和时间:目的:为使私有制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时间:1954年-1956年
(2)方式:公私合营。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公方代表居于领导地位
(3)政策: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 料实行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4)结果: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2.三大改造的完成
(1)结果: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 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2)意义: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问题: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也存在着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
(二)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依据材料,结合教材内容,回答后面问题:
(1)依据材料一,说明建国初期政府对私营工商业政策上的变化。
变化:由恢复私营工商业变为对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方式是公私合营。
(2)依据材料二,1952-1956年中国经济结构有什么变化?这种变化的意义是什么?
变化:公有制经济和集体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意义: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我国进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课堂达标检测:1A2D3A4C
第5课 三大改造教学设计
课题
第5课 三大改造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历史
年级
八年级
学习
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掌握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因,形式;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政策;三大改造的实质、意义和缺点。
2.通过学习认识到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过渡时期中,我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重点
三大改造的形式;三大改造的意义。
难点
三大改造的实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950-1953年土地改革的完成,使农民获得了土地,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变成了农民土地私有制。
土改后的问题:
土地买卖,农民因各种原因被迫出卖分得的土地;少数农民卷入租佃关系;高利贷重新出现,月息5%—10%,债主全部是中农。照这样下去,贫苦农民依然会回到旧社会的老路上去。怎么办呢?
阅读材料
用材料问题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一)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完成下列问题:
1.什么是三大改造?
2.对农业改造的原因、形式和经过;农业合作化的结果和意义;
3.手工业合作化的原因、方式和结果。
阅读教材,找出所列问题,标记疑难问题。
用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初步掌握基础知识。
老师一边提问一边点拨:
老师讲解: 1.什么是三大改造?
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称为三大改造。
2.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原因 :分散的个体经营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 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 要;农民也有进行互助合作的要求
(2)形式: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3)结果: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 生产合作社
意义:农业合作化运动推动了手工业的合作化运动。
农业合作化的形式:
农业合作化的三阶段:农业生产互助组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3.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背景: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推动
(2)方式: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3)结果: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
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学生一边回答一边记忆,认真听讲,记笔记,可以提问。
通过师生互动,夯实基础,解决疑难,精讲点拨。
(三)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依据材料,结合教材内容,说明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
造的原因。
材料:经过土地改革,广大农民得到了土地,农村生产力从封建制度
束缚下解放出来,农业生产恢复和发展起来了,但农民绝大多数还是靠
人畜经营……正因如此,今天农业生产的发展,还有许多困难的条件限
制了它,约束了它。
——邓子恢《在全国第一次农村工作会议上的总结报告》
原因:分散经营影响农业的发展,也无法满足国家工业化的需要。
阅读教材,探究问题
通过对问题的探究,复习教材内容,夯实基础,深化理解,提升能力.
二、公私合营
(一)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完成下列问题:
1.记住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目的、方式、政策和结果;
2.说出三大改造的结果、意义和出现的问题 。

阅读教材,找出所列问题,标记疑难问题。
用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初步掌握基础知识。
(二) 老师一边提问一边点拨:
1.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1)目的和时间:目的:为使私有制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时间:1954年-1956年
(2)方式:公私合营。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公方代表居于领导地位
(3)政策: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 料实行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4)结果: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老师讲解:什么是公私合营?
所谓公私合营,是我国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全行业的公私合营是指整个行业实行公私合营,企业的生产资料转归国家支配,资本家对企业的资产按固定的利率领取定息。年息为5%,即有代价地把剥削阶级的生产资料收归国有,这种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公私合营的两种形式:(1)在全行业公私合营以前,实行利润分配,就是“四马分肥”,大致是资本家的红利占20.5%,国 家占34.5%,工人福利占15%,公积金占30%。
在全行业公私合营以后,采取定息制度:十年内 每年由国家按照企业合营时核定的私股额,发给 股息,年息为5%,这一方式减少了资产阶级对社会主义改造的阻力,便于使资本家成为一个自食 其力的劳动者,有利于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收归国有。
2.三大改造的完成
(1)结果: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 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2)意义: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问题: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也存在着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
学生一边看图片一边回答一边记忆,认真听讲,记笔记,可以提问。
通过师生互动,夯实基础,解决疑难,精讲点拨。
(三)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依据材料,结合教材内容,回答后面问题:
材料一:上海刚解放三天,永安百货公司就重新开门营业,但也只能惨淡经营。为帮助私营商业克服困难,上海市政府于1952年11月开始采取一系列措施。如:扩大商品的批发与零售差价,让出国营商业对部分商品的批发业务和零售业务。经过这一调整,永安百货公司的营业额大幅上升。企业主郭琳爽于是提出“滚雪球”计划,大赚一笔。然而他的计划还未及实施,就土崩瓦解了。从1953年11月开始,政府对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如粮食、油料、棉布
等实行了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1954年,一些主要的私营工业企业开始公私合营。
(1)依据材料一,说明建国初期政府对私营工商业政策上的变化。
变化:由恢复私营工商业变为对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方式是公私合营。
材料二: 《1952年与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比较表》
(2)依据材料二,1952-1956年中国经济结构有什么变化?这种变化的意义是什么?
变化:公有制经济和集体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意义: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我国进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阅读教材,探究问题
通过对问题的探究,复习教材内容,夯实基础,深化理解,提升能力.
请同学们画出本课的知识树或者知识网络图
画出本课的知识树或者知识网络图
通过这一环节,是同学们对本课内容形成知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