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物理鲁科版选修3-3 4.3-4饱和汽湿度(同步练习 共2份 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18-2019学年高中物理鲁科版选修3-3 4.3-4饱和汽湿度(同步练习 共2份 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02-25 22:04:18

文档简介

学业分层测评(十)
(建议用时:45分钟)
[学业达标]
1.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是(  )
A.绝对湿度 B.相对湿度
C.表面积 D.温度
E.大气压强
【解析】 相对湿度越小,飞出去的水分子数目比跑回来的水分子数目越多,故B对;还跟液体的表面积和温度有关,表面积越大,温度越高,蒸发得越快.所以选B、C、D.
【答案】 BCD
2.关于饱和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稳定情况下,密闭容器中如有某种液体存在,其中该液体的蒸气一定是饱和的
B.密闭容器中有未饱和的水蒸气,向容器内注入足够量的空气,加大气压可使水蒸气饱和
C.随着液体的不断蒸发,当液化和汽化速率相等时,液体和蒸气达到的一种平衡状态叫动态平衡
D.对于某种液体来说,在温度升高时,由于单位时间内从液面汽化的分子数增多,所以其蒸气饱和所需要的压强增大
E.密闭容器中的饱和汽压与内部的空气压强有关
【解析】 在饱和状态下,汽化和液化达到动态平衡,即达到稳定状态,所以A、C正确;液体的饱和汽压与其温度有关,即温度升高饱和汽压增大,所以D正确;饱和汽压是指液体蒸气的分气压,与其他气体的压强无关,所以B、E错误.
【答案】 ACD
3.关于空气湿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人们感到潮湿时,空气的绝对湿度一定较大
B.当人们感到潮湿时,空气的相对湿度一定较大
C.当人们感到干燥时,空气的相对湿度一定较小
D.空气的绝对湿度用空气中所含水蒸汽的压强表示
E.空气的相对湿度定义为水的饱和蒸汽压与相同温度时空气中所含水蒸汽的压强之比
【解析】 由于在空气中水蒸气含量不变的情况下,气温越高时饱和蒸汽压越大,人的感觉是越干燥,即人的感觉取决于相对湿度而非绝对湿度,A错误,B、C正确;空气的相对湿度是指空气中所含水蒸气压强与同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的比值,空气的绝对湿度的定义就是用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压强来表示湿度的方法,故D正确,E错误.
【答案】 BCD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一定温度下,同种液体的饱和汽的密度是一定的
B.饱和汽近似地遵守气体实验定律
C.未饱和汽近似地遵守气体实验定律
D.在潮湿的天气里,空气的相对湿度大,水蒸发的慢,所以洗了的衣服不容易晾干
E.在绝对湿度相同的情况下,夏天比冬天的相对湿度大
【解析】 同种液体的饱和汽的密度仅由温度决定,温度越高,饱和汽的密度越大,饱和汽压越大,故A对;饱和汽不遵守气体实验定律,未饱和汽近似遵守,B错,C对;由B=×100%可知,在p相同的情况下,ps越大,B越小.人感觉“潮湿”或“干燥”及蒸发快慢取决于相对湿度,D对,E错.
【答案】 ACD
5.保持温度不变,增大液面上饱和汽的体积时,下面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饱和汽的质量增大,饱和汽的压强也增大
B.饱和汽的密度不变,饱和汽的压强增大
C.饱和汽的质量不变,饱和汽的密度减小
D.饱和汽的密度和压强都不变
E.饱和汽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
【解析】 在饱和汽的体积增大时,蒸气的密度减小,从液体中飞出的分子数比回到液体中的分子数多,将使饱和蒸气的密度增大,直到蒸气的密度增大到该温度下饱和汽应有的密度为止.由于温度不变,蒸气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所以饱和汽的压强不变,因选错误的,故选A、B、C.
【答案】 ABC
6.对于饱和汽,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达饱和状态时,液面上的气体分子的密度不断增大
B.达饱和状态时,液面上的气体分子的密度不变
C.将未饱和汽转化成饱和汽,可以通过保持温度不变,减小体积来实现
D.将未饱和汽转化成饱和汽,可以通过保持体积不变,升高温度来实现
E.一定温度下,未饱和汽的密度小于饱和汽的密度
【解析】 饱和状态是指单位时间内逸出液面的分子数和返回液面的分子数相等的平衡状态,此时分子密度不变,A错,B、E对;在一定温度下,减小体积,增大分子密度,能使未饱和汽转化为饱和汽,C对;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升高温度,增大了饱和汽压,不能使未饱和汽达到饱和状态,D错.
【答案】 BCE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的绝对湿度跟同温下水的饱和汽压的百分比,叫做空气的相对湿度
B.人们的有些病症与空气的相对湿度有关
C.干湿泡湿度计上,两温度计的示数的差值越大,说明空气就越潮湿
D.只要气温不高,人们就一定不会感到闷热
E.只要相对湿度较大,气温不算高时,人们也一定感到闷热
【解析】 由相对湿度的定义知,A正确;B中所述的情况,就是相对湿度对人的生活造成影响的一个例子,B正确;两温度计示数差值越大,说明感温泡上的水蒸发越快,空气越干燥,C错误;若空气相对湿度大,尽管气温不高人们也会感到闷热,D错误,E正确.
【答案】 ABE
[能力提升]
8.密闭容器中装有少量液态乙醚,下列现象可能发生的是(  )
A.当容器温度升高时,液态乙醚逐渐减少
B.当容器温度降低时,液态乙醚逐渐减少
C.当容器温度升高时,液态乙醚逐渐增多
D.当容器升高到一定温度时,液态乙醚消失
E.液态乙醚消失后,若冷却容器,容器中又出现液态乙醚
【解析】 温度升高,饱和汽的密度增大,所以A、D、E正确,B、C错误.
【答案】 ADE
9.由饱和汽和饱和汽压的概念,选出下列正确的结论(  )
A.饱和汽和液体之间的动态平衡,是指汽化和液化同时进行的过程,且进行的速率相等
B.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汽的密度为一定值,温度升高,饱和汽的密度增大
C.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汽压,随饱和汽的体积增大而增大
D.饱和汽压跟绝对温度成正比
E.随温度的升高,饱和汽压对温度的变化率增大
【解析】 由动态平衡概念可知A正确;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汽的密度是一定的,它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B正确;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汽压与体积无关,C错;饱和汽压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原因是:温度升高时,饱和汽的密度增大;温度升高时,饱和汽分子平均速率增大,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不适用于饱和汽,饱和汽压和绝对温度的关系不成正比,饱和汽压随温度的升高增大得比线性关系更快,D错,E对.
【答案】 ABE
10.如图4-3-2所示的容器,用活塞封闭着刚好饱和的一些水汽,测得水汽的压强为p,体积为V.当保持温度不变(  )
图4-3-2
A.上提活塞使水汽的体积增为2V时,水汽的压强变为p
B.下压活塞使水汽的体积减为V时,水汽的压强增为2p
C.下压活塞时,水汽的质量减小,密度不变
D.下压活塞时,水汽的质量和密度都变小
E.上提活塞时,水汽的密度减小,质量不变
【解析】 容器中的水汽刚好饱和,表示容器中已没有水,上提活塞使水汽的体积变为2V时,容器中的水汽变为未饱和汽,由玻意耳定律知,压强变为p;下压活塞使水汽的体积减为V时,由于温度不变,饱和汽的密度不变,部分水汽会凝结成水,水汽的压强仍为p,只是水汽的质量减小了,故选A、C、E.
【答案】 ACE
11.某食堂的厨房内,温度是30 ℃,绝对湿度是p1=2.1×103 Pa,而这时室外温度是19 ℃,绝对湿度是p2=1.3×103 Pa.那么,厨房内外空气的相对湿度相差多少?在厨房内感觉潮湿,还是在厨房外感觉潮湿?
(30 ℃时水的饱和汽压为p3=4.2×103 Pa,19 ℃时水的饱和汽压为p4=2.2×103 Pa)
【解析】 厨房内的相对湿度
B1=×100%=×100%=50%
厨房外的相对湿度
B2=×100%=×100%=59%
厨房内外空气的相对湿度相差
ΔB=B2-B1=59%-50%=9%
厨房外的相对湿度较大,即厨房外感觉潮湿.
【答案】 9% 厨房外感觉潮湿
12.学校气象小组在某两天中午记录如下数据:
第一天,气温30℃,空气中水蒸气压强为15.84 mm汞柱
第二天,气温20℃,绝对湿度10.92 mm汞柱.
查表知,气温30℃时,水的饱和汽压为4.242×103 Pa;气温20℃时,水的饱和汽压为2.338×103 Pa.
g取9.8 m/s,汞的密度为13.6×103 kg/m3,你能根据采集的数据判定哪一天中午人感觉较潮湿吗?试计算说明.
【解析】 气温30℃时,水的饱和汽压ps1=4.242×103 Pa,这时水蒸气实际压强
pl1=15.84 mmHg=2.111×103 Pa,
则第一天中午空气的相对湿度
B1=×100%=×100%=49.76%.
气温20℃时,水的饱和汽压ps2=2.338×103 Pa.
这时水蒸气实际压强
pl2=10.92 mmHg=1.456×103 Pa.
则第二天中午空气的相对湿度
B2=×100%=×100%=62.28%.
显然B2>B1,即第二天中午人感觉较潮湿.
【答案】 见解析
第3节 饱和汽 第4节 湿度
1.下面对动态平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当气体分子数的密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就会达到这样的状态
B.在相同时间内回到液体中的分子数等于从液体表面飞出去的分子数
C.此时,蒸气的密度不再增大,液体也不再减少
D.蒸发的速度不再改变,以恒速蒸发
解析:根据对水的蒸发过程的分析进行判断:当达到动态平衡时,蒸发停止,故D选项错误。
答案:D
2.如图为水的饱和汽压图象,由图可以知道(  )
A.饱和汽压与温度无关
B.饱和汽压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饱和汽压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D.未饱和汽的压强一定小于饱和汽的压强
解析:由题图中ps与温度t的对应关系知,B正确。
答案:B
3.能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是(  )
A.在保持体积不变的情况下不断降低气体的温度
B.在保持体积不变的情况下使气体温度升高
C.在保持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压强,能使一切气体液化
D.降低气体的温度到某个特殊温度以下,然后增大压强
解析:从能量转换的角度分析只要放出热量,就可以使气体液化,但从影响气体液化的因素分析,只要无限度地降低温度或降低温度到某一特定值以下,再增大压强就可以使气体液化。
答案:AD
4.冬天戴眼镜的人从温度较低的室外刚进入温度较高的室内,眼镜片往往会突然变得模糊起来,这是由于(  )
A.室内空气混浊
B.室内气温降低,出现了雾
C.室内水蒸气达到了饱和
D.眼镜片接触的薄层空气中所含水蒸气达到了饱和
解析:冬天戴眼镜的人从温度较低的室外刚进入温度较高的室内,和眼镜片接触的薄层空气温度降低,所含水蒸气从不饱和达到饱和,在镜片上凝结成雾滴,使镜片模糊。
答案:D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的绝对湿度跟水的饱和汽压的百分比,叫做空气的相对湿度
B.人们的有些病症与空气的相对湿度有关
C.干湿泡湿度计上,两温度计的示数的差值越大,说明空气就越潮湿
D.只要气温不高,人们就一定不会感到闷热
解析:A中的饱和汽压应是“同一温度”下的饱和汽压(因为不同温度下的饱和汽压的值不等),A错误;B中所述的情况,就是相对湿度对人的生活造成影响的一个例子,B正确;两温度计示数差值越大,说明感温泡上的水蒸发越快,空气越干燥,C错误;若空气相对湿度大,尽管气温不高,人们也会感到闷热,D错误。
答案:B
6.密闭容器中装有少量液态乙醚,下列现象可能发生的是(  )
A.当容器温度升高时,液态乙醚逐渐减少
B.当容器温度降低时,液态乙醚逐渐减少
C.当容器升高到一定温度时,液态乙醚消失
D.液态乙醚消失后,若冷却容器,容器中又出现液态乙醚
解析:温度升高,饱和汽的密度增大,所以A、C、D正确,B错误。
答案:ACD
7.如图所示的容器,用活塞封闭着刚好饱和的一些水汽,测得水汽的压强为p,体积为V,当保持温度不变(  )
A.上提活塞使水汽的体积增为2V时,水汽的压强变为
B.下压活塞使水汽的体积减为V时,水汽的压强增为2p
C.下压活塞时,水汽的质量减少,水汽的密度不变
D.下压活塞时,水汽的质量和密度都变小
解析:容器中的水汽刚好饱和,表示容器中已没有水,上提活塞使水汽的体积变为2V时,容器中的水汽变为未饱和汽,由玻意耳定律,压强变为p;下压活塞使水汽的体积减为V时,由于温度不变,饱和汽的密度不变,部分水汽会凝结成水,水汽的压强仍为p,只是水汽的质量减小了。
答案:AC
8.学校气象小组在某两天中午记录如下数据:
第一天 气温30 ℃,空气中水蒸气压强为2.111×103 Pa。
第二天 气温20 ℃,绝对湿度为1.455×103 Pa。
查表知:气温30 ℃时,水的饱和汽压为4.246×103 Pa;气温20 ℃时,水的饱和汽压为2.338×103 Pa。
你能根据采集的数据判定哪一天中午人感觉较潮湿吗?试计算说明。
解析:气温30 ℃时,水的饱和汽压
ps1=4.246×103 Pa,
这时水蒸气的实际压强p1=2.111×103 Pa,
则第一天中午空气的相对湿度
B1=×100%≈49.72%。
气温20 ℃时,水的饱和汽压
ps2=2.338×103 Pa,
这时水蒸气的实际压强p2=1.455×103 Pa,
则第二天中午空气的相对湿度
B2=×100%=×100%≈62.23%。
显然B2>B1,即可知第二天中午人感觉较潮湿。
答案:见解析
9.研究表明,对人体比较适宜的相对湿度为:夏季室温25 ℃时,相对湿度控制在40%~50%比较舒适;冬季室温18 ℃时,相对湿度控制在60%~70%比较舒适。根据你的切身体会,谈一谈相对湿度对生活的影响,并与同学讨论交流。
解析:相对湿度对人们的生活影响很大。相对湿度过小时,蒸发加强,干燥的空气容易夺走人体的水分,使皮肤干燥、鼻腔黏膜易受刺激而产生炎症。相对湿度过大时,无论在夏季或冬季,都会使人感到不舒服。夏季湿度增大,会抑制人体散热功能,使人感到闷热和烦躁;冬季湿度增大,会使热传导加快,让人感到阴冷。
答案:见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