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记住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我国已建立的五个民族自治区;知道我国建立的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了解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出现的跨越式发展:理解少数民族地区发生历史性变化的原因。
二、能力与方法
运用“中国的五个民族自治区示意图”,分析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特点,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图表的能力。
通过了解民族区域自治相关知识,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和现实问题,用历史的眼光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讨论“少数民族地区发生历史性变化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协调、合作、竞争意识以及口头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是巩固国家安定团结局面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保证。通过了解少数民族地区发生的巨大变化,懂得新中国的成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和新型民族关系的建立,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以及各族人民都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树立民族平等的思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少数民族地区发生历史性变化的原因。
二、难点
怎样理解国家统一领导和民族区域自治的关系。
教材分析
本课题目是《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该题目寓意来自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会歌《爱我中华》中的一句歌词“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教材将这样一句耳熟能详的歌词转化为教材题目“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既简明扼要,又突出了本课的主旨思想。
本课导言部分先简要介绍了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发生的巨大变化,接着,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去探究:少数民族地区发生这些根本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各族人民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怎样巨大的贡献 以问题引起学生兴趣、诱发学习动机,导入新课。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
教材首先讲了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地区。教材配合文字用一张“中国的五个民族自治区示意图”,以及用“看看”的提问方式,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地区。
解放前,由于实行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处于极其原始、落后的阶段。如居住在内蒙古、黑龙江北部兴安岭一带的鄂温克族、鄂伦春族,他们还过着原始的狩猎生活。教材小字部分分别从他们的衣、食、住三方面具体讲述。教材特别讲述了在残酷的农奴制下,藏族人民没有人身自由,没有生存权利,将解放前后一些少数民族的人权状况作了对比,特别是西藏的人权状况。西藏的人权状况是当今国际、国内的一个热点,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学生也很感兴趣。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契机。对此,教材自然给予了足够重视。用“说说”加以强化。提出问题:所谓“人权”最重要的是什么权 西藏地区和平解放前的人权状况怎样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在少数民族地区实现彻底的民主改革。废除了封建制度和农奴制度,使少数民族地区得到历史性解放。特别在政治方面,少数民族参与行使国家最高
权力的权利受到特殊保障。宪法规定,在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各少数民族都应当有适当名额的代表”。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少数民族代表占代表总数的百分比,都为少数民族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两倍左右。
地方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我国选举法规定:“有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每一聚居的少数民族都应有代表参加当地的人民代表大会”,同时还对各少数民族代表的选举作了特殊照顾性的规定。根据这些规定,聚居境内同一少数民族的总人口数不足境内总人口数15%的,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可以少于当地人民代表大会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这充分体现了国家民族政策的优越性,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
教材用了一张“出席全国人大会议的少数民族代表走出人民大会堂”图,说明少数民族已能当家作主,行使自己的政治权利。今天,少数民族人民同汉族人民一样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全部公民权利;同时还依据法律,享有少数民族特有的权利。
国家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政府结合中国实际情况采取的一项基本政策,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使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自己管理本自治地方的内部事务。
我国之所以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主要基于以下三方面因素:一是我国在历史上长期就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我国的国情和历史传统。二是长期以来我国的民族分布以大杂居、小聚居为主。从各民族的人口构成来看,汉族一直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少数民族的人口占少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少数民族总人口仅占全国总人口的6%。除西藏、新疆等个别地区外,大多数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人口比汉族都要少。少数民族人口虽然少,但分布区域很广,超过我国陆地面积的一半以上。长期的经济文化联系,形成了各民族只适宜于合作互助、而不适宜于分离的民族关系。三是自1860年鸦片战争以来,我国各民族都面临着反帝反封建、为民族解放而奋斗的共同任务和命运。在共御外敌、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长期革命斗争中,我国各民族建立了休戚与共的亲密关系,形成了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政治认同。这就为建立一个统一的新中国,并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和社会基础。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具有重要意义:既有利于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又有利于民族自治地方的发展和进步。
教材在大字部分详细讲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具体含义,用小字补充讲述少数民族如何行使自治权。小字部分讲到“民族自治地区对上级国家机关颁布的条例、发布的命令、制定的规定,凡有不适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可以报请批准变通执行或停止执行”。其中隐含着少数民族行使自治权与国家统一领导的关系。同时,用“议议”应当怎样正确处理“国家统一领导和民族区域自治的关系”一题突出强调,提醒学生理解国家统一领导和民族区域自治的关系。
另外,考虑到一些少数民族的地理、气候条件以及其他本民族的节日风俗,我国对他们的每周工作时间、节假日都给予了适合本民族的认同。书中附有两张图片,展示了少数民族参加自己的传统节日——火把节和泼水节的情景。另外,民族自治区还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根据国家建设需要,培养本民族的干部,管理本民族事务。这些都说明了少数民族地区享有充分的自治权。
教材用“记记”中“我国已建立的5个民族自治区”一题,让学生记住最简单的基础知识。最后介绍了民族自治区的行政区域基本情况:到1998年,我国已成立内蒙古、广西、新疆、宁夏、西藏5个民族自治区和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民族自治地区行政区域占全国总面积的64%。
二、新型民族关系的建立
新型民族关系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建立起来的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关系,它表现在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等各个方面。在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中,产生民族对抗的阶级根源已经不复存在,各民族都摆脱了阶级剥削制度,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基本上是各族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序言中明确提出:“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已经确立。”这一提法非常简练而又准确地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所蕴含的基本内容。
民族平等,就是指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异同,都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具有同等的地位,在国家和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依法享有相同的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民族团结是指: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的和睦、友好和互助、联合的关系。民族团结要求在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基础上,维护和促进各民族之间和民族内部的团结,各民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促进国家的发展繁荣,反对民族分裂,维护国家统一。中国政府历来认为,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民族平等,就不会实现民族团结;民族团结则是民族平等的必然结果,是促进各民族真正平等的保障。民族互助是指我国各民族之间的互助互济的关系,是社会主义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重要体现。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反对任何民族一切形式的剥削,主张各民族之间真诚互助、互相支援,以谋求共同的利益,实现共同的目标。
国家尊重少数民族的历史定制和宗教信仰,保护少数民族的文化遗产是体现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的重要内容。教材以尊重西藏的金瓶掣签制和保护少数民族的文化遗产为例说明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努力营造各民族平等相待、团结和睦、友好互助的良好社会环境。
本节末段讲了国家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采取的措施,这是民族互助、共同发展的具体体现。新中国建立以来,国家尽一切努力,促进各民族的共同发展与进步。国家根据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和采取了一系列特殊的政策和措施,帮助、扶持民族地区发展经济。例如,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基础产业发展;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农牧业经济;加大少数民族地区改革开放力度;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优惠的财政政策;鼓励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贸易,照顾少数民族用品生产;扶持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摆脱贫困;对少数民族实行宽于汉族的生育政策等等。尤其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给少数民族地区带来了大发展的新气象。本目中列出“青藏铁路全线开工”图,说明国家加强了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基础产业发展。
三、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教材分析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加大了少数民族地区改革开放的力度。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地区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实施了一系列改革,经济体制和运行体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同时,少数民族地区还根据各自沿海、沿江、沿边的特点,扩大开放,积极发展边境贸易和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经济建设突飞猛进。教材用两组数据说明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得到了很大发展,人民生活有了很大改善。教材小字部分以西藏为例,详细讲述了西藏经济建设取得的突飞猛进的发展。
本目列出了西藏拉萨八角街的一张商品集散地图片,可与前文提到的解放前的西藏人权状况作出对比,说明西藏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综观全课,在民族问题上,教材主要抓住了三点:一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二是继续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三是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这与中央处理民族问题的立场高度一致。
教学建议
一、教师可采用多媒体手段,播放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会歌《=爱我中华》或伏中国》等歌曲,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听完歌后,教师说明,从这首歌中,我们可以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组成了一个团结和睦的大家庭。以此点题,导入新课。
二、教师可发动全班同学尽量说出我国五十六个民族的名称,并出示“少数民族分布地区图”或让学生仔细观察课本上的“中国的五个民族自治区示意图”,让学生回答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特点。可介绍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是壮族,人口最少的民族是珞巴族。
这里,还可以另一种方式展开教学,即判断人民币上的人物分属于哪些民族。可由老师准备或事前由学生准备1980年中国发行的七种人民币。让学生仔细观察,判断人民币上的人物分别属于哪些民族。
人民币上的少数民族表
民族币值 左侧 右侧
1角 高山族 满族
2角 布依族 朝鲜族
5角 苗族 壮族
1元 瑶族 侗族
2元 彝族 维吾尔族
5元 回族 藏族
10元 蒙古族 汉族
三、对于西藏地区和平解放前的人权状况,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上的小字部
分,找出答案,并与西藏现在的人权状况进行对比。虽然教材没有明确要求学生对西藏地区解放前后的人权状况作出对比,但是,这里老师应主动介绍西藏地区解放前后的人权状况,引发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对这两个阶段的西藏人权状况作出对比。说明解放后,西藏地区的人权状况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就粉碎了国内外的一些不法分子攻击西藏地区无人权的谣言,以此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
四、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可以从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及其意义等几方面讲解,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
1.讲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时,重点指出: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都是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的一级地方政权,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组成部分。
2.组织学生讨论: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归纳出要点。
3.有条件的地方,可组织学生走访民族区域自治地区,或者查找一些图文、影视资料。让学生充分认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祖国统一、社会稳定、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所具有的重大意义。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作如下补充说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既符合历史的发展,又符合现实情况,符合民意,有很大的优越性,有助于把国家统一和少数民族自治结合起来;既维护国家主权统一,又保障了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地区事务的权利,有助于把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特点结合起来,做到因民族制宜,因地区制宜,从而有利于民族自治地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五、教师在讲到少数民族地区行使自己的自治权时,结合小字部分,讲解“民族自治地区对上级国家机关颁布的条例、发布的命令、制定的规定,凡有不适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可以报请批准变通执行或停止执行”这句时,应提醒学生注意“报请批准”四字,并与课后的“学习测评”题目2联系起来,让学生回答此题。在这里,突出强调“国家统一领导和民族区域自治的关系”。
六、“记记”中“我国已建立的五个民族自治区”可与前文的“中国的五个民族自治区示意图”联系起来。让学生不仅记住我国已建立的五个民族自治区名称,而且知道它们的大致地理位置,明白是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的民族自治区。
七、“新型民族关系的建立”一目,教学可围绕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展开。先分别讲解什么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互助,再从以下三个方面具体介绍:
文化上,保护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例如,国家几次拨重金修缮布达拉宫,此建筑群已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又如,流传于藏族、蒙古族等聚居区的世界上最长的史诗作品《格萨尔》得到了很好的收集、
整理、出版,并向全世界介绍。
习俗上,尊重少数民族的历史定制、风俗习惯,保护宗教信仰,例如课本小字上提到的活佛转世制度;还可结合现实补充,国家照顾少数民族的饮食习惯,如各地普遍设立清真饭店、清真食堂,为穆斯林提供方便;尊重民族风尚,例如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如泼水节、火把节、雪顿节等都一直流传;保护宗教信仰,如少数民族各类宗教场所正常开放,许多寺观堂所得到修缮等。
经济上,安排建设项目,扶植民族经济。
其一,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基础产业发展。如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后,我国在几年内先后兴建了川藏、青藏等公路,使西藏结束了无正规公路的落后状况。建国后,我国的铁路建设重点放在西北、西南等少数民族较集中的省区,不少大型的水电站和重点工业项目安排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国家帮助当地开发资源,建设支柱产业,改变落后面貌。如内蒙古的包头钢铁基地、四川的攀枝花钢铁基地、青海的龙羊峡水电站等。可参照课本上的插图“青藏铁路全线开工”讲解。
其二,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优惠的财政政策。如国家财政从1955年起就设立“民族地区补助费”,1964年又设立“民族地区机动金”,并采取提高民族地区财政预备费的设置比例等优惠财政政策,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从1980年到1998年,少数民族自治地区获中央财政定额补助1400多亿元。
其三,扶持少数民族地区摆脱贫困。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大规模地开展有组织有计划的扶贫工作以来,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始终是国家重点扶持的对象。在多年的扶贫开发过程中,少数民族贫困地区除享受其他贫困地区扶贫开发的优惠政策外,还享受国家制定的一系列特殊政策。具体措施有:放宽标准,扩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扶持范围;在扶贫资金和物资的分配上重点向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倾斜;对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安排专项扶贫资金;积极开展同国际组织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扶贫开发的合作;组织东部省市同少数民族地区开展扶贫协作,等等。
最后,还可补充讲解:近年来,中央提出的“西部大开发”,加大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政策倾斜力度。这对少数民族地区来说,又是一次大好的发展机遇。
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一目,先让学生自学阅读,找出民族地区得到发展的事例。然后,教师概括分析,结合课后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讨论:少数民族地区发生历史性变化的原因。建议可将全班分成几个小组,分组讨论,然后每组推出一个代表集中发言,借此也可培养学生的协调、合作和表达能力。
九、教材彩图“参加国庆游行的五十六个民族代表”和“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女子阿拉伯语学校学生刻苦学习”等图,教师可以在适当的时候指导学生阅读,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辅栏释义
“看看”(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地区):我国是一个以汉族为主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西北和东北一带边境地区。少数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地区有汉族居住。中国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分布很广。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少数民族居住,绝大部分县级单位都有两个以上的民族居住。许多民族分散而与其他民族相杂居,以回族为最。云南是少数民族分布数目最多的省,有25个少数民族。中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宁夏、广西、西藏、云南、贵州、青海、四川、甘肃、辽宁、吉林、湖南、湖北、海南、台湾等省、自治区。在指导学生识图时,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说说” (所谓“人权”最重要的是什么权 西藏地区和平解放前的人权状况怎样):人权最重要的是人的生存权。对于西藏地区和平解放前的人权状况,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的小字部分,找出答案,并与西藏现在的人权状况进行对比。
教师还可补充:西藏在1959年民主改革之前,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社会。占西藏总人口95%的农奴和奴隶被完全剥夺了人身自由和政治权利。农奴主把农奴和奴隶当作私有财产,可以买卖、转让、赠送、抵债和交换,在旧西藏通行了几百年的封建农奴制度,直到1959年被废止。《十三法典》和《十六法典》明文规定:上等上级人如王子等,其命价为与其尸体等重的黄金;而下等下级人如妇女、屠夫、猎户、匠人等,其命价为一根草绳。农奴主以野蛮、残酷的刑罚维护封建农奴制度,动辄对农奴和奴隶实施剜目、割耳、断手、剁脚、投水等骇人听闻的酷刑。广大农奴和奴隶连生存权都得不到保障,根本没有政治权利可言。
新中国建立之后,少数民族地区先后实行了民主改革,废除了旧制度。在西藏,百万农奴挣脱了锁链,不再被作为农奴主的个人财产加以买卖、转让、交换、抵债,不再遭受挖眼、刖足、割舌、砍手等野蛮刑罚,人不再被分为三等九级。民主改革使世代受压迫的少数民族地区人民获得了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争得了基本人权,第一次成为主宰自己命运的主人。
“想想” (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分别设立民族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行使自治权,使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事务的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体现了国家坚持实行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民族区域自治把国家的集中统一领导与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区域自治、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经济因素与政治因素结合起来,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制度。
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党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体现了民族平等,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内容
之一。
第二,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是国家统一领导。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作为国家统一领导下的地方行政区域,必须服从中央统一领导,执行国家法律和大政方针,行使宪法规定的地方国家机关的职权。
第三,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享有民族自治权,这是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国家保证宪法、法律赋予的管理本民族地区自治权的实施。
第四,国家统一领导和享有民族自治权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任何强调一面而忽视另一面的思想和行为都是错误的。
“记记” (我国已建立的五个民族自治区):内蒙古、广西、新疆、宁夏、西藏是我国已建立的五个民族自治区。引导学生对照课本插图,找出并观察它们的地理位置,知道民族自治区是在少数民族集中的地方设立的。
“议议” (应当怎样正确处理国家统一领导和民族区域自治的关系):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享有民族自治权。民族自治地方可根据本地区、本民族的实际,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令、政策。这是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国家保证宪法、法律赋予的管理本民族地区自治权的实施。但要注意的是,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国家不可分割的部分,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央政府领导下的一级地方政权,都必须服从中央集中统一的领导。民族区域自治,前提是国家统一领导。作为国家统一领导下的地方行政区域,必须服从中央统一领导,执行国家法律和大政方针,行使宪法规定的地方机关的职权。它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国家统一领导和享有民族自治权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任何强调一面而忽视另一面的思想和行为都是错误的。
“想想” (国家尊重少数民族的历史定制和宗教信仰,保护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充分说明了什么):国家尊重少数民族的历史定制和宗教信仰,保护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就是尊重少数民族人民,尊重民族平等,尊重民族感情。在民族交往中,是否尊重其他民族的历史定制和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是关系到是否坚持民族平等原则、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和维护民族团结的问题,必须认真对待。党和国家一贯尊重少数民族历史定制和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充分说明各民族平等的政策在我国得到了真正落实。截止2003年底,西藏自治区共有1700多处藏传佛教场所,住寺僧尼约4.6万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共有清真寺23788座,教职人员26000多人;宁夏回族自治区共有清真寺3500座,教职人员5100人。
插图说明
一、本学习主题题图
图为少数民族少年儿童代表登上长城,欢呼雀跃的情景。
二、“那达慕”大会盛况
“那达慕”是蒙古语娱乐或游戏的意思。“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一般在每年的七八月间举行。此时正是草原上牧草繁茂、牲畜肥壮的最好季节。辛勤一年的牧民们以“那达慕”大会庆贺收获季节的到来。
“那达慕”大会十分隆重,周围一二百里的牧民身穿节日的盛装,扶老携幼,带着蒙古包和牛羊,乘车骑马,赶着勒勒车,从四面八方汇集而来。青绿的草原上蒙古包和各色帐篷星罗棋布。牧民们熬茶煮肉,互致吉祥。商业、饮食、流动书店等部门临时搭起售货摊供应日杂用品。会场上人欢马叫、笑语欢歌,到处充满着节日的欢腾。
在“那达慕”大会上,除举行蒙古族传统的摔跤、赛马、射箭三项比赛外,还有下棋、田径、拔河、篮球等体育比赛内容,同时还举行文艺和歌舞表演,以及物资交流等,使这一传统的民族盛会更加喜庆、吉祥。
三、出席全国人大会议的少数民族代表走出人民大会堂
新中国成立后,少数民族当家作主,行使自己的政治权利。宪法规定,在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各少数民族都应当有适当名额的代表”。图为出席全国人大会议的少数民族代表走出人民大会堂,新闻媒体争相拍照的情景。
四、凉山彝族相聚火把节
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哈尼族、普米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彝族、纳西族、基诺族在农历六月二十四举行,白族在六月二十五举行,拉祜族在六月二十举行,节期二至三天。
火把节的由来,传说较多,因地区的不同而内容多异。彝族认为过火把节是要长出的谷穗像火把一样粗壮。后人以此祭火驱家中、田中鬼邪,以保人畜平安。节庆期间,各族男女青年或点燃松木制成的火把,到村寨田间活动,边走边把松香撒向火把照天祈年,除秽求吉;或唱歌、跳舞、赛马、斗牛、摔跤;或举行盛大的篝火晚会,彻夜狂欢。现在,人们还利用集会欢聚之机,进行社交或情人相会,并在节日期间开展商贸活动。图为四川凉山州彝族相聚火把节的情景。
五、参加泼水节的傣族青年
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也是云南少数民族节日中影响面最广,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泼水节是傣历新年,相当于公历的四月中旬,节日一般持续3-7天。节日清晨,傣族男女老少就穿上节日盛装,挑着清水,先到佛寺浴佛,然后就开始互相泼水,互祝吉祥、幸福、健康。人们一边翩翩起舞,一边呼喊“水!水!水!”鼓锣之声响彻云霄,祝福的水花到处飞溅,场面十分壮观。此外,放河船、斗鸡、划龙舟比赛、放孔明灯、跳象脚鼓舞和孔雀舞等,都是泼水节期间的活动内容。近几年来,还增加了民俗考察、经贸洽谈等内容,使泼水节的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图为泼水节上的傣族青年狂欢的场面。
六、青藏铁路全线开工
青藏铁路西宁至拉萨全长1956千米,其中,西宁至格尔木814千米已于1979年铺通,1984年投入运营。限于当时的经济实力和技术水平,格尔木至拉萨段停建。2001年6月29日全线开工,修建格尔木至拉萨段,全长1142千米。图为2001年青藏铁路全线开工后的一个工地。
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是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标志性工程。2005年10月15日,青藏铁路全线大贯通,填补了我国西藏铁路网空白。这对促进西藏和青海的资源开发,加强西藏与内地的联系,增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附:青藏铁路世界之最
中国人建成了世界上最高的铁路——青藏铁路。同时,青藏铁路的建成还刷新了一系列世界铁路的历史纪录。
青藏铁路是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铁路,最高点为海拔5072米。
青藏铁路是世界最长的高原铁路,全线总里程达1142公里。
青藏铁路是世界上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
海拔5068米的唐古拉山车站,是世界海拔最高的铁路车站。
海拔4905米的风火山隧道,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冻土隧道。
全长1686米的昆仑山隧道,是世界最长的高原冻土隧道。
海拔4704米的安多铺架基地,是世界海拔最高的铺架基地。
全长11.7公里的清水河特大桥,是世界最长的高原冻土铁路桥。
据新华社
七、中国“绿都”广西南宁的白沙大桥
八、拉萨八角街成为西藏最大的商品集散地
八角街是西藏著名的商业中心,是西藏最大的商品集散地。小商小贩在八角街各自兜售自己的货物,吃的、穿的、玩的,礼品、供品、化妆品等应有尽有,五花八门。特别是色泽艳丽的江孜卡垫,做工精致的日喀则金花帽,质地坚硬的加查木碗,晶莹剔透的仁布手镯,都富有民族特色,使人爱不释手。随处都能看到的民族手工业产品有卡垫、氆氇、地毯、马垫、围裙、松巴鞋、金花帽、木雕茶桌、银包木碗、银腰刀、银雕茶盖、茶桌、绣花帐篷等。八角街是西藏商品、物资的集散地,也是西藏民族文化的“百科全书”。图为八角街上大昭寺前从事买卖的藏族商人在销售货物。
九、云南西双版纳州的傣族寨子
傣家竹楼属于“干栏”式住宅建筑,
俗称高脚房屋建筑,其外形像一顶巨大的帐篷架在直立于地面的木柱上。竹楼底层木柱林立,四面无遮拦,专门用来饲养牲畜、家禽或者堆放木柴等杂物。在离地面两米左右的地方铺上木板或竹篾,四周装上木板,或者用竹篱圈围,成为生活起居楼房。傣家竹楼是在自然环境和经济技术条件的影响下经过长期历史发展逐渐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气候作为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了显著作用。美丽的神话和传说也为傣家竹楼的结构式样蒙上了神秘的色彩,使竹楼的建筑成为民俗,具有固定的模式世代相传。图为云南西双版纳州的傣族寨子安上了卫星电视接收天线。
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绿化覆盖率近40%,有中国“绿都”之美称。图为南宁交通要道白沙大桥。
活动导引
讨论:少数民族地区发生历史性变化的原因。
本课学习活动:讨论少数民族地区发生历史性变化的原因一题囊括了全课的主要内容,是本课的重点。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安排这次学习活动:
1.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国家在少数民族地区建设的一批重点项目,如,内蒙古包头钢铁基地,宁夏青铜峡水电站,新疆的石油勘探和通往西北、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公路干线和铁路干线等。在学生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有了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教师归纳指出: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尽一切努力,促进各民族的共同发展与进步。如,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生产发展;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农牧业经济,加大少数民族地区改革开放的力度;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优惠的财政政策;鼓励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贸易,照顾少数民族用品生产;帮助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等等。
2.引导学生观看本课教材中的几幅插图。提问:这几幅图表现的主题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可以进行如下归纳:新中国建立以后,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生活、经济文化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得到了大发展,且已成为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3.组织学生畅谈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最后由教师概括指出: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得益于政府重视,政府给予了政策保障和人力、物力、财力等多方面的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发生历史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党和政府进行民主改革,国家采取措施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提供了根本保障;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建立了民族平
等、民族团结和民族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的结果。
活动方式:可采取将全班分成几个小组,分组讨论,然后每组推出一个代表集中发言。借此也可培养学生的协调、合作和表达能力。
最后,讨论也可延伸到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如何进一步发展等相关问题上。
测评答案
2.这句话不对。
该题目涉及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与国家统一领导的关系。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照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其他法律规定行使自治权,根据本地方的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国家的法律、政策。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
条例。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可以依照当地民族的特点,对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作出变通规定,但不得违背法律或者行政法的基本原则,不得对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以及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专门就民族自治地方所作的规定作出变通。
民族自治地区对上级国家机关颁布的条例、发布的命令、制定的规定,凡有不符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可以报请上级机关批准变通执行或停止执行。提醒学生注意“报请批准”四字。
详细答案可参考前“议议” (应当怎样正确处理国家统一领导和民族区域自治的关系 )一题。
教学资料
一、我国的五十六个民族
新中国成立后,通过识别并经中央政府确认的民族共有56个,即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
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哈萨克族、傣族、黎族、傈僳族、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东乡族、纳西族、景颇族、柯尔克孜族、土族、达斡尔族、仫佬族、羌族、布朗族、撒拉族、毛南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普米族、塔吉克族、怒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鄂温克族、德昂族、保安族、裕固族、京族、塔塔尔族、独龙族、鄂伦春族、赫哲族、门巴族、珞巴族、基诺族等民族。由于汉族以外的55个民族相对于汉族而言,人口较少,所以习惯上称这些民族为“少数民族”。
二、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的历史
从历史上看,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公元前221年,中国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秦朝。今天中国的广西、云南等少数民族较为集中的地方都在秦朝统一政权管辖下,并设有郡县加以统治。汉朝继承秦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更加强大。汉朝在西域f汉朝以后对今中国甘肃敦煌以西地区的总称1置都护府,增设17郡统辖四周各民族,形成了包括今天新疆各族人民先民在内的疆域宽广的国家。在汉朝与周边的少数民族进行频繁的各种交往活动中,汉朝之名也遂被其他民族用来称呼华夏民族,形成了世界上人数最多的民族——汉族。经过秦朝的开创,汉朝的巩固与发展,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从此奠定。
汉朝以后,中国历代中央政权发展和巩固了秦汉“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的格局。各个朝代的中央政权既有汉族建立的,也有少数民族建立的。公元13世纪,蒙古族建立起统一的多民族的大元帝国。元朝在全国实行行省制度,在南方部分少数民族聚居的府、州设置土官(以少数民族首领担任并世袭的地方行政长官),在西藏设立主管军政事务的宣慰使司都元帅府。西藏从此成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还设立澎湖巡检司管理澎湖列岛和台湾。元朝的民族成分包括现今中国绝大多数民族。公元17世纪,满族崛起,建立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清朝在西域设立伊犁将军并建立新疆行省,在西藏设立驻藏大臣,并确立了由中央政府册封达赖、班禅两大活佛的历史定制,在西南地区实行“改土归流”(少数民族地方行政长官由中央政府委派)等一系列政策。
从中国历史来看,尽管在不同时期出现过短暂的割据局面和局部分裂,但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在长期的大统一过程中,经济、文化交往把中国各民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而形成了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创造和发展了中华文明。中国各民族相互依存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使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有着共同的命运和共同的利益,产生了强固的亲和力、凝聚力。
中国各民族团结合作,共同捍卫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特别是近代以来,中国曾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遭受帝国主义侵略、压迫和欺凌,陷入被压迫民族的境地。为捍卫国家的统一和中华民族的尊严,各民族团结奋斗,共御外侮,与侵略者和民族分裂主义者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19世纪,新疆各族人民协同清军消灭了阿古柏反动势力,挫败了英、俄侵略者企图分裂中国的阴谋。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西藏军民在隆吐山、江孜两次战役中,重创英国侵略者。在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八年抗战(1937年~1945年)中,各族人民同仇敌忾,浴血奋战,其中的回民支队、内蒙古抗日游击队等许多以少数民族为主的抗日力量,为抗战的胜利所作的贡献为世人熟知。针对极少数民族分裂主义者在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扶持下,策划和制造“西藏独立”、新疆的“东突厥斯坦”、东北的伪“满洲国”等违背历史潮流和中华民族意志的分裂国家的行径,各民族人民进行了坚决的斗争,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国历代政府虽都有一套关于民族事务的政策和制度,但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建立的中央政权,民族间都无平等可言。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开辟了中国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新时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统一的民族大家庭内,各民族在一切权利完全平等的基础上,自愿地联合和团结起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致力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新中国。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在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政府结合中国实际情况采取的一项基本政策,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使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自己管理本自治地方的内部事务。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经历了长时间的探索和实践。1947年5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建立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地方——内蒙古自治区。1949年9月29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定为国家的一项基本政策和重要政治制度之一。1952年8月8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作了全面规定。在1954年制定及以后修正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都将民族区域自治作为国家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加以规定。198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对少数民族自治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权利和义务作了系统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相继成立了四个自治区:1955年10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1958年3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1958年10月,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1965年9月,西藏自治区成立。截止2003年底。我国共建立了155个民族自治地方,其中包括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
我国民族区城自治制度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部分,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央政府领导下的一级地方政权,都必须服从中央集中统一的领导。二是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不只是单纯的民族自治或地方自治,而是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的结合,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的结合。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既有利于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又有利于实行自治的民族的发展和进步,有利于国家的建设。
民族区域自治是与中国的国家利益和各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的。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保障了少数民族在政治上的平等地位和平等权利,极大地满足了各少数民族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愿望。根据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则,一个民族可以在本民族聚居的地区内单独建立一个自治地方。也可以根据它分布的情况在全国其他地方建立不同行政单位的多个民族自治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既保障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自治权利。又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把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有利于把国家的发展和少数民族的发展结合起来,发挥各方面的优势。
四、自治机关的自治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其建立和组织均依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原则,但又有别于一般地方国家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各民族都应有适当名额的代表参加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常委会中应当有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主任或副主任;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人民政府的其他组成人员要尽量配备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人员。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在行使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依据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还行使立法权,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权,经济发展权,财政权,少数民族干部培养使用权,发展教育和民族文化权,语言文字使用和发展权,以及科技文化发展权等。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截至2003年底,民族自治地方共制定自治条例133个,单行条例384个。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对上级
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可在报经上级机关批准后,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十六条的规定,中国五个民族自治区和一些自治州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制定了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补充规定,将婚姻法中关于公民的法定婚龄“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的规定。修改为“男不得早于20周岁,女不得早于18周岁”。截止2003年底,民族自治地方根据本地的实际,对婚姻法、继承法、选举法、土地法、草原法等法律的变通和补充规定达68件。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在国家计划的指导下。自主地安排和管理地方性的经济建设事业,根据本地方的特点和需要。制定经济建设的方针、政策和计划。如内蒙古自治区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适合当地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使本地区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根据国家建设的需要,采取各种措施从当地民族中大量培养各级干部、各种科学技术、经营管理等专业人才和技术工人,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至1998年,西藏自治区藏族干部在全区干部总数中占74.9%,在西藏区、地、县三级领导骨干中,藏族及其他少数民族干部已分别占78%、67%和62%,在科技干部队伍中,藏族及其他少数民族也占到60%以上。为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国家决定从2005年起在少数民族地区试点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2500人。力争在2007年达到年招生5000人、在校生总数1.5万人规模。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依照法律,决定本地方的教育规划,各级各类学校的设置、学制、办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学用语和招生办法,自主地发展民族教育。旧西藏没有一所现代意义的学校,文盲率高达95%;到1998年,全区已拥有各级各类学校4365所,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81.3%,文盲率减少了47个百分点。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自主地决定本地区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发展现代医药和民族传统医药,加强地方病防治和妇幼卫生保健,改善卫生条件,使少数民族的健康水平得到提高。
五、西藏自治的数字与事实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04年5月23日发表的《西藏的民族区域自治》白皮书列举了部分有关西藏的数字与事实。
5%对95%——直到20世纪上半叶。西藏仍然处于比欧洲中世纪还要黑暗、落后的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社会。占人口不到5%的僧俗农奴主控制着占人口95%以上的农奴和奴隶的人身自由和绝大多数生产资料。广大农奴和奴隶连生存权都得不到保障,根本没有政治权利可言。
35小时——西藏自治区职工的周工作时间规定为35小时,比全国法定工作时间少5小时。这是自治区根据西藏特殊的自然地理因素,按照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的。
3个百分点——在税收方面.全国只有西藏一直执行比全国低3个百分点的税收优惠政策,而且对农牧民一直免收各种税费;在金融方面,西藏一直实行比全国低两个百分点的优惠贷款利率和低保险费率政策。
94.9%——西藏自治区成立以来的近40年问,西藏财政支出共计875.86亿元,其中的94.9%来自中央补贴。
2%对91.8%——旧西藏没有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学校,适龄儿童入学率不到2%,青壮年文盲率高达95%。到2003年底,西藏在校学生达45.34万人,小学入学率达91.8%;文盲率下降至30%以下。
35.5岁到67岁——婴儿死亡率由1959年前的43%下降到3.1%;人口平均寿命从35.5岁提高到了现在的67岁。
六、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
(以下资料摘录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少数民族政策及其实践白皮书》,1999年9月28日;《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白皮书》,2005年2月28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尽一切努力,促进各民族的共同发展与进步。国家根据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和采取了一系列特殊的政策和措施,帮助、扶持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并动员和组织汉族发达地区支援民族地区。
1.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迅速发展
从“一五”计划(1953年~1957年)开始,国家即在内蒙古、新疆、宁夏等民族地区安排了一批重点建设项目,如内蒙古包头钢铁基地、宁夏的青铜峡水电站、新疆的石油勘探和内蒙古兴安岭林区的开发等。仅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家就在少数民族地区建设了四川至西藏、青海至西藏、新疆至西藏等公路干线,建设了包头至兰州、兰州至西宁、兰州至乌鲁木齐、贵阳至昆明、成都至昆明、成都至贵阳、长沙至贵阳等通往西北、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主要铁路干线。国家先后在少数民族地区建设了一大批大中型工业企业,仅在五个民族自治区和云南、贵州、青海三省少数民族聚居地就建设了1400多家。据统计,1998年少数民族自治地方铁路营业里程达1.73万千米,是1952年的4.6倍;公路通车里程达37.41万千米,是1952年的14.4倍;邮路及农村投递总长度113.54万千米,是1952年的8.6倍。
2.民族地区农牧业经济显著增长
2003年,少数民族自治地方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895元人民币,比1994年增加了1.31倍。1998年西藏全区粮食总产量达85万吨。比1959年增长4.6倍。为进一步改善西藏农牧业生产条件,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投资20多亿元,综合开发治理雅鲁藏布江、拉萨河、年楚河“一江两河”流域的农业基础设施,整个项目计划修建40项工程,项目完成后,受益耕地约占西藏现有耕地面积的45.6%。在国家的支持下,宁夏1989年以来在河套灌区先后完成了第一、二期农业综合开发,开垦荒地4万公顷,改造中低产田10万多公顷,新增粮食生产能力近4亿千克。
3.民族地区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
1987年,国家确定,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选择一些条件较好的地方,借鉴国际上设立内陆开发区和边境自由贸易区的做法,加快对外开放步伐。为活跃沿边地区的经济,富裕边民,促进与周边国家的经贸合作,1992年国家决定进一步开放内蒙古自治区的满洲里、二连浩特,吉林省的珲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伊宁、博乐、塔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凭祥、东兴等少数民族较为集中的内陆边境城市。1993年,国家选择了呼伦贝尔盟、鸟海市、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临夏回族自治州、格尔木市、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等七个民族地区作为改革开放的试点。
20世纪80年代后,国家开放了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北海市等14个沿海开放城市,还有一市五县列为国家沿海经济开放区;乌鲁木齐市、南宁市、昆明市、呼和浩特市、银川市、西宁市、贵阳市等少数民族自治区首府和少数民族较多的省的省会城市被国家列为内陆开放城市;国家还先后批准了桂林市、南宁市、鸟鲁木齐市、包头市四个民族地区大中城市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自2000年国家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5年以来,西部地区陆续新开了60个重大建设工程,投资总规模约8500亿人民币。国家通过投资建设“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等一大批重大工程,帮助民族自治地方进一步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4.少数民族贫困地区脱贫工作成效显著
通过多年的扶贫开发,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从1995年到1998年,257个少数民族贫困县解决了1092万人、1514万头牲畜的饮水问题,五个民族自治区贫困人口从835万人下降到473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2.4%下降到6.9%,贫困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从833元增加到1395元。同时,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1995年到1998年,新修基本农田1000多万亩,修建公路6.9万千米,架设输变电线路11.7万千米。
5.民族地区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目前,民族地区已基本形成了一个结构合理、各类学校互为补充、多层次办学协调发展的教育体系。截至1998年,国家独立设置的民族院校有民族大学和民族学院12所、民族师范学校59所、民族职业中学158所、民族中学3536所、民族小学20906所。此外,还有一大批普通高等院校、中等专业学校、成人高校和全日制中小学。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6.民族地区卫生事业有了长足的进步
新中国建立以后,各少数民族自治地方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规划,积极发展现代医药和民族传统医药,加强地方病防治和妇幼卫生保健,改善卫生条件,使少数民族的健康水平得到提高。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后,仅用三年时间就遏制了鼠疫的流行。宁夏于1963年控制了人间鼠疫。1961年在全国包括少数民族地区消灭了天花。西藏婴儿死亡率由40年前的43%下降到1998年的3.7%。宁夏人均寿命由1949年前的只有30岁左右,增加到目前的69岁。